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积极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需要;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创造新伟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
目前,我国农村能源以传统能源供应为主,利用效率低,结构不合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消费水平长期在低位徘徊,与城市差距日益加大,不同省份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电力作为优质能源,在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较低,潜在需求极大,建设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亟须做好电文章。
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的体系建设
建设以电力为核心,分布式光伏为电源主体、微电网为电网主体、农村能源综合体为消费主体,大电网、新型储能为辅助支撑的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
微电网是构成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的主体支撑。所谓微电网,就是以分布式能源为主,配置储能,实现智能化控制,构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发配供储一体化的独立微型电力系统。微电网更加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趋势。大电网把大负荷汇集起来实现大范围调度平衡利用,微电网则就近利用资源实现自我供给平衡。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大电网和微电网是电网运行的两种状态。现在的农村供电模式采取大电网“覆盖式”供应方式,直接采用微电网后,大电网将由“覆盖”转为“连接”,与微电网互为补充。
分布式能源是构成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的电源主体。农村有大量土地和设施资源,可以用来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风电,分布式光伏资源的普遍性决定了其作为电源的主体地位。农村分布式能源主要有三种利用方式:一是利用农村居民屋顶同步开发分布式光伏和光热,既能满足生活用电需求,又能满足生活用热需求,富余电力输送给微电网进行市场化交易。二是利用农村公共设施资源、空地资源发展分布式能源,以满足农村公共生产用能需求。三是利用农村及周边地区资源发展分布式风电、小规模集中式光伏和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最大限度满足农村持续增长的用能需求。
农村能源综合体是构成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也是一个集约化平台,主要包括“两个站、六个中心”,即电力汇集站、集中充电站、储能中心、冷链中心、物流中心、电力消费中心、电力交易中心、电力控制中心。农村能源综合体的构建,科学统筹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平衡问题,为农村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发展创造条件。
大电网是构成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的辅助支撑。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中,大电网是微电网的蓄能池,当微电网电力不足时,大电网负责补给;当微电网电力富余时,大电网负责消纳,解决微电网冗余不平衡的问题。一旦农村电力负荷增长或突变,就要靠大电网短暂支撑,尤其农业生产用电需求扩大情况下,大电网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
储能系统是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的蓄水池。这个储能系统区别于微电网自身附带的、针对分布式电源和用户的小型储能系统,是配套于微电网连接大电网之间的大型公共或共享储能系统,满足大功率消费用户的配套使用。储能系统在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中主要发挥蓄水池和调节器作用,既维持多个微电网平衡,又对接服务大电网,保障一定区域内整个电力系统的峰谷平衡。
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的具体举措
坚持以农民利益为中心、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建立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为目标,积极建设农村新型电力系统,重点推动实施“五大工程”。
农村新型电力系统工程是构建新时代农村能源体系的基础。分布式电源、微电网、能源综合体是构成农村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工程,大电网和储能系统作为辅助支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农村现状看,大电网建设基本实现了我国乡镇的全覆盖,重点是推动主体工程建设,建立微电网供电新模式。主要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以乡镇为基础,结合村落分布特点,按照500~1000户人家组建一个微电网,一个乡镇配套3~5个能源综合体,完成微电网和农村能源综合体规划布局,能源综合体规划要结合乡镇交通布局、冷库选址、大电网搭接等条件综合考虑。二是投资主体选择。主体工程由能源领域投资主体负责统筹推进建设实施,涉及冷库、物流中心等能源之外的配套设施另行引入专业投资方,投资主体负责总体规划建设、对接大电网、农村电力需求预测、交易和调度。三是分布式能源开发模式选择。坚持集中统一规划、开发和运营原则,结合不同地区的条件,既可由用户自主开发,也可投资主体集中开发,或两者相结合。四是构建农村电力交易市场。以能源综合体为中心,构建形成农村分布式电力集中交易市场,实现微电网与微电网、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电力市场化交易。
农村电气化工程是提升农村电力的消费比重、实现农村能源利用向电力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农村微电网建设,提升农村电力自给能力,结合千乡万村“沐光”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分布式能源。二是推动大电网在农村升级变革逐步实现农网从供给型向支撑型的转变、从输入型向输出型的转变。三是不断推动农村电力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家电下乡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电动车进入农村市场,稳步推进生产用能电气化转型。四是探索推进农村用电方式变革,推广低压直流电器在农村家庭的使用,以直流24伏照明为例,将其他家用电器改为低压直流用电,精准对接户用分布式光伏,构建交直流相结合的农村特色供用电模式,实现用电既安全又节能。
农村光热综合利用工程是以新能源直接供热为主要方式,解决农村生活和生产用热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传统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新技术替代。主要有三种利用形式:一是户用“光伏+光热”一体化运用替代工程,主要解决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用热来源,替代传统太阳能热水器;二是户用光热采暖供热替代运用工程,主要解决农村家庭冬季的供暖问题,替代传统能源取暖模式;三是农业大棚光热综合运用替代工程,主要解决新时代农村农业种植所需的用热来源,替代燃气为主的供热方式,实行电热转化综合利用。推进农村光热综合利用工程坚持以光伏供热利用为主、其他供热方式补充为原则,率先实施北方地区新能源供暖替代工程和大棚现代农业种植用热替代工程,待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成熟之后,再在农村家庭大规模推广运用,优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全覆盖。
农村建筑光伏一体化工程是确保发电设施与建筑、环境实现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主要从三个方面推动落实:一是细化政策落地见效。《“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要结合分布式光伏相关政策细化做实,推动农村建筑光伏一体化开发落地见效。二是强化标准的执行。2021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国家标准,要求新建建筑安装太阳能系统,为农村分布式光伏开发提供了依据。三是实施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建筑光伏一体化示范建设,从建筑设计、光伏及建筑新材料运用、交直流混合供电、家电智能化全方位开展运用示范,以光伏发电利用推动农村建筑行业变革。
农村生产用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满足现代农业排涝、灌溉、喷灌、滴灌的用电需求;二是满足大棚农业现代化种植、育苗、采摘的电热需求;三是满足农村牧业、渔业的养殖电热需求;四是满足农村农副产品储存及加工的用电需求。提升农村用能工程主要是就地发展分布式光伏和风电,构建独立微电网发展方式,建立与能源综合体和大电网的互补连接,实现生产用能自给自足。
(作者: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 胡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3日01:32,古雷石化基地热电联产南部一期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各项性能指标优异,主辅设备运行稳定,标志着机组正式移交生产。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吴剑恒介绍项目建设历程、技术突破及机组核心指标和运行状态。随后,建设单位、生产单位、总承包(设计)单位、施工
4月30日,《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首次系统明确虚拟电厂从“注册接入-能力认证-运行管理-交易管理-保供管理-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推动虚拟电厂健康运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
近日,西班牙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停电,引发国内媒体广泛关注。有不少报道将矛头指向可再生能源,认为西班牙“过度依赖”风电和太阳能,又“过快退出”煤电和核电,才导致电网不堪重负。这种观点听上去直观易懂,但实则是一种误解。(来源:能源新媒作者:秦旗柳力)系统稳定的关键打个比方:水管爆裂了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TOPCon技术凭借低成本、高效率、高产业链配合度等多种优势,已明确成为未来5年的主流技术。得益于其高达90%的双面率,TOPCon在沙戈荒大基地等典型双面场景下比BC提高单瓦发电能力1.5%以上,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TOPCon高双面率和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全球所有双面场景中,
六大模块:上百种不同插芯、上壳和底座,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矩形设计:在灵活性和模块性方面更具优势,允许使用现成的模块进行用户自定义高集成度连接:丰富的组合方式,可大幅提高设备空间的有效利用率,方便、高效地实现设备各功能板块的模块化结构安全可靠,全程保障:防误插设计,避免连接
【内容简介】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是国家在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电力市场深入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落实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代表的国家相关法律,支持新能源发展可持续,促进、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136号文提出完善电力市场建设、新能源全面进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作为连接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实践的桥梁,零碳示范区、产业园区、工厂既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能源战略中心副主任田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正以创新基因和市场活力参与、融入和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成为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
近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宣布与美国知名储能系统及能源管理软件领先企业FlexGen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为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交付一套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项目由独立电力开发商SMTEnergy开发。容量达371MWh,采用天合储能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充分体现天合储能以其技术可靠性、产品可融资性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导读:2025年4月的欧洲大停电震惊全球,作为高度智能化电网的代表性地区,AI为何在关键时刻未能预警?本文根据新闻报道和当下资料进行推测,重在构建应用场景,尝试剖析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盲区与现实边界,探讨未来智能电网的优化方向,厘清技术与制度协同的出路。”(来源:叶春能源作者:叶春)2
5月3日01:32,古雷石化基地热电联产南部一期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各项性能指标优异,主辅设备运行稳定,标志着机组正式移交生产。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吴剑恒介绍项目建设历程、技术突破及机组核心指标和运行状态。随后,建设单位、生产单位、总承包(设计)单位、施工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刘莉,苏艺。20
5月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等。全文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新能源装机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kW,同比增长20.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亿kW,同比增长13.9%,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目前,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arbonemissiontradingmarket,CET,下文简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作为连接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实践的桥梁,零碳示范区、产业园区、工厂既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沪环气候〔2025〕64号各相关单位: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4月30日,《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首次系统明确虚拟电厂从“注册接入-能力认证-运行管理-交易管理-保供管理-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推动虚拟电厂健康运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
4月30日,江苏分时电价新政颁布。靴子落地,一时让整个工商业储能圈躁动。最大争论在于,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计价基础从下游“到户电价”调整为上游“用户购电价”,尽管浮动比例提高,但峰谷/平谷价差缩小,进而削弱了工商业储能的套利空间。虽然有征求意见稿“打预防针”,但正式落地让“收回成命”的
4月30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落实国家能源局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对于存量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机构应全面梳理现状,制定具体“四可”能力改造方案,并向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日前,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工商业分时电价执行范围扩大到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执行工商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全体商业用户和100千伏安以下的工业用户,公用水厂、污水处理厂、分布式能源
春和景明启新程,乘势而上谱华章。4月29日,安徽芜湖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顺利通过集团公司董事会决策,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峨桥镇、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千伏高压受端,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民营企业具有发展运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在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健全完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又一地方能源集团——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已有多家省级能源集团揭牌成立。四川能源发展集团2025年2月26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战略性重组川投集团、四川能投集团,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省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四川能
01为什么要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当前,我省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度不断增加,全网常态化面临午间光伏大发时的消纳挑战,春秋两季消纳矛盾更为突出。通过优化分时电价结构,推动全体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电网调峰,促进工商业用户更为精准地响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