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评论正文

全球绿色发展的探索及前景展望

2022-02-09 09:20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作者:王丽丽关键词:碳中和脱碳转型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气候危机前所未有的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已经把应对气候危机转化为国家战略,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形成“碳中和”共识。2022年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加速绿色转型的关键一年。

一、“碳中和”共识正在加速形成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极端天气肆虐,多地石油石化资源枯竭、城市赖以发展的支柱凋零。环境问题已经不可遏制地成为人类发展的重大阻力,不断加剧的气候变暖将在本世纪对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7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全球温升幅度在22 摄氏度的全球平均气温基础上每提高 1 摄氏度,会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均年度GDP增长率0.9-1.2个百分点。因此,现在人们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环境与气候的变化,加速实现低碳环保、节约资源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重点关注课题,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实现脱碳转型(decarbonization)、最终实现碳中和是全球经济维持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目前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作出了碳中和承诺。欧盟、英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南非、美国等多数国家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有些国家计划实现时间更早,如乌拉圭的目标为2030年、芬兰为2035年、冰岛和奥地利为2040年、瑞典为2045年。中国则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在发展中大国里目标最为明确,决心也最大。

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实现碳净零排放,是一项非常困难和艰巨的任务,道阻且长。2021年随着经济复苏,消费和投资都出现强劲反弹,以电动汽车以及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投资如火如荼。同时,全球绿色负债却在加重。国际能源机构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排放量将以接近纪录的速度增长,仅次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排放量的反弹。预计20国集团202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4%,一些重要经济体的碳排放水平甚至超过了疫情前。若各国不采取行动实现绿色复苏,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加大绿色投资必不可少。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碳中和需要大量投资,以取代老化和污染性基础设施,解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基础设施赤字和结构变化。专家预计,未来10年全球必须将年度投资额增加2%,即约占2019年世界GDP总额的2%,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需要。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但10多年过去,承诺未能兑现。所以说,加大投资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之一。2021年七国集团承诺增加气候融资,到2025年将增加一倍,达到600亿美元。多边开发银行是支持发展中经济体气候行动以及调动和利用气候融资的有效来源。国际开发协会(世界银行援助最贫穷国家基金)2021和2022两年将加速补充资金,同时加强私营部门的资金调动,积极增加资本。

其次,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是必然要求。当前,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球排放量的90%以上,其中煤炭约占41%,石油约占32%。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将持续增长,2020年G20国家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水平,可再生能源目前的发电量占比约为12%,预计2022年将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以取代燃油车是明智之举。在G20国家中,电动汽车目前在新车销售中的市场份额仍然很低,平均为3.2%(不包括欧盟)。

最后,全民参与是必由之路。绿色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企业可以成为其中的主力军。2021年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成员涵盖45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在内的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承诺到2050年将资金用于碳净零排放。一项对全球最大的2000家上市公司的调查发现,超过五分之一的公司已经实现了碳净零目标。

二、中国积极引领推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美存在共同利益。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中美开展绿色低碳合作,既是实现两国各自减排目标的有效路径,也是加强中美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2021年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绿色低碳合作是中美可以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中美通过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互动合作,慢慢建立一个比较积极的互动势头,增加互信,从而为双边关系带来更多积极因素,从气候到经贸、公共卫生、人文交流等众多领域,带动协同合作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实际上也是提醒两个国家,双方在互动时首先当然需要考虑各自的国家利益,但与此同时,中美作为两个重要的大国,还对第三方、对整个世界负有责任,还要考虑全人类的利益。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通过协助老挝、埃塞俄比亚等国制定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帮助其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而且,中国向埃塞俄比亚援助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是中国同非洲合作的第一颗遥感卫星,大大提升了其气候灾害预警监测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此外,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绿色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在非洲建设低碳示范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这无疑将进一步提高许多脆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正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走向新征程。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报共享、执法能力互帮互助等方式,共同打击涉及濒危野生动物走私的跨国有组织犯罪。在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及处理其他有关事务时,中国不断同有关各方加强相互沟通与协调,努力保护和确保全球野生动植物的可持续开发。在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中国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帮助有关国家建设了一批清洁能源项目。中国不仅庄严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而且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转型发展。在非洲,数十家中资企业与非洲合作建设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5吉瓦,帮助非洲从无到有打造了光伏产业链,在助力相关国家缓解电力短缺的同时,有效帮助了非洲国家减少了碳排放。例如,中国援建的肯尼亚加里萨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量76万千瓦时,每年助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以来不仅持续推进中国国内的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而且不断为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助力,为完善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展望未来,中国也必将以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进一步引领全球的绿色发展,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三、绿色发展的中国经验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简称双碳目标)。未来四十年,要在确保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碳中和,中国实体经济的主要部门需要经历极为深刻乃至颠覆性的转型。生产、运输、消费等模式的主要特点将包括低排放(乃至零排放)、低能耗和资源节约。多数由化石能源支撑的生产、建筑、交通和消费方式将会被淘汰。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实体经济的主要部门需要发生革命性转型。根据已有战略研究和政策导向,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面临包括六大方面:优化经济结构、构建低碳智慧能源系统、提升终端资源效率及电气化、压缩工业产品需求、投资低碳基础设施、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1.优化经济结构

中国过去二十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高度相关。目前,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比仍然超过 50%,导致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碳中和背景下,到 2035 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可能降至 25%-28%,第三产业比重升至 60%以上,接近当前制造业强国水平;2050年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降至2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升至 70%左右,与大部分发达经济体持平。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将发生质的变化,高端制造业和绿色制造业将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根据《中国制造 2025》的规划,到2050年中国将形成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和绿色制造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预计到2050年,医药、高端设备制造等高附加值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将超过60%。

2.低碳智慧能源系统

能源结构清洁化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中国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统,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专家预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需在2035年至少达到30%以上,2050年达到70%以上。中国新能源发展目标在过去许多年被不断突破,2020风光新增装机之和约为1.2亿千瓦(风电0.72亿千瓦,光电0.48亿千瓦)。要满足既定2030年风光装机总量超过12亿千瓦的要求,未来十年年均增量至少需要超过0.7亿千瓦;而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年均风光电装机新增量需要在上述水平基础上增加一倍。终端能源需求品中,除可再生能源外,氢能占比将在2030年后快速增加,成为难以电气化的工业部门的工艺过程和重型交通工具低碳化的主要途径;交通部门绿色氢能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例在 2050 年达到 20%-30%左右,工业部门氢能消费占比达到15%左右。

能源系统的数字化、综合化是低碳转型的技术基础。比如,利用数字化风光电厂,可实现对发电量的精准预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电网灵活性及消纳能力;或者利用物联网技术暨智慧家居、建筑用能设备负荷管理等,实现更好的需求侧管理。能源系统跨部门集成融合,形成多能互补的综合系统是低碳转型的创新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将电动车作为储能和电网灵活性资源。可再生能源制氢,以及利用新型材料将电能或余热余冷进行转换储存,也可满足多种形式的储能需求。

3.提高终端能源效率和电气化水平

全面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能领域的能源效率和电气化率是较低成本的减排措施,存在巨大挖潜空间。2017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存在10%-40%的差距。交通工具中,重型车、非道路交通机械效率低下、污染严重,需要政策引导和技术改造;建筑制冷和取暖设备已经超过照明成为用能大户,其技术节能提升空间可达50%。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认为,到2050年,中国重点行业和产品的能源使用效率应该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

终端用能电气化率将持续提升。根据课题组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在2035和 2050年可能分别提升至35%和58%。其中,为实现碳中和,从现在到2050年,工业电气化水平将从26%左右提高到61%;建筑部门的电气化水平从35%提高到87%;交通部门的电气化水平从3%提高到70%以上。人均电力需求因此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2050年人均用电量为8000kWh-10000kWh,为目前的一倍以上,但仍将低于目前部分发达国家人均用电水平。

4.压缩工业产品需求

通过提高系统效率、减少浪费,压缩工业产品需求,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缺少的一环。这包括,通过延长建筑平均使用寿命,减少钢铁、水泥等高耗能工业产品需求;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提高制造机械利用率,减少机械制造需求;通过优化绿色设计,减少制造材料需求等。比如,将建筑物平均寿命从30年提高到50 年,由此减少的粗钢需求就可以减少约7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全球每年约 4%-8%的石油消耗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相当于航空燃油消耗总量(国际能源署,2017),减少包装和产品设计的塑料需求可以有效降碳。

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原材料需求,可直接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耗。主要工业产品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制造,相比使用原生资源,节能率可以达到 15%-90%(中国物资再生协会,2019),从而降低大量碳排放。减少原材料需求,必须提高资源回收率,建立并完善精细化的废弃物回收体系,需要全社会各领域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等行动。

5.投资低碳基础设施

实体经济的低碳转型以绿色低碳基础设施体系为根本支持,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及促进能源跨领域综合利用的基础设施。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大力扩展公共交通体系和骑行、步行等绿色慢行交通体系,提高大型城市绿色交通分担率,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完善“大交通”体系,提高客、货运系统效率;大力发展电动车充电网络,提高到现有加油站的便利程度,提高新能源交通普及率。

在区域和城市群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业区域规划和零碳能源资源的配合,例如将数据中心和清洁电力资源富集地结合,工业余热资源的管道基础设施体系和建筑取暖需求结合。研究表明,北方地区用于供暖的 80 度以上低温余热资源量能满足超过 20 亿平方米的建筑取暖需求(冯超,2020),这需要管网系统等基础设施支持才可实现。此外,新型基础设施还包括能耗监测系统、制造业机械信息化控制平台、智慧城市等,都将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需要投资建设气候适应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应对极端洪涝天气的管廊系统,电力、交通等部门应对高温、严寒等灾害的防御设施,农业水利系统、生态涵养体系的设施等,将确保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基础设施综合韧性。

6.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中国目前人均生活能耗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处于较低水平。人均用电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只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左右。伴随城镇化率提高、人均收入增加,与建筑、交通、食品相关的能源消耗将大幅增加。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更加低的碳排放支撑现代舒适生活方式的能源需求,减少食品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相关的碳排放,对中长期碳减排至关重要。

政策方面,不断加严建筑和用能设备能效标准,控制新建住房总量,促进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禁止食物浪费等。技术方面,通过智慧、共享等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推广,减少满足舒适生活需要的物质消耗。此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健康节约生活方式,宣传东亚、北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碳生活趋势,强调素食、选择当季和本地食品等,弘扬中国健康节约的传统生活方式。


原标题:全球绿色发展的探索及前景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查看更多>脱碳转型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