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再度刷新世界安全运行纪录!记者从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获悉,截至2023年3月16日,中广核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运行6000天,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最高纪录。
截至2023年3月16日,中广核岭澳核电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突破6000天,不断刷新全球同类机组的世界纪录
安全为基,始终将核安全作为生命线
大亚湾核电基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共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1994年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国际核电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已累计获得39项次第一名,是全球获冠军数量最多的核电基地。
WANO(世界核营运者协会)指标是国际上衡量核电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 近三年,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平均77.8%的WANO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稳步保持在国际第一方阵。
面对这份高质量发展“答卷”,大亚湾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兴华表示:“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达6000天,比目前排名第二的法国机组领先60个月,连续9年保持世界第一。大亚湾核电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继续深化运营管理水平,努力将公司打造为世界核电运营领域的标杆。”
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
创新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大亚湾核电充分总结近三十年运营经验,坚持自主创新,锻造核电技术自立自强的“强筋韧骨”。目前,大亚湾核电专利申请数量名列国内核电行业前列,2次荣获国家专利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国专利金奖,1次中国专利银奖,2次获国家级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作为中国广核集团最成熟的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以问题为导向,先行先试推进安全生产数字化前沿探索,加强科技创新、新技术与电站安全管理的深度结合,构建智能仓库系统平台+,以“中央库+卫星库”的新型存储管理模式,打造低代码开发、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物联网、AI视频分析等四大平台,构建群堆管理、核能配套和产业协同的高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亚湾核电基地于2022年11月正式上线应用《大亚湾核电厂和岭澳核电厂中系技术规格书》。中系技术规格书是集国外确定论与概率论的优点,并充分结合我国核电的实践经验,形成的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核安全管理标准,为构建中国自主核安全管理贡献了中广核方案。据蒋兴华介绍,2023年2月,随着岭澳核电站4号机组第十次大修一次并网成功,第一个“中系大修”圆满完成,在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32项大修指标上实现了卓越目标,标志着中系技术规格书完成了平稳切换。
人才为先,打造我国核电的“黄埔军校”
作为我国核电事业“高起点起步”的地方,大亚湾核电基地从建设时期开始,就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从选派“黄金人”赴法国、英国进行系统培训,到现在自身建立的完善培训体系,大亚湾核电基地已能够开展覆盖主控室操纵员、换料操作员、维修技术人员,再到工程建设人才、管理人才的全方位培训,已成为我国核电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为国内核电产业输出上万名人才。目前,大亚湾核电基地仅用于培训的固定设施投资就高达20亿元以上,其中投资2亿多元的1:1核燃料模拟换料水池是全球仅有的2个换料培训设施之一。
“近年来,大亚湾核电通过优化激励机制,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牵引员工主动作为。”大亚湾核电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左裕轩表示,大亚湾核电不断加强技术骨干梯队建设,统筹规划中长期人才补充与发展,引领青年员工成长,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后备人员,为公司未来发展积蓄后劲。
绿色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核电是安全、清洁、可靠和经济的低碳能源。据了解,中广核发布的国内首份基于自然资本核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中国广核集团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中披露,大亚湾核电基地在1994年至2019年运营期内自然资本总价值约4244.87亿元,远超生产运营净成本。
大亚湾核电基地投运29周年以来,各方监测数据均表明,周边环境放射性水平与运行前的本地数据相比没有变化。公众可随时登陆大亚湾核电和香港天文台的官方网站查询环境监测数据。基地1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生长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11公里蜿蜒的海岸线也为珍贵的珊瑚提供了安居的港湾。通过志愿者长达18年的跟踪观察,结合第三方环保组织专家探访调查发现,基地陆地和周边海域的动植物物种超过了200种,其中陆地上发现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6种,包括凤头鹰、普通鵟、领角鸮、虎纹蛙、蟒蛇、禾雀花等;周边海域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的石珊瑚种类15种。
大亚湾核电基地栖息的白鹭
据介绍,自1994年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8926亿度,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减少标煤消耗约2.69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4亿吨,相当于种植了超200万公顷森林,可覆盖10个深圳市面积。其中,向香港输送电量2988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电力。
左裕轩透露,大亚湾核电基地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国内外各界人士超20万人次。“通过经验总结,我们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战胜困难挑战,心中更多了一份坚定自信、睿智从容。”左裕轩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亚湾核电将集众智、聚合力,开新局,将大亚湾核电基地打造为新时代核电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本文为征稿活动:“我所亲历的中国电力工业奋斗史”发布稿件,本文首发于中国广核集团2022年1月6日官微北极星的合作伙伴、中国电力事业支持者远景科技集团将为投稿人寄去精美礼品我的大亚湾往事作者:贾文阁我算是一名资深核工业从业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后被直接分配到了核工业某设计院从事电气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是中国广核集团核能领域的重要子企业,是我国第一家专业化核电运营公司,运营管理中国内地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分为一期、二期)共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大亚湾核电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上线了!正式上线了!11月25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中系技术规格书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核电二代运行技术规范先行先试走出自主发展之路。11月24日,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召开了以“核平之路”为主题的中系技术规格书上线动员会,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广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发布大亚湾核电基地零星维修及技术支持项目招标公告,详情如下:(招标编号:CGN-202210170002)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广东深圳龙岗一、招标条件本项目大亚湾核电基地零星维修及技术支持项目(招标项目编号:CGN-202210170002),已通过审批,项目资金来源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3月14日02时28分,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海域(北纬22.51°,东经115.04°)发生地震,震级为M4.1级,震中距大亚湾核电基地约50公里,本次地震未对基地造成影响,三电站机组均安全稳定运行。近期深圳和香港疫情牵动大家的心,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
记者21日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截至2021年9月21日,大亚湾核电站已实现安全运营10000天,累计供电超3800亿度,等效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近90万公顷森林。
记者9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站钥匙8月31日已正式交给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历时8个半月的该实验站撤场任务圆满完成。
作为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主体工程于1987年开工,1994年投入商运。截至2020年底,电站累计上网电量达8005.06亿度,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累计达2738.98亿度,每年供电超过100亿度,香港每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个被大亚湾核电站“点亮”。
中广核电子商务平台近日发布了3个核电相关招标公告
中广核电子商务平台近日发布了11个核电相关招标公告涉及太平岭核电、大亚湾核电等。
开发欣克利角C项目和塞兹韦尔C项目将大大促进英国建立净零排放的发展趋势,但其中关键问题是反应堆设计在电站间的复制。1、核能发展加速从20世纪到21世纪,核能的普及率波动很大。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欧洲核能的早期使用者就将裂变反应堆作为丰富清洁能源的来源,认为核能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繁荣。但随
2023年3月17日,美国核管会(NRC)宣布将对NuScale电力公司(NuScalePower)提交的77MWe级小型堆(SMR)标准设计申请资料的大部分内容进行审查。剩余审查工作将在该公司提交关键安全问题更多详细文件后启动。2023年1月,NuScale向NRC提交了标准设计审查申请。NRC称,已提交材料中关于蒸汽发生器在特定
2023年3月23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美国通用电气日立核能公司(GEH)、加拿大安大略电力公司(OPG)和波兰Synthos绿色能源公司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方已签署一项关于GEHBWRX-300小型堆(SMR)标准化设计的技术合作协议,预计总投资4亿美元。根据声明,各企业将合作进行BWRX-3
近日,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小型堆公司(Rolls-RoyceSMR,以下简称“罗罗小型堆公司”)签署了多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探索在芬兰和瑞典部署小型堆的可能,并帮助乌克兰冲突后重建。根据2023年3月20日罗罗小型堆公司与乌克兰国有核电公司Energoatom签署的备忘录,随着乌克兰重建工作的启动,两家公司将共同寻
日前,加拿大ARC清洁技术公司(ARCCleanTechnologyCanada)与阿尔伯塔省政府下属阿尔伯塔投资公司(InvestAlbertaCorporation)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推进ARC-100小型堆(SMR)在该省商业化。此前,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新不伦瑞克省、安大略省和萨斯喀彻温省达成一致,合作支持小型堆部署。根据最新签署
据外媒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将从4月10日起受理有关福岛核事故的追加赔偿申请。2022年12月,日本政府相关机构时隔9年对福岛核事故赔偿标准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东电提出了新的追加赔偿计划。据日本媒体报道,预计总共将有148万人获得追加赔偿,追加赔偿总额将达到3900亿日元,约合
3月25日6时55分,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随着该机组的投产发电,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达到27台,在运装机容量超过3056万千瓦。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主控室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
据日本共同社3月23日报道,曾于今年1月发生反应堆自动停止事故的福井县高滨核电站4号机组将于本月25日重启运营。福井县高滨核电站隶属于日本关西电力公司。今年1月30日,该核电站4号机组核反应堆自动停止,后经调查发现,原因为一根控制棒因电力故障掉落到核反应堆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公告称,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浙江三门核电站4号机组计划于2023年3月22日浇筑核岛第一罐混凝土(FCD)。三门核电站4号机组采用CAP1000型反应堆装置,单台机组额定容量为125.1万千瓦,电站设计运行寿命60年。该机组FCD后,公司控股在建机组数量将达到9台,装机容量将达到1,012.9
近日,加拿大-德国核技术公司DualFluid与加拿大粒子及核物理国立实验室(TRIUMF)签署一份谅解备忘,旨在推进基于DualFluid技术的小型堆(SMR)开发。根据备忘录,双方将专注于材料研究,解决核电机组固有的多项挑战,包括确定满足堆芯高温运行工况的材料,并在探测器开发和堆芯成像方面进行合作。Dual
3月25日,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建设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广核“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开启崭新篇章。中广核人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为我国“华龙一号”建设
3月27日,以“数智生态融合链接”为主题的2023“工赋上海”创新大会在上海召开。在会上举行的“工赋链主”建圈强链结对仪式环节中,上海核工院与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国核自仪共同参与结对仪式,标志着以设计为牵引的数字化核电产业链创新协同模式生态逐步形成。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上海核工院积极发挥
2023年3月23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美国通用电气日立核能公司(GEH)、加拿大安大略电力公司(OPG)和波兰Synthos绿色能源公司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方已签署一项关于GEHBWRX-300小型堆(SMR)标准化设计的技术合作协议,预计总投资4亿美元。根据声明,各企业将合作进行BWRX-3
近日,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小型堆公司(Rolls-RoyceSMR,以下简称“罗罗小型堆公司”)签署了多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探索在芬兰和瑞典部署小型堆的可能,并帮助乌克兰冲突后重建。根据2023年3月20日罗罗小型堆公司与乌克兰国有核电公司Energoatom签署的备忘录,随着乌克兰重建工作的启动,两家公司将共同寻
2023年3月23日,美国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PGE)在美国核学会(ANS)召开的网络研讨会上称,为避免加利福尼亚州的代阿布洛峡谷(DiabloCanyon)核电厂提前关闭,该公司拟为其申请20年延寿,并在未来成为加州电网的稳定供应商。代阿布洛峡谷核电厂两台机组的运行许可证有效期至2024年。2023年3月2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今年3月,国家电投、华能集团、中广核集团这三家核电巨头的“一把手”陆续拜访了山东省高层领导。3月22日,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杨长利在济南拜会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长周乃翔,就在鲁推进核能和新能源等业务发展、加强央地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核能、核电,正是本次座谈的重点内容
3月24日,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在香港召开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安军靖,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徐军梅,总法律顾问兼联席公司秘书佘东出席发布会。来自摩根士丹利、中银国际、中泰国际等机构的分析师和投资人共4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会上,安军靖代表管理层致辞。
我国核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经济性并加快综合利用,需要核能技术加快创新。“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中国核能产业,正朝着更安全、更先进、更经济、更灵活的方向换挡升级。记者3月15日从中国核学会“先进核电”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
3月25日6时55分,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随着该机组的投产发电,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达到27台,在运装机容量超过3056万千瓦。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主控室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5日,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广西防城港核电三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是我国第三台投入运行的华龙一号机组,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3月24日公告称,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预计将于2023年3月25日完成所有调试工作,具备商业运营条件。防城港核电还将根据相关要求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等文件。通常情况下,相关手续完成后,上述时间将被认定为机组投入商业运营的时间。防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