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产业的发展与企业密切相关,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之下,国内从事液流电池产业链的企业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多数企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头部企业较少,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据统计,目前国内布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企业共有20家,其中上市公司6家,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制造项目总规划产能约6.8GW。
上市企业
国网英大
国网英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旗下的武汉南瑞负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但主要为国网内部应用。公司目前已掌握钒电池改性选型技术,具备钒电池本体设计、材料研制、系统集成能力,成功研发高功率钒电池电堆和250千瓦/500千瓦时储能系统。
杭锅股份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中国余热锅炉领军企业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企业500强西子联合控股的清洁能源装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拥有完善的熔盐储能、液流电池、氢燃料电池、固体储热等核心技术。现已成功打造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中国首个航空零碳工厂,该项目应用熔盐储热技术、液流电池储电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等多种新能源储能技术。
上海电气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要由其子公司上海电气储能公司负责钒电池业务,相关技术则由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提供。目前上海电气已推出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可实现分布式、集中式全覆盖调峰调频。3月4日,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全钒液流储能自动化产线扩产建设及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
攀钢钒钛
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主营业务包括钒、钛和电,其中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产钒企业之一。2021年,攀钢钒钛与大连博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商业化及钒产业提档升级。
伟力得
四川伟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在输配电设备制造及电化学储能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全钒液流储能先进技术,在电堆、关键材料、焊接、电源管理等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2020年12月,晟嘉电气新疆伟力得能源有限公司阿瓦提全钒液流储能电站7.5MW/22.5MWh一期成功并网,电站采用伟力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品,电池设计年限达20年以上,循环寿命15000次以上。
海螺集团
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经营范围包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系统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5月31日,海螺集团与芜湖市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其中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一期将建设绿能研发中心、年产300MW/1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及配套办公、生产附属设施项目,二期将建设年产1GW/4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及产业园其他规划项目。
相关企业
北京普能
普能(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新型大容量储能产品——全钒液流氧化还原电池的研发、制造与商业化应用。如今,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国产化、低成本的钒电池系统。在全球累计安装钒电池投运达到40MWh,安全稳定运行累计超过80万个小时。
大连融科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连博融控股集团共同组建,是一家专注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生产、工程建设和储能方案服务的高技术企业,目前有200多项钒电池相关专利。公司在国内外实施工程项目40余项,曾为全球最大100MW/400MWh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提供电池系统。
和瑞储能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子公司,业务方向覆盖储能技术及装备研发、系统集成、技术及经济性评估、政策及规划研究等领域。具有铁-铬液流电池核心技术。曾承担国家电投湖北分公司襄阳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的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
国润储能
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及液流电池、氢燃料电池内隔膜材料——全氟离子膜的生产、销售及服务,是国内唯一综合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装备制造与液流电池核心隔膜材料的生产企业。该公司全氟离子膜生产线一期项目于2021年5月投产,未来计划建设年产100MW全钒液流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中和储能
深圳市中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长时储能技术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储能电池技术开发、储能电池材料、储能电池系统的开发等。该公司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液流电池技术平台,沟通上下游产业链,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液流电池系统成本,使之成为可以满足长时储能成本要求。3月28日,“中和储能”宣布已完成了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投资的近千万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优秀人才引进,专利产品中试等。
湖南银峰
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新型大功率大容量储能产品—全钒液流氧化还原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与商业化应用。公司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包括核心电堆设计、电解液制备、系统集成设计,以及在光伏发电、离网供电系统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曾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电建集团、北京能源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龙头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中钒储能
湖北中钒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经营范围包含能源产品、钒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中钒储能拥有钒矿资源、高纯钒冶炼、钒基新材料生产、钒电池电解液制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全国首个兆瓦级商用钒储能电站运营等钒电池产业开发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设施,目前作为EPC工程总承包商,正在推动筹建湖北省首个百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
开封时代
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等。目前,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已进入全面顺利生产阶段,预计今年12月实现300MW/年全钒流电池组产能。
阳光鸿志
北京阳光鸿志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电源及电池支持系统研发、制造及技术服务。2019年11月,湖北当阳与北京阳光鸿志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约钒电池研发项目,项目协议投资10亿元。
湖北工建集团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湖北省国资委出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2021年4月,宜都与湖北工建集团签约钒电池研发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选址宜都新材料产业园,计划一期建设年产3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二期建设年产6Gwh钒电池生产线。
寰泰储能
寰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公司主要经营内容为储能科技、电池科技、电力科技、材料科技,电池销售等。2021年11月23日,瓜州县与寰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储能全产业链项目。本次签约的寰泰储能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共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投资6亿元,新建全钒液流电堆生产及其储能系统集成项目;二期项目投资4亿元,新建全钒液电解液、电极等关键材料生产项目。项目整体占地约200亩,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亿元。
易成新能
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上市企业。公司子公司开封平煤新型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开封市顺河区签约建设全钒液流电池项目。该项目建设125KW/1MWh示范电堆、300MW/年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年产值12亿元,项目目前已完成备案。
钒谷新能源
湖南钒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致力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关键材料的产业化开发,集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于一体。截至目前,在钒电池领域共申请钒电池相关专利45项,其中授权专利22项。具备MW级储能系统的产业化开发,在关键材料,电堆,控制管理系统,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承德新新钒钛
承德新新钒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经营范围包含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及其零部件、钒电池专用质子膜、一体化双极板、硫酸氧钒生产、销售,电解液生产、销售、租赁,储能电池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储能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该公司承担了“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项目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工艺研究课题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子课题研究项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19日,在江西龙南市,三孚新科旗下邦越新材与欧洲储能科技企业诺赛博(NocebTechAB)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进行产业化合作,共建联合检测实验室。诺赛博是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革命性企业,专注于开发世界首创的“无电芯半固态电池技术”及配
当地时间5月20日,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顶级盛会,2025美国清洁能源展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会议中心举行。楚能新能源携新一代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及CORNEXM6电池预制舱等储能产品矩阵亮相展会,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新的解题思路。472Ah高性能储能电池量产在即展会现场,由楚能自主研发的47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洁美科技发布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与某固态电池生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提到,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与某固态电池生产企业于2025年5月14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为达到双赢目的,经友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富临精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也可以用于储能领域。公司将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布局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产业,后续将根据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升级,满足客户和市场多元化需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上午,由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参建的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动工仪式在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隆重举行。新会区副区长韩强,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钟键鑫,银海集团董事长麦锡章,司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健锋,集团公司广东指挥部副指挥长林文昌,区建管中心、国资办、江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人大代表《关于推进电池护照体系建设提升电池产业绿色贸易竞争力的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试点。将结合产品数字护照实施总体部署及试点推进,在国家总体标准体系布局下,围绕数据采集、行业应用等地方性特色要求,探索利用标准创新联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龙蟠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公司在正极材料、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方面的布局。龙蟠科技表示,本次公司推出的4代一烧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特殊的一次烧结工艺,在性能、成本、环保多个维度实现行业突破。产品具有超高压实性能,压实密度可以达到2.62
近日,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阿特斯电力电子事业部自主研发的组串式储能变流器项目在阿特斯扬州工厂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储能项目总装机规模12MW/35.61MWh,阿特斯为该项目提供设计、储能成套设备供应及配套技术服务。其中,储能变流器采用阿特斯自主研发的组串式变流器,该产品支
近日,储能集成商Powin推出一款能量密度更高的电网级储能系统——PodMax。这款产品在20英尺的液冷集装箱中可实现6.26MWh的储能容量,较上一代5MWh产品的能量密度提高了25%,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能源密度最高的产品。据官网信息,此前PowinPod产品的参数如下:能量密度跃升,重构储能系统价值
5月20日,楚能新能源与江苏瑞德丰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楚能将在未来五年向江苏瑞德丰采购约2.5亿套结构件,采购金额约30亿元。双方研究院将成立联合研发小组,推进高能量密度电池及超快充技术的研发与量产应用。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总裁黄锋、副总裁朱小平,江苏瑞德丰董事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据实际放电量给予奖励。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可按首年申报标准连续3年获得奖励,每千瓦时储能容量的年电量奖励上限600kWh。独立储能0.35元/kWh,用户侧0.2元/kWh,奖励期3年。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按调节能力
意大利国内能源资源有限,在发电领域,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其能源需求。紧跟欧盟的脚步,意大利已逐步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及电力监管等环节形成了兼具欧盟共性与本国特色的电力体制架构。意大利电力改革历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5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举行新能源项目调度暨集中开工仪式,12个项目集中调度,8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达252.25亿元。此次仪式调度开工的项目主要涵盖风电、光伏、储能三大领域,其中8个项目当场开工,4个项目加快推进。开工项目包括5个风电项目、1个光伏项目和2个储能项目,总投资185.9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辽宁省丹东市召开“振兴新突破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议提出本年度将完成1套停充一体化平台、56个120kW充电桩建设;持续推进中国中车风机大部件制造、中国中车风机电气控制装备制造、中国中车锂电储能设备制造、国家电投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新材料制造、中储粮集团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区委书记陈伟,召开专题调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型电力系统是在传统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强调源网荷储的协同互动,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清洁运行。会
近日,中核汇能龙安区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一期(100MW/200MWh)110kV线路送出工程(二期)环评获批公示。建设内容为一期已建G14塔~110kV楼庄变110kV输电线路全长8.35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7.35km,单回地埋电缆线路1km,共建杆塔34基。项目总投资2725万元,环保投资100万元,占比3.67%。安阳市生态环境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消息,近日,通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方群升,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检验检测服务、储能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工程管理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等,由海螺水泥旗下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分别持股65%、35%。此前,5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位于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光伏板在将太阳能作用下转化为“绿电”;厂房里,微电网管理平台实时调节“绿电”输出,为每一台设备高效供能,除了满足自发自用,多余的‘绿电’还能卖给电网创收;今年4月,江苏省出台政策进一步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
5月20日,拉萨市风电+储能项目(二次)竞争性配置中选结果公示。根据公示,第一中选候选人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华能集团子公司),得分为103.43分。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藏自治区拉萨市。风电200MW,配置20%全容量、时长4小时构网型储能。共1个标段,按照“整体竞配、统筹实施”方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拉萨市风电+储能项目(二次)竞争性配置中选结果公告发布,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第二、三中标候选人分别为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风电规模200MW,配置20%全容
近日,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阿特斯电力电子事业部自主研发的组串式储能变流器项目在阿特斯扬州工厂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储能项目总装机规模12MW/35.61MWh,阿特斯为该项目提供设计、储能成套设备供应及配套技术服务。其中,储能变流器采用阿特斯自主研发的组串式变流器,该产品支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据实际放电量给予奖励。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可按首年申报标准连续3年获得奖励,每千瓦时储能容量的年电量奖励上限600kWh。独立储能0.35元/kWh,用户侧0.2元/kWh,奖励期3年。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按调节能力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19日,云南省科技厅发布关于《2025年度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在重点领域中提到,围绕硅光伏产业提质升级,在钙钛矿薄膜电池、叠层电池等技术攻关和中试,光伏制造、光伏发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光储融合发电系统等方面布局。在绿色能源产业方面,提到要围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5月16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作者:叶涛1王怡君2唐子龙1潘国梁2单位:1.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引用:叶涛,王怡君,唐子龙,等.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容量衰减及草酸恢复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3):1177-1186.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838本文亮点:1.通过dQ/dV等电化学特性曲线和化学滴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消息,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将提供国内稀缺的规模化实证场景,依托奉贤区“新能源+储能”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全钒液流电池从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
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政协提案的答复。文件显示,上海市2025年首批独储项目建设计划已发布,共8个项目总规模41.45万千瓦/147.8万千瓦时。试点容量补偿。现阶段探索阶段性容量补偿机制,分担储能容量成本。制定本市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上海市政府公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原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台盟界别:贵界别提出的“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电力安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500MW/2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生产线项目首条电堆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由楚雄州金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聚合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生产线设计年产能达100MW,可实现年产值2.9亿元人民币,纳税754万元,创造工作岗位40个。同时,
2025年136号文落地,新能源行业迎来市场化定价的“成人礼”:强制配储退出历史舞台,但分时电价波动加剧、限电率攀升的现实,却让储能的“必要性”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一边是电价收益的不确定性,一边是消纳压力的显性化,投资者正面临新的博弈——“不强制”不等于“不需要”,储能配置如何从“政策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