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5月19日,中核集团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的开工仪式。
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这无疑是份“硬核”大礼,对巩固和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非凡意义。就中核集团而言,则是一份无上的荣耀、一份饱含期待的信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核能是战略性优先合作方向。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主体,中核集团充分发挥完整核工业体系优势,与俄方企业在核能领域开展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建成的田湾核电站1至4号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是中俄核能合作的典范。此次开工的4台核电机组是中俄核能合作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5月19日,开工仪式上,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向两国元首汇报项目开工准备情况以及改革发展情况。
5月21日,中核集团召开2021年第十五次党组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余剑锋强调,中核集团要进一步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的重要意义,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国家大局的高度以及集团公司发展的角度,切实把握精神内涵,将其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核电发展、开展对俄合作的根本遵循,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高质量抓好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的贯彻落实工作。要把握此次中俄核能合作的重大战略机遇,为全球核能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
为什么是中核集团?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六十六年的沉淀与积累是其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的底气所在。
回溯我国核工业发展史,无论是第一次创业还是第二次创业,抑或是进入新时代,可以说在历经坎坷与磨练中书写传奇。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核工业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创造“两弹一艇”辉煌,铸就共和国之盾,让中国人挺直腰杆子。在核能领域取得的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成果也不胜枚举,由中核集团完全自主设计与建造运营的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后中核集团相继掌握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实现了核电型谱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核电产业快速发展,也带动整个产业链迅速壮大,特别是在反应堆研发、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辉煌业绩奠定了中核集团再创辉煌的技术基础和能力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其间积累并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以及“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已经成为激励新时代中核人展现新风采实现新作为的宝贵财富。
余剑锋曾在《求是》刊发署名文章《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续写核工业新辉煌》强调,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要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倾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是党和国家赋予中核集团的又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一向敢打硬仗的中核人,显然底气十足、使命必达。
为什么中核集团能行?
“两核”重组后的新中核,自立自强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更加完备、实力更加雄厚,是其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的硬气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好4台机组,打造核安全领域全球标杆。
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托完整先进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核能发展和建设的主力军,中核集团一直将自主创新作为推动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我国核工业自主发展、不被卡脖子。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核”实行战略性重组后,中核集团创新链和产业链更加完备,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体国际竞争实力显著提升。尤其是通过“小核心、大协作”全面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中核集团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与世界先进水平总体从跟跑向并跑迈进、局部实现超越领先的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就核电发展而言,中核集团已经积累沉淀了30余年的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拥有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能力。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就是极具代表性的重大创新成果,不仅是全球首个按期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也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在运行业绩方面更是可圈可点,2020年,中核集团所属15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达到满分100。
中俄合作建设核电项目,对于中核集团而言并非首次,田湾核电1至4号机组已经取得令两国元首称赞的业绩。余剑锋曾表示,新时代有新使命。核工业人将始终保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瞄准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核科技创新实现领跑的目标,实施一批重大科研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科研基地和平台,进一步完善核心科研能力体系,把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显然,对于新开工的4台机组建成投产并且高质量运行,中核集团硬气十足、志在必得。
为什么中核集团能做好?
进入新时代,将推动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作为矢志目标,是其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的志气所在。
中核集团新时代发展战略明确了“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和建设核工业强国的“三步走”发展路径。
在“十三五”末,中核集团已经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是全球唯一入选世界500强的涉核企业,朝着打造国际核科技发展的引领者、推动建设国际一流企业迈出了重要一步。进入“十四五”,中核集团处于“两弹一艇”以来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将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中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余剑锋曾指出,核能是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实现的重要能源选择。中核集团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核电积极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核电的基荷能源作用,推动提高核电在能源系统中的比重,加快发展核能多用途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次中俄合作的4台机组就是中核集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体现,中核集团必将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此外,中核集团还将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与俄方企业在更多领域合作同时,继续扩大开放合作力度,拓展核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携手构建全球核工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核能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达了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中核集团核动力院下属单位中核控制“核设施DCS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入选,成为核工业领域全国首个、中核集团首例入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建设数字化控制系统(DCS)装备制造“
5月14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这是继“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双满分”、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再次验证了我
5月12日,中核集团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各类安全环保风险可控在控,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主持会议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月10日,中核集团在京召开党委书记座谈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主持会议。会上宣贯了集团公司“十五五”规划思路,与会的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为集团公司“十五五”发展建言献策,展开了深入交流。会议强调,面向“十五五”,各单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公告称,近日,公司取得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淀支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承诺贷款额度不超过4.5亿元(不超过回购金额的90%)贷款期限不超过三年;贷款专项用于回购公司股票。
5月7日,中核光电碲化镉光伏组件项目成交候选人公布,成交候选人为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8320元。
日前,中核集团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假冒中核集团有关情况的声明。声明表示,近期,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等印章,假冒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大量采购钢材,诱骗供应商未收款先供货,对供应商带来损失风险,也对我公司造成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增长迅猛,同时大量已建成的光伏电站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导致光伏电站运维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据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1-4月,已公布中标结果的运维项目超47.2GW。其中,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电力等9家央国企的定标规模均达到GW级,合计规模超41GW,华能集团以11.6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5月14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这是继“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双满分”、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再次验证了我
2025年05月09日12时15分,华能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4号机组除氧器吊装就位,整个吊装过程安全、质量可控,为后续4号机组常规岛相关主体结构完成及二回路管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号常规岛除氧器就位标高20m,重241t,通过热力除氧及化学辅助除氧的方式去除给水中溶解的氧及不凝性气体,避免二回路热
4月29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华东院中标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和技术服务项目。华能霞浦核电项目规划建设4台“华龙一号”机组和1台高温气冷堆机组,将分期实施,此次获得核准的为一期工程,拟建设2台“华龙一号”机组。项目建成后,将对保障福建能源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发挥
01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5月6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安全壳整体密封性良好,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次试验为机组后续调试启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02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SC11-12层模块吊装就位重试5月6日,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近日,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工程获国务院常务会核准,标志着公司即将进入两台机组运行、四台机组并行建设的新阶段。三门核电迅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集团公司和中国核电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召开5、6号机组工程开工动员会,组织各参建方为项目高质量开工共谋良策。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才主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4月25日,海阳核电3号机组主控室可用节点圆满完成,标志着3号机组迈向全面调试新阶段。主控室作为核电站的“智慧中枢”,其投用为后续3号机组泵房进水、送冷风、冷试等节点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控室作为核电站的“智慧核心”,承担着所有设备与系统数据交互枢纽的重要角色。在主控室,值班人员借
4月24日,由中核二三承建的陆丰核电1号机组CA20模块顺利吊装就位,实现1号机组首个重大安装里程碑“开门红”,标志着陆丰核电1号机组逐步进入全面施工阶段。CA20模块就位于辅助厂房5、6区,承担乏燃料的贮存、传输、热交换等重要功能,是辅助厂房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过程安全平稳有序,实现CA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2024年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情况。文件提出,“绿电入鲁”规模持续扩大。将省外来电作为促进减污降碳、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增量,加强与甘肃、内蒙古等省份沟通对接,加快陇东至山东直流新通道建设,协同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配套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大槐村射阳华电“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电力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光伏发电组件逆变器。据相关报道,已完成光伏板支架全部安装任务,光伏板铺设已完成50%以上,预计整个光伏发电站将于今年9月30日前并网发电,该光伏发电站总装机42兆瓦,占地面积约1000
4月28日,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该事件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带有某种阶段性的必然?现代电网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之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国计民生,实为“国之大者”。但现代电网已经发展为由物理电力和信息通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达了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中核集团核动力院下属单位中核控制“核设施DCS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入选,成为核工业领域全国首个、中核集团首例入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建设数字化控制系统(DCS)装备制造“
5月12日,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上海电力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两项重要人事任命,同意聘任陈志超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提名余国君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相关议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履历信息显示,陈志超现年45岁,高级工程师,曾在多家电厂担任厂长,拥有丰富的电力行业管理经验。余国
5月14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这是继“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双满分”、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再次验证了我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电力行业持续向上生长。Wind数据统计显示,A股电力板块74只个股中,26只获资本市场“国家队”持有,最新持仓市值529.5亿元,从其持股路径看,或为被“低估”的行业黑马。“国家队”一季度增持6股民营企业占得1席资本市
4月24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印发《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实施方案(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力争2025年长三角省间交易电量总体规模达到1800亿千瓦时左右,占区域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超过10%,其中长三角省市间互济交易电量同比增加2倍,区域内跨省绿电交易电量达到12亿千瓦时。《方案》明
5月12日,中核集团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各类安全环保风险可控在控,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主持会议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5月10日,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最后一台核主泵启程发往海南昌江核电站。至此,哈电集团为“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研制的4台核主泵关键主设备全部实现验收交付。核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核岛主设备内唯一旋转的最关键、最核心且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3日,晋控电力、电投产融涨停;九洲集团、湖南发展、华电辽能等跟涨。相关阅读:电投产融重组后,几座核电站装入上市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