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2020年9月,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其后国内诸多能源企业纷纷提出落实“双碳”战略的路径和措施,加之国际上对产品用能绿色属性和碳足迹日益重视的态势,2021年用能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以下简称“绿电”)和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的需求激增,同时越来越多的平价无补贴风光项目陆续并网发电,今后平价绿电项目数量、装机和电量都将快速增长。政策层面亟需理顺完善绿证机制,强化绿证的环境属性,发挥绿证在促进绿电消费、推动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落实“双碳”目标方面的作用。
我国已出台实施多项绿证相关政策
我国绿证及交易机制始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建立了绿证核发和认购平台,并于当年7月1日正式启动认购交易。2019年以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及财政部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提出了绿证机制配合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实行配额制下的绿证交易等。此外,为缓解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拖欠问题、与碳市场衔接等相关政策或政策征求意见稿,也都有绿证相关条款并提到绿证的作用。在2021年4月颁布的电力现货市场有关文件中,又明确要尽快研究建立绿电交易市场,推动绿电交易。
宏观环境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促使绿证机制转变
从“双碳”战略目标等宏观环境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看,原有绿证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亟需对绿证机制进行根本的调整和转变。
一是需要转变绿证机制定位。“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证的定位为替代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即相应发电量如果出售绿证获得收益,就不能再获得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电价补贴,这样的定位导致绿证价格高昂,如风电绿证价格折合0.2元/千瓦时左右,光伏绿证价格折合0.6元/千瓦时左右,高昂的价格又导致自愿绿证认购市场交易进展缓慢,绿证核发和认购平台启用以来的4年间,全国被认购绿证总计7.6万个,涉及电量为2020年全国风光发电量的万分之一,全社会用电量的十万分之一。进入“十四五”,风光等主要可再生能源实现全面无补贴平价上网,新增项目已不存在绿证替代补贴的需求,而电力消费端对绿证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亟需将绿证的定位从替代电价补贴转向促进绿电消费。
二是需要坚持绿证是体现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本质。绿证应该是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外部性或环境效益的量化体现,但在我国已出台的绿证相关政策中,叠加了多重无关和冗余的功能,如将绿证收益作为拖欠补贴的利息补偿,一些讨论过的方案将绿证收益作为可再生能源因参与电力市场而增加收益波动风险的补偿,这些都偏离了绿证的主旨,也增加了今后与其他机制(如碳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绿证接轨和互认的复杂性和难度。
三是绿证的本质决定了其收益归属。绿证的本质决定了其收益归属应该是生产绿电的企业,并通过绿证交易,实现消费绿电或绿证所有权的转移,相应地,购买方需向出售方支付费用,无论中间有一级交易,还是经过了多级交易,最终收益的归属方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从欧美实施情况看,无论是强制配额和绿证市场,还是绿证自愿市场,抑或绿电的直接认购,收益归属均为电源企业。强制市场中,承担强制份额的主体(如售电公司)为费用支付方,并可通过市场销售最终由电力用户承担费用;自愿市场中,购买方(如用户)直接支付费用。
四是亟需扩大绿证的适用和核发范围。2017年我国自愿绿证试行,仅将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不含分布式)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纳入核发绿证范围,今年5月以来,不少风光平价示范项目的绿证在认购平台上线,但仍限于风光电站,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水电项目均未纳入核发绿证范围。建议尽快扩大绿证适用和核发的技术类型,先期将所有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纳入,以适应当前形势需要和体现公平性。
建议从核发、交易、认证三方面
建立和完善绿证机制
一是实施全国统一的绿证核发制度。强化明确绿证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明确国家认定机构核发的绿证是认定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保障绿电的唯一性。绿证将全面记录绿电生产、交易、消费、结算等各个环节信息,实现信息唯一、可溯源。
二是完善绿证交易机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允许绿证认购平台及其他有资质的第三方交易机构开展绿证交易。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可以进行绿电绿证一体化交易和绿证单独交易。如果明确绿证作为购买绿电的唯一凭证,即使某一电力用户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了购电协议但此协议中未明确包括绿证,则也不能认为此用户购买和消费了绿电。此外,建议研究和适时开放二级市场,允许绿证的二次转让。
三是建立绿证认证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第三方认证,目前国内绿证的唯一性、有效性没有官方的或权威的证明渠道。国际上近期成立了一些从事绿证核发和交易的民间机构,这些民间机构对我国相关企业核发绿证、组织交易并从中获利,影响了绿证市场,增加了今后国内产品出口的绿色认证、绿证国际互认等的复杂性。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授权一家或数家第三方机构(非交易平台所属机构)开展绿证和绿电消费认证,加强认证监管和国际互认机制建设。
四是完善绿证机制需要预先充分考虑好与其他机制的衔接。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衔接方面,根据现有政策,“超额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和绿证都可作为完成消纳责任权重的补充方式,超额消纳量及这部分量对应的绿证可能就存在重复计算,需要协调机制,避免重复计算嫌疑带来对绿证纯度的质疑。与碳市场衔接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开盘,碳市场建设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时间的完善期,建议初期绿证和碳市场并行存在、独立发展完善,条件具备后有效衔接两个机制,但建议先期尽快明确绿证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之间的关系,明确同一电量仅能从CCER和绿证中的一个渠道获得收益,但二者之间可以互认在绿电消费和碳减排中的作用。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08期,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五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减碳贡献举世瞩目,惠民利民成效显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0月9日,浙江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义乌市企业消纳省外绿证补助资金申报细则》的通知。文件明确,补助范围,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可享受本次补助:1.主动自愿购买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日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青海省能源局联合印发《青海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涵盖了《青海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
9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印发《江西省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江西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量:机
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既需要技术“硬件”的升级突破,更离不开制度“软件”的适配支撑,而电力体制机制改革正是打造这一“软件系统”的核心关键。电力市场建设是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
为切实提高电力市场服务质量,更好地帮助经营主体了解交易规则、参与电力交易,河南电力交易中心汇总分析了3、4月份各类经营主体较为集中的主要诉求、问询内容,现统一解释答复如下:01问现货市场模式下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9月30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江西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江西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
新能源参与市场系列研究体现新能源多维价值的市场体系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5年6月,全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到16.7亿千瓦,占比达到45.8%,超过火电装机占比5个百分点[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共同发布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排行榜。南方五省区共有23家企业上榜,南方电
近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辽宁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辽发改价格〔2025〕734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成为东北区域第二个正式落地《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
南宁丰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报来《关于请予审查沙井水质净化厂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请示》及相关材料收悉。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号令)、《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五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减碳贡献举世瞩目,惠民利民成效显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0月9日,浙江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义乌市企业消纳省外绿证补助资金申报细则》的通知。文件明确,补助范围,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可享受本次补助:1.主动自愿购买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日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青海省能源局联合印发《青海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涵盖了《青海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宏伟蓝图中,区域市场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方区域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作为全国首个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的区域,南方五省区
9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印发《江西省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江西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量:机
9月30日,四川省发改委印发《四川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存量项目机制电量:存量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不含甘孜州2020年南部光伏基地正斗一期竞争配置项目)年度机制电量上限规模按照现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宏伟蓝图中,区域市场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方区域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作为全国首个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的区域,南方五省区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9月3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480号),涵盖《四川省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9月30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江西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江西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
9月25日,杭州。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一个展区格外热闹。这里不像传统的展会,更像一场未来能源的体验派对。你会看到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组队工作,一个“超级大脑”3秒就能算完全市的用电情况,
9月26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存量/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电量以及执行期限。存量项目机制电量:2023年以前投产的项目
共探低碳应用新路径,共话市场多元新未来——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2025)在京盛大开幕9月17日,备受行业瞩目的“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2025)”在京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
2025年7月25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山西省大同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主管单位代表,地方政府代表,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年初,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靴子正式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来源:浙电e家作者:张悦王一铮杜协峻周璐瑶吴昊天)《通知》明确提出,要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
3月27日,由华为数字能源举办的“2025智能光伏设计研讨会”在东莞成功举办。今年是华为智能光伏设计研讨会举办的第十一年,作为光储电站设计交流的重要平台,此次研讨会广邀各大设计院领导专家、产业同仁,共同探索新的设计理念与新技术应用,加强技术交流与知识共享,共促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智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就分布式光伏在备案、并网等方面给出新的要求。根据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的变化,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政策解读。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户用光伏发展迎来新变化#x2014;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就分布式光伏在备案、并网等方面给出新的要求。随后,国家能源局官微陆续发布相关解读文章。其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选取了政策调整和亮点中的几个业内关注点,分析相关背景及对继续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市
《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文中简称《管理办法》),是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及分布式光伏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新发展而作出的调整,体现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规范治理的原则,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鄂电价格”将通过系列学习报告,分析政策的核心、要点,提出思考
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科学有序健康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系列解读文章时璟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2025年1月23日,《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在国家能源局官网上公布。上一版文件是《分布式光伏发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明确了“十四五”新能源跃升发展、风光发电量倍增等目标,以及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方向,新能源项目建设和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渗透率的增加,其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面临消纳和调控、参与电力市场带来的稳投资稳规模等挑战,需要根据建
在2024年12月18日的《【观点】风电内卷?中央会议引领新思路》[1]文章中,对风电是否内卷做了论述,并得到了后续竞争还会持续甚至加剧的结论。今天就结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上提到的“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来分析一下,风电产业都有哪些大的环节会面临更大的市场化竞争。所谓市场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