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善用核能优势 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更好赋能

2022-09-13 14:19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白宇关键词:核能核电站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核电产业有哪些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核电产业发展具备哪些优势,需要规避哪些风险?核能的多元利用发展前景如何?就上述热点问题,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 作者:白宇)

我国核电厂选址堪称全球最高标准

具有源头上的核安全保障优势

《中国电业与能源》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核电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卢铁忠:

核电是一种高质量、高密度、零排放的清洁能源。1千克铀235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且不排放二氧化碳。核电全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与水电、风电相当,仅是太阳能发电的五分之一,比煤电低约2个数量级。“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核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首先,要实现“双碳”目标,主要是控碳。核能发电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产生任何碳排放,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零排放能源。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核能与能源安全转型》报告披露,2020年,核能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量的10%,超过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清洁电力来源。截至2021年底,全球有32个国家的439座反应堆在运,总装机容量为4.13亿千瓦,其中2.7亿千瓦在发达经济体。核能为减缓全球碳排放量上升速度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使全球碳排放量减少约66亿吨。未来随着煤电逐渐减少,如何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成为能源行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目前来看核电是富有竞争力和现实性的选择。

其次,目前我国核电基地基本分布于沿海地区,靠近电力需求旺盛区域,在电力供给方面具有天然便利,且核电电价不受燃料波动影响,价格稳定。另外核电具有单机容量大、占地规模小、发电稳定可靠、利用小时数高等特点,可以作为电力基荷能源。

最后,在安全性方面,我国具有良好的核安全技术基础和卓越的核安全记录。30多年来,我国在运核电站的安全水平和运行业绩良好,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INES)二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全球核电机组2021年综合指数排名显示,全球393台运行机组参评,77台满分;中国大陆地区48台机组参评,37台满分,约93%的机组综合指数处于中值以上,为世界领先水平。其中2021年,中国核电满足核算条件的22台机组中有19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满分机组数和满分比例数都排在世界第一,稳居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核电厂选址采用的也是全球最高标准。我国核电基地必须建设于整块基岩之上,并要综合考量周边地理地貌,减少或避免核电厂受到地震冲击,同时还要考虑淡水、海水等资源的综合情况。正因为这样严苛的标准,凡是进入国家规划的核电厂址都是十分稀缺的厂址资源,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好。同时我认为,应该拓展厂址选择的眼界,在更加广阔的地域寻找合适的厂址,保障核电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由于人们对“核”认知比较刻板和信息不对称,核电产业发展受到“邻避效应”的制约。公众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希望生活区域周边建设核电站也在情理之中。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持之以恒地开展核科普工作,从娃娃抓起,从领导干部带头学起;其次要让当地百姓享受到项目建设所带来的效益,切实体会核能发展造福当地的好处;再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做好群众沟通工作,发挥核电产业与其他高科技产业的相容性优势,融入地方发展规划,形成促进核电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中国电业与能源》

1991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从秦山核电的“国之光荣”到“华龙一号”的“国家名片”,您如何评价中国核电在贡献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和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卢铁忠:

作为中核集团控股的核电上市公司,中国核电事业从秦山核电起步,30多年接续奋斗。目前公司已投资控股秦山核电、江苏核电、福清核电、海南核电、三门核电、漳州能源、辽宁核电等七大在运、在建核电基地。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1.00万千瓦,累计安全发电超过220堆年;控股在建项目机组8台,装机容量887.8万千瓦;控股核准机组1台,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公司风电、光伏控股在运在建项目合计1151.7万千瓦(在运装机容量887.33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264.37万千瓦),其中风电299.9万千瓦,光伏851.8万千瓦。公司旗下核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1.35万亿千瓦时。

除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中国核电作为自主创新的排头兵,积极担当带动我国装备制造水平和能力提升的职责。核电行业从业者对核安全高标准、高水平的孜孜以求,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提升了装备制造业人员的能力和素养。通过30多年的积累,我国核电站的自主设计、建造水平也进入世界前列,自主设备供货能力大大增强。此外,我国核电项目持续不断地建设和经验反馈,也大大提高了我国核电建造能力。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在运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为5578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在建及核准核电机组23台,已持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从“核电厂址”到“核能厂址”

魅力核能无限可能

《中国电业与能源》

“十四五”以来,核能供暖、核能供汽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行或正式开工建设,您如何看待核能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

卢铁忠:

核能的综合利用,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积极布局和适应性转变。此前我们常说要找寻核电厂址,那么今后我们可能就是要找寻核能厂址,一字之差,但蕴含了无限可能。

其实核能的多用途在国际上早已不是新鲜事,20多年前我在欧洲培训的核电厂就开始了核能供暖。我认为接下来核能的多用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非常值得期待。

在具体路径选择上,首先是核能供暖。2021年12月3日,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一阶段正式投运,利用秦山核电站的余热为4000余户居民供暖,反响良好,预计到“十四五”末供暖惠及人群将达到4万户。

其次是工业供汽。大型的化工基地都需要配套供给工业供汽,当下因为碳约束,新增火电、气电装机受限。核能供汽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国内首个核能供应工业用汽项目已经于今年5月在田湾核电基地开工。

目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以及部分民营化工企业都非常看好由“华龙一号”或高温气冷堆进行工业供汽,实际需求也较为迫切。高温气冷堆提供蒸汽的温度可超500摄氏度,甚至更高,供汽品质完全达到甚至超越火电的供汽标准。目前包括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在内的多个省份均提出意愿,希望加速在本省落地核能供汽项目。

当然,核能并不仅仅局限于供热或供汽,比如海水淡化、同位素生产等领域也都有用武之地。目前我们在进一步拓展核技术应用领域,正在从“单一型选手”向“全方位服务”升级发展,力争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电业与能源》

除核电产业外,中国核电在其他清洁能源领域有何布局?对于发展非核清洁能源有何考量?

卢铁忠:

中国核电的定位是一家能源企业,或者说得再精准一些,是一家清洁能源企业,因此我们在做强做优做大核能产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非核清洁能源,做到协同推进,双轮驱动。

发展非核清洁能源产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发展非核清洁能源可以和核电产业形成有效的相互支撑,如可以在核电厂区周边、厂区内的滩涂等地发展光伏产业,在核电基地沿海区域发展海上风电,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也是对公司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力补充,毕竟核电投产周期相对较长,而风电、光伏投产周期较短。

我们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起步并不算早,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021年底中国核电的风电、光伏装机已近900万千瓦。到2025年,我们规划将达到核电装机2600万千瓦、非核清洁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

我国“十四五”核电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海外首堆相继投入商运,您如何看待“华龙一号”的发展前景?

卢铁忠: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我国在总结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已成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分别于2021年、2022年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通过“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我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华龙一号”标准体系,不仅有力提升了中国核电技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将支撑“华龙一号”不断加快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的步伐。我认为,“华龙一号”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核电发展的主要机型。

随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成,势必推动中国核电进一步扩大“走出去”的版图。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华龙”机组。截至目前,中核集团与阿根廷、巴基斯坦、巴西、埃及等多国签署核能合作协议,已经与巴基斯坦、阿根廷等60多个国家地区达成合作进展,“华龙一号”必将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增添新的光彩。

《中国电业与能源》

您认为“十四五”时期国内核电产业的增量空间如何?中国核电将在哪些方面施力?

卢铁忠:

目前国家层面很支持核电产业发展,明确提出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今年4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一次性核准6台核电机组,为2008年后首次一次性核准6台机组。我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核电产业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每年预计保持6~8台甚至10台机组的核准速度。

面对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对于中国核电来说,要全方位保障新建核电项目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供应,从建设环节开始,从源头保障核电项目质量。安全发电始终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在运机组也要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社会有需求,我们供得上、发得满、稳得住。比如在去年电力出现短缺和今年迎峰度夏期间,中国核电火力全开,全面保障电力供应,不断调整、优化、改善相关的生产流程,做到“度电必争、多发满发”。当然,核安全是核电事业的生命线,我们始终将核安全放在最高位置。上述做法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比如规定的检修等都要按照计划进行。

未来,我们将善用核能优势,协同各种能源企业,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更好赋能。

第一,要一以贯之地忠实践行核安全文化,保持高度的法治意识、忧患意识、自律意识、协作意识,擦亮核安全金字招牌,持续壮大核电市场规模。“十四五”末,中国核电年度核能发电量力争达到2000亿千瓦时,70%以上核电机组运行业绩及综合指数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第二,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协同客户需求,拓展核能多用途利用。积极挖掘传统核电基地商业大堆价值,有序推进“核电+”项目落地,提供核能供热、制氢、供汽、海水淡化、同位素生产、园区综合智慧能源服务等。我们还开发了专门用于北方城市供暖的燕龙供热堆,一座燕龙堆可以为20万个家庭提供清洁低碳的供暖保障。

第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挥核电技术服务专长,促进核能事业国际合作步伐加快。将继续以技术服务为纽带,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国家间的“百年联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四,坚持融合发展,结合地方需求,发挥核电基荷电源属性和核电厂址地利优势,壮大非核清洁能源产业。

第五,坚持创新发展,积极突破敏捷清洁技术产业。将密切关注能源电力新技术、多种能源耦合技术等前沿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围绕机组安全性能提升、“华龙一号”运维等项目开展技术创新。适时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和产业推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