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临近岁末,一批煤化工项目再获进展,即将在来年“大干一场”:宝丰内蒙古300万吨/年烯烃项目环评获批,这是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新疆慧能1500万吨/年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项目,于12月1日起就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征求公众意见;国家能源宁煤集团规划新建一套年产360万吨的煤制烯烃装置,注资高达211亿元……
从多地最新发布的规划可窥见产业发展的热度。“十四五”期间,云南将继续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推广“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煤炭利用方式;河南将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列为8个具有引领性的特色化工产业链之首;贵州煤化工产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600亿元,新型煤化工产品比重提升到50%以上。
记者注意到,相比之前几十、百万吨左右的规模,新项目越来越走向大型化,原煤转化量明显提升。然而,用煤多了,难免加剧二氧化碳排放。在降碳大势之下,这一矛盾如何处理?
■■规模化、集约化是大势所趋
作为宝丰能源的“明星产业”,上述煤制烯烃项目一经公布便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将采取整体一次性建设,计划用时18个月。届时,宝丰能源烯烃总产能将达到520万吨/年。“另外还有140万吨/年煤制烯烃产能,已经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使用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中烯烃指标的批复》。未来几年,公司宁东100万吨/年烯烃项目、苯乙烯项目、针状焦项目等也将陆续投产。”宝丰方面表示,更多产能将提上日程。
在现有两套50万吨/年烯烃装置的基础上,宁煤集团规划一次性再上360万吨产能,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环评公示。“公司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经营亏损严重,抗风险能力较差。烯烃一分公司积极探索多种方案,但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拟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替代原有工艺。”相关人士称。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看来,装置大型化、产业集群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与发展趋势所在。“装置分散了,形不成规模化和集聚效应。如果做到了每一个基地、每一个园区,甚至每一套生产装置、每一条产品链,都能发挥出最充分的效果,不仅节省资源、降低成本,还会产出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记者注意到,除了企业,此番思路在多地发布的产业规划中也有体现。例如,近日公布的《贵州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修订)》就提出,当地煤化工产业存在整体效能不高、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对此,将按照“专业化、大型化、集约化、一体化、现代化”方向,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节能降碳是当前最重要任务
规模上来了,意味着煤炭消费量大幅提升。随之又有新问题——煤化工本就属于典型的高碳产业,接下来多地扎堆推进、大项目增加用煤,会不会持续加剧碳排放?进而带来高碳锁定效应怎么办?
傅向升坦言,煤化工原料是煤炭,在制取化学品过程中,碳排放量远高于以天然气和石油为原料的项目,减碳挑战更为艰巨。“以合成氨和甲醇为例,以煤为原料的吨氨、吨甲醇,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是4.5吨、2.9吨,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分别是3吨和1.1吨,煤头合成氨多排50%、甲醇多排1.6倍。可以说,节能降碳是煤化工产业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李君发也称,基于自身复杂性,行业门类复杂、生产企业多、产品数量多,不同细分领域的碳排放多寡悬殊。对此,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必须与绿色转型升级结合起来。
事实上,部分企业已开始着手应对减排压力。以宝丰内蒙古300万吨/年烯烃项目为例,其也是全球目前唯一的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我们打造了集制、补、储、运、加、用于一体的绿氢全产业链,未来将形成年产百亿立方的绿氢产业规模。利用风光互补发出的绿电,电解水制取绿氧、绿氢,以此分别替代煤作为原料和燃料,直供化工系统。”宝丰能源总裁刘元管解释。
国家能源集团化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充分利用煤化工项目碳排放浓度高、集中度高、易于低成本捕集的优势,正在推进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不同地址条件选址及关键技术研究,为碳中和阶段启动大规模减碳提供支撑。此外,公司还在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包括制合成气、绿色甲醇、可降解塑料等,建立技术储备。
■■破解发展与减碳的双重压力
“发展现代煤化工,不仅可以缓解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必要支持,还能实现我国能源化学品生产的多元化,推进煤炭消耗由燃料向原料转变,提升国际油气价格波动的抵御能力,并弥补石油化工不足,推进化工行业形成更加合理的结构。”上述化工公司负责人进一步称,稳步推进“双碳”目标,离不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尽管面临着发展与减碳的双重压力,产业方向不可动摇。
如何寻求破解之道?该人士提出,规模化布局的思路,不仅限于煤化工项目本身,还可建设煤、油、化、新能源一体化的综合能源基地,由此提升集约化水平,推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在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总体投资的同时,打造能效高、排放少、效益好的转型升级样板工程。“与传统煤化工相比,现代煤化工项目的碳排放已有所减少,但在原理上仍不可避免。与清洁能源深度耦合,则可以大幅降低排放。以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估算,当补入足够绿氢和绿氧后,吨烯烃产品的碳排放下降约70%。”
傅向升认为,煤化工产业与绿氢的耦合,应成为当前重点探索的路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已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优化煤化工、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结构。若绿氢价格和所需量都适宜,采用补充绿氢的方法来调整碳氢比,煤化工面临的减碳压力能够降低不少。”
“但也要注重节能降碳措施的可行性。”李君发提醒,若是片面追求减碳效果,大量采用不成熟的技术或设备,反倒会影响项目“安稳长满优”运行。“推荐采用相关领域内的共性节能降碳技术,提高技术的推广价值,同时也要结合项目实际,摸清家底,分类施策,分步实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9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开发区要加快探索建设绿电产业园,推进新建标准厂房有序开展分布式光伏利用,建立完善分布式能源系统,分阶段、分区域实现对企业“绿电直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为外向型经济
5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一行,双方围绕深化央地合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行座谈交流。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鹏,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秘书长额登毕力格,副市长邬建勋参加座谈。邹磊对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国家能源集
日前,国资委发布中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需长期整改事项进展情况中提到,在煤炭资源增产增储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召开研究解决煤炭储量、产量不足问题专题会议。抢抓政策“窗口期”,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发布鄂尔多斯6家新型研发机构发布9项前沿科技成果,其中,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张宇闻发布“iMEMS储能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储能系统内部微电网的能量控制,对智能电网的能量实施正确、高效的能量自动分配和管理。鄂尔多斯
近日,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融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揽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千亿元融资批复,为项目的稳步推进筑牢资金“压舱石”。作为千亿级投资重点工程,榆林化学始终锚定“四个一流”建设目标,紧扣“四种经
5月19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国斌,双方就深化企地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座谈交流。广元市委常委、秘书长龙兆学,副市长吴勇参加会见。王树东对何树平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中国中煤生产经营、产业结构、发展思路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针对内卷式竞争问题症结,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升级。具体来看:新华社中经社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能否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整治“内卷式”竞争是大家都十分关注的一件事。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已作出明确部署。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近期,多家电力央企通过高层会议、基层调研、战略合作等形式,部署“十五五”规划工作,提到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等,同时强调提质增效与风险防控,为新一轮战略规划奠定基础。华能集团在4月至5月的多次会
日前,临汾市政府印发《临汾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提出,降低涉NOx企业排放量。火电企业每日高温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6%的条件下,控制在35mg/m3以内,其他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控制在40mg/m3以内。焦化企业焦炉烟囱NOx日均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8%的条件下,控制在45mg/m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月逢先生指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启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二期、榆横综合中试基地二期建设,运行好陕西能
一个搞石化的在煤化工领域翻出了新花样!(来源:石油Link文|木林森)能源领域正发生一场大变局。这种变局不仅体现在新能源的爆发式增长,还体现在煤炭、石油在能源领域占比的逐步削减。在这种大格局下,曾经推动全球工业快速发展的煤炭、石油迎来了新的挑战:加速转型。企业作为这种转型的主体,也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东方希望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发布“新塑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煤化工专项组碱水电解制氢装置招标公告”,采购1套规格为333.33m/min95℃的电解槽(20000Nm/h电解槽),招标人为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据了解,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为上海东方希望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据此
4月15日,中电环保公布,近日,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与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陆公司”)签署了内蒙古荣信化工有限公司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公辅装置中的中水处理系统订货合同(合同编号:037419-30000-EMP10-0006-001)以及脱盐水系统订货合同(合同编号:037419-30000-EMP10-0001-001),上述两
4月14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全面总结一季度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奋力推动实现“双过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出席会议,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事、党组副书记余波主持会议,
3月25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以下简称:榆林化学二期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项目评审会审批,成功获批信用融资150亿元,这是该项目首次获批的百亿元融资,标志着项目融资取得关键性突破。作为2024年陕西省首批开工的四个千亿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日,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新能”)发布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开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公告显示,金开新能出资20亿元人民币,100%持股。金开新能称本次设立全资子公司是公司践行“绿电+”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基于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终端形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3月9日,靖远煤电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搬迁改造)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作为大型煤化工产业项目,靖远煤电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搬迁改造)项目规划总投资54.67亿元,占地1089亩,整体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就地转化原煤约172.5万吨。
煤炭兜底、多能互补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天然气产业为落脚点,分析了多能互补的基本形式和实现条件,认为要提高极端情况下天然气行业的多能源转化能力,就需要提高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间热网、电网、气网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分布式/分散式利用重点领
于1966年出生的邹磊,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又迎来了一次重要变动:从大唐集团调往有着五大发电“新大哥”之称的国家能源集团担任“一把手”。为什么是“又”?类似的调动在邹磊身上已经上演了3次之多。2016年5月,时任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邹磊调往东方电气集团任董事长、党组书记,这年,邹磊50岁。
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捷报频传,成功中标陕煤榆林化学二期项目汽轮发电机组设备订单、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汽轮发电机组设备订单、国电投江苏常熟替代扩建项目机电炉辅全套主设备订单以及三个高压加热器项目订单。陕煤榆林化学二期项目订单电站集团中标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
近日,全国31省区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发布,各地总结2024年的发展成绩,并发布2025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能源电力领域涉及新能源、新型能源体系等关键词,北极星将12地相关内容梳理如下:北京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00万辆,绿色电力占比达到26%。建立健全燃气、电动自行车等全链条监管机
5月2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来访的卡塔尔能源事务大臣萨阿德·卡阿比。双方就加强中卡能源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王宏志表示,中卡友谊源远流长,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能源是中卡经贸合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合作成果丰硕。近年来,中卡能源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能源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5月23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自2020年10月1日我国主要油气管道整合运行以来,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单日最高输气量突破11亿立方米,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并网五年来我国天然气管网负荷率提升12个百分点至80%,跨省管输价格下调5%,每年节约社会用能成本120亿
截至5月18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近6000万千瓦时。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气化提升,形成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快速上升的“两降两升”良好局面。塔里木油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5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CCUS井,以初期8吨/小时的速度精准注入地下油藏,既驱动原油增产,又实现二
5月2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披露新能源新业务2024年进展,2024年,中国石油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含形象进度)。高纯氢总产能达到8100吨/年,较上年增长23%。新增地热供暖制冷面积超1500万平方米(含运维),累计建成地热供暖制冷面积超5000万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长庆油田第二口“氢代油”钻井先导试验在靖32-40井圆满完成。这次现场试验首次实现钻井过程100%“氢代油”作业,氢能设备连续稳定运行200余小时。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长庆油田积极探索“油气热电氢”融合发展新模式。2024年12月,长庆油田在国内率先开展“氢代油”钻井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来访的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潘国强。双方就推进中新能源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王宏志表示,能源是中新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在双多边平台保持密切沟通,两国企业相互投资,并在电力、油气、储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未来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十分广
近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详情如下:广东省能源局关于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粤能许可〔2025〕32号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节能报告》收悉。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
逆势揽金超3500亿三大油企“存量提效#x2B;增量突破”三大油企2024年报收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529.25亿元,日均盈利近10亿元。在国际油价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