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20日,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配网带电作业基地,两名带电操作手穿戴着厚厚的绝缘披肩和3层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平台上进行带电作业;另一边的作业人员站在树荫下,手中操作着类似掌上游戏机的“可编程控制系统”。只见辅助臂抓起一根刀闸上引线,内置高精度工业相机的主臂在精准定位后,相继完成更换线夹、安装刀闸上引线等工序。最终,机械组42分钟完成3相户外刀闸引线带电接火作业,领先人工作业8分钟。机械组赢得这场“人机大战”。
从最初的必须停电作业,到人工带电作业,再到如今可到毫米级精度的机械臂带电作业这一微观角度,可以发现技术的不断精进。十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公司经营区域城市中心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由2012年的3.21小时/户锐降至2021年的0.4小时/户,平均到每户、每一天停电感知近似于无。公司在十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模式并推广、执行,在网架结构、设备质量、运行管理、技术水平方面减少短板。
让万家灯火长明,南方电网公司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回看南方电网公司供电可靠性提高之路,可回溯至2007年,当时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供电可靠率处于99.9%以下。南方电网公司以“先试点、后推广”模式,选择广州、深圳等供电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开展提高供电可靠性工作,在网架还未变得完善之前,管理成为最大的突破口。
据公开报道,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当时分析发现计划停电、临时停电占到总停电时间数的82.3%,通过流程再造和优化,以及加强转供电管理,至少可以减少三成不必要的计划停电,再加上合理安排新建和技改工程、加大设备维护力度等措施,用户停电时间完全可以下降90%以上。
就这样,广州城市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2007年的23.84小时减少到2011年的1.79小时;深圳供电局则建立了输配网一体化智能停电管理系统;佛山供电局形成“综合停电管理六步法”,实现年初明晰全年的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中山供电局在全网率先实现配网自动化全覆盖,城市环网率达到100%。在整体的努力下,公司城市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由2008年的12.88小时/户降至2012年的3.21小时/户。
到2012年,南方电网公司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逐渐总结出了非常好的套路打法,各供电局“百花齐放”式的做法经过总结在各省公司乃至南方电网公司层面推广开来。2016年,南方电网公司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市中心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广州、深圳等10个主要城市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的目标。
十年间,南方电网公司每年均出台提高供电可靠性相关方案,连续6年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提升供电质量行动计划》,各省公司结合自身情况出台相应的供电可靠性专项规划,供电可靠性管理机制愈发完善。
以广东电网公司为例,2018年,该公司将最初注重减少停电时间这一个笼统的指标,细化成关键业务环节的19个过程管控指标。到2021年,广东电网公司已经建成95个指标组成的供电可靠性全业务过程指标分析评价机制。该机制打通各业务部门指标壁垒,指标统一接入到生产监控指挥中心,实现供电可靠性全业务过程的数字化管控。
从19到95,管理的颗粒度更细、更系统。
在固化管理经验外,技术手段也更多运用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工作中。尤其是当重复停电事件大部分已通过管理手段解决后,停电时间的继续下降主要依靠网架水平和配网自愈实用化等长效措施。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2021年,低压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只有27秒。
合作区内,共有3座220千伏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累计容量达60万千伏安,可满足的用户数是目前的5倍。合作区电网采用“全电缆+户内站+供电环网”的思路,高压网架、变电站全部采用电缆、户内布置,中低压电网网架实现了220千伏直降20千伏供电模式,同时采用20千伏双链环接线技术,实现100%自愈。当线路出现故障时,可实现300毫秒内定位、自我修复和恢复通电。
管中窥豹,拆析合作区的高供电可靠性管理,可了解十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在技术层面如何提升供电质量工作。根据南方电网公司编制的《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完善的网架结构和可靠的设备质量水平是实现高供电可靠性的基石,技术进步则是助推器。
十年间,南方电网公司建成7项直流工程和4项交流工程,公司西电东送通道送电能力从2670万千瓦跃升至5800万千瓦,主网架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公司提升供电质量提供坚强保证。
据统计,公司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从2012年的165563千米增至2021年的261886千米;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变电容量由68892万千伏安增至112654万千伏安;统调最大负荷亦从2012年的11966万千瓦攀升至21618.8万千瓦。
合作区300毫秒内定位、自我修复和恢复通电背后是技术的大幅进步。翻看公开报道,配电网不停电作业、配电自动化、无人机巡视、机器人作业等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手段在南方电网公司已属寻常。2012年,南方电网公司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2.4万余次,到2021年,全网配网不停电作业达29万余次,其中,仅广州供电局2021年不停电作业次数达3.7万余次,比2012年整个公司的总和还要多。
十年间,公司提升供电质量的多项技术手段从步履蹒跚到蔚为大观,尤其在数字电网建设方面。
2012年,广州供电局全面推广配网状态监测,全局83个配网运行班分阶段实现巡视,这在当时是具有突破性的举措。
现在,南方电网公司大数据中心已汇聚了全网超过3.2PB的数据,全域物联网平台已接入3447条输电线路、2095座变电站、6005座配电房在线监测数据。目前,数字电网已接入超过1.2亿台电网设备,涵盖了超过10亿的台账信息、100万平方公里的地理信息、9600万的客户信息,年实时数据高达570亿条。
南方电网公司生产域数字化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四个专业68个应用场景933个应用环节。输电方面,完成超130万千米的三维数字孪生构建,实现超25万千米的自动驾驶航线,积累了超40万张人工智能训练的样本库,缺陷分析时间由原来的15天至30天压缩到了目前的小时级。变电方面,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自动控制,做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远程操作”,变电站设备操作效率提升了30%。
然而,0.4小时/户不是终点。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开展保领先、补短板、强弱项供电质量提升行动。持续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供电质量,推动供电可靠性管理向“计划零感知、故障影响趋零”的高质量目标发展;不断优化省间、城市结对工作方法,将东部地区优秀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输送到西部地区。继续推进规划、建设、运维、服务等专业协同和生产数字化转型,重点加快推进配电自动化“自愈”功能应用、积极稳妥推广不停电作业应用领域,提升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支撑水平。
“一定要看到,目前领先城市供电可靠性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网架水平、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仍然要继续深化领先城市网架建设,以技术支撑能力提升。”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在建设数字配电网、现代供电服务体系等方面仍然大有可为。”
数说
公司十年来主要电量指标
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变电容量
2012年:68892万千伏安
2017年:97429万千伏安
2021年:112654万千伏安
西电东送电量
2012年:1243亿千瓦时
2017年:2028亿千瓦时
2021年:2206亿千瓦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4日,新疆阿克苏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到352.2万千瓦,同比增长37.3%,首次突破35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据了解,当前已进入迎峰度冬保供期,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提前统筹安排保供工作,严格落实冬季保供各项工作要求,细化制定了25项具体措施,提前完成了306条主要输电线路、164座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核准批复了永开110千伏输变电(送电部分)工程项目。项目详情如下:一、项目名称:永开110千伏输变电(送电部分)工程。二、建设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三、建设地点: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永乐店镇。四、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架空线8
12月5日,国网安徽濉溪县供电公司在濉溪县110kV池李838线路059号塔开展了11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据了解,这是该公司首次开展11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为今后扩大带电作业范围积累了经验。今年初,濉溪县域内110kV输电线路正式移交给国网濉溪县供电公司管理。日前,国网濉溪县供电公司输电人员在开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6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了海淀-宝山220千伏电缆线路工程项目。项目详情如下:一、项目名称:海淀-宝山220千伏电缆线路工程。二、建设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三、建设地点:海淀区四季青地区。四、建设内容及规模:利用现状和其他工程修建的电力隧道,敷设电
12月3日,辽宁沈阳500千伏辽沙线迁改工程竣工送电,为沈阳地铁3号线建设及后续通车运行创造条件。沈阳地铁3号线是沈阳中心城区南部东西向骨干轨道交通线,在当地首次采用地下线及高架相结合的方式敷设,其中部分区段与电力线路存在交叉。沈阳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铁施工方,研究解决方案,对11条66千伏及
11月30日,随着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110千伏云北一二线10号塔最后一段塔材被直升机缓缓放至地面,该线路隐患治理工程最大的施工难点得到解决。这是国家电网公司首次运用直升机辅助完成输电铁塔拆旧施工,为直升机辅助施工基建领域填补了技术空白,积累了宝贵经验。云北一、二线为北京密云、怀柔两地重要
“无人机准备完毕,可以起飞!”近日,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登录无人机自动巡检平台后,通过中科云图无人机遥感网运营系统,控制鼠标按下无人机巡航启动键,在距离办公室50公里220千伏宁雄一回线和220千伏宁雄二回线上,两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对提前规划好路径的杆塔展开自
11月28日,500千伏山桃Ⅲ、Ⅳ线安全送电。至此,四川成都供电公司超高压运检中心用18天完成了该线路的温升改造工作,同时消除了线路与天府机场高速公路间对地距离不足的隐患,在迎峰度冬大负荷来临前提高了线路的负载能力。500千伏山桃Ⅲ、Ⅳ线是连接成都龙泉驿区至双流区的主干输电线路,是成都电网50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了后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详情如下:一、项目名称:后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二、建设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三、建设地点:朝阳区东坝北西区。四、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总用地面积约8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
日前,由贵州电网公司贵安供电局智能作业班历时5个月,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巡检可见光红外图片分析处理系统上线。目前,该局已通过该系统完成了贵安输配电线路共计9863基杆塔、118524张机巡图片的分析处理,输出112个巡检记录报告、98个红外缺陷分析报告,无人机巡检可见光红外图片分析处理效率较以往提
近日,宁夏首次采用“直升机吊索法”对世界首条±660千伏输电线路——宁夏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开展带电检修作业。直升机带电作业是当前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才掌握的电网维护检修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反应快、高效、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宁夏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首条±660千伏电压等
截至11月28日16时15分,±800千伏祁韶直流输电工程送电量有序提升,首次突破自投运以来年度外送电量300亿千瓦时,相当于1亿个100瓦白炽灯连续运行3000小时。±800千伏祁韶直流是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条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电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祁连换流站作为祁韶
近日,南网超高压公司开展基于物联网平台的主网架云边协同体系能力示范建设,首次在南方电网公司云边协同体系架构下实现电网管理平台、云景平台、物联网平台、边侧生产运行支持系统的全业务链条贯通,将贵阳监控中心打造成为集调、监、控、巡、管于一体的西电东送主网架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贵阳监控
11月16日,随着±500千伏兴安直流线路各项停电操作完成,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主网架进入2023—2024年度停电检修高峰期。此次兴安直流线路年度检修计划停电24天,将对两端换流站、相关线路各类设备设施开展定检、维护、试验、消缺、老旧设备改造、通道迁改等数百项工作。据悉,南方电网西电东送10条直流大
日前,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建成精细化数模混合实时仿真测试平台。该平台针对云南电网清洁能源占比高、西电东送占比高、电力电子设备占比高、单一大负荷占比高、单一元件故障导致的事故风险等级高等特征,具备异步“五高”大电网精确仿真分析的能力,是目前全国首个具备“送端+弱受端”省级异步
10月22日,云南电网公司通过创新带电作业工法,成功消除了500千伏博尚墨江Ⅰ回线线路紧急缺陷,保障了“西电东送”重要通道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据悉,这是云南电网公司首次在500千伏紧凑型输电线路上开展的下相“V”型复合绝缘子串带电更换工作。此次整串绝缘子带电更换工作操作难度高、技术要求
10月25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在广州组织召开2024年西电东送省间协商工作小组会。南方五省(区)政府部门、云南能源监管办、贵州能源监管办、南方电网公司相关部门和所属单位、相关发电企业代表等27家单位和部门参加会议。会议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全
10月24日,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武沟乡,甘肃送变电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式接地装置,在±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年检现场成功挂设接地线,标志着±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2023年度检修工作正式启动。此次年检计划进行16天,23个作业组、230余名检修人员计划消除缺陷78件,更换自爆绝缘子680片,以及开展耐张线
10月25日,记者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新疆2023年累计外送电量1039亿千瓦时,突破1000亿千瓦时大关。可供全国14亿人用157天,相当于就地转化标准煤31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486万吨、二氧化硫27万吨、氮氧化物23万吨,在保障全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实
近日,南网超高压公司昆明局采用不停电安装方式,在西电东送大通道±800千伏特高压直流、±500千伏超高压直流1639公里输电线路上,新增图像视频在线监测装置1000余套,实现输电线路可视化。相较于人工巡检,以往完成1639公里线路一轮全巡需要400余天,现在仅需约14小时,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力保障
我国“西电东送”主通道宁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2日完成年度精益化检修恢复送电。本年度检修与2022年相距19个月,设备运行周期长,各类设备缺陷和隐患较多。检修于10月10日开始,投入作业人员约400人、大型特种车辆近50辆,完成例行检修、试验项目共计21大项、214小项,治理隐患、消缺缺陷等项200余项
记者22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下称“国网山西电力”)获悉,10月21日,山西吕梁-晋中10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线路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国网山西电力完成“西电东送”通道调整系列工程2023年度投产任务。吕梁-晋中10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线路工程是山西“西电东送”通道调整系列工程之一,也是国家电网公司
12月5—8日,南方电网公司在广州举办澜湄区域电力技术及标准交流会,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出席并致辞。来自柬埔寨电力公司、老挝国家电力公司、越南电力集团、泰国发电局、缅甸电力部等澜湄区域的电力专家、学者共37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刘启宏在致辞中表示,技术标准是电力运营的通用语言,标准合
12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参加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并作主旨发言。峰会上发布了《中国式现代化南网新实践》报告。该报告显示,作为能源电力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坚定不移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投身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成长,企业资产总额、售电量已超万亿,在世
12月6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南方电网电力调度中心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场所主备同步切换演练取得圆满成功。演练期间,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出清结果可靠执行,标志着南方电网适应电力现货市场环境的技术系统灾备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据悉,容灾是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以绿色为底色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全球低碳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成为各国重振低碳经济发展活力的共同需求。当前,澜湄区域作为能源电力合作重点区域,在电力互联互通方面的现状是怎样的?推动澜湄区域电力互联互通仍需加强哪些方面工作?对此,中能传媒记者采访了南
极端天气条件下电力系统安全及应对措施研究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G0000022001586973)公示开始时间:2023-12-06公示结束时间:2023-12-11
12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广州组织召开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技术)验收会。南方电网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出席评审会并致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技术)通过验收,标志着该创新基地转入正式运营阶段。本次验收组由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等6家单位专
南网报讯12月1日,由南网能源院等14家国资企业倡导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国资国企智库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广州成立,南网能源院担任首任理事长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衣学东,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贺晓柏出席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第44期智库沙龙并致辞。衣学
南网报讯11月28日至12月1日,南方电网公司外部董事曹培玺、宁福顺一行到公司部分在粤企业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深圳供电局、南网储能公司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南网超高压公司龙门换流站等地,听取了电力保供和科技创新
近日,南网总调组织开展网级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场所主备同步切换演练,系统切换用时降低至5分钟,首次实现分钟级的监控系统全功能一次性交付使用,领先行业普遍数十分钟的水平。本次演练是区域现货市场投入结算试运行以来的首次监控系统主备切换,主备系统AGC(自动发电控制)、AVC(自动电压控制)、UFC(
12月4日,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推进依法合规经营专题会暨公司2023年合规管理大会召开。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主持会议,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局长林庆苗以视频形式参会。孟振平对公司合规管理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深刻把握新
“无人机准备完毕,可以起飞!”近日,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登录无人机自动巡检平台后,通过中科云图无人机遥感网运营系统,控制鼠标按下无人机巡航启动键,在距离办公室50公里220千伏宁雄一回线和220千伏宁雄二回线上,两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对提前规划好路径的杆塔展开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