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2日,随着直流控保仿真系统60余项试验的圆满完成,中国西北电网首个针对大规模新能源特高压直流外送的实时智能仿真平台建成投运。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直流控保仿真平台作为中国西北电网首个针对大规模新能源特高压直流外送的实时智能仿真平台,以提高青豫直流工程清洁能源外送能力和保障特高压直流工程稳定运行为主要研究方向和创新目标,为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仿真平台建成后,可如实模拟各种工况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工作情况,依托模拟仿真平台,着力开展特高压直流运行方式优化研究,保障青豫直流安全、可靠运行水平;现场故障全过程复现、开展故障原因诊断评估、制定反事故措施、开展事故处理演练,为我省具备特高压直流异常、故障分析能力奠定基础;针对核心控制系统开展优化研究、提高系统硬件水平,为特高压直流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开展换流站运维检修仿真实训、提高专业人员水平,提升电网认知及运行管理支撑能力。
“直流控保仿真平台从2021年就开始规划筹建,目前已完成试验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记录表等管理和技术文件编制,直流控保仿真平台已具备全部运行条件。”国网青海电科院直流控保仿真平台负责人王少飞介绍。
据国网青海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负责人宋锐介绍,该仿真平台远景规划中,将进一步扩展现有单极系统,开展双极运行方式及控保策略研究,将直流控保仿真系统接入交流电网模型,实现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分析,在有力保障青海电网交直流混联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逐步构建特高压直流模拟运行和在线故障诊断分析综合平台,提升青海新能源送出能力,全力支撑电网的高质量发展。(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4日,江苏无锡供电公司以位于新吴区的10千伏长欣线为仿真对象,成功开展了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等负荷类型接入配电网的仿真试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该公司建设的适用于区县供电公司的营配调规一体化仿真平台正式投运。无锡供电公司的营配调规一体化仿真平台汇集了配网运行数据和客户用能情况,以
6月30日,针对新能源高出力的电网运行方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仿真中心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仿真团队开展了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试验。仿真团队开展了全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故障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找到影响新能源电量消纳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新能源发电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4月7日,西北地区首套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镜像仿真平台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系统仿真中心正式投运。该平台的投运进一步提高了国网甘肃电科院在智能变电站实验仿真能力,填补了西北电网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试验领域的空白。据悉,平台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智能变电站在
4月7日,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镜像仿真平台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系统仿真中心投运,该公司智能变电站实验仿真能力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更先进、供电更可靠、设备更集成、生产更低碳、运行更环保等优势。针对甘肃电网在智能变电站建设、运维、管理方面的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建成国内首个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多应用场景的综合性仿真平台。该平台具备风光水火等多类电源半实物仿真、涉网能力评价、灵活性评价能力,可为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经济、协调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随着现有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
2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建成国内首个电源侧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发电仿真平台。该平台具备风光水火等多类电源涉网能力评价、灵活性评价能力,为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经济、协调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随着现有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诸多新要素的加入使系统复杂性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建成国内首个电源侧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发电仿真平台。该平台具备风光水火等多类电源涉网能力评价、灵活性评价能力,为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经济、协调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随着现有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诸多新要素的加入使系统复杂性成倍
据国家能源集团官方消息,2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建成国内首个电源侧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发电仿真平台。国家能源集团表示,该平台具备风光水火等多类电源涉网能力评价、灵活性评价能力,为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经济、协调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据介绍,该平台立足提升
2月10日,龙源电力建成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多应用场景的综合性仿真实验室。该实验室具备风光水火等多类电源半实物仿真、涉网能力评价、灵活性评价能力,为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经济、协调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随着现有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诸多新要素的加入使系统复杂
“经过测算,‘储能(热)系统协同火电机组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实施后,单台火电机组参与调峰的能力较仅通过灵活性改造提升了47.45%。”2月6日,吉林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技术中心科技专责王佳蕊对吉电股份东南热电厂建立的火-储联合调峰示范工程开展模拟仿真计算。该工程在原有储能融
11月22日,随着直流控保仿真系统66项试验的顺利完成,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直流控保仿真平台建成。国网青海电力直流控保仿真平台是青海首个针对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实时智能仿真平台。该平台的建设旨在提高青豫直流工程的清洁能源外送能力,为特高压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据了解,直流控保仿真
2023年12月1日,电力质监站正式启动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密至重庆工程)质监工作,该工程也是我国今年第四条开工建设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哈密至重庆工程是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工程起点位于新疆哈密市,落点位于重庆渝北区,线路途经新疆、甘肃、
12月9日,天府南-铜梁1000千伏线路工程(重庆段)跨越潼荣高速架线施工正式启动,标志着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全面进入架线施工阶段。据悉,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将于2024年3月完成所有放线工作,。
12月10日,山西大部地区迎来降雪天气。截至当日17时,山西电网主网80条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受到影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出动48台车、125名巡检人员,针对上述特高压输电线路的27个重点区段开展防覆冰特巡工作,确保设备运行平稳。线路覆冰是影响电力运行的一大阻碍,输电线路覆冰不仅会影响运行维护工作
2023年武汉市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0日在武汉东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现场举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武汉城市用电需求与日俱增。目前,武汉电网供电区域覆盖该市13个行政区和6个功能区,供电面积8569平方公里,供电人口近1500万人。鉴于武汉电网存在受电比例大、保供压力大、
截至12月7日,以下是北极星输配电网为您整理的创业板特高压概念上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情况,包括高澜股份、易事特、电科院、科大智能、麦克奥迪等公司。1高澜股份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7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4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截至12月7日,以下是北极星输配电网为您整理的科创板特高压概念上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情况,包括智洋创新、天合光能、煜邦电力、金盘科技、宏力达、杭州柯林、金冠电气、威腾电气、科汇股份等公司。一、智洋创新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的生产、研发与销售。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
12月7日,“西电入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消纳电量突破6000亿千瓦时,有效优化东西部资源配置,为实现两地经济互利和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6000亿千瓦时电相当于三峡水电站投运前9年的总发电量,可满足1.8亿户家庭1年用电,相当于就地转化近2.4亿吨标准煤,减排约5亿吨二氧化碳,种植超过约136万
12月7日,随着主变运输车辆缓缓驶入四川成都东特高压变电站建设现场,标志着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首台重约300吨的变压器安全运抵四川成都。据了解,单台重约300吨的变压器从辽宁沈阳出发,历经海运、江运、陆运,途经辽宁、上海、四川等8省2市,通过渤海、黄海、东海、长江全流域及岷江
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电力企业正在以能源结构深度清洁转型为抓手,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华中区域新能源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超41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43%。1~9月,华中电网新能源消纳表现突出:区内省间清洁能源交易电量7.74亿千瓦时,同比增
近日,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铁塔组立首基试点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N0003号塔举行,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铁塔组立阶段。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线路全长927公里,其中甘肃境内约108.104公里,新
5日,由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川渝特高压联网工程3标段1R085号基础D腿基础承台的浇筑完成,标志着该标段历时153天完成全部基础浇筑工作,同时是(川西段1-15标)中第二家完成全部基础施工任务的参建单位。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重大战略的重大工程
12月7日,随着我国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华能苏德日图风电场和国电投布拉格风电场的顺利并网,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两亿千瓦,占西北电网总装机接近50%,三年来再翻一番,西北新能源向主体电源加速迈进,进一步推进西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近年来,西北区域新能源加速发展,新能源装
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2023年,新疆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疆2023年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2011.8万千瓦,是2022年全年总和的5倍。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一,约占到西北电网的42%。为确保新能源加快并网、消纳,今年,新疆加快推进疆电外送直流通
11月15日,西北电网新能源最大发电电力达8109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近期,受冷空气过境影响,西北地区出现一轮大风降温天气,新能源迎来入冬后首轮大发期。国网西北分部提前部署,保障新能源高效利用。该分部动态把握新能源资源变化趋势,日前安排11台729万千瓦火电机组启停调峰,协调华北、华东、华中
11月15日,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完成15天考核试运行,标志着西北电网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启动调试工作完成,为西北电网迎峰度冬电力保供、调峰调频及新能源消纳创造有利条件。国网西北分部高度重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启动调试工作。该分部成立技术小组,提前一年编制相关工作方案;
11月7日获悉,国网西北分部协同国网青海、陕西电力、黄河公司,通过北京电力交易平台e-交易绿电绿证专区,组织开展青海黄河公司竞价补贴光伏项目自愿放弃中央补贴转为平价项目跨省绿色电力交易,累计实现多月交易成交电量1700万千瓦时,达成了西北电网首笔自愿放弃中央补贴新能源跨省绿电交易,进一步
10月9日,国网西北分部完成西北电网拓展频率防线现场实施,进一步完善西北电网频率安全立体防御体系,提高西北电网应对供需失衡、短时扰动等新形势复杂故障形态的控制和防御能力。国网西北分部结合西北电网运行特点,组织宁夏、陕西、新疆等省(区)调度及相关科研机构系统梳理了电网供需失衡、新能源
8月29日从国网西北分部获悉,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西北电网新能源发电量621.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5%,利用率96.18%,同比增加0.25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26.62%,同比增加1.94个百分点,为完成全年消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迎峰度夏期间,借助迎峰度夏期间大负荷、高外送的有利条件,国网西北分部紧抓有
8月18日,西北电网2023年网源协调工作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西北能源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国网西北分部主要负责同志、大唐陕西公司、华能甘肃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国能宁夏公司、华电新疆公司及陕西投资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和网调直调电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西北
8月11~1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东北、西北分部通过调整银东、鲁固两大跨区直流送电电力曲线,置换华北、东北、西北电网早峰跨区最大错峰电力20万千瓦,华北、东北、西北电网首次开展同时错峰互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地理位置跨度大,日出和日落最大时差为2.5小时,华北、东北、西北电网均为新
7月13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当前西北电网迎峰度夏进入保供关键期。西北电网全网发电电力达1.73亿千瓦,同比增长9.77%;直流外送电力达5297万千瓦,同比增长18.69%。西北电网7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全部实现最大功率送电,全力支援区外用电。为应对今夏首轮负荷高峰考验,国网西北分部多措
6月27日,陕西330千伏玄武变电站4号主变压器扩建工程投运。至此,西北电网迎峰度夏16项重点电网保供工程全部投运,累计提升电网输送能力超过600万千瓦,有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增强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可靠供应。为保障度夏重点电网保供工程按期投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