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产业园区分类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伴随“企业入园”工作的不断推进,工业企业越来越多的落户于各类工业园区,这也导致园区碳排放的持续增加。有数据显示,近70%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园区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总量的31%[2]。除工业生产外,园区根据功能类型的不同,包含建筑、交通、能源等多种典型排放场景,是城市碳排放最集中的空间,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我国园区低碳化转型经历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UNIDO绿色工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绿色园区、碳排放评价试点产业园区等类型。截至2020年11月,国内已通过验收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48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44 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71家[3]。
园区低碳化发展进程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以来,我国各省市积极响应,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整体而言,在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概念模糊、建设路径和评价标准不完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缺失等问题。2021年8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低碳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提出了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碳排放实践区)和低碳社区(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建议,对碳排放核算领域、要素、方法、活动水平、数据来源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很强的参考性。2021年11月,深圳生态环境局、发改委印发《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以区域、园区、社区、校园、建筑、企业为例,从定义、试点申报要求、建设路径建议与碳排放核算方法等方面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做出指导。
近零碳排放实践区碳排放统计核算
来源:《上海市低碳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3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随着“碳中和”概念的引入,我国“碳中和”或“零碳”园区建设也开始起步。2021年1月,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获得了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认证。国内零碳园区实践案例还包括海信江门零碳智慧园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青岛中德生态园、重庆AI city园区等。
从低碳,到近零碳,再到零碳,体现了我国低碳转型工作的深化与升级。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明确的零碳园区定义和相关标准。有资料认为,零碳园区指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方位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依托零碳操作系统,以精准化核算规划碳中和目标设定和实践路径,以泛在化感知全面监测碳元素生成和削减过程,以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碳中和措施,以智慧化管理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4]。下面以柏林欧瑞府能源科技园项目为例,对零碳园区进行简要介绍。
柏林欧瑞府能源科技园位于柏林西南的欧瑞府,占地面积约5.5万平米,包括25幢建筑,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园区于2014年建成,曾获得联合国“全球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和城市发展类别中的“immobilienmanager奖”,是能源转型创新的榜样。园区已提前实现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的2050年气候保护目标——二氧化碳减排80%[5]。
柏林欧瑞府能源科技园来源:能源与投资
能源方面: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并通过交易方式进行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园区80%-95%的能源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与此同时,园区建设有沼气热电联产及热泵系统,并配有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满足园区的供暖、制冷和供电需求。其中沼气由勃兰登堡州农业垃圾制成。
建筑方面:既有文物建筑采取适宜的节能改造措施,新建建筑采用节能保温材料、遮阳板、三玻窗等节能建筑技术,所有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并获得LEED铂金级别认证。园区建筑都安装智能电表,并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交通方面:园区拥有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并建有共享电动汽车租赁中心。智能充电站通过接入高达1.9MWh的电池储能系统,可满足100辆电动汽车、公交车的充电需求。充电电力来源为风电和光电,电池存储设备由退役汽车电池组成,充电时段和充电功率可智能调控。园区还配有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共享单车等。
碳汇方面:部分建筑外墙悬挂有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每年藻类产量达200kg,每公斤藻类吸收二氧化碳约2kg,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藻类还被提取加工成绿色粉末,作为营养添加剂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管理方面:通过部署EBO楼宇运营系统、PEM电能管理系统以及EMA智能微网系统,实现源(风电、地热、沼气、光电)、储(大容量电池、电车储能、储热)、荷(热、冷、电负荷)间的有效协同,提高园区整体运行能效,确保运营阶段的碳中和。
4 零碳园区如何实现?
与近零碳园区相比,零碳园区的要求更为苛刻,要通过多种减排和碳中和措施,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目前,零碳园区的相关标准、法规等尚待进一步完善,对其相关工作重点、实现路径等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碳交易市场等外部环境仍在持续变化,资金引导和技术指导等方式不够明确,这都导致零碳园区的示范推广存在较大难度。
园区形态功能各异,承载业务丰富多样,零碳落脚点也各不相同。从各零碳园区的典型案例可以发现,为实现园区的碳中和,应抓住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生活等重点碳排放领域,从开源、节流、抵消三方面入手,并借助智慧管控系统,全方位推进园区的净零碳排放。开源主要指发展光伏、风电、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锂电池、氢储、压缩空气等各种储能技术,扩大非化石能源来源,建立复合供能系统;节流主要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采取节能增效措施,发展低碳交通、绿色建筑,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并加大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降低各领域能源需求;抵消主要是指发展生态碳汇、CCUS(碳捕捉与封存)以及碳交易等,抵消园区内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智能化贯穿于零碳园区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数字化赋能是建设零碳园区的必由之路。通过零碳园区数字管理平台,构建多能转换、多能互补、多网融合的综合协同能源网络,提升多元分布式能源体系的运行效率,同时基于数字管理平台实现能源消费、碳排放、碳减排、公众碳排放等数据的全融合,对碳排放、碳减排进行“全景画像”,赋能园区全面减排的同时,为园区内部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建立全联接的窗口。
零碳园区的实现路径来源:相关资料整理
结语
园区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力量,推进园区低碳化发展,对于区域落实“双碳”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零碳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应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融入低碳化理念,以多种节能、减排、碳汇、固碳技术为先锋,以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化手段为支撑,抓住碳排放的重点领域,通过能源绿色化转型、产业低碳化发展、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最终实现园区的“碳中和”。“双碳”之路任重而道远,以园区为最佳落脚点,推进(近)零碳园建设,为我国走好“双碳”之路提供了有益探索。
文献参考:
[1]https://f.qianzhan.com/yuanqu/detail/190514-4b3106e6.html
[2].cn/info/1129/7400.htm
[3]https://cdo.develpress.com/?p=10934
[4]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 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版).
[5]/ztzl/qqzhnygflt/ldjb/202011/t20201109_229538.html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释放出规范过度竞争的明确信号。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将为中国光伏产业提供更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光伏企业快速穿越行业周期。5月19日,国家市
从2016年底的4.23GW到2024年底的374.78GW,九年间,分布式光伏以876%的增长重写了行业价值,站在了能源转型的中心位置。然而,中坚力量必然承担着时代使命,特别是年初管理新政以及136号文的落地,推动分布式光伏迈向全面市场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新行业生态也必然倒逼着圈内企业重塑生存逻辑。在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区委书记陈伟,召开专题调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型电力系统是在传统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强调源网荷储的协同互动,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清洁运行。会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5月19日,陕投集团与正泰集团就创建绿色能源全链合作新模式,联合创建零碳园区示范项目,创新科技应用合作和党建联建共建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事宜进行座谈交流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陕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元见签。陕投集团党委委员、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5月20日,被誉为全球燃气行业的“奥林匹克大会”——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首次在中国召开,此次大会主题为“赋能可持续未来”。昨日,国际燃气联盟(IGU)在大会期间正式发布《2025年全球LNG报告》。(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报告称,2024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量增长2.4%,达到4.
在保加利亚西北部蒙塔纳市的广袤原野上,正泰新能源书写下中欧清洁能源合作的新篇章。正泰新能源承建的Boychinovtsi67.5MWdc光伏项目已通过并网验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座以“正泰蓝”为底色的光伏矩阵,不仅成为保加利亚单体规模领先的清洁能源项目,更标志着正泰新能源在巴尔干地区的本土化运营迈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5月21日,记者在位于甘肃平凉市的“陇电入鲁”重要调峰和支撑电源项目、山东能源集团灵台电厂看到,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拟于近期并网发电。据悉,灵台电厂计划今年6月份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这是山东能源集团坚决扛起使命担当
5月19日,若羌县举行新能源项目调度暨集中开工仪式,共有12个项目集中调度,8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达252.25亿元,为当地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次仪式调度开工的项目主要涵盖风电、光伏、储能三大领域,其中8个项目当场开工,4个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开工的项目包括5个风电项目、1个光伏项目和2
在光伏行业追求“更高效率、更低度电成本”的永恒命题下,栅线优化技术作为热门的提效增质手段,经历了从4BB、5BB到MBB(多主栅)以及SMBB(超多主栅),再到ZBB的迭代升级。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为光伏组件注入更强的“能量基因”。正泰新能率先在行业中实现ZBB-TOPCon技术的量产应用,标志着栅线技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日前,新疆油田100万吨碳捕集一体化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据悉,新疆油田100万吨碳捕集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是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CCUS),也是国内第二套百万吨级燃煤电厂CCUS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19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开发区要加快探索建设绿电产业园,推进新建标准厂房有序开展分布式光伏利用,建立完善分布式能源系统,分阶段、分区域实现对企业“绿电直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为外向型经济
5月21日,广东公司清远压差发电项目圆满结束22天并网调试,正式投产运行,为天然气行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创新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该天然气压差+光伏一体化项目装机容量达475kW,包括工艺区压差发电及综合楼分布式光伏两部分内容,项目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运营,所发电量的29.96%由站区直接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