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文章摘要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中下游的华中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但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较重、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等挑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示精神,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专家从华中地区绿色发展的角度,对华中地区的电力需求增长、电源结构、本地资源、环境容量约束、电力系统安全等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认为,稳步推进华中地区“十四五”核电发展,是优化华中地区电源结构和解决电力需求问题的战略选择,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来源:微信公众号“CNEA核能协会” ID:China-nea
作者:王炳华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特邀顾问,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关于推进华中地区“十四五”核电发展的建议
1. 华中地区电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华中地区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电力工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电力供需平衡吃紧。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增速创2012年以来新高,其中华中电网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用电量增速分别为10.8%、10.4%、10.4%。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已从总体宽松逐步转为总体平衡,而华中地区电力供需已出现平衡吃紧,2018年华中四省全网最大负荷已达15065万千瓦,当年迎峰度夏期间最大外来电力调入2156万千瓦。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十四五”期间华中地区的电力需求年均增速为 6%,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2025年全网最大负荷为 24673万千瓦,未来电力平衡将面临较大压力。
二是本地一次能源资源有限。华中地区水电资源已接近开发完毕;风电和光伏资源品质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开发成本较高;煤电主要从煤炭主产区调入动力煤;相当部分电力电量依靠区外来电。本地一次能源资源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不足,能源调入比重高,长远看华中地区将成为我国第一缺能地区。
三是环境容量压力大。长江沿线的污染物排放基数大,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 43%、37%、43%,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 至 2.0倍。从能源电力分布看,到 2018 年年底,长江沿线11省市的煤电装机达 3.9 亿千瓦,约占全国的 34%,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华中地区环境容量压力大,环境质量亟待改善。
四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风险在逐步增加。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后续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产,华中电网大功率直流馈入电力占比增加,其中可再生能源比例高且波动性大,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抗扰动能力有所不足。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本地电源比重,在接收区外来电的同时确保华中电网的电源支撑和调频调压能力,以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抗安全风险的能力。
2. 发展核电是解决华中地区电力问题的战略选择
针对华中地区能源电力结构与供需实际情况,国家有关部门从三个方面做了总体安排:一是建设一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从中西部送电华中地区;二是开通蒙华铁路运煤通道;三是开展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综合各方面的条件分析,华中地区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发展核电,是解决华中地区未来电力供需矛盾和电网安全运行问题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2.1 特高压电网建设影响分析
华中电网在全国处于中心位置,是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枢纽,目前已规划建设5条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其中已建成投运哈密—郑州和酒泉—湖南800kV 工程,设计输送容量1600万千瓦,目前实际输送容量 1000万千瓦;核准青海—河南、陕北—湖北、雅中—江西三条 800kV 线路工程,设计输送容量2600万千瓦,计划于2021—2022年建成。在计入五条跨区特高压线路全部送电能力后,随着华中地区电力负荷的增加,至2025年仍有电力供应缺口3000万千瓦左右。
华中电网现有主网架承受特高压直流故障冲击能力不足。豫南、湘南、赣南许多地区网架结构相当薄弱,承受大容量特高压直流线路故障引起的大规模转移潮 流能力有限,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不强,需进一步加强本地电源建设。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有关研究报告,如在华中电网建设特高压1000 kV交流环形电网,投资巨大,不具备经济效益,同时并不能有效解决华中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反而会带来一些新的安全风险。
2.2 蒙华铁路的影响分析
蒙华铁路连接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区与鄂湘赣等缺煤地区,是“北煤南运”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能有效缩短部分煤炭沿海并逆长江而上的运输距离,缓解华中地区缺煤的现状,降低煤炭供应成本。蒙华线路全长1806 千米,规划运力每年2亿吨煤,初期运力6000万吨,综合运价暂定0.18元/ 吨千米。随着蒙华铁路投运, 初步测算动力煤价格到湖北平均降低70-90元/吨,到湖南平均降低30-80元/ 吨。蒙华铁路除满足湖北、湖南、江西现有7000万千瓦煤电外,还可以新增供应2000 万-3000万千瓦煤电机组。
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过特高压电网输入、蒙华铁路的投运,华中地区“十四五”期间电力平衡是基本可以保障的,但2025年以后需要新的电力来源。根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湖北、湖南煤炭消费总量不超过2015年水平。华中地区继续发展煤电,受到环境保护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硬约束,煤电增长受到限制。因此,华中地区将来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清洁电力装机和区外来电的空间。
2.3 发展核电是华中地区电力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我国核电发展走的是“先沿海、后内陆”的路径,截至 2019年年底,我国在运的47台核电机组和在建的13台核电机组,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仅在沿海地区布局和发展核电,已难以满足内陆省份经济发展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从国家能源战略与布局的全局出发,确定湖南省桃花江、湖北省咸宁、江西省彭泽三个核电厂址开展前期工作。目前,三个核电厂址已全面完成前期工作,累计投入资金已超过120亿元,具备了申请核准建设的条件。由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国内对三省发展核电出现意见分歧,项目建设一直搁置,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十三五”期间要加强厂址保护,积极开展论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长江经济带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内涵。华中地区电力发展应综合考虑环境约束、资源条件、电网安全等因素,顺应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的要求,加快能源和电力结构的调整。
3. 华中地区发展核电具有坚实的安全基础
国内相关方面对华中发展核电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核电厂址分布在长江流域,洪涝期间核电厂能否有效抵御洪水,干旱期间核电厂冷却用水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以及事故工况下的废液排放是否会影响长江水资源的安全。
3.1 核电厂址安全有保障,长江水资源安全有保障
受国家能源局委托,2015年,中国工程院组织21位两院院士和20位行业资深专家,针对华中地区三个核电厂址安全以及对长江水资源影响进行了评估论证。
1. 在厂址安全方面 , 三个厂址设计标高均高于最高洪水位,即使在长江流域万年一遇洪水叠加三峡溃坝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类似福岛核电厂被洪水淹没的情况。核电厂采用冷却塔方式冷却,补水量仅为冷却塔的蒸发量,全年平均用水量不超过取水河道总水量的 1%,在正常年份和干旱情况下,核电厂冷却用水保证率都完全满足要求。
2. 在对长江水资源的影响方面 , 一是我国内陆核电在设计和运行上更加注重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控制,其排放控制值比沿海厂址低一个数量级;二是电厂正常运行期间,产生的少量废水经过处理后,接近天然本底放射性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饮用水安全不受影响;三是考虑事故工况,三代核电厂从设计和工程上具有充分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对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废水“能储存、能处理、能封堵、能隔离”,把放射性物质滞留在厂房或阻断在厂区内,具有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能力,不会对长江水资源安全构成影响。
3. 在地震安全方面 , 三个内陆厂址的地震加速度峰值均小于0.15g ,低于大部分沿海厂址。我国三代核电机组抗震设计标准达到0.3g ,表明三个核电厂址具有足够的抗震安全裕量,地震安全是有保障的。
3.2 在内陆地区发展核电国际上已有成熟的经验
在内陆地区和沿海建设核电厂的安全标准具有一致性,适用法律和法规完全相同。世界各国核电建设布局和具体厂址选择,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工业布局需要,既建在沿海,也建在内陆。
到2019年12月25日,全球在运行的448台核电机组中,有255台分布在内陆 , 占比56.92%。世界核电装机最多的美国,96台核电机组中有85台分布在内陆,其中在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32台机组。核电发电占比最高的法国,58台核电机组中有40 台分布在内陆,占比69%,其中在法国五大河流之首的罗纳河沿岸就运行着14台核电机组。此外,从运行和管理经验来看,截至到2018年年底,全球已有近万堆·年的内陆地区核电运行管理经验。
3.3 我国已具备了在内陆建设核电的技术储备和运行管理经验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核电技术已实现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建成了先进、完整的核电全产业链。福岛核事故后,国家对核电厂抵御极端灾害、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范要求,我国三代核电安全标准已与世界最高标准接轨。我国核电起步至今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没有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界定的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可以说没有出现过任何与核安全有关的事故。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规定的性能指标对照,在全球 400余台运行机组中,我国运行机组80% 的指标优于中值水平,70%达到先进值,与美国核电机组水平相当,优于法国核电机组,且整体安全指标逐年提升。
当前,我国三代核电AP1000依托项目四台机组已全部建成投产,“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及出口巴基斯坦项目正在有序建设,CAP1400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我国已完全具备三代核电机组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建造能力。我国出口巴基斯坦并已建成投产的四台核电机组全部位于内陆地区。可以说,我国已具备了在内陆地区发展核电的技术储备和运行管理经验。同时,华中地区拟建核电厂址所在地政府和公众支持本地区的核电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一是从华中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电力增长需求、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区域战略地位、特别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看,华中地区电力发展与规划,应充分考虑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总体要求相适应,统筹考虑区外来电、电网建设、煤电、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发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核电作为可以大规模替代煤电的基荷电源,具有清洁低碳的特点。华中地区建设核电,不仅对改善地区环境质量、提升电网安全、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优化我国核电布局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满足华中地区 2025 年后新增电力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是华中地区三个已全面完成前期工作的核电厂址,无论是厂址安全、水资源安全、地震安全,都是有保障的。
四是我国首批三代核电已陆续建成投产,在华中地区建设核电,已属于三代核电后续的批量化建设项目,从首批示范项目建成到批量化建设的技术经济发展规律分析和成本测算,华中地区未来的核电上网电价将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不会从总体上抬升华中地区的电价水平。
五是由于核电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通常从项目启动到投产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此建议:
第一,将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江西彭泽三个核电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 电力规划,并适时启动建设。同时,华中地区应为核电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二,对已纳入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内陆地区核电厂址,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厂址保护,为电力工业总体布局与长远发展做好储备。
注:本报告是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重大问题联合研究《我国内陆核电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王炳华,刘伟,傅劲松,赵风云,陈晓秋,张廷克,杨波,郑砚国,吴忠俭,顾健,刘明章,肖志勇,刘中锋,陈映坚,李勇, 陈公全,尹向勇,李建新,鲍麒,郝宏生,袁毅,代华,葛仲奕,陈荣,刘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7月1日12时58分,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一顺利吊装就位。钢衬里模块一位于核岛“心脏”——反应堆厂房底部,是核电站的重要安全屏障。10时36分,钢衬里模块一缓缓开始上升。经历了起吊、回转、行走、就位等一系列操作后,吊装顺利完成,总用时2小时22分。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开展宁德核电厂6号机组核岛基坑验槽核安全监督工作。宁德核电厂6号机组位于海岛上,采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因厂区布置紧凑、施工环境复杂,核岛基坑负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华东监督站在前期充分研究6号机组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
近日,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万千瓦变更为70.8万千瓦,至此,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常规岛增容提效改造项目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工作完成,秦山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增长至670.2万千瓦,科技创新驱动核电
2025年6月25日,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外层安全壳穹顶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外层安全壳混凝土结构成功封顶。此次封顶为后续热态功能试验与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项目推进按下“加速键”,助力工程建设迈向新台阶。作为“华龙一号”重要安全屏障,外层安全壳肩负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发布人事公告,经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会议审议,聘任1名国家电投集团技能大师与18名国家电投集团首席技师。此次聘任的19位高技能人才,均是从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行家里手”,他们在各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技艺,屡破技术难题,为国家电投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6月18日,19时58分,随着发电机转子成功穿入定子内部指定距离,标志着华能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发电机穿转子工作顺利完成,为后续汽轮发电机非核冲转打下坚实的基础。华能昌江核电3号机组发电机由哈尔滨电机厂设计制造,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氢冷器、出线罩等部件组成,本次穿装的发电机转子
山东莱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与技术服务招标公告
为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保障核电高质量建设,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座谈会暨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介绍了《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宣读了《关于成立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2025年6月12日12时18分,随着2号低压内缸上半平稳就位,标志着华能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常规岛汽轮机“三缸”扣盖一次成功,为后续热试期间汽轮机非核冲转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同于以往“华龙一号”核电项目的成熟机型,华能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常规岛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首次设计制造的TC4F-1800型核
6月10日上午,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3号机组开工动员会在惠州举行,项目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吉,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立刚,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四级调研员李飞,惠州市委常委、惠东县
2025年6月7日15:28,华能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4号机组发电机定子开始起吊,21:08成功就位于设备基础上,整个过程安全质量可控。发电机定子的顺利就位,为后续厂房封闭、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4号机组常规岛逐步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发电机定子是汽轮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能昌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霞浦核电压水堆一期工程检测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6-2-376)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1.招标条件本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霞浦核电压水堆一期工程检测服务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0号:关于“维护碧海蓝天倡议减少碳排放”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以总投资超过7000亿元的“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基地”建设为引领,高效推进核电机组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工程”)牵头研发的“一种用于不锈钢支管焊缝维修的堆焊修复方法及系统”项目荣获中国专利金奖。该专利成功实现了核电管道焊缝在无需清除焊缝内部原始缺陷、无需隔离或排空管道内部介质条件下的在线堆焊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发布人事公告,经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会议审议,聘任1名国家电投集团技能大师与18名国家电投集团首席技师。此次聘任的19位高技能人才,均是从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行家里手”,他们在各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技艺,屡破技术难题,为国家电投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6月13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能岳阳电厂2×1000MW“上大压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标公示近日,华能集团发布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技术咨询服务中
6月10日上午,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3号机组开工动员会在惠州举行,项目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吉,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立刚,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四级调研员李飞,惠州市委常委、惠东县
台湾高雄旗津区9日上午因设备故障导致近9000户停电,引发民众不满。近期岛内频发停电事故,特别是在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下称“核三厂”)二号机组停机后,高雄等地已发生多次无预警停电,缺电问题再度引发舆论关注。针对高雄9日的停电情况,台湾电力公司(下称“台电”)方面说明,当日10时50分,旗津二次
近日,东方电气成功中标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汽轮发电机组及辅机项目,体现了客户对东方电气自主三代核电汽轮发电机组及辅机技术实力、制造水平和履约能力的充分认可,进一步巩固了东方电气在核电常规岛主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4月27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包括华能福建霞浦核电
飞絮绕田湾,机组沐新阳。在田湾核电,一批批新项目有了新的进展,一起来看看吧。01田湾核电6号机组第三次大修安全完成5月10日,随着田湾核电6号机组汽轮发电机冲转一次成功具备并网条件,标志着田湾核电6号机组第三次大修安全完成,本次大修是田湾核电基地2025年度首次大修,共完成5000余项计划检修工
印度尼西亚政府近期正式通过《2025-2034年电力供应业务规划》(RUPTL),明确将在未来十年新增69.5GW发电装机容量,其中42.6GW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包括17.1GW的光伏发电容量。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截至2024年底,印尼已投运的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为14.3GW,其中光伏仅占815MW。分阶段推
7月2日,中核二三与北京雷蒙赛博核装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简称“雷蒙赛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双方自2015年以来第四次签署协议,标志着战略合作关系的持续深化。中核二三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凯与雷蒙赛博董事长兼技术执行官周文参加签约仪式,就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共同签署协议。周文表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日前,中电环保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30.79亿元,其中水处理19.83亿元、固废处理9.34亿元和烟气治理1.62亿元。项目实施周期预计在未来1-3年,核电项目则需3-5年。在水务板块,公司主要从事大工业水处理和城镇水环境治理业务,已在国内投资建设或承
近日,东方锅炉成功中标山东海阳核电项目3、4号机组900兆瓦核能供热工程、新疆伊吾基泰LNG解吸气利用和印尼海水淡化及除盐水系统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核能综合利用、荒煤气利用和国际海水淡化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次中标既是东方锅炉技术实力与市场拓展能力的体现,更是深化产业协同、强化市场技术联动、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3日,中国核电公告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2,500.00万千瓦,其中,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于近日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00万千瓦变更为70.80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5.90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3日,中广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中广核新能源山东济宁汶上南站1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采购公告》。《公告》显示,项目规模:中广核新能源山东济宁汶上南站100MW风电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东部,属内陆平原风电场,主要涉及汶上街道、南站街道、刘楼镇、次邱镇、苑庄
近日,在广西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广西投资集团大力支持下,广西能源集团顺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增至100亿元!广西能源集团资本实力、综合能力、行业影响力进一步跃升!近年来,广西能源集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引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