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主要国家、组织碳定价机制实施进展
目前,虽然碳定价机制在逐步主流化,但就覆盖范围、排放实体而言,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体系仍居于碳定价机制的中心地位。
1990年,芬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征收二氧化碳税的国家,但二氧化碳税税率最高的国家是瑞典。
据瑞士资讯,瑞士自2008年起对化石燃料(主要是取暖用油和天然气)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这项举措在2007年由议会决定,因为此前瑞士没能实现其气候目标。其目的是鼓励业主减少用于取暖的化石能源消耗,例如,用热泵取代燃油锅炉,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022年税率将增加到目前立法规定的最高限额120瑞郎。
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税收收入返还给了民众和经济。消耗大量化石燃料的工厂只要承诺减少排放就可以申请免税。
瑞士环境部长西蒙内塔·索马鲁加(Simonetta Sommaruga)表示,激励减排的二氧化碳税“被广泛接受”。
2022年3月15日晚间,欧盟碳关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在欧盟理事会获得通过。法总统马克龙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公布此消息。作为世界上首个以碳关税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提案,将对全球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机制在激励市场主体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国率先建立了国家层面的碳交易市场,通过立法自上而下推动实施,并在配额分配、履约方式和市场功能等方面不断完善。
新加坡分阶段实施碳税,新加坡碳税具备税率低、覆盖广的特点,不可豁免的制度措施向市场释放公平、统一和透明的价格信号。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目光投向了碳排放交易体系。
2020年,墨西哥启动了碳排放交易系统试点,标志着拉丁美洲首个碳排放交易体系出现。
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在积极筹备全国碳交易市场。
我国是最早启动碳定价机制的发展中国家,并将碳汇交易作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起,我国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试点地区之外,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和福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也自愿开展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各试点地区的碳交易体系均包括政策法规体系、配额管理、报告核查、市场交易和激励处罚措施;配额交易多采用公开竞价、协议转让等方式。
2021年7月16日,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治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首批交易主体为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覆盖超40亿吨二氧化碳。据规划,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逐步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行业。目前,企业碳排放配额采用基准法设定,全国配额总量由各企业配额“自下而上”汇总确定,且配额实行免费分配,未来将适时引入有偿分配。
在履约方面,允许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抵消比例不超过5%。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收盘价为54.22元/吨,较首个交易日开盘价上涨12.96%;累计成交量为1.79亿吨,较2020年9家地方碳交易所交易量多增1.01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较2020年9家地方碳交易所交易额多增54.59亿元。
虽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始阶段仅涉及电力部门,但伴随《意见》《行动方案》的出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我国碳定价机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碳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在制度安排及
运行中存在一些不足。
1.高阶立法欠缺,部分业务的法律性质暂不明确。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实行)》确定了全国碳市场的基本框架,但普适的相关立法缺位,对碳交易的约束力不足。同时,少数金融机构尝试开展的碳排放权抵质押业务也未明确其法律性质,碳排放权是否属于可抵质押物尚不明晰。
2.运行机制不成熟。
一方面,总量管控较为宽松,尚未设定阶段配额上限目标,且“自下而上”的总量确定方式不利于从整体层面控制碳排放。另一方面,碳交易未配备适当的市场稳定条款,不利于防范碳价格的大幅波动。
3.碳市场缺乏金融属性。
目前我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单一,金融机构及合格投资者未获准参与碳交易,无论在体量上还是活跃度上,我国碳市场都不及发达国家,还需要进一步推动碳市场高效发展。同时,碳市场交易产品以现货为主,而碳期货、碳远期、碳期权等金融产品匮乏,未能形成现货与衍生品相结合的多层次发展路径,难以保证有效定价和充分发挥碳价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4.抵消机制尚不完善。
一方面,由于存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自2017年3月起,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相关备案事项已暂缓,现行可使用的CCER均为2017年3月前产生的减排量,存量仅约0.5亿吨,不利于活跃交易市场及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当前存量CCER仅在试点地区交易,且大宗交易以协议方式为主,成交价与成交量不完全透明。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信用暂不可用,履约方式灵活性稍有不足。与此同时,我国暂未创设具有本国特色的面向国际的信用抵消机制。在我国经济规模大、产业结构复杂的国情下,由于受覆盖面和调控范围限制、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构建难度大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仅靠碳交易一种手段难以有效解决碳减排的所有问题。
进一步推动我国碳定价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配套措施完善顶层设计。
在现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基础上,加快推进碳交易法、气候变化法等一系列高阶法律制度建设。在法律层面明确碳排放权的抵质押属性,进一步规范业务行为,为碳交易市场稳健运行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出台细致、可操作、可执行的政策配套措施,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交易监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预案。另一方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为碳交易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2.扩大碳定价政策覆盖范围,择机开征碳税
(1)进一步增加覆盖行业的数量,在继续建设全国碳市场的前提下,逐步纳入钢铁、金属、水泥、化工等重点排放行业。
(2)降低纳人标准,增加控排单位数量。对中低排放量的行业和企业择机开征碳税,与碳交易机制双轮驱动市场化减排。在明确税基,税率的基础上,以名义性碳税逐步过渡至实质性的差别化碳税。对排放占比低,绿色溢价高的行业征收低税率碳税,而对于排放占比高,绿色溢价高的行业则依据政策目标决定采取碳交易机制还是高税率的碳税政策。未来随着征管能力的提高和监管条件的具备,将征税范围扩大至消费环节。
三是促进碳资产投资者进入市场,纳入数量足够多的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预期以及不同信息的交易主体。这不仅有利于扩大监管范围,也有利于形成公允的均衡价格。
3.进一步完善碳交易体系
(1)合理确定碳排放总量并从严分配配额。结合我国双碳目标与发展实际,分阶段设置清晰、明确的配额上限,并实现阶段配额总量的逐步压降。逐步提高有偿分配比例,最终实现以有偿竞拍为主、免费发放为辅的配额分配方式。此外,制定并实施行业差异化配额分配方案,以便后续纳入行业更好地落实碳减排政策。
(2)引入“市场稳定储备机制”。制定市场稳定条款并配备市场稳定储备配额,强化对碳价的稳定和调节作用。
(3)强化市场监管。在市场准入方面,遵循“严准入、强监管”原则,对参与主体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强化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保障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
(4)推进碳市场金融创新。进一步扩大碳市场参与主体,适时引入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及合格投资者进入全国碳市场,为低碳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全力构建多要素、多层次的碳金融体系,注重碳金融产品创新,开发碳远期、碳期货、碳掉期等碳金融衍生产品,积极开展配额抵质押融资、碳债券、碳基金、碳保险等金融创新业务。
(5)完善信用抵消机制。新修订符合我国实际的CCER管理办法,简化项目审批流程,缩短项目申报周期,进一步完善备案管理机制和交易机制,并将CCER交易纳入全国碳市场,提高交易的透明度,推动基于CCER的碳衍生品发展,同时,适时引入国际抵消信用,丰富履约方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全球异质结光伏技术迎来里程碑式突破!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18)今日宣布,其基于自主创新的n型异质结(HJT)技术平台开发的伏曦系列组件,量产平均功率正式突破740Wp,刷新行业量产效率纪录。电池转化效率经权威认证(福建计量院)达26.61%,成功应用在740Wp伏曦Pro组件中,实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碳中和,碳达峰”深入推进,新型电力能源发展日益壮大。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能源战略体系,并出台多项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蓝图指引中,明确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5000万千瓦
AI大模型时代,我国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AI智能体(Agent)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应用落地的关键。生成式AI的发展是划时代的,堪比50年前个人电脑的出现和30年前互联网的出现,未来10年从个人生活方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会被颠覆或者重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
日前,虹口区系列绿色低碳标准发布仪式在2025上海碳博会虹口展区举行。本次活动由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承办,聚焦“双碳”战略,发布《绿色低碳文旅活动评价技术指南》《道路侧电动汽车混合式充电站建设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为虹口区文旅、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绿色低碳标准是推动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6月11日下午,隆基氢能成功举办“破壁·共生:中国氢醇产业生态贡献全球能源新秩序”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活动,特邀行业领袖、政策专家及先锋企业共话氢醇产业破局点。IMO新规、3000方电解槽稳定运行、万亿级绿色甲醇需求爆发……这些关键词背后,中国正为全球能源秩序注入确定性。活动在隆基绿能副总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试点方向包括: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在风、光、水电、核电、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开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核电制氢项目建设,并适应风电、光伏等波动特性。下游可一体化耦合氨、醇、航煤、炼化等场景。配
全球绿色液体燃料发展态势及我国发展策略石鸿旭12郑欣怡1程子雯1孙祥栋12(1.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北京化工大学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实现“双碳”目标迫切要求我国加快能源体系的全面重塑。相比电气化与氢能发展路径,绿色液体燃料以其高能量密度、易存储运输和强终端设备兼容性等优势
近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CEA(碳配额)价格持续走低,引发市场关注。事实上,今年以来,全国碳市场价格持续走低。5月30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收盘价为68.46元/吨,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4.20%。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5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
2025年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这是我国首份绿电直连政策法规,旨在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在国际碳贸易壁垒下,绿电直连政策是我国应
绿电直连政策以制度创新“四应”国家大局绿电直连是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实现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不循旧历,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实现“四应”,即呼应社会诉求、响应行业
近日首创环保集团与新奥能源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生物厌氧发酵所产生的沼气展开深度合作。这次“焚烧+能源”的合作不仅是企业间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更是在国家政策引导的大背景下,首创环保集团从源头进行甲烷减排的一次探索。聚焦甲烷控排创新合作模式垃圾的厌氧发酵过程会产生大
6月29日,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输水发电系统正式开工,标志着电站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巴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若羌县委书记黄新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开工,新华若羌抽蓄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任斌致辞。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和地下发电厂房系统等组成。作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公司认真落实陕煤集团“保碳、去碳、减碳、固碳、易碳”的“五碳”发展战略规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中,积极布局“双碳”新赛道,竭力跳出“唯煤”舒适圈,勾勒出了一幅“立足煤、延伸
7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
“‘十四五’期间,煤电供热板块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炎炎夏日,会议室里却因讨论热电亏损的议题,而平添了几分寒意。“在‘双碳’目标下,热电正面临三重攻坚,一是煤电需从基础电源转向调峰电源的定位重构,二是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消纳与供热稳定的平衡难题,三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传统机组智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同志解读《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
6月27日,阳明湖“近零碳”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这是江西首个“近零碳”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上述项目位于江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的阳明湖服务区,由江西省交投新能源集团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5.05MW。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预计年发电量500万千瓦时,
为规范天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天津市组织对《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重新发布实施。(一)修订《管理办法》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答: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
6月30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的公告》。全文如下: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的公告沪环境交〔2025〕23号为进一步丰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方式,满足交易主体需求,维护交易市场秩序,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近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该线路全长1745公里,占西气东输四线总长过半。至此,中国天然气一次管输能力已突破40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通道。工程采取
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绿电直连”与“源网荷储”作为两种备受关注的能源发展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格局。尽管两者都是旨在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但它们在核心理念、实现路径及优势侧重上存在显著差异。(来源:北极星电力市场网作者:Chloe)核心差异与优势: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在不久前结束的SNEC2025展会中,供需博弈、技术迭代、行业重构依然是大家热议的焦点话题。2025年,在供给端承压的背景下,需求侧能否成为破局关键?TrendForce集邦咨询将聚焦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区域,在本文中为大家解读各区域市场5月光伏新增装机概况,一览市场和政策动态。亚洲中国抢装,印度高增2
今年6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近年来,江苏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有效发挥城市、园区、企业等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形成了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现推出江苏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实践企业篇: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钢积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成功开发CBAM碳税平衡计算模型,为低碳绿钢产品研发生产装上“智能导航”。该模型可以精准预测出口欧盟产品应缴碳税数额与绿钢成本增加的平衡条件,掌握出口欧盟产品的碳排放量和成本变化,辅助客户更好选择绿钢产品,为提升邯钢产
从百亿长单到战略投资,天然气已成为石油巨头转型的核心战场!(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今年以来,全球石油巨头在天然气领域动作频频,一场声势浩大的抢气大战正在上演。●Equinor与Centrica签署十年270亿美元天然气供应协议●道达尔能源分别于KsiLisimsLNG、NextDecade签署了长达20年的天然气销售和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逐年下降。已经公布的2021年和2022年电力排放因子数据中
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但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迭代加速、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法律风险频发。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行业高速发展背后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作者:莫泰京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新能源行业法律风险白皮书——合规挑战与应对策略目录一、行业趋势
截至5月24日,电投能源复牌后累计涨幅达4.31%,总市值近420亿,市场对这场能源行业重磅重组的期待持续升温。(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王馨垚)停牌两周的能源央企电投能源,以一场百亿级资产重组搅动了资本市场。5月19日复牌首日,这家褐煤龙头股价开盘即封涨停,其抛出的“股权+现金”收购方案直指国家
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易捷工具园区,天合光能与中科华辰合作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在厂房屋顶安装天合光能至尊光伏组件,搭配天合储能高效工商业储能柜Potentia蓝海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了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和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助力日照易捷工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