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评论正文

我国建筑领域碳减排“堵点”“难点”如何破解?

2023-04-10 10:53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温宥越关键词:碳减排建筑领域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1)》显示,我国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2%,建筑领域碳减排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

当下,我国建筑领域碳减排存在哪些“堵点”“难点”?新阶段下,我国建筑领域如何有效实现“双碳”目标?

三大“堵点”“难点”亟需破解

首先,我国建筑领域碳减排的顶层设计落后于减排形势需求。我国执行的现有建筑节能减排标准与拥有同等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标准执行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建筑碳排放标准规范。绿色建筑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建筑碳减排刚刚起步。缺少明确的建筑领域碳减排目标,各地及其用能主体减排动力不足、方向感不明确。

其次,绿色高新技术和智慧科技支撑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低碳技术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减排技术成本过高,市场化推广难度大。减排工作主要依靠人为自觉意识,缺乏全过程智能化的监控手段和技术方案,不能及时、准确地识别减排机会并估算减排潜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利用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零碳建筑、产能建筑等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加快推进。

再次,协同减排意识、专业能力和配套措施需要全面提升。建筑领域减排涉及发改、生态环境、财政、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区域和部门间业务协同管控存在一定阻力。此外,建筑领域碳排放涉及建造、运行和回收等诸多复杂过程,而当前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缺乏建筑领域减排所需的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控制等方面相关专业知识,对碳排放量计算、产品碳足迹刻画等相关技术方法不熟悉,限制了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减排效果评估。建筑节能与低碳化改造等方面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激励机制亟待创新优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三大“支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全面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减排目标与责任,完善激励政策与配套机制。一是加强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结合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制定建筑领域低碳减排的科技发展规划,按照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试点实践的方式,稳步推进建筑领域碳减排工作。二是充分结合实地调研和大数据模拟评估技术,精准识别不同建筑类型碳排放清单,进一步设定合理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重点控制居住建筑和工业建筑的碳排放总量,实施高排放期间商务建筑和旅馆酒店建筑碳减排试点,积极推行建筑领域碳排放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三是充分借鉴国内各省现有可行的财政和金融激励政策,强化绿色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建立建筑节能与低碳化改造相关激励政策与配套机制,有效激发全国绿色建筑节能改革创新热情。四是加强城乡规划统筹设计,坚持集约、紧凑、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健全房屋租赁制度,盘活空置房屋,降低新建住房的市场需求,建设绿色低碳社区,构建15分钟生活圈。

加快推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强化科技创新技术支撑,提升建筑领域智慧化减排水平。一是对标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标准体系,制定适合我国不同气候特征的区域性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二是加大建筑领域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力度,构建建筑领域低碳技术清单;推进绿色低碳建筑材料、节能高效设备的研发;加快建筑领域绿色低碳技术的认证与推广;研发工业建筑降碳减污协同控制关键技术;构建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的评价指标与技术方法;研究建筑领域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技术体系。三是开展建筑领域智慧化减排技术路径研究与工程试点,建立不同气候特性地区建筑碳排放监测基础参数数据库与智慧监管决策平台,实现建筑碳排放数据共享及关联性分析,精准识别不同类型建筑碳减排潜力。四是积极推进已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重点类型建筑碳排放监管,实施有效的总量削减、增量控制策略,加快推动实现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和密度“双下降”。

优化协同减排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多渠道实施普惠政策。一是组织协调优化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建筑领域碳减排合力,提升协同减排效果。二是加大对建筑领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碳排放核算专业知识和标准规范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短视频、公众号、电视新闻、报刊文章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建筑领域碳减排宣贯工作,让节能减排理念深入公众日常生活细节并转换为自觉行动。三是多途径协调实施普惠政策,推动完善建筑领域碳普惠机制体制,进行建筑领域减排碳普惠试点,创新建筑领域碳减排的投融资模式,支持低收入家庭淘汰低效高排放设备设施,鼓励并支持农村家庭、别墅建筑推行使用光伏屋顶和太阳能热水器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减排查看更多>建筑领域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