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1日,外三发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中试示范项目”(以下称“CCUS项目”)经过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全流程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捕集
1月11日,外三发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中试示范项目”(以下称“CCUS项目”)经过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全流程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捕集率高于95%,最高捕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牵头主编的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能耗测定技术规范》(GB/T45121-2024)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该标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集团公司在碳捕集领域牵头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捕集系统能耗是评价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标
近日,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二期项目合作方案正式签订,标志着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迈入全面提挡加速阶段。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由宁夏煤业公司负责的“宁东基地碳源捕集工程”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
1月10日,国内首个万吨级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在阜宁电厂正式启动,标志着气电集团碳捕集核心技术正式进入落地阶段。该项目不仅是气电集团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在“双碳”产业前沿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天然气产业链的C
1月5日,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华能甘肃正宁碳捕集冷却塔项目结构主体顺利完工,并一次性通过业主和监理的验收。公司承建的钢结构冷却塔塔高142米,采用三塔合一形式,为三角形网格交叉桁架系钢结构,塔内布置有烟囱、CCUS塔(再生塔、再沸塔)、贫液闪蒸罐等设备,是国内外首座应用于二氧化碳捕
2024年12月30日,国能浙江宁海电厂吸附法碳捕集示范装置一次投料试运成功,经捕集后,产出浓度95%以上的合格二氧化碳产品气,为项目后续优化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图为碳捕集示范项目现场该项目是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的示范验证部分,依托公司6号1055兆瓦超超临界机
今年以来,CCUS概念变得越来越热。(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如何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成了焦点话题。这不日前,在国资委的指导下,中国石油、中国华能还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央企联合体: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非常明确,它就是专门针对CCUS的,除了中国石油、中国华能,还有2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答复摘要指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积极营造有利于CCUS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动CCUS等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286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科学有序
10月31日10时18分,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西南分公司研发的中国石油首套CCUS-EGR碳捕集模块,在西南卧龙河气田茅口组气藏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引进分厂)项目现场完成吊装并精准就位。碳捕集模块是西南卧龙河气田茅口组气藏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捕集引进分厂CPH尾气处理吸收塔排
10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示范建设项目”碳捕集系统土建基础出零米,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是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国家能源集团“产业公司-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三位一体优势,由浙江公司、科环集团、低碳院开展联合攻关,依托
远达环保7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CCUS等技术储备已进入商业化阶段,正在积极推广。
据企查查显示,近日,通榆天楹绿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静,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余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生物质燃料加工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天楹间接全资持股。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近日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页岩气开采与二氧化碳封存一体化试点的建议》的答复发布,详情如下: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722号提案的复函孙宽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开展页岩气开采与二氧化碳封存一体化试点的建议》(第0722号)收悉。经与市委金融办、市生态环境局、市
为服务“双碳”目标实现,我国积极推进碳封存地质调查及相关技术试验并取得一系列新进展。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目前我国持续深化碳封存机理、选址、监测等技术研究,探索开展人工干预增加岩溶碳汇试验,推进陕北百万吨级碳封存重大示范选址、黄河三角洲地质储能先导性试验。目前渤海、南黄海
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自今年6月1日投用以来,已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超2000万立方米,为油田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注入动能.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位于中国海油有限深圳恩平15-1平台,每年封存量达1.5亿立方米。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也是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BKV公司(BKV)和EnLinkMidstream有限责任公司(EnLink)近日宣布,在BKV的Barnett零碳捕集与封存(CCS)设施中,首次注入EnLinkBridgeport天然气处理厂和邻近作业产生的CO2废物,标志着BKV在德克萨斯州北部Barnett页岩天然气生产中减少CO2排放的重要一步。预计在整个项目周期内,
9月11日,中国能建广东院与巴斯夫在湛江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打造绿色合作典范,为低碳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巴斯夫高级副总裁、中国新一体化基地负责人兼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汉平,广东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雪平代表双方在合作意向书上
据eenews.net网站报道,在过去一年多以来,由于美国慷慨的联邦税收优惠和企业气候承诺,寻求将二氧化碳注入岩层进行永久封存(CCS)的项目开发商的许可证申请数量从14份激增至119份,导致负责审批的美国环保局应接不暇。美国环保局承认,为了实现国家的气候目标,需要广泛使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但该机
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冰岛碳封存公司Carbfix公司新的碳捕获与储存(CCS)示范厂现已在ON电力公司的Nesjavellir地热发电厂开始运行。CCS示范厂可以捕获地热电厂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硫和98%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到电厂注入点地下的玄武岩中。示范厂的年捕获能力约为3000吨二氧化碳和1000吨二氧化硫,相当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1日,外三发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中试示范项目”(以下称“CCUS项目”)经过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全流程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捕集
1月11日,外三发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中试示范项目”(以下称“CCUS项目”)经过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全流程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捕集率高于95%,最高捕
1月10日,国内首个万吨级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在阜宁电厂正式启动,标志着气电集团碳捕集核心技术正式进入落地阶段。该项目不仅是气电集团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在“双碳”产业前沿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天然气产业链的C
2025年1月8日,中能新合(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总经理胡洋一行来安徽宿州,就多能互补CO2储能系统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洽谈。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斌主持召开座谈,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参加。会上,中能新合的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多能互补CO2储能在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
1月8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基于液冷数据中心的CO2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发-CO2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重新招标招标公告,项目采购1套百千瓦级CO2储能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并完成整套系统装备及辅助设备的制造与组装。储能系统的放电容量不低于100kWx0.5h,储能系统的储电时长不超过1h。要求2
2024年12月30日,国能浙江宁海电厂吸附法碳捕集示范装置一次投料试运成功,经捕集后,产出浓度95%以上的合格二氧化碳产品气,为项目后续优化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图为碳捕集示范项目现场该项目是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的示范验证部分,依托公司6号1055兆瓦超超临界机
1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2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
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2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供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上述因子与《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
近日,吉利创新中心与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在二氧化碳捕集、捕集二氧化碳耦合绿氢制取电子甲醇、电子甲醇制取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合作以及其他服务于高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等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用绿色甲醇破解世界能源和双碳难题,吉利创新中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3日印发《上海市纳入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共有403家企业纳入名单管理,其中新增企业纳入门槛,工业企业、交通1(航空运输企业)和危险废物治理企业为年能耗量1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万吨以上;交通2(水上运输企业)为年能耗量5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
把握时代大势共促世界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2024年11月15日,秘鲁利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各位工商界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到访利马这座美丽的城市。时隔8年,再次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倍感亲切。中国和拉美虽远隔万里,但浩瀚的太平洋没有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