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清洁高效的电力既是贵州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先行基础产业之一,对提升贵州的战略地位、增强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2021年底,贵州电力装机从2012年的3825万千瓦增加到7573万千瓦,增长98%。其中火电、水电、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为47%、30%和23%,电源结构比较合理,多能互补优势明显;年发电量从1532亿千瓦时增加到2407亿千瓦时,增长57.1%;已建成“黔电送粤”500千伏“五交两直”通道,“西电东送”能力达1000万千瓦,累计外送电量(广东、广西、湖南、重庆)电量5697亿千瓦时,其中“黔电送粤”达到4582亿千瓦时。
10年来,贵州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从无到有,不断扩大,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新能源装机容量从116.52万千瓦猛增到1672万千瓦,装机规模增长13倍,实现新能源从弱到强的飞速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2012年的0.26%上升到22.8%,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常年保持在99.9%以上,实现了新能源基本全额消纳。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达760.58亿千瓦时。
10年来,贵州电网投资超过550亿元,以加强电网建设。“三横一中心”电网网架结构基本形成,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标准,农村地区实现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预计今年底全省县域220千伏电网将实现全覆盖,一个“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正在成型。
稳油主动脉供应畅通无阻
10年来,作为贵州成品油供应的主动脉,西南成品油管道贵州段累计输送贵州成品油4800多万吨,通过管道输送的油品占全省总供应量的70%。
2016年,西南成品油管道贵州段贵阳至遵义桐梓支线和广西北海至云南昆明段相继投用,通过管道输送进入贵州的油品供应量逐年递增,每年达到近500万吨,保障市场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在安顺、晴隆、盘州等管道沿线密集启动反输改造工程,将原本从贵州到云南的管道“单行道”改为双向互通,每年可增加成品油入黔供应量近100万吨。
如今,两条深埋地下长达917公里的能源大动脉横贯全省,为贵州24小时不间断输送工业“血液”。
2021年,全省供应成品油750万吨,同比增长9.2%,成品油库存始终保持在15天以上。
提气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2013年10月,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投产运营,贵州进入管道天然气时代。
10年来,贵州管道天然气供应实现从“零”到每年20亿立方米的突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量天然气占比由0.8%提高到4.7%。
最新数据显示,贵州煤层气、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2.83万亿立方米和8.67万亿立方米,均位居全国第4位。
今年9月底,贵州新田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两口示范井日产量达到8000立方米,日发电量2.5万千瓦时。
在盘江矿区松河瓦斯(煤层气)地面丛采井抽采示范区,煤层气勘探开发从“局部试采”进入“全面试采”。
今年前三季度,乌江能源集团页岩气公司已生产页岩气7321万立方米,占全省页岩气产量的70%。目前,该公司在正安已部署页岩气井位57口,完成钻井42口,其中投产井30口。
贵州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也不断取得突破。2021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达到1.17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占全省天然气消费量比重从上一年的2.7%提升至5.4%,天然气自给率提升了2.7个百分点。累计形成1.31亿立方米储气能力。
近年来,贵州强力推动天然气“县县通”工程,正逐步形成以国家干线、省级支线、县级联络线为骨架的天然气“一张网”。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天然气支线管道超过2285公里,管道天然气联通68个县级城区。
今年6月23日,渝气入黔首个通道正大线试气成功,贵州黔北管网与重庆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同时,生产储存规模全省第一的遵义LNG(液化天然气)储配库项目试气成功,每天能液化50万立方米天然气。
通过不懈努力,贵州缺油少气的历史正在逐渐改变,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正加快完善。
深改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能源系统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持续深化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转型持续加快。“十三五”期间,全省能源消费强度累计下降24%,其中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3%。2021年,煤炭消费量1.27亿吨,电煤消费占63.9%。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16.5%,非化石能源装机占52.9%,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为42.3%。天然气消费量20.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全省煤电机组节能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共完成630万千瓦,煤电清洁高效水平持续提升。
——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全省煤炭生产能力为每年1.6亿吨,煤炭产量1.35亿吨,均位列全国第5位,煤炭产销供需逐步平衡。火电装机居全国第12位,水电装机居全国第4位,“水火”互补优势明显。今年上半年,贵州电网消纳清洁能源电量达到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新能源电量达到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天然气供应多气源格局基本形成,油气供应平稳充足。
——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大数据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以“开采机械化、控制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为基础+融合大数据的煤炭智能化开采新模式,建成西南地区首个复杂地质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制定全国首个煤矿智能化技术标准,出台《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与验收暂行办法》《贵州省智能煤矿建设指引(试行)》《贵州省智能煤矿评定办法(暂行)》等文件,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智能化技术标准体系。并率先建设了省级“能源云”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电网可控融冰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大规模应用》项目荣获电力创新技术类大奖,国内首个五端直流配电示范工程正式投运。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区位优势,贵州电网走出一条“电网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转型发展之路。
——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创造性提出并成功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煤—电—网—用”产业链利益紧密联结机制逐步建立。2021年,顺利平稳承接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工作。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首次突破600亿千瓦时。能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获得电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成为贵州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领域出台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
——能源合作不断深化。10年来,云贵互联互通、水火互济深入推进。贵州能源在泛珠三角地区合作中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通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阳工业博览会、中国贵州煤矿智能化论坛暨装备展览会等平台,与国际、国内能源行业开展广泛深入交流合作,共享煤矿智能化和数字能源发展成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项目编号:441901-2025-02377二、项目名称:东莞市人民医院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项目三、采购结果合同包1(东莞市人民医院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项目):四、主要标的信息合同包1(东莞市人民医院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项目):服务类(东莞市国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五、评审专家(单一来源采购人员)名单:邝日豪(采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如今,随着分时电价调整、电力市场化推进,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市场所面临的营收能力考验全面升级。而这类政策调整的背后,进一步揭示了工商业“源网荷储”的真正内涵和迫切需求。华为再一次站在行业前列,在江苏地区给出了样板方案,让工商业源网荷储真正实现场景落地。收益迎挑战,“源网荷储”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十一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5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1家售电公司注册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料进行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名
5月23日,云南玉溪市虚拟电厂接入意向签约仪式举行,首批10家企业与云南电网成功签订接入意向协议,标志着玉溪虚拟电厂建设正式迈入落地实施阶段。
5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虚拟电厂公示结果的通知,江苏销售公司虚拟电厂在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注册生效,这是江苏公司首家投入商业运行的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下平衡电力供需的重要手段之一,虚拟电厂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弃风电量约12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35亿千瓦时;2024年弃风电量约43.5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2.4亿千瓦时,弃风弃电现象依旧严峻。当新能源遇上钢铁洪流,一场“绿色电力的拯救行动”正在湖北上演。弘奎智能旗下“易能宝虚拟电厂”如何让传统高耗能钢厂化身新能
在全球能源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正以“三场替代战役”与“四大突破”为战略支点,开启一场颠覆传统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承诺兑现,更将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规则。当欧美国家还在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已用特高压电网贯通山河,以光伏矩阵点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4月,内蒙古能源经济稳中向好。其中,1-4月,全区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达52.4%。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5.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5.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1-4月,全区能源重大项目完成
5月21日,随着全国首批存量常规水电绿证划转数据成功交互至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云南省内2家用户顺利获得2家水电站2024年绿证合计82.6万个,折合存量常规水电电量8.26亿千瓦时。据悉,2023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要求各地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对2023年1月1日(含)以
当前,我国虚拟电厂发展在各地“多点开花”。以长三角负荷中心为例,浙江组织虚拟电厂多次参与夏季冬季用电高峰期保供,江苏通过空调、热水器等家电聚合形成“虚拟能量池”,上海市聚合的可调节资源最大调节容量等效于一台大型火电机组,虚拟电厂发展逐步由试点示范向规模化发展过渡。然而,虚拟电厂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7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布海南2025年具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名单的通知。为保障海南省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经企业自愿申报注册并缴纳履约保障凭证,截止2025年5月27日
麻栗坡县人民医院电力市场化交易(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项目概况麻栗坡县人民医院电力市场化交易(二次)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5-06-1309:00(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WSZC2025-C3-00468-WSXL-0015项目名称:麻栗坡县人民医院
从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5年,广西陆上集中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全电量参与中长期市场化交易,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截至目前,广西已有262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注册并开展交易,累计成交新能源电量402.16亿千瓦时。据了解,今年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商务部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商资函〔2025〕132号)。其中提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实施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积极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水平。支持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截至目前,广西已有262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注册并开展交易,累计成交新能源电量402.16亿千瓦时。广西已实现陆上集中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全电量参与中长期市场化交易,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据广西电网电力大数据:今年1-4月,广西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445.8
从2016年底的4.23GW到2024年底的374.78GW,九年间,分布式光伏以876%的增长重写了行业价值,站在了能源转型的中心位置。然而,中坚力量必然承担着时代使命,特别是年初管理新政以及136号文的落地,推动分布式光伏迈向全面市场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新行业生态也必然倒逼着圈内企业重塑生存逻辑。在
5月16日,四川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四川电网2025年厂网联席会暨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工作启动会。国网西南分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交易中心、25家发售电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四川能源监管办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安排部署了2025年电力市
近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能表检定流水线智能机器人自动周期检定系统投入运行。通过该系统,国网江西电力可根据流水线检定装置的检定周期及生产任务情况,灵活开展周期检定。根据国家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及相关法定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电能表检定流水线须每年接受强制性周期检定,以确保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晚,科力远发布了关于业绩质疑公告,同时也公布了关于接下来三年的发展规划。科力远表示,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储能电站规模共计超过10GWh,预计2025年内可实现储能系统收入18亿元-20亿元。今年4月21日,科力远公布了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而激励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工作简报第三十期。文件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电网用电量2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日最大负荷1316万千瓦(1月3日),平均负荷为1138万千瓦,同比下降5%,省内电厂上网电量26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其中:水电上网电量87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6日,贵州省商务厅发布关于《贵州省关于促进商超等实体零售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降低用电成本。开展峰谷电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统筹三次产业发展,适时优化新一轮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集中组织商超等实体零售经营企业直接参与电力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6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划分峰、平、谷时段:(一)冬季(1-2月、12月)峰时段:9:00-11:00、17:00-23:00;平时段:8:00-9:00、11:00-17:00、23:00-0:00;谷时段:0:00-8:0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转发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对《关于进一步明确贵州电力市场保底零售价格的请示》的批复,根据文件显示,原则同意中长期模式或非整月现货结算试运行下,保底零售价格按照电网企业上月对外公示的1.5倍代理购电价格执行;原则同意整月现货结算试运行或正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9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本方案所指电力需求响应为削峰、填谷类需求响应,全省或局部范围出现电力供需平衡缺口,视情况启动。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邀约型填谷响应补偿标准
贵州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电网全网负荷、电量同比均大幅增加,全网统调最高负荷达2037万千瓦,同比增长10.6%;全省供电量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贵州旅游用电量增速较快,特别在吃、住、行、游等方面,用电量均有大幅增长,创下新高。这不仅彰显了贵州假期文旅经济的蓬勃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0日,贵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发布关于深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深化公共交通企业改革,推进创新发展,构建“公益性+市场化”新型公交运营模式,支持社会充换电、氢能充换气设施向公交车拓展,公交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今年1至3月,贵州省新增新能源装机204.8万千瓦,同比增幅63.8%。其间,累计受理并网申请97项,装机容量达1005.5万千瓦,其中538.3万千瓦的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据悉,贵州电网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新能源发展战略,持续完善新能源服务体系,全力保障全省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不低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市场化交易加权均价,价格为397.7元/兆瓦时。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走进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的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里设备飞速运转。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等一系列工序,纺纱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作为当地的纺织行业重点企业,今年一季度以来,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火力全开,满负荷生产,每天能生产近17吨产品。数据显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7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4年迎峰度冬火电厂顶峰发电奖补情况的公示。合计顶峰电量211527万千瓦时,合计奖补资金26328万元。文件明确奖补规则,对顶峰电力75%(含)—80%(不含)的电量,按0.1元/千瓦时进行奖补;对顶峰电力80%(含)—85%(不含)的电量,按0.12元/千瓦时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