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评论正文

碳达峰不是简单的指标数字任务

2022-06-02 08:3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夏青关键词: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部分研究机构、部分地区盲目提出提前实现碳达峰,这些观点貌似争先,实则误事。其根源在于,缺乏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整体性的正确认识,仅仅把碳达峰作为一个碳排放量数字指标来对待。厘清碳达峰与碳中和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深刻内涵,助力实现降碳目标。

碳达峰是碳中和目标的“基线峰”

2020年,我国向世界庄严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其中,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我国将2030碳达峰目标置于碳中和的“旗帜”下,即将曾经承诺过的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目标作为2060碳排放绝对值目标的一部分。这就赋予了碳达峰新的内涵:碳达峰是碳中和目标的基线峰,而不是不受碳中和目标约束的碳排放量高峰。

这一基线峰的意义在于一个重大转变:一是我国进入了碳指标绝对值评价新阶段;二是从2021年起,我国进入了碳中和目标管理新时期。从这两个要求看,盲目提出提前达峰时间,并不意味着我国己经做好了碳中和的全部准备,或已经建立了目标管理系统。

建立碳中和目标管理系统,最重要的是通过碳达峰,核准我国能源革命、绿色发展的优化基线,分区域、分行业、分能源、分用户预测发展模式和减碳数量,从而进入后30年的减碳革命进程。

所以,碳达峰要的不仅是数字,更重要的是模式,要规划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循环操作模式,在发展中大幅减少碳排放量。这就需要一一落实目标、指标、技术、项目、投资、效益六位一体的量化评价体系。

其中,目标要能层层分解,确保结果能验证;指标要能量化评估,落实目标管理;技术要能见实效,证明硬核实力;项目要能持续发力,实现减污降碳;投资要能优化分析,产生“金山银山”;效益要能定期核算,享受生态福祉。

这一体系,要在碳达峰过程中进行验证,确保行之有效。必须有能源革命硬核技术为支撑,不断适应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从而体现接地气、干实事、见实效。

必须认识到,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仅是一场能源革命,还将推动我国生产清洁化水平大幅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变、生态文明价值观深入人心。这一全方位的变革,不是某一部门、某一省市、某一行业的事,而是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大事,需要不断深化。

碳达峰是碳中和目标的“信心峰”

用40年时间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前10年是用碳达峰检验我们的行动方向、推进模式、技术决策。只有第一步稳扎稳打,实现碳中和目标才有把握和信心。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把碳达峰指标变为碳中和目标的分解依据,而不能只停留在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綠色建筑等子系统目标的理念层次,而是要真正建立行动系统,通过行动确立信心。

首先要确定合理的碳核算方法。国内己经应用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委会(IPCC)清单方法,即由IPCC颁布并被各国接受的成果,应该成为“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基础。

第二是淘汰“黑色”生产力。确定清洁生产准入门槛,凡有布局越红线、环保不达标、结构不合理、工艺难更新等问题者,都可列入淘汰之列。只有进入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列的,才可要求核算碳排放指标、源头治理方案、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水平等。要将碳中和目标分解到每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指标中,真正使日常生产活动与减污降碳融合。

第三是要将碳达峰任务分解。全国要分区确定碳排放控制目标,以及能源、产业、建筑、生活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任务量和时间表;同时,要完成本区域各类碳排放源的减碳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清单;此外,还要基于对区域森林、湿地、海洋、农田、土地利用等各类碳汇现状的测算和评估,完成区域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路径和实施方案编制,以及相关碳交易、碳审计、碳核查和碳信息化平台等配套管理平台设计。

第四是通过碳达峰推进碳汇交易。在保证我国碳中和量化目标基线正确的基础上,使我国的碳排放数据在国际互认、碳交易、征收碳税等方面获得正确地位,有利于让世界接受我国在减碳领域的突出进步,并在碳税征收巿场取得先机和效益,开拓降碳和增汇效益兼具的路径。

这四方面是最低要求。只有落实在碳达峰实践中,才能真正树立降碳信心。

碳达峰是碳中和目标的“里程峰”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要充分发挥好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要突破储能、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支撑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发展原料、燃料替代和工艺革新技术,推动钢铁、水泥、化工、冶金等高碳产业生产流程零碳再造。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形成公路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同时,建筑领域要发展“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相关技术,助力实现用能电气化。要发展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负排放技术,着眼长远还应发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要统筹考虑资源约束问题,加强产业技术集成耦合创新、注重颠覆性技术创新,并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探索可持续的创新模式,打破在政府决策、行业实践、技术评定等方面广泛存在的利益掣肘。

总之,碳达峰并不是简单的碳指标数字任务,不需要盲目提前完成碳达峰任务。只有全力打造有利于节能降碳的技术支撑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最终提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才是硬道理。

(作者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碳达峰查看更多>碳中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