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评论正文

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2021-12-13 09:29来源:宏春观察作者:zhou5605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华社12月10日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4000多字通稿中,透露了大量信息。民间和地方均期盼中央有关部门或专家对通稿进行解读。按照以往惯例,中央部门要从各自的情况出发,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贯彻落实,因而不会有权威部门的解读,却可能有媒体发表专家对通稿的解读,那只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一、应当在年度工作安排的总基调下准确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表述

仔细研读新华社通稿可以发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的经济工作总结,内容比较精炼简短,主要表述为: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分析经济形势的内容不少,最关键的是提出:

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三重压力”,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的。

面对“三重压力”,会议提出了四个“必须”: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的要求是: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这样的要求,是中央基于“三重压力”提出的,一改以往“怕地方过度发力”的做法,而是要求地方积极发力,并且适当靠前。

事实上,一些地方在经济工作中感到了需求收缩等压力,并开始发力(可能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缘故吧),但因为与碳排放“冲锋”无法界定,或者说“抢跑”了,因而是受到有关部门的“批评”;

那么,如何避免明年的“适当靠前”还受到“批评”呢?关键是把握好“时度效”,这也是考验部门和地方执政能力和执行力的重要标志。

所谓“时”,是指因时而动,政策发力适当超前;

所谓“度”,是指发力大小,正好与避免需求收缩相适应;当然,每个地方的重点和力度应该是不同的。

所谓“效”,是指发力效果,即政策发力产生的效果最好,或效益最大化;

上述三者,无论是对部门还是地方,均是难题,是“说易行难”的事情。所以,中央才强调“要把握好”。

具体而言,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以下七个“要”。

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

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

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对这些“要”,关键是民生,这也是中央一直强调的“发展为了人民”的精神之所在。本人在随笔中曾经用过八个字:产业为基,民生为本。因为产业发展了,才能提供就业机会,才能使群众能够“日见分文”,也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现在看来是符合中央精神的。

二、在认识和把握新阶段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分别是: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以下重点讨论碳达峰碳中和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一共有八句话: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

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上面八句话,大家都能看得懂。

关键是提出这几句话的背景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对已有“考核”工作的“纠偏”,有人认为是对一些地方或部门“层层分解”的“批评”。

我个人更认为是“导向”,尽管上面所说的可能也有一些道理。

有关重要性、原则、煤炭、科技、保供、能源革命等内容,我的随笔有过解读,这里就不重复了。

以下想重点说两点:

其一,中央关于碳达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科学考核、层层分解等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以往工作的特色,也是“压实”责任的途径。因此,这里也有“时度效”问题。

那么,中央政治局在今年7月30日的会议上曾经提出“要先立后破”,个人以为,考核和任务指标分解,也应该如此。

从经济工作看,地方推动经济发展的抓手是“项目”。因此,一些地方提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问题是:那些项目能“立”能抓。个人以为,

一是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的产业或项目可以抓,可以建;

二是“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如涉及国家安全或领土完整的项目、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产业或项目)可以抓,可以建;

三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项目可以抓,可以建;一些地方提出的“补链强链”项目要根据国家的管理规定,按质量、能效、环保、安全等“尺子”进行评价考量后确定;

四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贫困地区脱贫后国家资助的“五年”扶持项目可以抓,可以建。

其二,需要对原料用能(能源用作原料而不是燃料)进行碳排放的方法学研究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那么,具体的操作程序有待细化。

个人以为,诸如煤化工、油气化工、煤基新材料等,虽然可以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但也要研究这些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与国际上提出的“过程碳”相应,我们需要对这类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强度进行评价,划分是否属于“高排放”或“低排放”行业或企业,进而用于国际交流、对比和合作。否则,我们无法用数据证明这些产业的碳排放性质。

其次,“层层分解”要考虑能源品种、能源生产和消费地的区别,要尽可能做到科学、精准、依法。在品种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关键是把握“新增”,并不是所有可再生能源就不参加考核的。而对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地,需要“全国一盘棋”,要统筹生产和消费的平衡。

例如,如果北京的人到内蒙去指责“你们为什么不关煤矿”,初步判断这个人不是为外国产品代言的,就是脑袋撞门了:内蒙等能源生产基地不生产北京等消费地消费什么?

这样的简单道理还要人讲吗?

这也是在指标分解时需要强调的:全国一盘棋,统筹生产和消费的平衡。

原标题: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达峰查看更多>碳中和查看更多>绿色低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