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氢蓝时代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通过国家强检认证,额定功率达到 260千瓦。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加氢站布局持续加速为燃料电池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正向大功率快速迭代升级,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与此同时,燃料电池产品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燃料电池产业“一升一降”发展特征愈发突出。基于此,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即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产业规模化进程加快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10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7辆和301辆,同比分别增长370%和540% 。今年前10个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0辆和2400辆,同比分别增长180%和150%。
作为燃料电池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的大幅上涨意味着燃料电池应用规模的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建成加氢站255座,共计超过8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在示范运行。
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江坤表示,从2018年到现在,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成本已大幅降低,随着我国加氢站的布局持续加速,预计到2025年,我国加氢站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为燃料电池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因此,目前来看,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佛吉亚零排放事业部工程部经理顾鹏洲认为,当前,我国燃料电池产业更多是由政策主导,以补贴为主,与国外直接以“车规级”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不同,国内更多寻求尽快交付。从长远角度来讲,我国整个燃料电池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最终走向“车规级”。
“除交通应用外,燃料电池还可在固定发电、备用电源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其中固定发电又包括大型分布式发电,小型家用热电联产和备用电源。”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公开指出,预计未来10到20年,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技术、管理水平持续迭代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堆开发部总监刘锋表示,现阶段在国家政策及整个市场的引导下,燃料电池主要面向氢能重卡,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正向大功率快速迭代升级。
“更大功率的电堆意味着单节电池片数量增长,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精度、一致性等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刘锋表示,催化剂、膜等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技术进步,关乎电堆性能的提升,未来,燃料电池企业在散热、膜材料等技术方面还需要更多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规模化进程提速过程中,我国燃料电池技术、核心材料、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也在持续升级。
以国氢科技为例,据其关键材料事业部工程师蒙启骏介绍,国氢科技目前已具备燃料电池核心材料部件系统千台以上的规模产能,并已开展万套催化剂、双极板电堆的组装产线建设,同时还在推进碳纸、膜材料、空冷堆与发电堆的中试产线建设。“目前,国氢科技已掌握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双极板等关键技术的量产工艺,自主研发的催化剂经行业专家鉴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性能特点是高活性、高耐久以及杂质含量非常低,可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刘锋表示,为尽快实现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供应链完善升级,清极能源加强了供应商质量审核与管理,实现从产品开发质量、工艺保障到优异运营的全过程质量提升。在项目管理方面,根据产品规划和开发计划的时间安排,将所有的先进技术陆续应用到燃料电池产品,加快产品迭代,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成本将更具竞争优势
企业对燃料电池在技术等方面的提升,将进一步带动燃料电池产业降本。
研究数据显示,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国产化程度已从2017年的30%,提高到了2020年的60%。2021年,产业实现了更多技术突破:鸿基创能100万片膜电极正式下线,东岳未来氢能年产50万平米质子膜自动化产线已投产,济平新能源催化剂年产量达到1500千克。
基于此,燃料电池企业通过技术降本成效显著。江坤表示,雄韬氢雄通过产品的结构优化、材料优化和工艺优化,同时采取核心零部件降本、设计优化降本、规模化制造降本,以及梯次利用降本等一系列降本策略,目前公司的燃料电池产品已同时具备大功率、高效率、低氢耗等优势。
浙商证券分析认为,受益于燃料电池规模化发展,2021-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将进入快速降本区间。预计在2021-2025年、2025-2035年系统成本复合年均降幅分别为 16.9%、5.3%。预计2025年,国产电堆及系统成本将分别降至1227.9元/千瓦、2384.3元/千瓦;到2035年,国产电堆及系统成本将分别降至603.9元/千瓦、1388.9元/千瓦。同时,电堆在系统总成本中的占比将逐渐降低。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未来随着政策加码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不断落地,国内氢能产业链发展将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未来5-10年内,氢能产业将会在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电堆系统、产线装备、基础设施等领域出现一批龙头企业,氢燃料电池将进一步降本增效,迎来快速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31日,常州氢湾正式启航,常州氢湾位于“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中轴,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启动区1000亩。启动区以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为主要阵地。一期先行规划34亩,拥有6万平方米孵化空间的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以“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引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常州
1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江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其中指出:当前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00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有序多元化增加,全省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00辆,投运一批氢动力船舶,累计
1月30日,《西咸新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正式出台。据方案介绍,西咸新区将打造陕西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研发和装备制造高地,2025年西咸新区氢能产业链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形成梯度层次分布企业结构。燃料电池系统生产能力5000套/年,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在
尼古拉公司宣布,它已经创建了一个新的全球品牌HYLA,以涵盖该公司用于生产、分配氢燃料的能源产品,为其零排放卡车提供燃料。超过300名来自车队、政府、供应商、能源业和媒体的代表出席了在尼古拉位于凤凰城的美国总部举行的发布会,会上强调了尼古拉能源和卡车业务取得的进展。尼古拉首席执行官兼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各地召开的“两会”上,氢能产业等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颇多的热词。氢能产业发展对于培育打造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布局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那么该如何抓住机遇,写好氢能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听各省两会“氢能”好声音。来源
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完成近3亿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浦智能、前沿投资、东风资管联合领投,陕煤秦岭科创投、上银国际、久奕投资、石雀投资跟投,高瓴创投和朗玛峰创投作为老股东持续追加投资。唐锋能源总经理朱凤鹃博士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和产线升级。唐锋能源创立于2017年
无论从政策端,还是从企业端、应用端、资本端、产品端来看,2022年燃料电池产业在经历疫情的考验下,依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在向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方向突围。(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游保平)政策层面,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让我国燃料电池产业的产业发展有了“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令第682号)等相关要求,现将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2500t/aETFE扩产项目)相关信息公示如下:建设项目的简介(一)项目名称: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创新药物、康复装备制造、海洋智能装备、氢能与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城市云脑、微系统模组等重点项目
摘要:云南首批氢动力汽车上路运行和光伏电解制氢的调试成功,建成国内首个具备综合热管理能力的固态合金储氢发电和液、固结合的氢储能系统。来源:北极星氢能网作者:程雪婷(云南电科院)近日,云南电科院承担的氢储能项目完成,云南首批氢动力汽车上路运行和光伏电解制氢的调试成功,实现了可再生能
1月1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领域。加快高效制氢技术攻关,推进储氢材
1月12日,中国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亿华通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氢能A+H第一股”,每股发售价为6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50股。截至1月12日下午收盘,亿华通报60.00港元,最高达到每股60.5港元,成交额1.09亿港元,换手率10.34%,总市值101.89亿港元。亿华通招股书显示,此次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Honda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集团)共同合作,开启Honda的燃料电池系统在商用车领域技术验证,该验证自2023年1月起在湖北省开始实施。Honda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开展了Honda燃料电池系统与东风汽车集团轻型商用车的整车搭载技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9日上午,由中国汽研投资建设的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该检验检测中心将建成氢能全产业链的测试评价能力体系,总体规划建设五大试验室:整车试验室、动力总成试验室、燃料电池试验室、氢能辅件试验室、电池电机试验室,并将提供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燃
2022年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项目执行的第一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下文简称“推荐目录”)是氢能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标之一,通过分析推荐目录,可以了解氢能汽车的发展热度、车型发展方向和企业投入力度等情况,有利于对氢能产业发展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和预判。在疫情影响之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2年12月3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了“关于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更新2022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捷氢科技回复表示,目前,公司上海工厂的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产能为6,000台/年,在燃料电池生产建设项目和燃料电池
12月14日,大连化物所与大连云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海创新”)合作研制的氢燃料电池无人船试航成功。该船以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DNL0301组)邵志刚研究员和周利研究员团队研制的风冷氢燃料电池为动力,以云海创新生态环境无人监测船为平台。风冷氢燃料电池以强制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4日,丰田汽车将与泰国最大规模的财阀卜蜂(CP)集团在氢气制造和氢燃料电池及氢能汽车引进等方面开展合作。据悉,双方将合作利用农场废物产生的沼气生产氢气,CP的配货卡车也将逐步引进丰田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等。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表示,本次合作对泰国环保出行很有利,已同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2日,港交所公告显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据港交所文件,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国泰君安国际和智富为联席保荐人。据悉,亿华通是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主要为客车及货车等商用车设计、开发并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产品
12月8日,国鸿氢能、徐工汽车重卡交付仪式暨战略签约仪式在徐工举行,100辆搭载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徐工重卡盛大亮相,正式交付并投入运营。这也是今年为止,国鸿氢能交付的又一笔百台级订单。在百辆氢车交付的基础上,国鸿氢能与徐工汽车就深化燃料电池在商用车方面的应用和市场推广达成进一步合作
根据香橙会研究院数据,截止9月底,今年全国范围内总共售出燃料电池汽车2593辆,配套系统装机达到247MW,38家系统企业实现了销售。其中亿华通、国鸿、重塑、捷氢、国电投分别以775辆、382辆、305辆、296辆、137辆的燃料电池汽车配套名列前五,总占比73.1%。从配套总功率来看,亿华通、国鸿、重塑、捷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骥翀氢能基于MH170电堆自主研发的车用燃料电池模块额定功率达305kW,是已知该类产品的最大功率,可支持270kW级燃料电池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0日,CINNOResearch发布了中国五大新兴科技产业投资调查报告,其中显示2022年中国(含台湾)新能源行业内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风电光伏、储能、锂电池、氢能等领域,其中风电光伏投资金额位于约为3.4万亿人民币、占比36.9%位居第一位,储能投资总额2.7万亿人民币位居第二位、占比约
日前,长沙市推进“双五”工程领导小组正式印发《长沙市“双五”工程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长沙全年铺排“五个十大”项目59个,其中十个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15个,年度投资约208亿元;十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4个,年度投资约40亿元;十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年度投资约322亿元;十个重大民生项目年度投资约
1月31日,常州氢湾正式启航,常州氢湾位于“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中轴,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启动区1000亩。启动区以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为主要阵地。一期先行规划34亩,拥有6万平方米孵化空间的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以“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引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常州
1月31日上午,50个市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北京市发改委介绍,此次集中开工的5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486亿元,突出重“大”项目引领,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超420亿元;突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其中社会投资项目22个、占比超4成,总投资超340亿元。。目前,市发改委已梳理出一季度计划开
1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江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其中指出:当前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00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有序多元化增加,全省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00辆,投运一批氢动力船舶,累计
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推动氢能在工业、交通等领域应用。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加快调整工艺流程结构,推广电弧炉短流程炼钢、球团替代烧结等结构性降碳工艺,推动绿色低碳关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29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新开工),其中包括:成都市新都区厚普国际氢能产业集群一期项目。名单如下:名单如下: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续建)合计:464个一基础设施项目(185个)(一)新型基础设施(21个)11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
1月30日,《西咸新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正式出台。据方案介绍,西咸新区将打造陕西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研发和装备制造高地,2025年西咸新区氢能产业链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形成梯度层次分布企业结构。燃料电池系统生产能力5000套/年,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在
近日,江苏常州武进区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武进区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新建(含已建)和改建的加氢站,且日加氢能力(按照压缩机每日工作12小时的加气能力计算)500公斤以上的,完成竣工验收并取得相关经营许可证后,按照不超过核定的设备购置投资总额10%给予补助,最高200万元,按建成时间计
1月29日,中联矿机举行ZT125FCEV氢能源矿卡交付仪式,标志着世界最大氢能源矿用宽体车成功交付。该款车是中联矿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持续发展新能源技术及产品的最新成果。中联重科ZT125FCEV氢能源矿卡是中联矿机研发的全球最大吨位氢能源宽体矿用自卸车。该车搭载两台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工程化和成熟
开工之日,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连续签订了一艘沿海小型绿色智能船舶和一艘22米氢燃料交通执法艇的设计合同,这是理工船舶继庐山氢燃料游览船之后再次承接的两艘氢燃料船舶设计合同。沿海小型绿色智能船舶是厦门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用于科研的氢燃料船舶,该船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氢能源技术在沿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