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年,淄博供电公司按照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打造电网安全防御新高地工作要求,将大数据分析、信息智能识别等技术和智能机器人等装备应用到电网调度、设备运维、抢修等环节,进一步提升电网安全管控水平,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数智”支撑。
主网故障自愈处置
时长缩短至秒级
虎年除夕夜,淄博大街小巷亮起花灯,洋溢着年味儿。21时30分,淄博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大厅内,地区调度班副班长王讯紧紧盯着屏幕,关注电网负荷小高峰时段变化。这次负荷小高峰到来前,他又检查了一次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网故障自愈模块运行情况。
连续9年除夕夜台区“零停电”,离不开一批先进技术、手段在电网调度专业的应用。“淄博电网设备体量较大。人工处理主网故障的传统方式往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高度紧张状态下还容易误操作。”王讯说。保障大电网安全是实现台区“零停电”的基础。主网故障自愈模块解决了故障处理时间长、人员易误操作等问题,仅需7秒钟就能自动恢复失电变电站的供电,把故障处理时长由分钟级缩短至秒级。
主网故障自愈模块基于遥测、遥信等传感技术和信号传输技术,可以自动分析主网故障信息,按照提前录入的事故处置预案自动编制故障自愈逻辑条件,并控制相应的网络开关投切,通过转调负荷的方式恢复供电。2021年10月26日,主网故障自愈模块在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式上线,目前已用于演练处置电网故障11次,演练故障处置成功率均为100%。
主网故障自愈模块还能够以开环和闭环两种模式运行:开环模式下,系统自动编制故障自愈逻辑条件后需要人工核对,可应对较为复杂的主网故障;闭环模式下,系统无需人工核对,直接执行故障自愈操作,故障恢复速度更快。
目前,主网故障自愈模块已在淄博电网10座单母线、单变压器运行的变电站应用,协助调控人员提高电网薄弱点的安全管控水平。
设备全景智慧监控
运维模式向智能化转变
近年来,淄博电网规模持续扩大,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98座,输电线路长度超过4000千米。面对不断增加的设备运维压力,淄博供电公司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变电集控站和输电全景监控平台,提高设备智能化运维水平,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每座变电站的设备可视系统、设备状态感知模块、设备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化运维装备监测或采集的设备运行数据,都在变电集控站监控系统中呈现,便于运维人员实时掌握变电设备运行情况,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概率。
“变电集控站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设备运行数据信息的汇总、呈现,还可以控制智能化装备进行关键部位巡检。”淄博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运维人员鲍春明说,人工巡检往往很难发现高处设备存在的隐蔽缺陷。变电集控站通过控制360度高清摄像头、移动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确保了巡检全方位、无死角。
淄博电网已有130座变电站接入变电集控站,其中31座220千伏变电站可通过变电集控站实现智慧监控、智能运维。
与环境封闭的变电站相比,跨越山川河流的输电线路运维难度更大。2021年3月,淄博供电公司打造输电全景监控平台,接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线监测拍摄设备采集的数据。这些无线监测拍摄设备加装在输电线路塔上,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为输电线路及线路通道拍照、摄像,并将图像信息无线传输到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和巡检人员手机上对应的APP中,便于供电员工第一时间发现隐患、采取措施。这些设备还具备夜视监测和声光告警功能。当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值班人员发现线路通道有吊车施工、植树等作业时,可远程喊话警告、提醒现场作业人员迅速远离线路,避免发生外力破坏。
目前,淄博电网73条直流近区线路、48条发电厂送出线路、113条220千伏线路全部加装了无线监测拍摄设备,纳入输电全景监控平台集中管控,隐患识别率提高至95%以上。平台自上线以来,累计发现异物搭挂等隐患87处;除了受台风、暴雪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发生故障的情况,淄博供电公司管理的220千伏及以上线路保持零跳闸。
主动运维
客户用电体验更好
“河滨小区配电室2号低压开关温度过高,A相达到52摄氏度,B相和C相为21.2摄氏度,请马上前往现场处理。”2021年11月20日,淄博供电公司张店供电中心高压客户服务一班班长冯忠奎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发现河滨小区配电室存在安全隐患,立即通知同事李阳和段金见前去处理。
接到抢修任务后,李阳和段金见来到河滨小区配电室检查,确定是A相出现了问题。他们现场作业,消除了隐患。
2021年8月,淄博供电公司完成全市所有公共配电台区的智能配电变压器终端加装工作。这个终端能够以秒为单位监测设备的温度、电流、电压等数据,并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向配电运维人员反馈监测信息。
“安装这个终端前,低压设备出现问题了,我们很难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只能等客户报修再处理。现在,我们在故障发生前就能发现异常,运维主动了,客户的感受更好。”冯忠奎介绍,特别是在春节保电、恶劣天气保电时段,智能配电变压器终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针对大型社区配电室等居民密集区域和地下电缆隧道等不易巡检的区域,淄博供电公司配电专业借鉴变电、输电专业经验,加大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力度,实现区域供电设备数字化远程在线运维。
春江苑小区位于淄博市中心城区,是一个常住人口3000余人的大型社区。在春江苑小区配电室,智能巡检机器人根据预先设定的巡检程序开展巡检,把采集的设备运行数据实时回传配电自动化系统。当发现越限数据时,它会向值班人员发送告警信息。“配电室还应用无感知调电技术,一旦发生供电故障,客户还未感到停电就恢复供电了。”冯忠奎说,无感知调电技术可以快速切换电源,从故障发生到备用电源投入使用仅用0.45秒。目前,淄博供电公司正逐步推动无感知调电技术应用。
2021年,随着智能技术在配网管理中应用,淄博供电公司配网故障防御能力持续提升,配网跳闸次数同比降低3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输电线路上的地线由于挂点更高、无运行温度,遇到雨雪冰冻天气时,比导线更易覆冰。为此,陕西电科院研发了特高压线路不停电地线融冰成套装备。1月份,改造升级后的装备用于±800千伏祁韶线、青豫线的地线融冰工作,提高了相关线路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恶劣天气呈现多发频发
4月12日,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跨长江段导地线全部牵引到位,标志着该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电量为主的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于2023年10月开工,途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4月11日,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境内330千伏玉树二回线路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导线架设作业。据悉,该项目施工采用高科技施工设备,架设导线采取张力放线方式,利用小型无人机、无跨越架封网装置带电封拆网,多点多作业面同步开展,有效提升施工效率。据介绍,玉树330千伏二回线路工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2025年4月13日上午,河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红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天河北滦平县局部地区风力极值将达10级。上午10时,国网滦平县供电公司火斗山镇供电所巡视人员在进行辖区线路特巡时,发现位于滦平县长海沟门村都市优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多个农业大棚覆膜因大风被掀翻,部分塑料薄膜飘至临近电力线
4月11日,针对河北省启动气象灾害(大风)Ⅱ级应急响应,国网廊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结合气象预警和实际风险,从组织部署、风险防控、应急资源、安全保障等多维度开展应急准备工作,要求周末全员在岗,并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重要输电线路开展特殊巡视,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巡视组立即出
4月11日夜9:37分,漆黑的窗外寒风呼啸,宣化区供电中心应急抢修队伍及值守人员依然坚守在岗位,时刻准备着,不惧疾风骤起。“宣东站517东后线站内跳闸,重合不成功。”接到通知,宣化中心生产调度迅速安排抢修值守人员出动,抢修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分专业展开线路故障点巡视查找。初步研判故障范围后
4月12日,崇礼古杨树地区仿佛被严寒重新笼罩,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席卷而来,瞬时最大风力达到13级,整个天地间都充斥着风雪的怒吼。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检修一班的巡视人员正按照既定计划对线路风偏舞动严重区段展开特巡工作。“大家小心脚下,每到一基塔都得点名。”在能见度不足五米的情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11日至13日,冀北电网将遭遇大风降温天气,各部门、各供电所一定要做好完全准备,确保电网安全。”4月10日,为积极应对大风天气对电力线路设备造成的严峻考验,迁西公司闻“风”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全领域排查、全链条防控、全人员守护”的硬核措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2025年4月10日,全球领先的储能源科技公司新能安正式发布新一代工商业储能系统UniCAG300-150。作为“软硬件双核驱动”的长寿命储能系统,以“15年不变芯”为核心承诺,结合动态收益智能优化能力,为工商业用户及投资商提供全生命周期价值保障,推动储能行业向“高价值、可持续”阶段迈进。五大硬核性能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据外媒报道,日前,公用事业厂商爱达荷电力公司(IdahoPower)将在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市部署的200MW/800MWh电池储能项目获批,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前完成部署,该公司为此已成功克服一大障碍。此前,博伊西市官员驳回了针对这一受监管项目的上诉,为该项目开发扫清了主要的障碍。2025年4月1日,博伊西市议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光量子芯片首次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基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探索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量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电力行业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和计算能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4月7日~4月11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黑龙江绥棱变电站3月31日,黑龙江省首座新型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绥棱变电站投运,该站的投运结束了绥棱县电网没有220千伏电源点的历史,缩短了当地66千伏网架供电半径,减轻了周边变电站的供电压力,提升了地区电网运行安全水平。作为国家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2日,上海氢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呼伦贝尔氢通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招标规模光伏占地面积1.07万亩,制氢工厂面积240亩,新建240MW/310MWp光伏电站一座;36MW/144MWH储能电站一座;110kV(2X120MVA)变电站一座;110kV架空线路25千米;计划工期:24个月。具
针对全国大范围极端天气,国家电网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设备管理部门统筹调配抢修力量物资,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截至13日9时,共投入9.4万人、2.2万台车辆开展应急响应,配置发电机9417台、发电车2412台。目前本轮大风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的20个省份主网总体运行平稳。在保障民
近日,基于国产自主碳化硅的柔性配电变压器在福建安溪10千伏金谷变电站10千伏大演线投运。该变压器由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泉州供电公司、安溪县供电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制。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在工作频率、结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电力电子模块比常规模块体积缩小30%,最高运行效率可达9
2025年4月12日21时23分,500千伏御道口变电站监控系统发出1号主变本体轻瓦斯告警及1号主变RCS非电量保护装置故障信号。时值坝上地区遭遇强大风寒潮天气,站内温度低至-15℃,风力达7级,大雪纷飞,能见度不足5米。面对极端天气下的突发告警,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立即执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多部门应
应急响应:闻风而动“大风橙色预警!请各班组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预警响应,加强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随着预警指令下达,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唐山分部变电运维一班在岗运维人员在班组负责人的带领下迅速集结,迎着呼啸的阵风,踏上保障电力安全的第一线。风中有责:细致巡查消隐患“检查并清理外围杂物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问:《实施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共建全球首个氢能装备数字孪生与AI联合实验室。双方将聚焦氢能装备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以数字化技术推动氢能产业技术革新,重点突破全流程数字化仿真、AI驱动智能运维、行业标准引领
2025年4月10-12日,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携储能全栈产品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并于首日重磅发布全新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UniCAG300-150。同时,新能安凭借其核心技术实力与前瞻性商业模式,荣膺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储能明日独角兽”奖项,彰显其行业革新与市场成长潜力。聚
随着75台阿特斯CSI320kW(千瓦)光伏逆变器的成功投运,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源网荷储一体化30MW(兆瓦)山地光伏电站正式并网。阿特斯凭借行业领先的逆变技术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年均发电量3642万kWh(千瓦时),在复杂山地环境中树立起高效发电、智慧运维、生态友好的新型电站范本。硬核技术
4月10日,领航投资与德赛电池在长沙正式签署《2025年度200MWh储能系统合作采购协议》,领航投资董事长管华与德赛电池高级副总裁郭庆明代表双方公司郑重签约。此次签约标志着两家行业领军企业迈入深度协同的新阶段,这不仅是双方战略互信的里程碑,更是以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为核心,推动工商业储能行业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特变电工新能源携构网型组串式储能系统等多款创新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储能行业发展至今,在降本增效的追逐中,储能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在此背景下,特变电工新能源凭借在储能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及对行业痛点的敏锐洞察,在此次展会中
2025年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顺义新国展二期盛大开幕。海信智慧能源产业集群以全场景技术协同为核心定位,聚焦源网荷储全链路创新,致力于构建覆盖能源生产、传输、存储与消费的零碳生态。旗下核心企业科林电气与海信网络能源联合参展,以智汇未来,构网新生为主题
全球瞩目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4月10日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融捷集团旗下新能源事业板块的核心企业,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款明星产品重磅亮相,涵盖52Ah至630Ah全容量电芯矩阵、314Ah-1P104S电池PACK、261kWh工商业储能柜及5MWh液冷储能电池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汇聚了全球顶尖企业与前沿技术,共同探讨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天邦达以“‘芯电’双擎驱动,智储零碳未来”为主题,携多款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惊艳亮相,成为展会焦点。焕新上市,引领储能技术新
2025年4月10日-12日,华昱欣携高安全、高收益的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亮相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全面展示其在产品创新、安全设计、智能运维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以行业领先的产品力和服务水平诠释其构筑绿色价值、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坚定决心。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