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海底通道资源的日趋紧缺,高压电缆线路随跨海桥梁敷设的建设方式在海岛电网建设中使用得越来越多。但在长距离随桥电缆工程中,仅采用蛇形敷设的方式难以满足电缆因桥梁变形而伸缩变化的需求,电缆的使用寿命和长期运行可靠性会受到影响。为解决这项技术难题,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了多尺寸紧凑型模块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为保障随桥电缆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攻克随桥敷设高压电缆最大技术难点
电力是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海岛输电工程中,跨海架空线路建设方案投资规模大、建设难度高,海缆线路建设方案输送容量较陆缆低,且易受船舶锚损等外力破坏影响。而高压电缆随跨海桥梁敷设的输电线路建设方案可将交通与电力通道合二为一,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海岛供电方案,越来越受到相关地区政府部门和供电公司的认可,已逐步成为海岛电网建设的重点方向。
气候环境、桥面荷载等因素变化会引起桥面伸缩缝高频率、大尺度伸缩,带动敷设在该区段的电缆频繁伸长和压缩,可能导致电缆损坏甚至断裂。这是高压电缆随跨海桥梁敷设最大的技术难点。
跨海桥梁不同区段存在不同尺寸的伸缩缝,一般桥梁的伸缩缝宽度在240至640毫米之间,部分大跨度桥梁的伸缩缝宽度甚至会超过1米,必须配置能应对高频率、大位移工况的电缆伸缩补偿装置才能消除桥梁伸缩对电缆的影响。
此前,国际上主流的电缆伸缩补偿装置技术被少数国家垄断。国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不仅费用高昂,而且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因装置尺寸较大导致的安装受限、适用的伸缩缝尺寸有限等问题,可能增加随桥电缆工程伸缩补偿装置的购置成本,甚至加大桥梁本体的建设难度。
国网浙江电力依托舟山鱼山大桥和舟岱大桥随桥电缆工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研发了一种多尺寸紧凑型模块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
电缆伸缩补偿装置安装在桥梁伸缩缝区域的两端,一头为固定端,另一头为移动端。其工作原理是当移动桥面受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向固定桥面伸长时,固定在移动桥面上的固定架同时向固定桥面移动;位于伸缩缝处的装置模块受拉或受压后,推动位于同一移动支座上
的相邻模块移动,从而带动各个单拱模块上的不锈钢板及上面的电缆随钢板轨迹同步移动,最终实现电缆按设计轨迹均匀变形。
多尺寸紧凑型模块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具有多种优点
国网浙江电力研发的电缆伸缩补偿装置具有模块化、紧凑型、高防腐性等优点。
一般而言,在桥梁设计中,电缆通道往往位于两侧桥梁的狭窄涵洞内,敷设场地空间有限,桥梁本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又对涵洞的承载量有较多限制。这些因素决定了伸缩补偿装置的体积和重量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常规伸缩补偿装置是水平放置的,所占空间较大,自身重量较大,在布置和安装上也受到一定限制。
多尺寸紧凑型模块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可竖向布置,相比常规电缆伸缩补偿装置减少45%的占地面积,单体重量减少近26%,减少了桥梁附加承载量。该装置安装简便,与桥梁设计施工结合更紧密,扩大了可应用的范围。
以舟岱大桥为例,大桥跨海段全长约16千米,伸缩缝宽度在320至1600毫米之间,总计40余处。目前常用的电缆伸缩补偿装置规格单一,无法灵活适用于各种尺寸的伸缩缝。国网浙江电力提出模块化串联单元思路和多拱协调变形机制,研发的电缆伸缩补偿装置适用于80至1600毫米区间的大、中、小型各类桥梁伸缩缝,可以一揽子解决工程中各种伸缩缝补偿问题,实用性与可迁移性强。
跨海大桥所在的海洋环境腐蚀性强,易发生金属生锈、开裂现象。多尺寸紧凑型模块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主体结构采用稀土热镀锌与石墨烯改性重防腐配套涂装涂层,核心部件采用316L不锈钢,具有极强的抗腐蚀能力,将重腐蚀环境下电缆伸缩补偿装置的防护年限从25年延长至50年,减少了后期检修工作量,提升了设备的环境适应性。
采用该装置便利性经济性良好
多尺寸紧凑型模块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成功解决了海岛供电问题中的重要技术难点,降低了相关工程综合建设成本,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2022年10月,多尺寸紧凑型模块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获第五届浙江省工业大奖。
目前,该装置已经在鱼山大桥随桥电缆工程蓬莱—鱼东220千伏线路工程及舟岱大桥随桥电缆工程洛迦—鱼东220千伏线路工程中应用,累计使用70套。相比采用国外设备,采用该装置每套平均可减少费用上百万元,已累计节约投资上亿元。
按舟山群岛主要岛间10座规划桥梁测算,相关输电工程若采用随桥电缆方案,能减少海域占用面积约32平方千米,减少登陆点占用海岸线长度约5千米。使用该装置还避免了进口设备尺寸不一、组合复杂等问题。
基于当前城市廊道紧缺现状以及城市建设资源共享的理念,多尺寸紧凑型模块化电缆伸缩补偿装置还可应用在内陆城市大体量桥梁工程的随桥电缆建设中。随着装置生产、安装经验的逐步积累,该装置也可应用于“一带一路”电力工程建设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30日,两部门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度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方向和推进机构名单的通知。其中南方电网公司作为推进机构的重点研究方向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及屏蔽材料入选。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度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
1月1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通途路综合管廊电力舱,宁波供电公司员工对照标准化验收作业卡,对新更换的高压细水雾安全控制阀进行验收。本次验收是该公司全面推行高压电缆隧道和综合管廊电力舱标准化管理后的首次验收。目前,宁波在运的高压电缆隧道和综合管廊电力舱共敷设高压电缆51回,长达81.28千米,其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的“中央研究院”,南网科研院始终坚持战略引领、创新先行,自2022年3月入选“科改示范行动”企业以来,围绕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了全面创新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创新布局,构建创新生态,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奠定
12月20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研发建设的省内首个高压电缆专业精益化管理平台系统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据悉,为在全省范围内探索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集精益管理、在线监控和三维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电缆网精益化管理系统建设路径,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按照甘肃省电力公司统一部署,积
“经测量,美铁线接地环流6.3安培,红外检测温度正常,目前线路运行状态良好。”12月5日,山东济南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组织员工对11月送电的220千伏美铁线开展带电检测,确保新改线路正常运行。作为山东省内首个由“大截面、大段长”电缆组成的高压线路迁改工程,该线路的成功改造,标志着济南供电公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7日晚,美国一架载有2人的小型飞机在马里兰州撞上高压电缆线,导致周边地区大规模停电。据报道,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消防局称,这架飞机是在当地时间下午5时30分左右,在蒙哥马利村失事。它在离地面约30米高的地方被通电的电线缠住。据华盛顿地区波多马克电力公司称,这起意外导
11月17日,在安徽桐城市35千伏双港变电站检修现场,桐城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班员工龙刚使用该公司自主设计的新型高压电缆接头扭矩套管,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高压电缆接头制作,并将电缆一次性连接到开关柜位置。“以前在电缆施工和电缆故障抢修中,用压接钳制作一根高压电缆接头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耗
“110千伏余桂营建芙线B相护层电流较大,需现场排查。”11月14日,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在线监测智能预警模块自动推送一条电缆护层电流异常信息。收到信息后,运检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核实和处置。电缆是城市供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高压电缆精益管理水平,2019年11月,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搭建
10月30日,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35千伏聚丙烯低碳环保电缆在天津落地应用。这是我国35千伏环保型电缆首次挂网运行,是环保电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35千伏环保电缆生产制造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聚丙烯低碳环保电缆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电科院、国网天津电缆公
高压电缆线路是城市供电的主动脉,如果发生故障的话就会影响居民用电。高压输电电缆入地之后,为了方便检修,供电公司会在沿线设立检修井。截至9月底,江苏南京全市输电电缆通道上已安装智能井盖379个。预计到今年年底,智能井盖数量将达到900个。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推动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
近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守护一方光明、温暖万千百姓为己任,全力以赴保供电、强安全、促发展,在服务宁夏打赢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七大战役”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2022年,宁夏电力年度外送电量再创新高,有力支援了全国保供大局。夯实
“高压氧舱、弥散式供氧设施配置更符合工程实际需要,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参建人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安全。”近日,国网特高压公司在成都召开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换流站工程建设前期方案审查会,确保工程按期开工建设。针对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换流站地理位置偏
从2021年8月起,历时14个月,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送电。今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更加直观地了解这项工程。●2121千米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全长2121千米,跨越5个省(市)。●7毫秒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后,金沙江的清洁
甘肃省能源资源充足,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更为丰富,未来经济发展仍将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山东省作为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的试验区,正在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2021年以来,山东省用电负荷增长较快。“十四五”期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2022年12月31日18时56分,随着“双极操作至运行状态”最后一个动作完成,天广直流阀控改造工程竣工投运。本次阀控改造对促进行业阀控技术迭代升级、示范应用自主可控芯片等国产核心器件、增强天广直流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后续同类阀控改造及新的直流工程建设提供借鉴。本次阀控改造涉及天生桥
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作为晋电“下江南”特高压通道,雁门关—淮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雁淮直流”)2022年全年外送电量达371.2亿千瓦时,约等于1550万个家庭的年用电量,同比增长30.2%。雁淮直流起于山西朔州,终于江苏淮安,最大输电能力800万千瓦,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
12月31日,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克服疫情困难,历时10天,圆满完成天广直流国产化阀控系统改造现场调试工作,助力南方电网国产化直流阀控关键器件自主可控迈出重要一步。天广±500kV直流输电工程于1998年由西门子公司建造,西起黔桂交界的天生桥,东至广州,投运至今22年累计输送清洁水电约1496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国家电网特高压部副主任黄勇说,白浙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是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电力外送通道之一,是一项助力我国东部地区电力保供
11月27日,2021年度中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创新成果评审结果揭晓,国网天津经研院申报的《节能导线在架空输电工程中的选型应用分析》项目喜获二等奖,实现了经研院在该领域的历史性突破。本次活动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旨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
春节长假1月21日至27日,浙江电网全社会最高负荷4707万千瓦,最低负荷2873万千瓦,最高负荷不到去年夏季高峰的一半。国网浙江电力持续开展节假日特巡,充分利用通道可视化、在线监测、红外测温、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用采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开展负荷分析,聚焦密集通道、跨省
1月16日一早,浙江金华婺城区供电分公司雅畈供电所员工们翻山越岭,到婺城区各山村检查配电线路、客户电表,及时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并为客户检修表后线路,安装节能灯。近期,很多几年没回家过年的“打工人”陆陆续续踏上了归途。今年春节,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做好农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11日,玉环市发改局核准批复了台州龙门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双环间隔扩建工程。项目详情如下:一、项目名称:台州龙门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双环间隔扩建工程(代码:2209-331083-04-01-591295)。二、本项目建设地点为玉环市楚门镇,项目在龙门变预留土地内建设。三、项目建设
1月11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由该公司建设的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目前已完成3万余家重点企业用能数据接入,汇聚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数据476.42亿条,65项能源大数据产品,从用能时间、用能方式等方面重塑浙江人的用能习惯,让浙江能源使用越来越智慧。2023年,浙江将加快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
1月10日,国网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在±800千伏宾金直流特高压金华段部分地线开展移动式直流融冰演练。本次演练采用移动式SVG成套装置等设备对特高压线路地线进行融冰,由输变配全专业通力合作,旨在预防今冬明春雨雪冰冻灾害,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途经金华、衢州的±800千伏宾金直流特高压是我国“西电
1月10日获悉,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出电力交易平台客户智能注册服务。宁波传奇广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智能注册功能,快速注册登记,成为浙江省首家使用这项服务的企业。“之前我们需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签署入市承诺书,登录交易平台填写企业信息,之后还要把材料交给交易中心
1月10日获悉,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出电力交易平台客户智能注册服务。宁波传奇广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智能注册功能,快速注册登记,成为浙江省首家使用这项服务的企业。“之前我们需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签署入市承诺书,登录交易平台填写企业信息,之后还要把材料交给交易中心
2022年12月3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员工王庆娟打开客户侧智慧决策中枢“营销大脑”,登录“营销管理驾驶舱”查看电力消费指数,分析产业链运行情况。这样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在国网浙江电力各专业工作中已成为常态。2022年,国网浙江电力在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基础
12月22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22年第二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首份合同签署。“我们在协议库存招标中首次使用多种数字化手段,采购变得更高效。”招标项目经理吕含誉说。国网浙江电力立足物资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不断深化推进数智应用,在大型评标项目中引入“绿色要素”,构建绿色、智慧、高效的物资
近日,随着浙江省诸暨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用能数据接入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浙江实现29773家重点用电企业用能数据100%接入,这标志着浙江省在引导能源消费总量合理控制,促进能源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上取得关键性成果。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以国网浙江电力一体化云平台为核心建立,浙江省能源监测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