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清洁高效的电力既是贵州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先行基础产业之一,对提升贵州的战略地位、增强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2021年底,贵州电力装机从2012年的3825万千瓦增加到7573万千瓦,增长98%。其中火电、水电、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为47%、30%和23%,电源结构比较合理,多能互补优势明显;年发电量从1532亿千瓦时增加到2407亿千瓦时,增长57.1%;已建成“黔电送粤”500千伏“五交两直”通道,“西电东送”能力达1000万千瓦,累计外送电量(广东、广西、湖南、重庆)电量5697亿千瓦时,其中“黔电送粤”达到4582亿千瓦时。
10年来,贵州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从无到有,不断扩大,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新能源装机容量从116.52万千瓦猛增到1672万千瓦,装机规模增长13倍,实现新能源从弱到强的飞速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2012年的0.26%上升到22.8%,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常年保持在99.9%以上,实现了新能源基本全额消纳。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达760.58亿千瓦时。
10年来,贵州电网投资超过550亿元,以加强电网建设。“三横一中心”电网网架结构基本形成,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标准,农村地区实现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预计今年底全省县域220千伏电网将实现全覆盖,一个“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正在成型。
稳油主动脉供应畅通无阻
10年来,作为贵州成品油供应的主动脉,西南成品油管道贵州段累计输送贵州成品油4800多万吨,通过管道输送的油品占全省总供应量的70%。
2016年,西南成品油管道贵州段贵阳至遵义桐梓支线和广西北海至云南昆明段相继投用,通过管道输送进入贵州的油品供应量逐年递增,每年达到近500万吨,保障市场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在安顺、晴隆、盘州等管道沿线密集启动反输改造工程,将原本从贵州到云南的管道“单行道”改为双向互通,每年可增加成品油入黔供应量近100万吨。
如今,两条深埋地下长达917公里的能源大动脉横贯全省,为贵州24小时不间断输送工业“血液”。
2021年,全省供应成品油750万吨,同比增长9.2%,成品油库存始终保持在15天以上。
提气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2013年10月,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投产运营,贵州进入管道天然气时代。
10年来,贵州管道天然气供应实现从“零”到每年20亿立方米的突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量天然气占比由0.8%提高到4.7%。
最新数据显示,贵州煤层气、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2.83万亿立方米和8.67万亿立方米,均位居全国第4位。
今年9月底,贵州新田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两口示范井日产量达到8000立方米,日发电量2.5万千瓦时。
在盘江矿区松河瓦斯(煤层气)地面丛采井抽采示范区,煤层气勘探开发从“局部试采”进入“全面试采”。
今年前三季度,乌江能源集团页岩气公司已生产页岩气7321万立方米,占全省页岩气产量的70%。目前,该公司在正安已部署页岩气井位57口,完成钻井42口,其中投产井30口。
贵州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也不断取得突破。2021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达到1.17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占全省天然气消费量比重从上一年的2.7%提升至5.4%,天然气自给率提升了2.7个百分点。累计形成1.31亿立方米储气能力。
近年来,贵州强力推动天然气“县县通”工程,正逐步形成以国家干线、省级支线、县级联络线为骨架的天然气“一张网”。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天然气支线管道超过2285公里,管道天然气联通68个县级城区。
今年6月23日,渝气入黔首个通道正大线试气成功,贵州黔北管网与重庆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同时,生产储存规模全省第一的遵义LNG(液化天然气)储配库项目试气成功,每天能液化50万立方米天然气。
通过不懈努力,贵州缺油少气的历史正在逐渐改变,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正加快完善。
深改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能源系统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持续深化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转型持续加快。“十三五”期间,全省能源消费强度累计下降24%,其中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3%。2021年,煤炭消费量1.27亿吨,电煤消费占63.9%。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16.5%,非化石能源装机占52.9%,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为42.3%。天然气消费量20.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全省煤电机组节能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共完成630万千瓦,煤电清洁高效水平持续提升。
——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全省煤炭生产能力为每年1.6亿吨,煤炭产量1.35亿吨,均位列全国第5位,煤炭产销供需逐步平衡。火电装机居全国第12位,水电装机居全国第4位,“水火”互补优势明显。今年上半年,贵州电网消纳清洁能源电量达到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新能源电量达到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天然气供应多气源格局基本形成,油气供应平稳充足。
——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大数据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以“开采机械化、控制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为基础+融合大数据的煤炭智能化开采新模式,建成西南地区首个复杂地质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制定全国首个煤矿智能化技术标准,出台《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与验收暂行办法》《贵州省智能煤矿建设指引(试行)》《贵州省智能煤矿评定办法(暂行)》等文件,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智能化技术标准体系。并率先建设了省级“能源云”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电网可控融冰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大规模应用》项目荣获电力创新技术类大奖,国内首个五端直流配电示范工程正式投运。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区位优势,贵州电网走出一条“电网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转型发展之路。
——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创造性提出并成功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煤—电—网—用”产业链利益紧密联结机制逐步建立。2021年,顺利平稳承接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工作。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首次突破600亿千瓦时。能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获得电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成为贵州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领域出台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
——能源合作不断深化。10年来,云贵互联互通、水火互济深入推进。贵州能源在泛珠三角地区合作中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通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阳工业博览会、中国贵州煤矿智能化论坛暨装备展览会等平台,与国际、国内能源行业开展广泛深入交流合作,共享煤矿智能化和数字能源发展成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在“531新政”重塑光伏产业格局、部分省份区划为“光伏红区”的背景下,探索光储融合新路径成为破局关键。固德威于江西德安打造的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运行,正是这局势下的全新之路!该项目不仅是国内首个专为重卡充电打造的风光储充一体化标杆,更在“新政后时代”为工业园区智慧零碳供用电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河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发布售电公司公示结果的公告(第八十五批)。河南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7月2日对国电投许昌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市场注册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市场有关方面对该售电公司部分公示信息提出异议,河南电力交易中心对提供了相
日前,调研机构WoodMackenzie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美国储能监测季度报告》中指出,由于可能受到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影响,美国电池储能市场部署量或将在2026年面临下降29%风险。WoodMackenzie公司分析师在调查时发现,尽管美国三个细分的储能市场创下了历年来第一季度的装机新记录,但如果不利政策得以实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7月8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集四川电力市场2025年保底售电公司的通知》。详情如下:
为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关于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的各项要求,近日,山西能源监管办会同山西省能源局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安排部署迎峰度夏期间安全生产和电力保供工作。会议指出,迎峰度夏期间全省用电负荷将达到4200万千瓦,同比增幅7.8%,加之汛情预计偏重,山洪内涝和地质灾害呈现多发态
一、引言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用户侧交易已不再是简单的“用多少电、付多少钱”,而是演变成一场精密的风险博弈。作为电力消费者,用户侧市场主体需要根据电价波动、自身用电需求,在众多的交易窗口中灵活决策,选择购电时机与量价,以实现用电成本的最小化。而在金融市场,投资者们同样在瞬息
2025年4月份,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和《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两份征求意见稿,同时配套发布了浙江虚拟电厂注册的相关规则。(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代表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在浙江的落地细则的
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6月底,山东省共计建成虚拟电厂24家,聚合容量350.8万千瓦,调节能力达75.3万千瓦。其中,17家虚拟电厂常态化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累计调节电量超过9000万千瓦时,参与现货市场虚拟电厂数量居全国第一。2024年6月,山东首批8家虚拟电厂完成注册并通过公示,当年7月正式
为增进运营机构与广大经营主体的沟通交流,2025年6月26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召开了2025年第二季度广东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座谈会。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相关人员出席会议,47家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代表现场参会,近400名市场从业人员在线收看。会上交易中心对规范售电公司注册与持续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7日,辽宁省阜新市发布《阜新市2025年第一批风电项目主体优选公告》、锦州市发布《锦州市2025年第三批90万千瓦风电项目竞争配置优选工作方案》。具体详情如下:一、辽宁阜新120万千瓦7月7日,辽宁阜新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第一批风电项目主体优选公告》,建设规模为120万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北京市怀柔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怀柔区绿电交易补贴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各用电单位主动参与绿电交易,对2025年1月1日后购买绿电的单位,按照怀柔区域内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给予每千瓦时0.01元的补贴,每个电力交易用户年度补贴最高
今年以来,“双碳”目标加速推进,国家发改委136号文、发改能源357号、发改办体政394号等重磅政策接踵发布,全面深化新能源全量上网,6月1日差价机制电价实施后,新能源电站不再具备保障性托底收购收益,市场化改革成为绿电应用的转型重点。光储市场扩张中,风光固有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征,
7月7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麻栗坡县人民医院电力市场化交易(三次)成交公告,中标供应商为云南天朗售电有限公司,服务范围:(1)代理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负责每月交易电量中报、交易、结算工作。(2)负责电力交易平台市场注册及后期电力交易相关的全过程服务。(3)负责电量电费分析、电力技术咨询、电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发布《江苏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文件明确:到2027年,培育50家以上省级层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经验和模式。文件提出,自主减排是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的重要前提。工厂应因地制宜开发、使用太阳能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省发改委关于实行节假日深谷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出台背景是什么?从分时电价体系完整性来看,湖北省现行分时电价虽然“高峰之上有尖峰”,但是“低谷之下无深谷”,实施节假日深谷电价既有助于促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纳,减轻电力系统调节压力,也有助于提振实体经济,推动社会能源消费结构的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台11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指出,浙江省高度重视核电高质量发展和核电电力市场化改革,《2025年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关于明确2025年核电参与中长期交易电量的通知》中明确,三门核电参与电力中长期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这款软件解放了设计人员的双手,让大型光伏电站设计迈入智能化时代!”在2025SNEC国际光伏储能展上,阳光新能源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智能设计软件iSolarTool3.0焕新发布让不少参展逛展的行业人员纷纷驻足停留、赞不绝口。在电力交易市场化浪潮中,iSolarTool3.0以“两首创、两升级”重塑大型地面电站智能
据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贵州电力市场签约绿电电量107千瓦时,同比增长282%。这段数据“切片”是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快速增长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绿色电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的持续完善,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连续多年成倍增长,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截至2025年5月底,贵州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达605家,同比增长了8倍。2025年1至5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达33.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16%;2024年全年绿电交易结算电量较2022年“零的突破”时增长超40倍。2025年贵州绿电签约电量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8亿,绿电交易规模位列南网各省区第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市场注册实施细则》提到,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经营主体基本条件(1)与电网企业签订负荷确认协议或并网调度协议,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或电力调
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市场结算实施细则》提到,本实施细则主要适用于贵州电力市场电能量交易结算,内容包括:结算价格、非现货市场结算、现货市场结算及其他事项。非现货市场结算电价:非现货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提到,贵州省电力中长期交易现阶段包括电能量交易和合同电量转让交易。省内发电企业承接跨省优先发电计划电量交易、绿色电力交易、电网代理
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现货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提到,现阶段,采用“中长期合约仅作为结算依据管理市场风险、现货交易采用全电量集中竞价”的交易模式。现阶段主要开展跨省与省内联合出清模式。结
6月17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印发《贵州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履约保障凭证管理细则》的通知,售电公司信用额度按照其提交的有效履约保障凭证担保额度确定。售电公司参与市场交易前,必须按要求完成履约保障凭证首次缴纳,从而满足初始信用额度要求:过去12个月有参与市场交易的售电公司,按不低于以下额度的
“贵州造”新能源客车驶向“一带一路”,贵阳中安科技集团生产的电缆远销刚果等30余个国家,詹阳重工的极地全地形车驶向南极科考站,这些动辄数吨的“大块头”承载着贵州从代工配套向整装输出的跨越;而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800余名工人精心雕琢“国际范”动漫手办,锦屏亚狮龙羽毛球占全球羽毛球市
6月9日,贵州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大关,达到3158万千瓦,占贵州全省总装机的39.5%,超过火电成为统调第一大装机电源。新能源已成为贵州电网电源结构的重要支撑,“两型建设”进入加速期,为西电东送和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5年上半年,贵州迎来新能源并网高峰,仅5月并网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鼓励充(换)电设施运营商通过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促进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间能量与信息的双向互动,参与需求响应、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为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