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阅读
不少地方认为,2030年前还可以继续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甚至还在高碳的轨道上谋划“十四五”发展,想攀登碳排放“新高峰”后再考虑下降问题。殊不知,难的不是达峰,而是达峰之后如何持续减排。“十四五”新建的高碳项目,排放将延续到2050年前后,还会压缩未来20-30年低碳技术发展空间,给碳中和带来巨大压力。
国家层面已明确减排目标,各大部委也忙着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但到了省市却在竞相做高峰值。比如,部分省级主管部门还停留在信息收集阶段,刚刚要求市、县报送基础数据;有些地区连最基本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都没有编制,更别说拿出减排思路。
“近期听到有地方说,碳达峰不难。‘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再上一批高碳项目,之后不上不就实现了吗?”日前在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抛出问题。
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潘家华表示,目前存在一种普遍错觉,认为碳减排峰值越高,留下的发展空间越大,因此部分地区仍在“争空间、摸高峰”,继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实际上,化石能源利用具有投资锁定效应,比如现在建设的燃煤电厂至少40年后才能退役,燃油车生产线也不是一二十年就能收回成本的。峰值越高,将来越难实现碳中和,地方要做的恰恰是削峰、压峰,尽量缩短峰值平台期。”
但据记者了解,上述误区仅是一个缩影。在碳减排过程中,地方层面仍有多项功课待补。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作者:朱妍)
01
高碳锁定效应未得到足够重视
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拐点,即地区或行业年度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持续下降的过程。按照目标,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然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调研发现,部分省市并未充分认识到碳达峰对地方发展的倒逼要求。“不少地方认为,2030年前还可以继续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甚至还在高碳的轨道上谋划‘十四五’发展,想攀登碳排放‘新高峰’后再考虑下降问题。殊不知,‘十四五’新建的高碳项目,排放将延续到2050年前后,还会压缩未来20-30年低碳技术发展空间,给碳中和带来巨大压力。”
以石化行业为例,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工业是我国碳排放主要领域,而石化行业排放量又占到工业总排放的20%,是排放大户。“一个大型项目从投产、建成运行到关闭,通常需要五六十年,意味着‘十四五’上马的项目将直接波及2060年碳中和目标。不是说一律不能上项目,地方要慎重考虑,以战略眼光进行布局。现阶段投建的项目,工艺技术能否达到二三十年后的零碳要求?还是说项目只干30多年就不要了?难的不是达峰,而是达峰之后如何持续减排。”
02
碳减排呈现“上热中温下冷”
误区背后,是地方减排工作的缺失和困惑。
“部分地区觉得降碳约束发展,不如趁着现在多给自己争取空间,继续上马一批高耗能项目,将来慢慢再减或把压力留给其他地区。如果大家都抱有此类想法,达峰目标还怎么实现?”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环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表示,碳减排究竟是什么、怎么干,很多基层单位仍存在理解偏差甚至概念不清。
冯相昭坦言,减排工作目前呈现“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越往基层一级,降碳“信号”越弱。“国家已明确目标,各大部委也忙着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到了省市却在竞相做高峰值。比如,部分省级主管部门还停留在信息收集阶段,刚刚要求市、县报送基础数据;有些地区连最基本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都没有编制,更别说拿出减排思路。”
还有部分地区虽认识深刻,实践却面临重重压力。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究员赵黛青举例,粤港澳大湾区减排意愿强烈,能源结构及能耗强度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即便如此,其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仍超过70%,与世界先进湾区差距明显。“因经济体量大、发展强劲,能源需求量仍有持续增长的势头,短期内难以达峰。现行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亟待制定新的减排策略。”
上述专家认为,河南、湖南、山东等中东部省份压力更大。“由于能源资源相对匮乏,这些地区面临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尽快挖掘替代能源的双重挑战,时间十分紧迫。”
03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记者了解到,生态环境部正在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将明确地方达峰目标、路线图、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进一步称,“十四五”期间,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西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应该率先达峰,为“十五五”期间全国碳达峰创造有利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及区域定位等条件各不相同,意味着各地要实现差别化、包容式的低碳转型。具体时间、路径及措施有所差异,但碳达峰是不同省市、地区必须完成的共同目标。”
对此,如何尽快补上短板?冯相昭认为,相比碳减排,基层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更有经验,而两者具有很多共同点,可以“借力”推进。“例如,保卫蓝天提出四大结构调整,其中产业、能源及交通运输结构,恰恰与碳减排直接挂钩。用好现有的政策工具、管理手段,结合自己熟知的工作逐步向新领域过渡,对于基层而言不失为一条‘捷径’。”
上述专家称,减排不光是看地方少上多少化石能源项目,更要看总体压减量有多少。尽管情况各异,但各地均有两大重要抓手——交通和建筑。“实现碳中和,需要对整个经济体系实施深度减排,其中能源系统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无论哪个城市,交通、建筑都是需要挖潜的重点领域。前者需要在新一代城市零碳交通系统,电动和氢燃料电池船舶、汽车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后者可聚焦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普遍性适用技术创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443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持续深化配电机制创新,不断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配电环节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活配电侧活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全国能源体制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关于健全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明确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健全绿证制度体系,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及
7月18日,广东德庆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德庆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加快培育低碳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无碳技术与装备,以及热电联产、化工、陶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54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到,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零碳园区等协同发展模式,对促进源网荷储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支持古雷石化基地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因地制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广州市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有序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改造升级工作,鼓励电厂建设集分布式
7月20日,大唐惠州博罗燃气热电联产项目2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2×460兆瓦级燃机项目全面投产,中国大唐在粤在役机组容量突破千万千瓦大关。项目介绍该项目是广东省“十四五”重点工程,总投资27亿元,2023年9月28日全面开工。项目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建设用地较同类型项目节省45亩
7月18日,住建部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694号建议的答复。该答复针对钟宝申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议。住建部表示历来高度重视建筑光伏有关工作,从不断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政策以及加快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体系标准等两个方面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住建部提出,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东阳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2025-2030年)》意见的通知,为满足东阳市集中供热需求,贯彻执行《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相关要求,合理分配供热分区,在热用户相对集中区域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满足各类热用户的热能
苏州海明包装作为高端化妆品包装供应商,面临双重挑战:用能成本激增——产线运转,峰期用电占比大;碳中和压力——国际品牌商要求供应链2030年实现零碳排。为了迈出能源转型的关键第一步,有效降低用能成本并开启绿色化进程,海明包装经过审慎评估,选择了在光伏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项目经验的
近期,国家电投、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新疆粤电、湖南红太阳多个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电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电投新能源”),前身是中央研究院的产业化全资子公司,负责实施国家电投“高效铜栅线晶体硅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量产技术开发”科研课题项目。项目团队不
7月18日早,烈日灼空,清风徐来,在万众瞩目之下,随着第一方混凝土从长长的混凝土泵车输送臂缓缓流出,注入#6机组锅炉的K4-K5交B6轴基础内,掌声四起,国投湄洲湾第三发电厂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开工仪式圆满完成。本项目投资50多亿元,由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莆田市永盛投资有限公司、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据江苏发改官微最新消息,为做好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推荐工作,扎实推进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近日,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及推进全省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申报主体:应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原则上应列入最新版《中国开
7月21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及推进全省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以应用场景为驱动,加速低碳零碳产品、装备和技术的应用推广。鼓励园区根据自身特色,推行可用屋顶光伏全覆盖、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氢能交通等典型应用场景。探索多能互补、多
2021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深环〔2021〕212号),自此,深圳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拉开序幕。2024年,深圳近零碳试点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不仅距离2025年建成100个试点目标更近一步,更以高质量示范项目与实践经验,为全国绿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443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持续深化配电机制创新,不断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配电环节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活配电侧活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全国能源体制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关于健全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明确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健全绿证制度体系,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及
7月18日,广东德庆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德庆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加快培育低碳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无碳技术与装备,以及热电联产、化工、陶瓷
中新网广州7月21日电(记者蔡敏婕)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21日在广州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该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
近日,上能电气助力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项目之一——宁国运盐池高沙窝1.2GW电站顺利并网。昔日寸草不生的干旱沙地,如今已悄然蜕变为释放绿色潜能的沃土,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该电站总装机容量1.2GW,其中光伏容量达0.92GW。作为项目的核心设备供应商,上能电气为本项目提供320kW组串式逆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到,关于解决综合能源项目商业化难题的建议收悉,综合能源项目通过源荷融合发展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生产生活碳排放转型。国家能源局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商业化发展。关于实现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立包括清洁能源链在内的六大产业链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当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都由中国生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商业化发展。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容量电价机制,促进灵活性调节资源高质量发展。详情如下: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综合能源项目商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443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持续深化配电机制创新,不断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配电环节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活配电侧活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全国能源体制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关于健全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明确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健全绿证制度体系,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及
7月18日,广东德庆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德庆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加快培育低碳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无碳技术与装备,以及热电联产、化工、陶瓷
中新网广州7月21日电(记者蔡敏婕)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21日在广州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该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广州市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有序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改造升级工作,鼓励电厂建设集分布式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立包括清洁能源链在内的六大产业链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当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都由中国生
走进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约8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约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7%,相当于每年减少8500吨碳排放。”该企业负责人肖先生表示,“利用光伏发电不仅让产品获得了国际低碳认证,每年还可节省电费超390万元
7月20日,大唐惠州博罗燃气热电联产项目2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2×460兆瓦级燃机项目全面投产,中国大唐在粤在役机组容量突破千万千瓦大关。项目介绍该项目是广东省“十四五”重点工程,总投资27亿元,2023年9月28日全面开工。项目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建设用地较同类型项目节省45亩
7月18日,住建部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694号建议的答复。该答复针对钟宝申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议。住建部表示历来高度重视建筑光伏有关工作,从不断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政策以及加快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体系标准等两个方面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住建部提出,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东阳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2025-2030年)》意见的通知,为满足东阳市集中供热需求,贯彻执行《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相关要求,合理分配供热分区,在热用户相对集中区域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满足各类热用户的热能
苏州海明包装作为高端化妆品包装供应商,面临双重挑战:用能成本激增——产线运转,峰期用电占比大;碳中和压力——国际品牌商要求供应链2030年实现零碳排。为了迈出能源转型的关键第一步,有效降低用能成本并开启绿色化进程,海明包装经过审慎评估,选择了在光伏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项目经验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