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评论正文

一体化理念打造绿色低碳化工园区 ——访上海化学工业区主要管理者

2022-09-09 09:5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关键词:绿色低碳节能降碳碳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开展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是《“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确立的十大工程之一。我国现已建成各级各类工业园区约1.5万家,产业共生效益持续释放。但同时,园区数量多、种类广、发展阶段各异,日常运营面临着不同挑战。有统计显示,管理水平较高的各类国家级园区仅有数百家。

一家高水平发展的园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安全生产、节能降碳、协同管理等方面有哪些值得向能源行业推荐的经验?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化工园区30强之首的上海化学工业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该园区的两位主要管理者。

引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上海化学工业区经过26年的开发建设,现已成为全国循环经济水平最高、产业能级最高端、安全环保管理最严格的化工园区之一。作为我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该园区先后获得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等称号。荣誉背后,离不开科学的高水平运营管理。

“我们是国内专业化工园区一体化管理和发展理念的首创者,早在开发之初便确定了这一管理思路,集中提供工业水供应、污水处理、危废处置等一体化配套服务。”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健说,一体化模式在专业管理、稳定运行、经济效益等方面颇具优势,对于运营者的要求也非常高。“既要适应园内不同企业的需求,又要满足园区整体发展。”

如何让先进的管理思路落地生根?上海化学工业区选择“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引入第三方治理模式——与专业化公司苏伊士建立合作关系。后者是一家有着160年历史的国际化环保企业,也是最早进入中国投资的外企之一。“2002年与上海化工园区的携手,正式开启了苏伊士在中国工业水处理领域的业务。其后逐步拓展到危废处置、环境治理服务,进而提供综合环保解决方案。”苏伊士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郭仕达表示。

“安全环保绝对是第一位,这是双方的共识。”郭仕达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基于行业属性,园内危险化学品集中,管理难度大。“对此,我们采取分类管理方式,执行的标准比国标更加严格和细致。每种危废品都有独立的身份证,可以从源头快速识别危险因素,并根据不同类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处理方案。目前,园区已制作了1.5万多个危废品身份证。”

第三方治理模式发挥实效

事实上,第三方治理模式并不鲜见,是业内长期推广的机制。但据记者了解,由于权责划分混乱、重建设轻运营、专业水平不够等因素,运行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上海化学工业区,该模式为什么行得通?

“对于一个世界级园区来说,一体化设计与管理很重要。因此,从合作开始,苏伊士就参与园区的发展规划,除了提供技术支撑,还有可持续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帮助园区更好地判断哪些企业更适合进驻。可以说,双方走的是双赢模式,园区业绩持续增长,同时也促进了苏伊士的业务提升。”郭仕达表示。

朱健坦言,企业入园便于集中管理、协同运作,但不同企业的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各有不同,随着企业数量增加,挑战接踵而至。“园区环保问题涉及废水、废气、固废处置以及地下水、土壤整治等,点多面广,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与第三方治理单位共同努力。”

强化源头控制是重点,安全环保必须前置把关。对于能源资源消耗量大或环境风险影响较大的项目,采取一票否决,从前端避免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入园,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末端治理成本。

“园区还建立了全过程环境治理体系,以环保规划为龙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对废水、废气、废物的统一集中处置以及固废综合利用等,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考虑到化工企业极具关联的复杂性、化工生产应急处置的特殊性,我们还建立了园区、生产企业、第三方治理单位的协同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处理各类紧急事件的能力。”朱健称。

抢占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

谈及经验,朱健提出以下几点:一是技术创新,环境治理本就是技术活,需不断加大新技术应用,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二是加大数字化转型,发挥信息化、智慧化平台在环境质量监测、园区环境管理及应急事故处置中的作用。三是做好减碳工作,推动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现经济、资源能效和污染防治的整体优化提升。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园区乃至整个化学工业面临的新课题。”朱健透露,上海化学工业区专门出台了产业绿色发展专项扶持政策,鼓励园内企业在节能减排、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积极作为,并开展了碳排放摸底核算及零碳园区规划工作。“我们将加快推进光伏、风电及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并在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物流等方面采取措施。”

朱健举例,上海化学工业区是全市氢能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氢能成为园区正在布局的新赛道之一。“计划利用园区丰富的副产氢,优化氢气提纯技术,生产更清洁的低碳氢产品。以此为基础,投资建设上海氢源保障基地项目。未来,这里将成为上海充装能力最大的氢气存放中心。”

对此,郭仕达同样充满信心:“苏伊士将在9月公布新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缓解气候变化是核心。我们将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不仅致力于自身运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更会加大为客户提供相关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智慧化、循环经济、资源能源回收,均是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对中国提出的‘双碳’战略非常有信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低碳查看更多>节能降碳查看更多>碳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