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配网侧和用户侧涌现的大量新型主体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海量小型、分散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正在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电从远方来’的既有格局”,“目前新能源尚未成为可靠替代电源”,“在能源转型背景下,电力安全保供面临巨大压力”。这是记者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电力低碳转型高峰论坛”上听到的声音。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我国电力低碳转型过程中,新能源行业不宜单边冒进,同时,传统的电力调度运行体系亟需升级,以提升电力调度灵活性。
新能源发展
不能只强调装机
在业内专家看来,电力低碳转型要合理把握节奏,协同推进能源系统电气化和电力系统低碳化。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卫斌表示,从能源结构看,能源体系重构的本质是“两化”,即能源系统电气化和电力系统低碳化。欧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路径是先推进电力系统低碳化、零碳化。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特点要求我们协同推进能源系统电气化和电力系统低碳化。“在协同推进过程中,新能源不能单边冒进,要与能源系统形态变革双轮驱动。”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战略规划部主任李鹏直言,根据各方预测,我国要实现降碳目标,发电侧需新增超50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如果现有路径不变,伴随着大量煤电机组的退出,50亿千瓦的新能源要在电网系统稳定运行,将面临技术上的重大挑战。不管是发电侧还是用户侧,二者的波动性都将变得越来越大,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将难以为继。“如果将来的电力系统变成用户侧和发电侧都大幅度波动,且这两个波动不能有效匹配,那么,整个电力系统将因此无法安全稳定运行。”
“所以,发展新能源不能只强调装机。”李鹏坦言,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和电动车等新型负荷的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我国新能源出力日内最大波动将达5亿千瓦,负荷最大峰谷差将达4.4亿千瓦。此外,电动汽车、清洁取暖等电能替代业态逐步拓展,受极端气候影响的负荷尖峰特征将更加突出。如果发电侧和用户侧不能匹配,电力系统日内的最大波动或会升至9.4亿千瓦。
对此,林卫斌认为,未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分三步走:2020—2030年间,努力推进技术变革、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增量替代;2030—2040年间,初步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煤电逐渐退出主导地位,非化石能源发电逐渐成为主体能源;2040—2060年为第三阶段,在此期间,新型电力系统逐步成熟,新能源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煤电加快退出。
传统调度运行体系
难以适应智慧能源系统
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新能源、储能等分布式新技术的发展,电源逐渐分散化,大量电源会出现在用户侧和配电网侧,届时电力系统的调节压力会越来越大。要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用户侧必须深度参与系统平衡。
“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未来的电网模式和电力系统模式,无数电动汽车和储能设施以及充配电网络会构成巨大的能量海绵。”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江冰表示,“海绵”可吸收当日所有的新能源电量,电动汽车已成为一个能源单元,必须面对和解决其巨大的用电量问题。
“电动汽车既是交通终端也是能源终端,智慧灯杆既是信息平台也是能源平台,这是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不管是能源网还是信息网,单个网络没有边际效应,必须推动多网融合的全新物联网生态体系并重塑商业模式。”李鹏表示,未来能源网将以能源的分布式生产和利用为突出特征,在数字化技术驱动下,进化成自平衡、自运行、自处理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系统。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徐小东认为,近年来,新能源快速发展,装机占比显著提升,但电量占比仍然偏低。“十二五”期间解决了新能源的并网送出问题,“十三五”期间初步解决了新能源消纳问题,“十四五”期间将重点解决新能源的可靠替代问题。随着大量新能源发电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接入,现有的调控技术、信息安全防护手段无法做到全面可观、可测、可控。现有的配电网调度模式无法适应源网荷储多向互动的运行需求。“计划性较强、不够灵活的调度方式难以适应充分市场化的、频繁变化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传统的电力调度运行体系亟待升级。”
柔性化是重构
电力系统的必然趋势
李鹏进一步介绍,随着电力资源配置规模的逐步扩大,预计2030年西电东送规模将达到5亿千瓦左右。由此带来的直流多落点和密集通道等问题,将进一步增加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难度和复杂度,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接近极限。“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对物理架构和运行逻辑进行重构。”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看来,目前解决电力系统震荡难题的方法,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尚无法掌握电力系统运行规律。解决新能源波动的关键是从源头上考量问题,改变过去100多年的电力系统理论,把传统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柔性一些,充分挖掘多种资源的灵活性,包括发电侧的灵活性运行、电网侧的时空互补、需求侧动态负荷的灵活性,以支撑风光的高比例发展,最终支持电力系统实现2025年碳达峰、2050年近零排放的目标。
汤广福表示,电力电源清洁化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内在动力,柔性化是重构电力系统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是升级电力系统的必要手段,电子化是重塑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理论的必然要求。
在业内专家看来,为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必须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智能调度,未来的能源系统将是多种能源耦合、协同运行的数字化系统。“未来的电力系统将向全环节数字化和调控体系智能化转变,先进的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将全面覆盖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各个环节,并通过人工智能、调控运行技术,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中枢大脑。”徐小东表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呼伦贝尔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呼伦贝尔市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2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文件明确,对于暂无可开放容量地区,若在用户侧加装了可存储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的储能设施,通过光储协同,在保证公共连接点及上级220千伏电网不返送、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不发生反向重过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2日消息,7月18日晚间,广西电网电力负荷达3523.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128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截至今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300万千瓦,达5328.8万千瓦,同比增长70.7%。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技能的加入,也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走进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约8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约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7%,相当于每年减少8500吨碳排放。”该企业负责人肖先生表示,“利用光伏发电不仅让产品获得了国际低碳认证,每年还可节省电费超390万元
导语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作为我国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保障用户平稳进入市场的创新机制,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跟随电改进程不断发展演变。值此电改十年之际,本文将从代理购电的起源着手,对其发展演变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李峰)起源:作为电改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邀约型填谷补偿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实时型削峰、实时填谷补偿价格上限分别按照邀约型削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政策解读。交易价格机制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价格上限为2元/千瓦时,即市场主体在实施削峰需求响应时段减少用电负荷,每少用1度电最高可获得2元补偿;邀约型填谷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新能
7月21日,呼伦贝尔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呼伦贝尔市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通知》),从政策层面打通发用两侧“点对点”绿色电力供应的通道,明确了绿电直连的责任界面、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和结算机制,创新了“物理直连+市场化”的直连定义,拓
7月21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到,用固定建筑物屋顶及其附属场所建设的容量、电压等级超出第五条规定的光伏发电项目,按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自由选择三类上网模式;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自发自用比例不得低于50%。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按照河北省有关规定参与市场化交易。涉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2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青海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明确,按照“总体设计、政企协同、试点先行、持续推进”的原则,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推动虚拟电厂建设管理。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虚拟电厂运营平台,为虚拟电厂结合省
近日,“风智”2025中国智慧风电创新应用评选获奖名单正式公布,金风慧能凭借人工智能新能源资产平台荣获风电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案例奖。随着电力市场改革136号文的落地,新能源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面临深刻挑战。在电价市场化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度电成本、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成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到,关于解决综合能源项目商业化难题的建议收悉,综合能源项目通过源荷融合发展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生产生活碳排放转型。国家能源局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商业化发展。关于实现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商业化发展。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容量电价机制,促进灵活性调节资源高质量发展。详情如下: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综合能源项目商
上半年,内蒙古电网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量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新能源发电量居全国省级电网中第二位!发电量占比35.6%,同比增长9.3个百分点,相当于上半年发电量每3度电中就有1度电来自新能源的绿电,这是自4月份单月新能源发电量创新高后,内蒙古电网再次交出一份绿色低碳转型“高分答卷
有一项技术可以让电动汽车从代步工具变为“移动充电宝”甚至还能赚钱它就是V2G(车网互动)今天咱们来唠唠它!啥是V2G?V2G,英文全称“VehicletoGrid”,翻译成中文就是“车网互动”,是一种把电动汽车车载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以实现车辆和电网之间能量与信息双向传递的技术。简单说,就是让电动
走进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约8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约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7%,相当于每年减少8500吨碳排放。”该企业负责人肖先生表示,“利用光伏发电不仅让产品获得了国际低碳认证,每年还可节省电费超390万元
导语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作为我国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保障用户平稳进入市场的创新机制,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跟随电改进程不断发展演变。值此电改十年之际,本文将从代理购电的起源着手,对其发展演变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李峰)起源:作为电改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连续21年和7个任期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投运陇东—山东特高压等一批重点工程,充分释放电网在保供电、扩投资、促转型等方面的价值;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特高压直流、省间清洁能源、省
7月16日,甘肃省2025年8月“M+1”挂牌融合交易完成,标志着甘肃省内电力中长期融合交易组织体系全面上线运行。该体系包括月度双边融合交易、月度挂牌融合交易、周双边融合交易三种模式。在交易过程中,发用电双方均可作为买卖方在市场中进行买卖操作,灵活调整中长期持仓量,实现了交易周期的双重延伸
当前,东北电网电源结构正由以火电为主体的常规电源结构向以风电为主体的新型电源结构转变。近日获悉,截至6月底,东北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2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7.46%,新能源发电量达1100.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3.16%。面对新能源电源高比例接入的形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多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2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青海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明确,按照“总体设计、政企协同、试点先行、持续推进”的原则,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推动虚拟电厂建设管理。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虚拟电厂运营平台,为虚拟电厂结合省
7月16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十五运新型储能研制攻坚工作会,听取公司十五运会新型储能系统专项工作组汇报,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出席会议并讲话。王绍武充分肯定了公司十五运会新型储能系统专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强调要全力以赴打造安全可靠、世界一流的新型储能系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54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到,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零碳园区等协同发展模式,对促进源网荷储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支持古雷石化基地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因地制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到,关于解决综合能源项目商业化难题的建议收悉,综合能源项目通过源荷融合发展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生产生活碳排放转型。国家能源局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商业化发展。关于实现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商业化发展。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容量电价机制,促进灵活性调节资源高质量发展。详情如下: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综合能源项目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电池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手段。公司聚焦储能各类应用场景的开发和应用,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均有连续运营的案例和成熟的经验。此次双方战略合作,旨在共同探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8日,中广核和田洛浦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开工仪式举行。项目总投资达5.34亿元,核心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规划建设200MW/800MWh储能电站,配套建设1座110kV升压站及110kV送出线路,通过8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自建的110kV升压站,随后由该升压站通过2回110kV线路
有一项技术可以让电动汽车从代步工具变为“移动充电宝”甚至还能赚钱它就是V2G(车网互动)今天咱们来唠唠它!啥是V2G?V2G,英文全称“VehicletoGrid”,翻译成中文就是“车网互动”,是一种把电动汽车车载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以实现车辆和电网之间能量与信息双向传递的技术。简单说,就是让电动
7月16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计量科研团队依托该院建立的电力科研仿真环境,开展智慧计量平台研发工作,进行平台全流程数字化模拟与验证,超前识别和优化研发环节,加快平台研发进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呈现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需要以接近真实的仿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8日,东北能监局征求《东北电力互济交易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到,在互济交易中,设置网调、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5个交易节点。同一节点内的经营主体不允许开展互济交易。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买方经营主体申报价格上下限范围暂定为[0,1700]元/兆瓦时,卖方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新疆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消息,呼和浩特市赛罕3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开工。该储能电站依托2024年度呼和浩特市科技“突围”工程重点示范项目“微电网绿电消纳储能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应用”的研究成果,实现了绿电就地消纳、电力平衡,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提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