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由于电力需求强劲增长、可再生能源建设条件不利以及天然气价格上涨,2021年,火力发电总量增长了近6%(9.8万亿瓦),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燃煤发电量增长了约9%,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煤炭满足了逾一半的新增电力需求,其绝对增速自2013年以来首次超过可再生能源。受天然气高价影响,燃气电量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2%,抵消了2020年的下降。2021年,低碳发电量增加了5.5%(5.55万亿瓦),其中83%是可再生能源。尽管天气条件不利,但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绝对增长率为有史以来最高,为6%。核能增长3.5%左右,接近2019年的水平。
2022~2024年的电力前景与2021年截然不同。假设天气状况恢复到长期平均水平,预计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力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平均每年增长8%。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球电力供应总量的32%以上(2021年为28%),预计低碳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38%上升到42%。
预计到2024年,化石燃料发电量仍将占总发电量的58%,低于2021年的62%。燃煤发电量将占全球发电量的34%,低于2021年的36%。2021年,发电量大约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预计2024年前燃气电量将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增长,但预计这一增长主要发生在2023年,远期预测显示天然气价格将回归较低水平(见图2)。
2021年全球电力行业排放激增,预计在2022~2024年持平。全球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在2019年、2020年下降之后,在2021年达到了新的历史峰值。煤炭是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超过8亿吨。需求增长放缓及2021年后低碳发电的持续增长,叠加气电和煤电排放量增长缓慢,将使2022~2024年的年排放量增幅大大低于1%。到2024年,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13亿吨。
2021年,全球发电的碳排放强度增长了1%。预计在2022~2024年间,碳排放强度将平均每年下降2%,原因是低碳能源将满足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新增需求。尽管在2021~2024年间,全球碳排放强度整体下降了78%,占全球消费量的95%,但不同地区的减排幅度仍存很大差异。电力行业要在能源效率和低碳供应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变革,才能在更广泛的能源领域脱碳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1年化石燃料重回舞台
由于供需紧张,天然气和煤炭价格在2021年下半年飙升至多年来的高点。在供应方面,由于艰巨的维护工作和非计划性停工,天然气和煤炭产能都面临着限制。北半球夏季市场供应紧张,导致天然气和煤炭库存增加缓慢,给2021年下半年的价格带来了进一步的上行压力。
在美国,亨利枢纽(Henry Hub)的天然气价格在2021年下半年达到4.6美元/MBtu,同期增长了一倍多,这是自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与之相比,煤炭价格水平更为稳定。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下半年煤电的燃料成本增长不到6%。这提高了煤电相对于气电的成本竞争力,导致出现大量的“天然气转煤炭”。2022~2024年,供应可靠性的改善将给天然气价格带来下行压力,根据截至2022年1月初的预测曲线,亨利枢纽的价格平均比2021年的水平低12%。尽管如此,与2018~2020年的情况相比,煤电仍比气电更具竞争力。
在欧洲,由于供应难以满足高需求,2021年下半年荷兰产权转让基金(TTF)的天然气价格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煤炭价格也紧随其后。虽然欧盟和英国的煤炭价格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但高气价加剧了“天然气转煤炭”。预测曲线显示,2022~2024年,天然气价格平均比2021年低5%,提高了气电相对于煤电的成本竞争力。欧盟和英国高昂的气价、煤价和排放补贴,推高了火电厂的发电成本,并给电价带来上行压力。
和2020年相比,美国煤电量增长了19%,欧洲增长了11%,而美国的气电量下降了3%,欧洲则平稳增长,为4%。预计随着天然气价格的缓和,煤电量将在未来几年再次下降,2021年的特殊情况为发电灵活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在不同燃料之间切换的能力可以作为一个评估系统弹性的指标。
国际能源署对德国、荷兰和美国区域市场的研究中发现,天然气和煤炭燃料的切换与发电成本差异之间显示出强烈的相关性(见图3)。
2021年下半年,日本和韩国天然气价格上涨不如其他地区强劲,而煤炭价格飙升至历史高点。根据预测曲线,燃煤发电将在中期内恢复其成本竞争力,2022~2024年,煤炭价格平均比2021年低10%。(见图4)
煤炭市场的收紧对中国和印度都产生了严重影响。截至2020年,中国和印度分别有超过60%和70%的煤电电量。国际范围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导致几大电力市场频现“天然气转煤炭”,推高了2021年下半年的煤炭需求和价格。此外,印度尼西亚的洪水等气象事件也限制了煤炭的进口。高昂的煤炭价格和有限的进口增加了对当地煤炭资源的依赖。此外,在印度的季风季节之前,发电厂煤炭储备不足,印度80%以上的煤电厂燃料库存在10月达到临界水平,剩下的煤炭供应不足一周。
2021年批发电价持续上涨
天然气和煤炭价格飙升是2021年许多国家批发电价迅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与2020年相比,发达经济体的主要批发电力市场的价格指数几乎翻了一番(较2016~2020年的平均水平上涨64%)。
2021年第四季度,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的批发价格比2016~2020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3~4倍。主要是由于天然气价格的急剧上涨叠加需求增加,以及欧盟ETS价格在2021年比前一年翻了一倍以上。
北欧地区的批发价格也出现了飙升,2021年第四季度的批发价格几乎是2016~2020年同期平均水平的3倍,比2020年同期高出7倍以上。然而,202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价格为96欧元/兆瓦时,仅为西欧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批发价格增长不如欧洲强劲,部分原因是天然气价格涨幅较小。202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价格几乎比2016~2020年同期平均价格高出75%。
日本电力批发价格第一季度因供应短缺而出现峰值,第二季度下降后,在2021年下半年再次上涨。202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价格比2016~2020年同期平均价格高出80%。
在澳大利亚,燃煤发电受限和需求增加导致2021年第二季度电力批发价格同比大幅上涨174%(比上一季度上涨196%)。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相反,在此之后,澳大利亚2021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价格下降了50%。气温回升、可再生能源和可调度发电的可用性增加,均促进了价格的下降。
近年来,印度通过短期电力交易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大幅上升。然而,这一比例仅为6%~7%,仍远低于欧洲等更成熟的电力市场的水平。2021年下半年,由于煤炭供应短缺,批发电价同比增长了70%。弥补燃煤发电赤字导致现货交易量的增加,与前3个月相比,8~10月期间的现货交易量增长了近50%。
气候保护政策为全球
电力行业带来的影响
电力行业脱碳是当前气候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气候政策成为影响电力行业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策略的重要因素。截至2021年11月24日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报告中,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设定了颇具雄心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美国承诺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排50%~52%,日本承诺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排46%,南非则是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350~420Mt CO2-eq当量范围内。中国也提交了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报告,除“双碳”目标外,同时将2030年单位GDP排放的下降幅度从2005年的60%~65%提高到65%以上。
电力行业是所有国家自主贡献的核心组成部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2021年的国家自主贡献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10月12日,代表着192个缔约方的165份最新国家自主贡献报告均涵盖了电力行业,其中有116份报告为新增或最近更新。2019年,这些国家自主贡献报告中的承诺涵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4%。有86%的国家自主贡献报告提及到2030年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的目标。
电力行业也是长期脱碳目标的关键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11月24日,45个国家和欧盟已经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了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涵盖了2019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5%以上。此外,18个国家和欧盟已通过立法,在2050年或更早之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覆盖2019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以上。
所有这些承诺也覆盖电力行业。在总体净零目标中,一些国家宣布其电力行业将在2030年前或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如挪威已经实现净零排放,丹麦定于2027年,奥地利为2030年。美国、新西兰和德国的目标日期较晚,前两者均为2035年,德国为2045年。
各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中长期气候目标促使其经济和电力行业脱碳。这些措施包括设定逐步淘汰未减排煤炭阶段性日期的具体计划,如法国到2022年为短期计划,还有一些如最迟到2038年的德国和2040年的智利,为长期计划。这其中还包括一系列碳定价措施。但即便全面落实这些措施,仍不足以与《巴黎协定》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相匹配。
截至2021年底,共有65种碳定价机制就位,其中有6种新机制全面覆盖电力行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
2021年,作为“适合55岁”一揽子立法计划的一部分,欧盟对其碳市场交易体系提出了广泛的改革,来配合欧盟2030年的新排放目标。改革建议包括更积极地降低排放上限,加强市场稳定储备来增强对未来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以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碳泄漏规则。其中还特别提出了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该机制将对包括电力在内的高碳进口产品征收边境税。
韩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第三阶段始于2021年,并进行了重要改革,改革涉及热能、电力等6个领域。政府在二级市场上推出了12900韩元/吨二氧化碳(约68元/吨二氧化碳)的临时最低价格。
2021年,各国政府采取了初步措施在电力行业引入碳定价机制。乌克兰宣布将于2025年启动碳排放交易系统,并旨在联通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印度尼西亚于2021年3~8月开展了电力行业自愿排放交易试验,并正在考虑构建国家碳定价框架,可能会在2022年开始征收碳税,同时引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巴西正在制定将环境效益纳入电力行业运作的机制,并对碳交易市场进行监管。
2021年,随着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就《巴黎协定》第6条的实施框架规则达成协议,国际碳市场发展也得到了推动。第6条涵盖了国家双边单位交换的核算,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中央碳市场机制。电力行业的低碳选择很可能促使其继续在未来的国际碳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近年来,全世界的煤炭淘汰承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16年《巴黎协定》生效至2021年底,有21个国家将逐步淘汰煤电的日期定在2040年前。这些国家2021年的煤电总量仅占全球总量的3%,其中近一半来自德国,德国承诺尽可能在2030年前淘汰煤电,最迟到2038年。“弃用煤炭发电联盟”是由加拿大和英国建立的煤电减排组织,旨在加速淘汰煤电的进程。截至2021年12月,48个国家政府(占2021年全球煤电量估值的近4%)、48个次国家政府和69个组织加入了该组织。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6次缔约方会议上,45个国家、欧盟、5个次国家政府和26个组织签署了《全球煤炭向清洁电力转型声明》,签署国的煤电总量占全球燃煤发电量的12%。在此次会议之前,中国、日本、韩国和20国集团承诺,截至2021年底停止为国外未减排煤电提供国际公共资金。
全球电力市场正在受到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影响。虽然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可能因国家、地区而异,但基于气候变化给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的风险,构建具有气候适应性的电力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国政府可通过以下措施支持清洁能源转型:解决气候变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不利影响;通过确保可靠的能源服务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危害和风险的适应性、抗压性、协调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提前谋划,减少与气候灾害相关的风险。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年02期,编译者系本刊记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economicdispatchproblem,EDP)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发电成本分配发电厂的出力。《中国电力》2025年第6期刊发了刘刚等撰写的《考虑虚拟电厂的电力系统一致性经济调度方法》一文。文章通过保持对总功率失配的分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详情如下: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呈现“政策框架统一、区域差异化探索、技术多元化应用”的特征,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途径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热点问答(第四期)|中长期交易。详情如下: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截至7月14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能源保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份以来,全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该公司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从安全保供、设备运维、生产经营等方面持续
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2-241)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1.招标条件本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
7月17日,宁夏电投石嘴山2×660MW超超临界热电项目低低温静电除尘器设备采购公告发布。宁夏电投石嘴山2×660MW超超临界热电项目低低温静电除尘器设备采购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宁夏电投石嘴山2×660MW超超临界热电项目低低温静电除尘器设备采购,招标人为宁电投(石嘴山市)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光伏发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正泰新能源瓯泰光伏电站获华东地区浙江省AAAA级光伏电站,正泰长源光伏电站获东北地区吉林省AAA级光伏电站,正泰酬勤湖光伏电站获华北地区内蒙自治区AAA级光伏电站。此次评选,全国各发电集团(投资公司)共上报2048
7月15日下午,安徽合肥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外的车网互动双向充放电桩旁,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前端开发员李方亮测试充电桩的放电功能。他说:“我们正加紧测试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情况,也在与合肥供电公司加强协作,争取近期让这里的21台充
“有了‘鄂电慧图’软件,变电站无人机航线规划和巡视应用效率更高了!”6月30日,在武汉220千伏珞珈山变电站,国网湖北武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进行航线验证。只见无人机在预设航线下精准掠过设备区,并实时回传设备的标准高清影像。这一切高效精准的操作,都得益于一款名为“鄂电慧图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北极星储能网讯:大城县悦储新能源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EPC招标发布,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项目出资比例为100%。项目业主为大城县悦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河北悦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企业。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新建设一座100MW/400MWh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并配套新建一座220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版图。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以系统性改革为引擎的政策密集出台,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基础设施跃升、技术创新驱动、数字智能赋能四大支柱,合力构建能源新生态,形成覆盖能源全链条的战略布局。2025年7月10-11日,由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榆林市国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中粮东海工厂储能项目(二次)-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美克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招标人收益分享比例为30%;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浙江联盛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晟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招标人收益分享比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获悉,7月15日,国峰(深圳)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锐。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发电技术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技术进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信息显示,7月14日11时46分,河北南部电网用电负荷达到5230.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夏季最大负荷增长26.3万千瓦。据了解,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28座主力电厂编制“一机一策”顶峰保供方案,与146家自备电厂签订增发保供协议。同时,通过短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显失公平法律风险提示。
7月15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提示,其中提到,本次所有准入且计量满足现货市场结算条件的的批发用户、售电公司代理的零售用户和市场化机组均参与结算,请各市场经营主体充分理解市场交易规则,及时调整合同。详情如下: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