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速推进,预期未来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会持续接入电网,给电网的电能质量带来的“污染”愈加严重,成为电力系统未来面临的新问题。对此,应提前谋划,加强管控,研究谐波畸变等关键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等,以减小对电能质量及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冲击。
(一)电能质量超标的危害及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现状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降低会引起广泛的能效及安全影响,如降低电力设备的运行性能,增大电力系统损耗,降低生产工效和工件质量,干扰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正常工作,增加和放大电网谐振,诱发谐波过电压或过电流的危害。严重时可能影响引起敏感制造业设备故障、新能源发电机组脱网、常规发电机组异常、电容器组设备烧损等电能质量事件。
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多次全网电能质量普查,发现电能质量超标的问题在网、源、荷侧均普遍存在。根据谐波普测,变电站谐波电压超标率约6.0%;开展了谐波源用户排查,用户谐波超标率约19.9%;开展了174个新能源场站排查,共发现18个站谐波超标。
随着电网设备电力电子化增加,电网谐波引发的电能质量事件也增加,如因5次谐波超限导致柔直单元停运,交流电网背景谐波含量较高引起直流滤波器等设备过负荷告警等,部分敏感用户由于电压暂降造成生产线停运也有发生。
(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能质量面临的形势
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双高”特性将更为显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能质量面临的形势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使得电源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双碳”目标对能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源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新能源装机占比逐年上升,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新能源发电出力随机性、波动性显著,规模接入区域可能出现次同步或超同步功率振荡、谐波放大或谐波谐振、电压越限等问题,造成临近新能源场站和分布式光伏脱网、临近用户电动机跳闸、发电机轴系扭振等影响。
二是电力系统负荷侧呈现电力电子化趋势。交通行业、冶炼化工、高端制造等行业领域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大量接入,负荷形态更加多样化,负荷特性发生较大变化,负荷侧有源化发展趋势显著。
交通行业方面,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铁路网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17.5万公里,电气化率将达到89%;城市轨道交通,“十四五”期间总里程达1.3万公里;新能源汽车,2030年预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将占比40%~50%,“十四五”末,全社会新能源汽车的年充电量将达到1029亿千瓦时。电气化铁路对电能质量的挑战主要是负序、谐波等问题,轨道交通则主要是谐波问题,曾引发高次谐波放大,造成变电站保护误动,影响临近用户供电。新能源汽车用户集中充电造成供电设备重载或过载、电压越下限等问题。
冶炼化工行业方面,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将重点推进电能替代工作,提高电能在终端用能的占比,未来直流电弧炉、精炼炉、中频炉、轧钢机、电解整流装置、电石炉等电力电子化生产设备的应用规模将持续增长。冶金化工行业未来主要特征是产业集中化、设备重型化,高压大功率用电设备运行时产生较大的功率冲击,引起电压波动、谐波等问题,并向下一级电网传播,影响范围大。
高端制造等行业方面,呈现快速电力电子化趋势。为提高用电能效,加工制造、信息通信、商业用电设备广泛使用变频器、直流传动设备和直流通讯电源、UPS、空调系统等设备,同时随着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程度提高,用电设备的谐波呈现宽频化、随机波动等特征,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对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提出新的挑战。
(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强化电能质量管控的建议
一是完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扩大监测范围。目前电能质量监测技术领域,主要使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终端开展变电站、新能源场站实时监控,受投资规模限制,目前覆盖面较低,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要。建议扩大系统数据来源及数据深度分析应用,研究接入用户专变负荷控制终端、变电站智能录波器、PMU装置等现有监测数据,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以较低的投入实现关键变电站、大用户、新能源场站电能质量监测全覆盖。
二是强化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加强干扰性用户的全过程管理,推进《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规定》修订,指导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各级电网企业应建立健全干扰性用户管理机制,规范开展用户入网电能质量评估,加强用户监测分析,保障技术监督管理措施落实。建议构建电能质量监管的技术支撑体系,组建各级电能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等。
三是加强电能质量管理的顶层设计。建议优化我国现有的电能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电能质量条款,明确市场各方责任与义务,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建立纠纷鉴定调解机制。探索制定电能质量污染奖惩政策,建立电能质量改善的电价激励机制,逐步实施“优质优价”的电能治理市场机制。
四是健全电能质量标准化管理与支撑体系。完善电能质量国家、行业标准技术体系,组织修订现行国标GB/T 14549-93《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等关键标准规范,完善干扰性用户接入电网、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等相关技术标准,持续提升电能质量标准化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储能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电能时间维度转移的关键技术,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成为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储能参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102502)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全球制造业绿色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德力西电气坚持聚焦绿色内核,构建“以人为本促碳中和建绿色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近日,德力西电气与新华出版社联合发布行业首部《迈向净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指南》,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实际操作的范本。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发
4月25日,国电南自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90.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6%;实现利润总额6.7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68%;实现净利润5.82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14%。国电南自提到,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
光伏行业技术、市场、管理和环境均面临极大的挑战:●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易出现故障,如组件热斑、隐裂、逆变器故障等,导致发电效率下降●供需失衡导致的弃光,企业效益受影响●价格战和内卷导致企业为降本无法保证设备及组件的质量,也会影响长期的效益和增加运营难度●效益不好也会影响技术
4月17日,贵州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3月贵州省新增新能源装机204.8万千瓦,同比增幅达63.8%,累计受理并网申请97项、装机容量1005.5万千瓦,其中,538.3万千瓦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实现新能源发展“开门红”。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并网服务效率,贵州电网公司对并网受理、接入系统评审等环
近日,徐矿新能源公司丰县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这是继垞城储能电站项目、睢宁储能电站项目后徐矿集团建设的第三个新型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位于江苏丰县丰邑大道东侧,装机规模为50MW/1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项目共包含12套储能系统,并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每套储能系统作为一个运行单
4月21日,安徽无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安全运行管理的通知。文件指出,按照国家技术标准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文件要求,380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范围为353.4伏至406.6伏,220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范围为198伏至235.4伏。不发生未经供电企业下达
广西电网公司2025年省级物资集中采购第一批公开竞争性谈判成交结果公告(采购编号:CG0400062002007858)
受寒潮影响,南方地区多地迎来大幅降温。截至12月1日17时,南方电网共有308条10千伏及以上线路覆冰。南方电网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当天共出动应急人员384人次、车辆142辆次、发电车8台、发电机47台开展防冰抗冰及供电保障工作。目前,南方电网已完成今年679项防冰抗冰项目的改造升级,全网144套
受寒潮影响,南方地区多地迎来大幅降温,截至12月1日17时,南方电网共有308条10千伏及以上线路覆冰。公司当天共出动应急人员384人次、车辆142辆次、发电车8台、发电机47台开展防冰抗冰及供电保障工作,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目前,南方电网已完成今年679项防冰抗冰项目的改造升级,全网144套融冰
随着近期南方区域暑热又至,一年一度的迎峰度夏大考比往年更早地拉开序幕,台风多发季节也即将来临。今年,南方电网公司防风抗风工作在未雨绸缪的同时,借科技之翼更添胜算。近日,南方电网公司沿海输电线路风速分布特性与加强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新能源中心电力气象研究室主任王勃告诉记者:“未来我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气象的高依赖性。因此,精准的气象数值预报预测,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支持中心李锐海不久前也撰文指出,精准的气象预测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归口的《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已经发布,将于2019年7月起开始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
由来自10个国家的15名专家历时7年、先后经过7轮技术会议探讨形成的直流输电用变压器国际标准《IEC/IEEE0076-57-129:2017Powertransformers-part57-129:TransformersforHVDCapplica-tions》,近日获得IEC和IEEE联合颁布实施。南网科研院生产技术支持中心主任助理赵林杰博士作为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随着近期南方区域暑热又至,一年一度的迎峰度夏大考比往年更早地拉开序幕,台风多发季节也即将来临。今年,南方电网公司防风抗风工作在未雨绸缪的同时,借科技之翼更添胜算。近日,南方电网公司沿海输电线路风速分布特性与加强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
5月22日,南网科研院牵头南网总调、广东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超高压公司,联合开展了普侨直流带接地极调试期间对周边交流变压器的直流偏磁试验。试验历时9小时(13:00-21:00),部分测试区域伴随着强烈的雷雨天气,试验人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了测试的安全进行。期间,南网科研院院生技中心李锐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