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21日,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海南省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行动计划》指出总体目标:
2023年,出台《海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构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成立海南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平台,完成主体注册,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组建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和专家委员会。“一园两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产业链集群效应凸显。
2024年,以风电装备领域为突破,建成科研平台测试基地,至少形成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实体化运行,争取完成2项以上共性技术或行业标准,初步形成风电装备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争取风电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
2025年,争取获得国家风电装备创新示范基地挂牌,适时申请风电装备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创新中心支撑下,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海南风电”品牌建设成效明显,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重点任务是构建风电产业联盟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建强创新主体,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海南风电”品牌。
政策原文如下:
海南省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海南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打造高水平风电装备产业创新平台,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全省风电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撑风电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定位与目标
(一)定位
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创新平台的一种形式,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完成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总体目标
以培育创建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围绕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需要,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环境,显著提升风电装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打造海南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支撑。
2023年,出台《海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构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成立海南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平台,完成主体注册,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组建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和专家委员会。“一园两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产业链集群效应凸显。
2024年,以风电装备领域为突破,建成科研平台测试基地,至少形成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实体化运行,争取完成2项以上共性技术或行业标准,初步形成风电装备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争取风电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
2025年,争取获得国家风电装备创新示范基地挂牌,适时申请风电装备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创新中心支撑下,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海南风电”品牌建设成效明显,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风电产业联盟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1.出台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办法。结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紧紧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完善省级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编制出台《海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以加快规范我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及管理工作。(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完成时限:2023年)
2.健全产业联盟平台运行机制。鼓励具有业界影响力的风电骨干企业牵头,以资本为纽带,联合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完成主体注册,成立海南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平台,并组建管理团队。围绕区域性重大技术需求,成立研发团队和专家委员会,探索实现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省民政厅,联盟企业成员;完成时限:2023年)
3.统筹推进“一园两基地”建设。立足我省西部地区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发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支持跨市县融合产业园区共建,统筹推进儋州洋浦、东方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两位一体”协调发展,打造海南西部海上风电产业园。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不同环节,结合区位产业基础及发展规划,推进建立互补分工的协调关系,助力风电产业集群化发展。(责任单位:儋州市、东方市等相关市县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交通运输厅;完成时限:2023年)
(二)培育建强创新主体,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4.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加快推进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及深海装备产业园建设,打造深海装备科研集聚区。推动风电装备企业积极创建技术研究院、海上风电机组检测试验基地等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等的创新驱动作用,助力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三亚市、临高县等相关市县人民政府,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盟企业成员;完成时限:2024年)
5.培育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风电产业联盟平台为基础,培育建设风电装备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联合本领域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形成“公司+联盟”等运行模式。并与本领域的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争取获得风电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市县人民政府,联盟企业成员;完成时限:2024年)
6.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并实体化运行,带动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创新中心依托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对标认定标准加大培育力度,力争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30%。面向风电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研发,争取完成2项以上共性技术或行业标准,突破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供给瓶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发展和改革委,联盟企业成员;完成时限:2024年)
(三)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海南风电”品牌
7.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畅通转化渠道,切实推动科研院所与产业端的深度融合。建立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制度,在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员间形成知识产权协同创造、联合运营和收益共享。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专利许可转让制度,举办高质量的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通过自行孵化企业,争取实现至少1项共性技术的转移扩散。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和保障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联盟企业成员;完成时限:2025年)
8.基本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探索运行机制和模式创新,在风电装备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对标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条件,补短板填空白,争取吸纳本领域排名前十的若干家企业加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立责权明晰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建立稳定的运行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化运行。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类主体的责权利,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基本具备升级为风电装备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条件,并适时提出申请。(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联盟企业成员;完成时限:2025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的专项协调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市县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行动计划各项工作落实。根据任务需要适时召开会议,研究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的沟通,争取获得支持和帮助。(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科学技术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儋州市、东方市等相关市县人民政府)
(二)强化人才支撑。建立灵活的人才培育与管理机制,加快培养风电装备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研发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营造支持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氛围。加强产业链中高层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围绕风电装备产业链发展重点需求,努力构建“以产兴教”、“以教强产”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委人才发展局、省国资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东方市等相关市县人民政府)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按照《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琼府办〔2021〕65号)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或企业,依法依规给予资金支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采取企业主导、多方协同、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利用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创新中心建设。(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儋州市、东方市等相关市县人民政府)
(四)加强创新交流合作。推进开放创新,加强创新中心在更高的层次上与创新要素深度融合。鼓励制造业创新中心、科研企业等与国内外企业、机构在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打造、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等领域开展实质性研发与创新合作。支持风电装备企业,充分利用自贸港开放政策,吸引金融、信息、人才、研发等创新要素流入,发挥自贸港的创新带动作用和便利化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实现跨区域的产业合作。(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科学技术厅、省商务厅,儋州市、东方市等相关市县人民政府)
(五)强化考核评估和指导落实。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阶段发展目标开展相关考核评估工作。加大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跟踪、分析和指导。(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科学技术厅,儋州市、东方市等相关市县人民政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指出,明确可以立体设权的用海类型海域是包括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在内的立体空间。在不影响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工程安全及防灾减灾等前提下,鼓励对海上光伏、海上风电、跨
6月1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发布,《征求意见》指出,明确可以立体设权的用海类型海域是包括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在内的立体空间。在不影响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工程安全及防灾减灾等前提下,鼓励对海上光伏、海上风电、跨海桥梁、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3日,江苏南通港,海风猎猎,白浪追逐。“华夏金租神大02号”1200T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在这里顺利出坞下水。这是继4月19日“华夏金租神大01号”下水后,北京神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大集团”)再添利器,也意味着该公司的海上风电吊装业务实力更上一层楼。在“双碳”目标
央视记者从中国工程院获悉,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此次海上中试于5月中、下旬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开展,使用的是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集
海上风电观察获悉,2023年6月2日,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宁正式成立。广西能源集团由广投集团旗下广投能源集团改革更名成立,广西能源股份由广西能源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桂东电力更名设立。广西能源集团注册资本60.97亿元,统管企业105家,其中控股上市公司1家,现有员工4500余
6月3日,华润电力发布“关于华润电力连江外海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工程勘察设计标段终止招标的公告”,公告显示,此前对华润电力连江外海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工程勘察设计进行公开招标,并于2023年04月12日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华润集团守正电子招标平台上发布了招标公告(编号为:招标公告SZ
2023年6月8日-6月9日,“迎风向海迈入深蓝——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开启!一、会议概况时间:2023年6月8日-6月9日(1.5天)地点:江苏南京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三、会议议程(*持续更新中)四、拟邀参会单位(*持续更新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
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发布了《阳江“7·2”“福景001”起重船风灾事故调查报告》。完整报告请点击链接:阳江“7·2”“福景001”起重船风灾事故调查报告
近日,海上风电一哥沃旭能源与美国EversourceEnergy签订协议,将收购后者在美国开发的一处海上风电场址的股权,收购价为6.25亿美元。该场址编号为“LeaseAreaOCS-A500”,占海面积约757平方公里,原由沃旭与EversourceEnergy各持股50%,本次交易完成后,沃旭将持股100%。该场址规划装机容量4GW,双方合
5月30日,中广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惠州港口二PB海上风电项目66kV海底电缆及敷设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联合体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17606487.00元。中广核惠州港口二海上风电场项目工程场址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附近海域。PA项
5月29日,广投北部湾海风公司成功竞得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海域使用权。该海域面积为402.8671公顷,用海类型为电力工业用海,出让期限为27年。据了解,海域使用权成功摘牌标志着项目所在海域明确了归属权,为项目合法合规开展海上施工创造了条件。下一步,广投北部湾海风公司将开始项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日前,漳州开发区与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德阳签署《东方电气(漳州)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合同》。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主要投资建设海上风电叶片研发、制造试验及检测和产品运维服务基地,形成年产300万千瓦单机容量15-20MW风机叶片的生产能力,同时
近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CMHI-273-1风电安装平台项目全程升降试验在1号码头圆满成功。升降试验的圆满完成标志着该平台基本具备交付状态。CMHI-273-01江苏海龙风电1200T风电安装平台项目于2022年5月18日开工,该平台长128m,型宽48m,型深9.5m,吃水6.5m,平台设四个三角桁架式桩腿,单腿长130m,定员120
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繁荣发展,以安装船(WTIV)和运维船(SOV)为代表的海上风电建设船舶作为风电场建设及运维的重要基础装备,订单创下新高。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期,风电场建设迈向深远海,风电机组大型化、装备一体化等趋势打开了专业建设船舶市场的缺口。然而,目前我国能够安
5月23日下午,上海振华重工与中交二航局在上海举行55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项目签约仪式。中交集团总经理助理、振华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成云,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瑞凯,副总经理张永涛,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张健,公司副总裁陆汉忠,中交集团供应链管理部总经理助理黄毅等出席签约仪式
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机组大型化、选址深远海化与电价平价化,决定了风电基础安装、机组吊装、机组运维工程技术与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向。从项目勘测、基础安装、电缆敷设、机组吊装、机组运维到设备改造与拆解,海上风电开发经历的所有工程环节,几乎都有专业船舶的身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
2023年5月18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三一重能承办的2023中国风电装备重点企业高层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深入沟通了行业、企业的运行情况,针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目前风电行业高质量跃升发展的障碍、瓶颈和突破点,如何加快技术创新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5月15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调研鉴衡位于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的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质检中心”)。黄坤明与国家质检中心技术研发人员深入交流,了解风电装备关键部件质检流程,充分肯定了国家质检中心作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立足本身的技术所长,通过原创成果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来自中国、挪威、荷兰等国家政府部门代表以及国内外海上风电开发企业、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科研机构、海上风电施工与运维龙头企业、船舶设计与建造企业嘉宾参加了
5月24日,国家能源招标网发布《龙源电力海南国能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东方CZ8场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建造及安装工程施工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583.3173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投标报价:14
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或“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得核准。此外,报告披露,2022年公司重点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首座离岸距离100公里以上、水深100米以上的“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中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28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座谈会在海口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与海南的全方位合作,携手推动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日前,龙源电力海南国能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南东CZ8场址50万千瓦海上电项风机及塔筒采购发布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明阳智能中标,投标报价约为186850万元,折合单价约3737元/kW。招标公告显示,龙源海南东方CZ8场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海南省西南部感城镇西部海上区域,场
2023年3月21至22日,大唐海南公司在儋州召开海上风电风机机型比选交流会。海南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程永卓出席会议并讲话。程永卓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大唐高度重视与风机厂家、设计单位的交流合作。一是要积极跟踪新技术新机型发展与应用,深度参与新机型开发建设等工作,同台竞技,良性竞争,实现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16日,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勘察设计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147.6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596万元。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海南省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海南省委会主委侯茂丰建议,支持海南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充分利用海南自身优势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清洁能源岛的重要支撑。”侯茂丰表示,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月13日,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风电机组(含塔筒)、海上升压站基础及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标段I)中标候选人公示,规模共计603.5MW,中国铁建港航局预中标,投标报价20.9亿元。项目概况: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场址位于儋州市北面海域,水深在15m-25m之间,中心离岸距离
2023年1月10日,洋浦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首台机组下线仪式在海南儋州洋浦举行。海南省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兼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邹广,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缪骏,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炜等领导出席仪式。2022年1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2月27日,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风电机组(含塔筒)、海上升压站基础及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标段Ⅰ)招标。公告显示,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场址位于儋州市北面海域,水深在15m-25m之间,中心离岸距离约27km,场址沿东西方向长约18km,南北方向宽约17km,场址面积约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