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提“30·60”双碳目标。2021年3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又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国风电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按照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2025年我国风电装机有望达到5亿千瓦,2030年达到8亿千瓦,2050年达到22亿千瓦,2060年将突破25亿千瓦。
回顾风电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电元年”开始于2005年。这一年,国际上《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中国国内《可再生能源法》获得通过。同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当时,国产风机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仅有25%左右。风机国产化,先要解决“有没有”,再去解决“全不全”、“强不强”。
曾经有学者提出,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摸索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成功模式:以通信为代表的“单峰模式”和以铁路为代表的“双峰模式”。其中风电行业采取的就是“双峰模式”,即运营商主导全局,为设备商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与投资回报,二者紧密配合,协作攻坚。
早年为推动“双峰模式”落地,国家发改委曾亲自出面,主持了“华能+华锐”、“龙源+金风”两组搭档的结对合作。
“双峰模式”取得立竿见影的成绩。“龙源+金风”组合稳扎稳打。2006年,40台金风750千瓦风机在龙源在新疆的一个国产化示范项目中投产发电,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应用国产化风机。“华能+华锐”组合势头更猛。也是在2006年,华锐下线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化1.5兆瓦风机,并成功并网发电。次年,中国第一个国产化兆瓦级风电场——华能威海一期13台风机一次性通过预验收。
在华锐和金风的引领下,本土风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国产化政策出台后不久,这个原本被外资巨头垄断的市场,已尽是本土风机公司的天下。维斯塔斯等外资巨头战略性放弃中国市场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价格。与其他行业一样,风机国产化带来的最显著的影响就是价格大幅下降。这也为风电日后承担起碳中和重任奠定基础。
不过,早年风电“大跃进”中出现了一段令人痛惜的插曲。2011年春,甘肃酒泉、河北张家口等多地发生风机脱网事故,对当地电网造成严重威胁。关于风电“垃圾电”的指责汹涌而至,当时的行业龙头华锐也就此陨落。事故倒逼着风电行业开启全面“大体检”,下大力气提升风电并网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
华锐的坠落并没有阻挡中国风电产业继续腾飞。值得一提的是早年中国风电行业“双峰模式”的主导——龙源电力。龙源原隶属于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国电集团,后来国电与神华合并成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现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子公司。
2005年至2009年间,龙源与金风合作,在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三北”风资源富集区共同推动1.5兆瓦国产风机的技术研发和市场运营。
解决完“有没有”的问题后,龙源开始琢磨在“全不全”上下功夫。2009年,龙源开启“上山、下海、低风速”的战略转型,把版图从“三北”扩张到全国各地,同时也将更多的本土风机公司纳入生态圈。
就在这一年,龙源在江苏如东建设全球首座海上(潮间带)试验风电场,为明阳、联合动力、远景、上海电气、海装、三一重工、金风、华锐等8家当时中国主力风机公司提供海上风机试验平台。中国陆上风能资源富集区与高耗电区域呈逆向分布,“三北”地区的风电输往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规模建设特高压工程等输电线路。而海上风能资源富集区却恰好与高耗电区域重合,沿海发达省份大多对海上风电兴趣热烈。但海上风电比陆上风电技术含量更高,产业链更为复杂,龙源此举算是开创了“中国海上风电的黄埔军校”。
2010年,龙源又与远景、联合动力在安徽来安试验开发低风速风电场,开中国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之先河。中国风资源60%以上为低风速地区,低风速风机在用电需求量较大的中东部地区具有广泛适用性,但国产风机在低风速领域却长期缺位。随着次年远景99台和联合动力33台低风速风机全部投产发电,国产风机终于填补此项空白。远景也凭借低风速,弯道超车成为当今中国第二大风机公司。
2012年,龙源又与联合动力合作,建设西藏那曲高海拔试验风电场,这个平均海拔4600米的风电场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风电场。
“双峰模式”在中国风电行业掀起国产化浪潮。国家能源局首任局长张国宝在《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中评论道:“(中国风电)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跃居世界首位,建立起完整的风电工业体系,以至于外国人惊呼,一个国家建立起完整的行业体系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而中国不到十年就办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与“设备商”相辅相成。龙源自2015年起稳居全球最大风电开发商之位;金风一度成为全球年度新增装机量最大的风机商;而2020年全球前十大风机商中中国公司占据七席,它们分别是金风(第二)、远景(第四)、明阳(第六)、上海电气(第七)、运达(第八)、中车风电(第九)、三一重能(第十)。
放眼全球,如今已只剩下维斯塔斯、GE和西门子歌美飒三家外资巨头。不过,我们需要承认,这三巨头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国际市场的渗透上仍领先于中国企业。本土企业稳固如今之地位,主要还是依靠庞大的中国市场。这也导致风电领域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长期割裂:三巨头很难打入中国市场,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也举步维艰。
中国风机界在“强不强”的问题上还任重而道远。其中一项重点便是风机大兆瓦化的技术攻坚。风机大兆瓦化被视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2021年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取消国家补贴,海上风电的国家补贴也将于2022年取消。降成本成为风电行业在“后补贴时代”和“双碳目标时代”提升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如果一台风机的功率变大,那么一座体量已定的风电场所需的风机数量就会变少,这可以有效降低用地、运输、安装、运维等方面的成本,这些优势在海上风电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
全球风机大兆瓦浪潮至今仍由三巨头引领。2018年,维斯塔斯率先推出10兆瓦海上风机,把全球海上风电引入“两位数”竞争时代。2019年,GE的12兆瓦海上风机样机在荷兰鹿特丹并网发电,成为目前全球已安装的最大风电机组。其13兆瓦和14兆瓦海上风机也已接连拿下订单。西门子亦不甘示弱,2020年,该公司发布一款15兆瓦机型,刷新全球最大风机记录,其14兆瓦海上风机也于2020年拿下大单。
重压之下,“双峰模式”推动中国风机公司奋起直追。这一次,最亮眼的主角是三峡集团和东方电气,二者曾在水电领域长期合作攻坚,现在他们把这一模式移植到风电领域。2019年,东方电气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10兆瓦海上风机。次年,三峡集团为其提供了第一份批量订单,目前这台风机已在福建兴化湾并网发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加入到风电大开发的浪潮之中。华能、国电投、三峡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在碳中和大背景下,这些电力央企是国家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他们具备比龙源更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因而也肩负着与“设备商”一道在风电技术“强不强”上继续攻坚克难的重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重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湖北能源发布2024年度财报,其中显示,其新能源业务、尤其独立储能和虚拟电厂实现了新突破。财报显示,湖北能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0.31亿元,同比增长7.30%,净利润22.19亿元,同比增长18.10%。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增加,推动收入同比增加3.61亿元。报告期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2025年4月25日,南高齿2025风电客户日在蜀绣春深的成都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高质驭风,共创未来”为主题,南高齿集团携手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与关税贸易壁垒加剧的双重背景,共商风电产业破局之道,探寻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发布中标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这也意味着电气风电贵州龙里基地自2024年3月开工日建设以来,累计中标订单总量突破1GW。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电气风电“十四五”在西南区域战略布局的成功,更为
近日,在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等政府高层见证下,金风科技在埃及首个风电项目——红海风能公司(RedSeaWindEnergy)苏伊士湾2号项目(下称:GOSII项目)全场并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为非洲已投运的最大单体风电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投入商业运营,创造了埃及风电产业“加速度”。埃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立项通知。由华润电力牵头,鉴衡认证作为项目负责人单位,联合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中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汕头)有限公
2024年9月,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的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西藏八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如今,项目已稳定运行半年,在平均海拔5050米、最高海拔5200米极端气候频发的“世界屋脊”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研制的风电机组以卓越的可靠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中电建发布《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第二批20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第三批162.5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公示显示,中船海装、金风科技、三一重能分别中标。相关阅读:运达、远景分羹中国电建48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9日,海原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11MW风电试点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山东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0.212亿元,折合单价为1927元/kW。招标公告显示,本工程为EPC总承包模式,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风电场、集电线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拟转让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底价0.0001万元。公告显示,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100%持股,此次拟转让产(股)权比例为49%。此外,同一时期,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华能源有限公司拟转让国华能源(唐山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聚力攻坚氢能制储及应用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的公示。原文如下:吉林省能源局关于2025年聚力攻坚氢能制储及应用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的公示按照《吉林省聚力攻坚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吉科发规划〔2024〕98号)和《2025年度吉林省聚力攻坚专项课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9日,《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及海上补偿站EP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公示》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52696071.05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889999
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拟废止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公示》。《公示》显示,为加快推进存量新能源建设,优化电网接入与资源配置,提高项目落地转化率,山西省能源局拟对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14个项目、规模59.1947万千瓦进行废止。根据北极星
以风为弦、以氢为谱,“捕风制氢”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变成了现实。近日,笔者走进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探访自然之力如何转化为绿色氢能。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会地带的赤城县,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厂长袁建栋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华电集团电子商务平台发布重庆华电奉节高桥7.5万千瓦风电项目、黑龙江华电佳木斯汤原一期200MW风电项目、内蒙古华电孪井滩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配套40万千瓦风电项目、云南华电红河开远大黑山扩建19.5万千瓦风电项目、黑龙江华电黑河北安建华20万千瓦风电项目、贵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8日,龙源电力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0亿元,同比下降1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下降2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61亿元,同比下降22.34%。2025年1-3月,龙源电力新增投产控股装机容量3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8日,三一重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92亿元,同比增长1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下降9.7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14.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7.24亿元。新增订单均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