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煤炭评论正文

先立后破 有序替代煤炭存量

2022-07-19 16:32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煤炭能源安全油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国际能源价格持续高位波动,如何守住能源安全底线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步入“十四五”,处在迈向“双碳”目标关键窗口期的中国,该如何寻找一条能够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实现能源独立?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电力报”)

在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7月8日举办的“加速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现代能源体系,寻求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根本出路”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业内专家给出思考和建议。

先立后破

有序替代煤炭存量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进口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内部经济发展新态势以及“双碳”目标能源转型进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能源安全上升至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今天仍是能源供应的“压舱石”。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同时推动能源转型?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一方面是全力以赴保存量,包括煤炭开采量,煤电、火电发电量,一如既往地从政策、金融、交通运输、仓储等方面保住、稳住;另一方面就是尽最大可能用非化石能源去保增量。

“未来进入‘十五五’时期,要进一步扩大非化石能源增量,逐步有序地替代现有的煤炭存量,才不至于动摇能源安全的根基,才能做到先立后破。”邹骥说。

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看来,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和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市场动荡,警示我国需要重新审视“控煤、稳油、增气、扩大新能源”能源战略的安全风险。

袁家海直言,为应对油气进口风险,能源安全必须立足“国内为主”。近期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内核和基石是以煤炭高效稳产、增产为中心,但是从长期视角来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

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袁家海认为,长期来看,技术创新是根本源泉,产学研各相关领域的人士要努力成为新能源技术创新引领者;体制机制创新是驱动力,要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

从短期来看,煤电的高质量发展与转型是平稳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满足增量电量需求,保障最大负荷刚性增长,提供可再生能源跃升式发展所需的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为电力系统安全供应提供“兜底”保障。

能源独立

可再生能源是主力

“炉子必须稳稳生在自己家中。”谈及中国如何守住能源安全底线,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强调能源独立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除了“富煤贫油少气”,还应加上“足能”——充足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中国将能源安全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提供了底气。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规划师严秉忠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就目前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来说,能源独立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更加突出。

就可再生能源资源而言,我国拥有巨大潜力。根据吴吟提供的数据,按照20%的屋顶面积、2%的戈壁和荒漠地区面积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估算,中国太阳能可利用量约22亿千瓦。另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数据,中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6.9亿千瓦,陆地风能技术可开发量25.71亿千瓦,海洋能近海蕴藏量约14.95亿千瓦。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极大助力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据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介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制造大国,也是风电制造产业大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的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是中国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5年。”严秉忠预计,这一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阶段,进一步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主流方向,发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主导作用,推动实现能源独立。

原标题:我国应如何守住能源安全底线?业内专家如是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