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CCUS商业项目数目逐步增多、规模逐步扩大,发展势头良好。根据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大规模商业CCUS设施共65个,其中26个正在运行。在运的商业CCUS设施平均运行年限为12年,每年可以捕集二氧化碳约4000万吨。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 栗楠 周朝阳 司纪朋 李江华)
CCUS区域分布
在运CCUS商业项目中,美国有12个,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1964万吨,约为全球二氧化碳捕集能力的一半;加拿大4个,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390万吨;中国3个,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82万吨;挪威2个,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170万吨;巴西、澳大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各1个,年二氧化碳捕集能力分别为460万吨、400万吨、210万吨、80万吨、80万吨(见图1)。
图1 在运CCUS商业项目区域分布
在建与规划CCUS商业项目中,美国有19个,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4040万吨;英国7个,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2140万吨;中国3个,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181万吨;爱尔兰、阿联酋、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各1个,年二氧化碳捕集能力分别为250万吨、230万吨、200万吨、170万吨、100万吨、100万吨(见图2)。
图2 在建与规划CCUS商业项目区域分布
CCUS行业分布
在运CCUS商业项目中,天然气加工处理行业占77%,每年捕集二氧化碳共2955万吨;其余分布在化工生产、制氢、石油精炼、发电和钢铁制造领域,每年捕集二氧化碳共881万吨(见图3)。
图3 在运CCUS商业项目行业分布
在建与规划CCUS商业项目中,CCUS部署由天然气处理和化工产业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发电领域将成为CCUS应用最广泛的行业,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4942万吨(含发电并制氢、发电并石油精炼项目),占全部项目的66%。化工生产、制氢、天然气处理、石油精炼、水泥生产、空气捕集、垃圾焚烧等领域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共2549万吨(见图4)。
图4 在建与规划CCUS商业项目行业分布
CCUS封存类型
在运CCUS商业项目中,EOR(强化驱油)一直是CCUS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26个项目中有19个依靠出售或使用二氧化碳驱油增产进行成本回收,每年利用二氧化碳共2356万吨,占全部二氧化碳捕集量的61.4%。
在建与规划CCUS商业项目中,地质封存则成为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处理方式,37个项目中已确定有24个采用地质封存方式,每年封存二氧化碳共5356万吨,占全部二氧化碳捕集量的71.5%。另外还有5个项目的二氧化碳利用方式尚未确定,规模为734万吨/年(见图5)。
图5 CCUS商业项目封存类型
国内外CCUS发展对比分析
我国自2006年开始出台CCUS相关政策,有效推动了CCUS技术和产业发展。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CCUS技术列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之一,提出开展低成本CCUS技术创新,建设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CCUS示范项目。但与国际先进技术和发展状况对比,我国CCUS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缺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颁布了CCUS技术的发展路线图和战略规划,明确短期、中期、远期的示范项目支持政策、技术方向和研发重点,加强国家层面的技术指导和宏观调控。我国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的CCUS发展战略,仅在部分政策文件中提及要发展CCUS,但多以引导和鼓励为主,缺乏具体的落实方案。
二是成本疏导机制尚未构建。美国通过对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提供递进式补贴的45Q税收抵免政策,极大地提高了高排放企业建设CCUS项目的积极性。欧盟将CCUS纳入碳交易体系,依靠较高的碳交易价格体现CCUS减排价值。据测算,火电燃烧后捕集CCUS全流程成本大约为400~500元/吨,安装碳捕集装置导致的发电成本增加约0.26~0.4元/千瓦时。但我国尚未建立针对CCUS的具体财税支持和激励机制,虽已启动碳市场,但碳交易均价仅为欧盟的十分之一(以11月25日欧盟碳价突破75欧元/吨为基准),难以有效激励CCUS项目落地。
三是研发力量较为分散。美国能源部2009年主导建立了美国国家碳捕集中心(NCCC),为CCUS技术研发提供一个独立、灵活、经济的真实工业测试环境和配套基础设施,迄今已完成各类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测试近12万小时;日本于2008年由37家企业共同成立日本CCS合资公司,成功开发了日本国内首个一体化CCS项目。目前,我国已成立CCU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但仍然缺乏跨企业的大规模示范项目建设,缺乏足够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导致CCUS难以形成完整稳定的产业链。
四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美国建立了Kansas和Nebraska的综合储存中心、carbonSAFE等二氧化碳封存枢纽等国内共享封存设施,当前北美已拥有总长超过8000千米的陆上二氧化碳运输管网。欧洲也开展了二氧化碳多港联运,建设二氧化碳工业集群与传输枢纽。目前,我国已开展的CCUS项目大多为链式流程化项目,缺乏区域层面“中心化”的二氧化碳收集与传输网络,不利于CCUS规模化发展。
我国CCUS发展建议
一是加强战略规划,确立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发展路径。明确CCUS技术的战略定位,从国家层面统筹形成CCUS发展战略,将其纳入全国碳中和行动方案,形成积极稳定的政策预期;将CCUS列入国家重大低碳技术范畴,明确CCUS技术的发展重点和关键环节,系统安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形成政产学研各界对发展CCUS技术的统一愿景;研判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排放行业的分阶段减排需求以及生物能碳捕获与封存(BECCS)和直接空气捕集(DACCS)的减排贡献,探索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甲烷、甲醇等燃料的循环利用路径,制定CCUS发展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是强化政策激励,打通CCUS投融资与成本疏导路径。借鉴美国45Q税收法案和欧盟碳减排交易市场机制,探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CCUS补贴激励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通过绿色债券、碳排放权期货、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产品及组合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对CCUS的投资,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将CCUS纳入碳交易市场,制定CCUS减排定价机制,推动形成投融资不断增加、成本持续降低的良性循环;针对超前部署新一代低成本、低能耗技术以及与新能源耦合的负排放技术的投资主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形成明晰的激励环境。
三是加快协同创新,依托CCU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项目共建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CCU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集成产学研多方资源,借鉴美国国家碳捕集中心CCUS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开发经验,搭建实验室研究和大规模工业示范之间的桥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动相关企业对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和大规模全流程的CCUS技术示范工程建设,超前研究部署新一代低成本、低能耗CCUS技术示范,进一步加快技术验证和产业培育进程;探索CCUS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二氧化碳大规模排放源数据库和源汇匹配信息系统,加强CCUS技术信息集成与资源共享。
四是开展产业化集群与共享网络建设,突破大规模CCUS全流程工程相关技术瓶颈。在排放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CCUS集群建设,不断形成新的CCUS产业促进中心,推动CCUS技术与不同碳排放领域与行业的耦合集成;加大二氧化碳输送与封存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与建设规模,注重已有资源优化整合,推动现有装置设备改良升级,逐步提高基础设施性能水平,形成多个二氧化碳传输枢纽;优化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建立二氧化碳汇集、压缩、脱水和运输相关合作共享机制,利用管网和封存基础设施的复用共用,降低成本、提升规模效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对煤电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的新要求,煤电技术正加速向“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方向转型。“新一代煤电”一方面要求煤电机组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要求煤电探索零碳或低碳燃料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这也是邹磊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周期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国家能源集团要实现从“大而全”到“强而优”的转变,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组7年半来对自身的一次重大审视和战略转向。重组巨擘诞生:从“合并”到“第一”的跨越2017年
4月30日7时10分,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考核。试运期间各项性能、环保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至此,项目两台机组实现全容量投入商业运营。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是华能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陇电入鲁”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新疆油田公司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新疆油田首个也是目前中国石油最大在建煤电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据悉,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总体规模为“400万千瓦新能源+2×660兆瓦超超
4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作为亚洲环保领域的旗舰盛会,本届展会规模空前,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同兴科技及子公司北京方信立华携多项核心技术和产品亮相展会,包括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解决方案、低温SCR脱硝催化剂、CCUS(二氧化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产业,是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国务院国资委“百大工程”中国石油CCUS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强CCUS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灵活发电技术难题,形成660—1000兆瓦等级全谱系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对煤电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的新要求,煤电技术正加速向“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方向转型。“新一代煤电”一方面要求煤电机组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要求煤电探索零碳或低碳燃料
5月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等。全文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这也是邹磊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周期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国家能源集团要实现从“大而全”到“强而优”的转变,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组7年半来对自身的一次重大审视和战略转向。重组巨擘诞生:从“合并”到“第一”的跨越2017年
4月30日7时10分,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考核。试运期间各项性能、环保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至此,项目两台机组实现全容量投入商业运营。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是华能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陇电入鲁”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北极星环保获悉,4月2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新疆油田公司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新疆油田首个也是目前中国石油最大在建煤电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据悉,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总体规模为“400万千瓦新能源+2×660兆瓦超超
5月3日01:32,古雷石化基地热电联产南部一期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各项性能指标优异,主辅设备运行稳定,标志着机组正式移交生产。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吴剑恒介绍项目建设历程、技术突破及机组核心指标和运行状态。随后,建设单位、生产单位、总承包(设计)单位、施工
4月29日,陕投召开集团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十大青年岗位能手”表彰暨优秀青年座谈会,君创科技刘瑞荣获“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让我们一同走近刘瑞,感受榜样的风采,汲取奋进的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刘瑞始终把“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座右铭,在新能源运维、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攻关等领
4月27日,甘肃电投陇原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开锋一行到电力运营座谈交流。陕西能源电力管理部孟满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座谈。电力运营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小锋对甘肃电投陇原电力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电力运营发展历程、产业布局、战略规划以及改革创新等情况。他表示,电力运营正处于科学
近日,西班牙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停电,引发国内媒体广泛关注。有不少报道将矛头指向可再生能源,认为西班牙“过度依赖”风电和太阳能,又“过快退出”煤电和核电,才导致电网不堪重负。这种观点听上去直观易懂,但实则是一种误解。(来源:能源新媒作者:秦旗柳力)系统稳定的关键打个比方:水管爆裂了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刘莉,苏艺。2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5年修订版)的通知。《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5年修订版)》提到,参与现货市场申报的电源类型可为燃煤、燃气、风光新能源、生物质发电及其它新型主体等。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6日,国家电投旗下电投能源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告称,国家电投拟以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股权与电投能源进行资产重组。电投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黑龙江省2024年并网发电厂年度发电量计划及执行情况、上网电量、年度合同电量完成情况及发电利用小时数的说明。详情如下:一、年度计划发电量和完成情况2024年黑龙江省全口径计划发电量1298.57亿千瓦时,实际完成1330.68亿千瓦时。其中火电计划
4月21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新疆重能石头梅2×1000兆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点火吹管圆满完成。本次点火吹管历时4天半,过热器吹扫第99次、100次连续两次打靶合格,再热器吹扫第105次、106次连续两次打靶合格,吹管效果达到行业优秀水平。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三塘湖镇三塘湖矿区
在国家能源局的正确领导下,华中能源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能源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总目标,建立健全与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川渝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相适应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华中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深化区
4月25日20点50分,集团妈湾公司升级改造气电一期工程迎来新进展——7号机组点火吹管圆满完成。此次吹管工作自4月19日21点39分燃机首次点火定速一次成功起,共历时6天,其间高、中、低压系统分别吹扫128次、99次、100次,均连续2次打靶合格,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为确保7号机组首次点火顺利进行,妈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