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资料来源:Wind)
图1 2021—2022年原油市场价格
(三)能源供应系统更加脆弱
欧洲绿色浪潮下,工业国家普遍追求激进转型策略,相继签署《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欧盟《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等能源转型条约;2019年,欧盟提出《欧洲绿色协议》作为其2050年碳中和路线图;2021年推出了“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建议之一,是在欧盟范围内,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40%以上。化石能源迅速退出,形成以天然气为支柱、退煤退核、风光并进的态势。然而,新能源增长速度不及煤电等化石能源退出速度,风能发电、光伏发电占比较低,电力系统受天气影响较大,稳定性大幅降低。2022年夏季,欧洲遭遇五百年以来最严重干旱,水电骤减,“欧洲蓄电池”挪威的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10%。
由于欧洲能源子系统互联互通程度较高,当总供应紧张时,单项能源短缺会快速扩散至整个能源系统、汇聚至电力领域,从而形成以电价飞涨、供电不足为典型特征的新型能源危机。欧洲当前的能源危机实际上是以天然气短缺为内在根源、电力紧缺为表现特征的系统性能源危机。
(四)地缘政治事件预警能源安全
以乌克兰危机为代表的突发性地缘政治事件威胁能源安全已成为常态。欧盟经历三次天然气改革,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三分之一,2021年欧盟80%以上的天然气消费依赖进口,其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约占40%,俄罗斯2021年向欧洲输送约1440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要求各国以卢布支付天然气费用;9月,“北溪”管道因爆炸停运,至今仍未恢复,俄罗斯至欧洲天然气断流。天然气连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直线上涨,能源成本急剧上升,进而推高通货膨胀。
(数据来源:荷兰产权转让设施天然气价格指数)
图2 TTF天然气期货市场价格
(五)“逆全球化”改变能源安全观念
全球新自由主义思潮渐退,“逆全球化”大行其道,中美博弈加深,我国能源安全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形势。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全球范围内石油公司大幅削减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投资,导致部分国家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产业、学术领域均亟需更新能源资源观念及认识,充分认识到能源资源自给的重要性,切实从行动上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二、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提升我国能源体系韧性
总体来看,保持定力与韧性是维护能源体系总体安全稳定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发展机遇、矛盾、挑战并存的时代,不确定性是最大的障碍。但越是在动态发展时期,越要保持战略定力,锚定目标不动摇,以不变应万变,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前进方向。在应对不确定性中,精准的预测与控制常常失效,加强系统的韧性管理是抵抗冲击的关键对策。定力能避免能源市场大起大落,韧性更强调容错性和恢复力,意味着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可自动恢复到平稳状态,能够在稳态下进行可控的供需调整。定力是前提,韧性是根本。具体来说,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稳定化石能源基本盘上保持定力
充分认识能源转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先立后破,保障能源的安全稳定供给,避免因急躁冒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认为能源系统不可能同时具备能源清洁、能源稳定、能源廉价三个特征。面对新的全球能源发展形势,新型能源体系在不可能三角中的侧重点将发生变化。作为相对清洁的天然气,在稳定化石能源供应基本盘中将扮演日趋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化石能源是煤炭,2021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比例为67%。但欧洲能源危机预警,在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时,仅靠单一种类的化石能源保供,存在极大的能源安全风险。短期内,欧洲以重启煤电厂及核电站等措施渡过能源危机,长远角度应继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欧洲经验表明,在全球经济危机与能源危机并行时代,经济政策制定时对能源安全的考量压倒对能源效率的考量,重启多种化石能源保供是重中之重。
(资料来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
图3 不同能源在“能源不可能三角”中的位置
一方面,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路线不动摇的背景下,“能源不可能三角”中的能源清洁不可或缺,动荡的全球能源、经济、政治现状也对能源稳定提出高要求,能源价格成为可以略微退让的环节。煤炭与石油清洁性不足,绿氢制备成本极高,常见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稳定性不足,碳排放量较低、供应稳定、价格并非极其昂贵的天然气成为当前形势下能兼顾能源清洁、能源稳定、能源廉价的一次能源。
另一方面,天然气在二次能源稳定供应中依然发挥关键作用。相较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具有调峰灵活、清洁低碳等优点,在降碳减排的同时,可以有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新能源消纳和能效水平。相较电化学储能发电调峰,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更低。2021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5%,电化学储能的关键原材料——锂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约70%;2021年我国天然气进口自澳大利亚、美国、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等多个国家,而超过96%的碳酸锂进口自智利和阿根廷。将气电调峰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天然气发电作为调峰电源能使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更有保障。
(二)以统筹兼顾思维提高能源供应体系韧性
能源系统韧性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与此同时,碳中和共识在新动荡中强化,发达国家大多把加快新能源发展、早日实现能源转型视为保障能源安全、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
能源系统的韧性,是能源系统在发生能源供应冲击、需求突变等复杂剧烈变化时保持能源供需稳定的能力,其内涵包括稳态运转、灵活反馈和战略次序。稳态运转意味着能源系统运行不能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不能搞“运动式”降碳、“跃进式”接入波动性强的可再生能源,以免造成能源供应混乱无序;灵活反馈是指能源体系要像面团一样能够随时回归原始状态,而不是弹簧式剧烈波动,造成能源消费的剧烈动荡;战略次序是指运行机制要做到先立后破,安排好发展优先序,统筹长短期发展目标。预期管理是统筹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能源系统高韧性的关键前提。通过使用多种手段在经济社会及能源系统中进行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预期,实现需求调整,在相对稳态下匹配能源供需,才能实现能源系统稳态运转。
(资料来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
图4 “弹簧式”外界波动对不同韧性能源系统的影响
在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在多元体系中增强系统的韧性是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来说,一是要提高现有能源资源供应能力,加大勘探开发和藏储力度,随时保障多种能源冲锋上阵,提高能源资源“应急箱”的能源资源数量;二是不断开拓未知区域、未知能源,加强能源资源“应急箱”的能源种类储备;三是提高应急监测能力,超前预判即将到来的风险与挑战,提前清点并预备“应急箱”的能源种类与数量,及时准确决策“应急箱”向外输出内容。
三、有关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就提高我国能源安全韧性提出以下五方面建议:
(一)平衡好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发展
平衡新能源增量与化石能源兜底保障间的关系,根据实际统筹好新能源发展时序。一是摸底各能源品类全生命周期国内部分的碳排放,核算化石能源碳排放量,预测不同时期技术进步将带来的碳排放减少程度,为超前研判提供充分依据;二是大力推广以电代煤、以气代煤技术,降低高排放、高污染的煤炭直接需求,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降低燃煤发电排放量;三是着重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加大国内增储上产力度;四是坚定不移发展天然气,充分释放天然气取暖、发电及调峰、参与工业生产的潜能,发挥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桥梁作用。
(二)高度重视天然气发展,加强保障能力建设
短期内,结合电力供需形势扩展天然气利用方式,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以管网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产业链整体市场化运营水平。在气源有保障、气价可承受、调峰需求大的负荷中心适度布局调峰气电项目,增强电力系统快速调节能力。积极推进风、光、气多能互补项目,促进天然气发电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并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在有规模热(冷)负荷的工业园区等区域适度建设天然气分布式燃机、LNG冷能利用、LNG冷能空分等项目,夯实能源供应保障基础。此外,欧洲天然气储气库总存储能力约为1075亿立方米,约占天然气消费量的三分之一,而我国储气能力仅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6%,应加快利用盐穴建设地下储气库,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
中期内,多渠道扩展天然气资源来源,争取市场定价话语权。扩大天然气进口渠道及方式,与伊朗、沙特等更多国家签订中长期与现货合约,加快推动中俄中线建设,在国家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依托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进行小范围、小规模天然气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强化全球LNG资源配置能力,全面拓展进口国别及航线,完善LNG接收站、LNG运输船、陆上管道等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以政策支持本土企业扩大自有LNG运输船队伍并发展航运商保,提高LNG进口韧性。
长期来看,仍应将天然气作为可再生能源系统“应急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辅以CCUS、海底固碳等技术实现未来天然气碳排放对冲。
(三)加大勘探投入,提升资源统筹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常规天然气勘探潜力已基本实现,但对深层资源认识程度仍然较低,对中西部大气田成藏规律认识不足,深海复杂气藏仍面临一系列技术瓶颈,全国范围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仍不明晰。应高度重视勘探投入,挖掘深层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具备随时开发上产条件,提升能源资源统筹能力。
我国南海地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目前深水沉积盆地地震测线密度低、钻井少,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地质条件、成藏因素、分布状态仍然不清晰,相比墨西哥湾、北海等深水海域的勘探程度差距较大。因此,我国仍需大力投入和推进深水油气勘探,尤其是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南海南部、南海东沙等重点区域。适时在日本南海海槽等地区进行跨国联合勘探开发行动。针对南海富碳天然气,开发利用并推广富碳天然气CO2-CH4干重整、富碳天然气制甲醇一体化、富碳天然气CO2加氢制液体燃料等技术,实现天然气利用转型升级。
(四)不断挖掘海洋能源开发潜力
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6961个,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十分丰富,但能源利用成本极高。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海洋能开发治理体系,发起海洋能发展专项支持基金,加快推动海洋能人才队伍建设,储备一批战略级规划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生产制造人才和施工建设人才,选拔和培养出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高级技术研发人才,推动海洋能开发利用成本下降。同时,不断开展深海能源资源发掘,加大海洋资源开发投资,打造海洋油气为龙头的海洋能源产业链,探索人类未知的海洋能源。
(五)持续完善清洁能源发展的外部条件
关键矿产是当前我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外部条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铜是电力基础设施的关键材料,几乎应用于所有的低碳能源技术;钕、镝和镨广泛用于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大量使用镓、铟、锗、碲等;电动汽车需要锂、镍、钴、锰。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光伏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和电动汽车比基于化石燃料的同类产品需要更多的矿产。而我国钴、镍、锰、锂、铂族金属、铜等关键矿产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关键矿产供应链易遭受地缘政治等突发性紧急事件的冲击而断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通过开发海洋资源,可以对我国清洁能源转型形成有力支撑。已探明具有开发前景的深海矿产资源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清洁能源发展所需的镍、钴、锰总储量分别高出陆地相应储量的几十倍到几千倍,近23亿吨的潜在钴资源存在于海底锰结核中。2021年,中国海洋矿业生产总值为180亿元,仅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0.5%,潜在发展空间巨大,但当前仅有五矿集团、北京先驱等企业获得了国际海底区块勘探权,参与主体亟待丰富。建议深化清洁能源-矿产耦合关系研判,提升深海矿产开发产业管理规范性,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摸清矿产资源家底和需求,制定海洋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加强勘探、评价和开发顶层布局,完善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政策法规。加强深海矿产开发的科技创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开放合作环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兜底保障稳根基统筹推进转型升级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王睿佳2024的脚步仍似回声未尽,2025的卷轴已然铺展开来。回首上一年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煤电的贡献举足轻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充分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以下简称“能源工作
吉林油田:“三大篇章”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截至2月7日,吉林油田320支作业施工队伍已全部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呈平稳有序态势。连日来,吉林油田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建设目标,全力打造“三分天下”升级版,开创老油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续写“松南效
2月11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国际业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集团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和国际化经营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总结2024年国际业务工作,安排
福布斯网站发表署名WesleyAlexanderHill(何伟龙)的文章,题目是:China’sDeepSeekAIReshapesGlobalEnergy(中国DeepSeekAI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DeepSeek是中国科技出口的最新成果,可能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无论其对人工智能的最终影响如何。中国的新兴企
矢志不移积厚成势,奋力迈入新时代陕煤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陕煤集团召开三届四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2月11日,陕煤集团召开三届四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和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动员会精神,落地落细全省国资系统工作会
尽管效益显著,但退煤的实现绝非一朝一夕。(来源:能源新媒文/JudyLim作者系IREX气候金融学者)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不断加强,从煤炭转型到可再生能源对于实现减排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加快煤炭行业的公正转型》强调了这一转型的紧迫性,指出需要大幅减少未减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关于上海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机制,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推动实施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转型举措,实施煤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1月1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广西将加快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推进白龙核电一期工程、源网荷储
2月10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主持召开党组会,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等,结合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党组副书记李向
“新春第一会”是观察各地发展的重要窗口具有风向标意义,因此备受关注。2月5日,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浙江、山东、湖北、重庆、安徽、辽宁等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为全年工作定调。今年,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成为各地“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能源,作为发展战
2月14日,以“数智·预见未来”为主题的海尔新能源2025年生态大会在青岛召开。聚焦行业发展新趋势,海尔新能源正式启动“升维行动”,推出具备数智科技创新力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致力于以AI数智重塑新能源行业,促进分布式新能源管控数字化、交易市场化、融合多元化、模式一体化的发展,成为数
迈入2025年,中国大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力以赴增发电、保供应、抓安全、促发展。1月份,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4.76%,其中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88%、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0.28%、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47.08%,煤炭产量同比增长41.13%,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28%,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12日,水发兴业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通过特定安排,实现出售附属公司水发清洁能源48%的股权,此部分股权评估价值约4.72亿元。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在水发清洁能源的实际间接权益将减少19.2%。同时,基于与中国信达的相关交易安排,公司将获得额外款项,实现现金流净增加1
近年来,博州围绕构建绿色安全新型能源系统,加快“风光”资源潜力释放与优势转化,系统推进风电、光伏、光热、火电、独立储能等全要素能源一体化开发利用,重点在能源综合基地建设、关联产业联动发展、电网整体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突破,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风光水火储能源基地。㈠科学编制规划。制定新
2月12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在总部与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廖林,党委副书记、行长刘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金融业务合作进行交流。会谈后,双方共同见证国家电投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守川;国家
“2024年,格尔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1151.31万千瓦。”格尔木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翠云12日告诉记者,全市新能源装机已达1076.3万千瓦,占青海省新能源装机的20.9%。“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昆仑山下,柴达木盆地南缘。因青藏公路的修筑而兴起,为青藏甘新四省(区)的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2日,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暨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举行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与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合作协议、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将联手打造四川首个跨区域源网荷储
新疆阿克苏地区日照时间充足。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近年来阿克苏地区的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光伏装机保持上升态势。截至目前,阿克苏电源装机达到1082.86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为815.0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5.27%,绿色正成为阿克苏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储能项目建设在阿克苏乌
2月11日,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小彦在公司本部会见了国核电力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启钊一行,双方就推进海南州戈壁基地建设、深化更多领域务实合作等进行交流座谈。公司副总经理沈德,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霍兵,国核电力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祝洪青,副总经理倪恒陪同会见。姚小彦对李启钊一行的
近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昆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前提下,有序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有序淘汰落后煤电,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
迈入2025年,中国大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力以赴增发电、保供应、抓安全、促发展。近日,从中国大唐获悉,1月份,该公司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14.76%,其中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88%、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0.28%、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47.08%,煤炭产量同比增长41.13%,利
记者1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据介绍,2024年,国开行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加强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2025年,全区能源系统将从提升能源安全供应保障能力、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应用、培育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着力,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力争年内全区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00亿元。2025年,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全
岁序更替,华章新启。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谨向关心支持国家电投集团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合作伙伴和各界朋友,向心系国家电投集团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员工家属,向奋战在国家电投集团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春节期间仍坚守在生产经营、能源保供一线岗位的员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最崇高
最近,江苏省国家保密局发布2024年“贯彻落实保密法,你我都是护密人”主题征文活动获奖表彰名单。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优秀组织奖,是唯一获此荣誉的驻苏央企,该公司另有8部作品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这一成绩不仅是对过往保密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我们持续奋进的强大动力。在数字化飞速
1月15日,新疆重能石头梅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汽轮机扣盖一次成功,标志着1号机组汽轮机本体安装基本进入收尾阶段。汽轮机属精密设备,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机组投产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汽轮机扣盖是汽轮机安装中最为重要、最为复杂的环节,是安装过程中的重头戏。为确保汽
1月21日,三峡集团召开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第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传达国家部委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系统部署2025年安全生产重点任务。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安委会主任刘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总经理
2020年初,国家提出了7项“新基建”,分别是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其中和电力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特高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我当时看到这两个新基建类目,还是从能源供给侧的清洁替
近日,北极星电力网收到了来自浙江省能源局的一封感谢信。感谢信表示,2024年,北极星电力网积极宣传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能源工作的决策部署,密切关注能源领域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宣传浙江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为浙江省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别是贵单位
关于能源安全,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既包含了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供应,也包含了二次能源(电能)的消费。(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从长期上看,能源安全就是说消费不能被供给卡脖子,在目前终端能源主要靠电力的时代,一次能源被卡脖子了,也就意味着电能的提供在遭受限制。所
1月16日,从国家能源集团举行2025年工作会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全年,国家能源集团完成投资2656亿元,新能源装机1.22亿千瓦,水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0%、整体规模较“十三五”末翻番、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目标。新能源开工3118万千瓦、投产2773万千瓦,投产规模创历史新高
贯彻实施能源法,推动能源法治再上新台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是能源领域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填补了能源领域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的空白,为实现能源安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中电联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