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四川省林草碳汇发展推进方案(2022—2025年)
林草碳汇是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新时期林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22〕3号),结合《关于大力推进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川林发〔2019〕24号)《四川林草碳汇行动方案》(川林发〔2021〕20号),加快全省林草碳汇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林草碳汇计量和潜力评估
制订林草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程,依托林草湿生态综合调查,开展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建立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数据库。科学评估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潜力,组织开展林草碳汇连续动态监测,定期更新计量监测结果,构建林草碳汇资源“一张图”。按照集中发展和彰显特色的思路,指导地方编制林草碳汇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
二、推进林草固碳增汇项目建设
编制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方案,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体现资源特点的林草固碳增汇示范片区。分区分类开发实施一批林草碳汇项目,探索依托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国家储备林等生态工程支持碳汇项目建设的机制;探索通过碳汇权益确认、碳汇林特许经营、碳排放量抵销、颁发碳中和证书等办法,健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林草碳汇项目建设的机制,激励重点排放企业、自愿减排企业、国有林草单位及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发展林草碳汇。
三、构建林草碳普惠机制
参与建立四川区域碳普惠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制订出台四川省林草碳普惠实施方案,加强区域性林草碳普惠方法学地方标准研究制订,构建满足需求、具有特点的区域林草碳普惠方法学体系,丰富碳减排信用产品类型。以大型活动碳中和为引领,以生态景区、工业园区、生活场景及个人生活碳中和为重点,实施林草碳普惠示范项目,拓展林草碳汇消纳渠道。开展碳中和公益行动,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通过认购碳普惠机制下的林草碳汇产品,打造碳中和活动、碳中和会展、碳中和赛事、碳中和机关、碳中和商品,逐步建立区域碳中和推广机制。探索单位和个人购买林草碳普惠碳汇量履行植树义务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基于碳普惠碳汇量的各类质押、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服务。
四、加强林草碳汇项目管理
制定林草碳汇项目开发管理规范,加强林草碳汇资源开发行业监管,健全项目立项、项目设计、信息管理等环节的审核机制。开发建设四川省林草碳汇综合管理平台,对全省林草碳汇项目备案、碳汇林建设、碳汇量核定、碳汇认购、碳中和行动等进行有效监管,为林草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提供全过程服务。关注国际、国内及区域碳市场动态,推进造林、竹子造林、森林经营、竹林经营、草地管理等碳汇项目储备,引导我省林草碳汇项目及时向碳交易主管部门申报备案和碳汇量核证,利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平台、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挂牌交易。
五、加强林草碳汇科技支撑
建立省级林草碳汇专家库,发挥智囊作用,为林草碳汇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技术支撑。广泛开展计量监测、项目开发和交易等能力培训,夯实林草碳汇科技人才基础,培育千人队伍。组建林草碳汇发展联盟,致力于为四川林草碳汇资源整合、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提供政策引导和平台、科技等支撑。加强林草碳汇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和转化路径研究,推进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推广和转化先进科研成果。完善和发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退化草原修复、湿地恢复等“固碳增汇”技术体系,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六、落实林草碳汇扶持政策
将落实开发主体并启动实施、引入国际国内企业与社会力量投入开发的林草碳汇项目,优先纳入林草财政支持范围。支持试点县(单位)设立林草碳汇发展专项基金,结合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形成推进林草碳汇发展合力。对项目通过国际国内碳信用市场主管机构注册(备案)的试点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50—100万元奖励。建成成片碳汇林达到500亩以上的,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可利用不超过3%,最多50亩的土地开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运动等绿色产业。对森林质量提升所需采伐限额指标不足的,可从省不可预见性采伐限额中优先调剂解决。
七、工作要求
(一)鼓励先行先试。围绕林草碳汇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鼓励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发挥突破、示范和带动作用。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推动落实国家、省相关工作安排部署。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林草局将分批开展省级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在国际、国内和区域碳信用体系下开发和交易林草碳汇,探索建立区域林草碳普惠机制,发挥林草碳汇金融属性,引导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支持林草碳汇项目。
(二)强化组织实施。省林草局建立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地落实政府主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林草部门牵头负责,加强与生态环境、发展改革、财政、金融、国资等部门单位协调合作,形成推进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强化宣传引导。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宣传,深入解读和宣传林草碳汇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重要作用及主要路径,树立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理念。结合国际森林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植树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教及实践活动,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林草碳汇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风险防控。林草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要遵循市场规律,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方法学等要求,确保项目的真实性、规范性、有效性。各级林草部门要加强林草碳汇项目开发的服务指导,依据有关管理办法对项目地块合格性、项目技术措施等进行审核把关,防控资源无序圈占、盲目开发、弄虚作假等风险,对违规的市场参与方,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暂停、限制或取消参与林草碳汇资源开发资格等惩戒,并予以通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票交易”是一种新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它以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为基础。具体来说,碳票是林业碳汇量的凭证,它代表了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据台江县林业局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2月14日,台江县完成2023年碳票项目申报。该实施主体为台江县苗岭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县国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近日,河口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建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河口区滩涂碳汇方法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研究成果《飞天碳方法学滨海湿地滩涂》已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普惠分会成功备案。标志着我国首个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滩涂碳汇方法学实现实践转化,开创湿地碳汇开发新范式。据现场报道获
随着75台阿特斯CSI320kW(千瓦)光伏逆变器的成功投运,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源网荷储一体化30MW(兆瓦)山地光伏电站正式并网。阿特斯凭借行业领先的逆变技术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年均发电量3642万kWh(千瓦时),在复杂山地环境中树立起高效发电、智慧运维、生态友好的新型电站范本。硬核技术
今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总计9个项目的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随后从3月7日起首批CCER启动交易。到4月7日,CCER交易已经“满月”。自愿碳市场目前覆盖了哪些领域?各类主体参与交易将带来什么效果?未来自愿碳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会同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和《会同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会同县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开展微风发电落地试点,启动前期测风等研究。推动水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3月12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宜昌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湖北省首个市级林业碳票管理办法。《办法》共33条,对宜昌林业碳票申请、签发、交易、应用、融资、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工作流程和相关部门职责。在全市行政区域内,
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碳排放成为国际贸易的关键考量因素,碳壁垒逐渐兴起。在此背景下,绿电直供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应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广泛关注与探讨。绿电直供,简单来说,是指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模式。其核心在于电力的绿色属性,通过建设专用线路或借助智能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明确,2025年,遴选15家基础较好、意愿较强、潜力较大的园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13家工厂开展零碳工厂建设,推动8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培育8家注册虚拟电厂,引进5家省级以上绿色低碳相关创新平
南省近日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更名为“博鳌零碳示范区”,意味着示范区实现全域零碳运行。这是中国首个以更新改造模式实现区域整体零碳运行的样本。记者25日探访该示范区,了解一个“近零碳”区域如何“进零碳”。博鳌零碳示范区以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博鳌东屿岛为核心。2022年初,示范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依托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探索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碳排放单位预算管理,建立市县两级重点企业碳排放管控名单,继续实行重点用能
4月10日,“粤塔携手启新程共享丝路新机遇”新疆塔城地区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隆重举行,沙湾市在此次活动中签约5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达212.58亿元。在集中签约仪式中,沙湾市与中科新能源投资(广东)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中科新能源计划投资143亿元,建设3GW不并网风光发电,10万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1日,盂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盂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加快推动盂县上社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推动盂县梁家寨抽水蓄能站点从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备选项目清单调整为重点实施项目。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与电力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4日,河北省国资委发布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创建氢能冶炼新生产秩序实现氢还原铁技术赋能增值。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工序指标优化、DRI产品质效提升、全绿氢近零碳技术研发等重点工作,深挖降本创效潜力,全力实现氢冶金连续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2月份,氢基DRI产量超
近日,阳泉市人民政府发布《阳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7%、发电量占比达到14%以上。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发电量占比达到20%以上。逐步提升煤电兜底保障能力。利用
3月14日,山西阳泉发布《阳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7%、发电量占比达到1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5.87%,为全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全文如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提高至2024年的2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焦煤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表示,煤炭行业要在推进“零碳矿山”建设上下功夫、闯新路、做示范,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零碳园区”政策带动下,部分省份和煤炭企
煤炭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据统计,煤炭采选业每年碳排放量约占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的15%,将“零碳园区”范畴扩大到煤炭领域,对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零碳园区”政策带动下,部分省份和煤炭企业积极开展“零碳矿山”示范建设,以期通过清洁能源替代、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加快布局发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锂电池、钒液流电池、氢能、飞轮等先进储能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智能微电网,建立“源网荷储充放”能源供应系统,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园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发展模式深度变革为支撑,分别围绕资源加工、绿色高载能、外向出口、优势产业主导等不同类型工业园区,以清洁能源规模利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近日,河口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建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河口区滩涂碳汇方法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研究成果《飞天碳方法学滨海湿地滩涂》已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普惠分会成功备案。标志着我国首个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滩涂碳汇方法学实现实践转化,开创湿地碳汇开发新范式。据现场报道获
碳足迹是用于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是全面建设绿色低碳社会的重要基础。浙江嘉兴南湖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连续三年蝉联美丽浙江考核优秀,上榜全省首批四星“无废城市”。一是数字赋能,搭建碳足迹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建立覆盖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
4月9日,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举办的水权交易品牌发布暨“水善流”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该信托为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产品,上海环境下属天马再生能源项目2025年度70万方取水权被纳入首批信托。取水权信托是指拥有富余额度的取水权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原则,建设完善我省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研究制定碳普惠量化、交易、运行等相关规则制度,扩大碳普惠覆盖场景,探索建立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广东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2024年度报告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控排企业应于7月20日前按照核定的2024年度实际碳排放量,通过登记系统上缴足额的配额进行履约。控排企业账户中配额不足以清缴履约的,应提前在交易平台购买补足。全文如下: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依托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探索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碳排放单位预算管理,建立市县两级重点企业碳排放管控名单,继续实行重点用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