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夏季来临,各地气温攀升,伴随气温一同增高的,还有用电量数据。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可能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据研判,今年我国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如此看来,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保供依然是重中之重。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七块钱)
高温预警来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多地迎来今年首个高温预警。
5月21日,广州多个区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同日,海南省气象局发布高温四级预警,预计21日白天,海口、澄迈、儋州、临高、昌江、定安、白沙、屯昌和东方9个市县的大部分乡镇将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5月23日东方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5月24日昌江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5月24日,云南省多个市、县发布高温预警,截至24日17时,云南气象发布35条高温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5月25日,多个县区继续发布高温预警……
5月25日全国高温城市排名
(来源:中国气象局)
南方高温之“炉”即将点燃。据悉,27日开始,南方大部分气温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28日前后,气温将升至近期高点,江汉东部、江南中西部、华南等地高温天气将发展增多,最高气温可达到35~37℃。
用电负荷攀升
高温天气之下,空调等电器用电量猛增,多地电力需求创历史新高。
相关数据显示,5月21日,广西北海最高用电负荷达172.14万千瓦,同比增长23.66%,年内首次创历史新高。5月22日,北海电网再次创下新高,最高负荷达179.73万千瓦,较去年最高负荷增长了6.45%,同时,当日供电量也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达26.22%。
5月23日,广西崇左电网统调负荷和日供电量也双双创下年内第一次历史新高。其中统调负荷153.61万千瓦,较历史最高负荷146.5万千瓦增长4.85%;日供电量3099.12万千瓦时,较历史最高值3084万千瓦增长0.49%。
海南5月22日统调负荷今年五创新高,首次达700万千瓦,较往年历史最高(647.4万千瓦)增长8.1%。同时,海南统调发电量也第三次创新高,达1.4986亿千瓦时,较往年历史最高电量(1.3814亿千瓦时)增长8.48%。
国网福建电力预测今夏全省最高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夏季最高负荷增长5.9%,上海电网表示今年夏季的最大用电负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出现极端连续高温的情况下,最大负荷将有5%左右的增长。
总体来看,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地高峰时段电力供应有缺口。若出现燃料供应不足、极端天气等情况,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其中,华北、华南、南方电网区域将是用电增长的主要拉动区域。
多措并举保供
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全国多地电力供需形势严峻。其中川渝地区首次在汛期出现“电力电量双缺”挑战,罕见的高温干旱让四川1.3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因缺电被迫按下“暂停键”。而今年四川在汛期,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少,较去年同期偏多;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较去年同期偏低。汛期四川高温天数较常年同期偏多,但不会像去年那样极端。但需要注意的是,成都大运会将在7月28日至8月8日举办,电力保供压力依然巨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用电负荷明显增长,夏冬两季用电负荷的“双峰”特征日益突出,同时极端气候现象多发增加了电力安全供应的压力。面对今年依然严峻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形势,如何尽早部署防患未然?
首先,在一次能源供应方面,应继续发挥煤炭“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能够迅速补位,缓解高峰时期的电力紧缺。以四川为例,四川发改委4月底回复网友称,面对严峻的用电形势,加强煤电扩能改造和储煤基地建设,增强顶峰兜底能力。据了解,目前四川已与新疆能源集团、新疆广汇能源、中铝宁夏能源集团、天池能源、陕煤集团等大型煤炭资源型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为“引煤入川”项目做好强力保障。据悉,位于四川的金堂电厂近期正按照50万吨的电煤储存目标多措并举加大电煤采购力度。
其次,在发电侧,要保障发电机组有效出力,统筹协调各类电源的供应能力并加强机组运行维护。推动支持性机组并网,确保保障性电源应发尽发。同时还要充分做好新能源机组的发电预测,加强气温和来水检测,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做好应急预案。
在输电环节,落实跨省电力应急调度等相关制度,充分做到省间互济。“电力置换互济”是根据两地用电负荷特性不同,约定在某个时段,用电负荷不在最高峰的省份向用电负荷高峰省份送电,并在另一时段反向送电,以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支持双方电力保供。今年5月初,安徽与浙江签署了皖浙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置换互济协议。双方协议按“基量+增量”方式明确置换规模,月度基量规模为50万千瓦。今年四川也与青海、湖北、陕西、甘肃、宁夏五省区达成了丰水期高峰时段日内峰谷互济合作协议。这是四川电网首次在丰水期开展大规模跨省区日内互济,可缓解高峰时段性电力需求压力。2022年,浙江也曾在省间现货市场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
最后,在用电环节,要按照“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的原则,加强需求侧管理。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效抑制尖峰负荷。5月19日,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布了新修订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表明挖掘需求侧调节潜力缓解紧张形势是大势所趋。
当下,新能源占比逐年提高,用户侧资源体量小、总量大,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不足。上述文件中提出,建立和完善需求侧资源与电力运行调节的衔接机制,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当前我国虚拟电厂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国网冀北电力在虚拟电厂方面的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目前,冀北虚拟电厂累计聚合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唐山和北京蓄热式电采暖、智慧楼宇、可调节工商业等11类可调节资源,总容量358MW,最大调节能力达到20.4万干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4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双碳’目标下电力低碳保供策略与政策研究系列研讨会”第五期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迎峰度冬:多元电热保供”。国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蒋莉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润青、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
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电力企业正在以能源结构深度清洁转型为抓手,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华中区域新能源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超41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43%。1~9月,华中电网新能源消纳表现突出:区内省间清洁能源交易电量7.74亿千瓦时,同比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4日,为全面保障今冬明春能源电力安全供应,2023年浙江省余姚市发布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方案。详情如下:2023年余姚市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方案为全面保障今冬明春能源电力安全供应,推动电力保供稳价工作落细落实,切实保障民生、重要用户、重点企业生活生产用电,根据宁波市能源局《
为切实做好全市能源保供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迎峰度冬负荷管理水平和保供应急实战能力,12月1日,蚌埠市能源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蚌埠市2023-2024年度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实战应急演练暨能源保供部署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许海涛、市气象局副台长蔡雄辉,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许竹发参加演
为推进“十四五”煤电规划建设和改造升级项目实施,切实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11月20日至12月1日,西北能源监管局组织开展了陕宁青三省(区)煤电规划建设和改造升级现场监管工作。本次现场监管紧密围绕外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建设情况、支撑性保障性煤电项目建设情况、煤电项
11月28日起,华北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采暖负荷持续攀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政治责任、首要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党组今冬明春保暖保供要求,统筹谋划迎峰度冬电力保供重点措施,依托政府主导的保供协调机制,协同区域内省级电力公司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4日,余姚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余姚市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23年余姚市移峰填谷方案共安排移峰企业1686户,均为周移峰企业,计划按周一至周五分五轮执行,每轮移峰6.54万千瓦。详情如下:余姚市有序用电工作领导
12月1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2023年宁夏电网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暨电力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会,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以及国能宁夏电力公司等区内发电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传达了全国今冬明春保暖保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自治区领导关于保供批示指示,以
为切实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根据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要求,华东能源监管局近期启动煤电规划建设和改造升级专项监管工作。华东能源监管局将围绕国家关于推进调节性电源建设相关要求,从外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建设情况、支撑性保障性煤电项目建设情况、煤电项目的机组选型和要素保障情况、煤电机组改造升
近日,寒潮频频来袭,我国北方地区多逢暴雪天气。中国华能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确保电力热力安全稳定供应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周密部署,编制《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方案》,强化组织管理,夯实责任体系,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红线,系统各单位要提前准备极端严寒、电
30日,在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输电集中监控中心,输电专业人员正在通过输电全景平台对百里之外的输电线路远程进行实时监测。目前,随着冬季气温逐步走低,青海电网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时期,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深化输电线路“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模式,加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管理,确保迎峰度冬期间电力安全
王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长期从事配电系统与微电网技术研究,在配电系统结构优化、微电网控制系统与装备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技术获得广泛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9日,江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江山市2023年迎峰度冬负荷管理方案的公示,公示日期为2023年11月29日至2023年12月6日。文件提出,根据全省统一安排,2023年迎峰度冬负荷指标按历史最高负荷30%编制,衢州市分配到江山的指标为13.78万千瓦,分A到F六级压减,另外安排1.38万千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决策部署以及国家能源局能源保供工作要求,做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布置2023年今冬明春市场机制能源保供工作。福建能源监管办第一时间向有关能源企业传达国家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精神,要求坚决扛牢压实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持续抓好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9日,龙港市经济发展局发布关于公示《2023年龙港市迎峰度冬负荷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根据今年迎峰度冬全市电力供需形势,确保常态储备六轮3.73万千瓦、全时段需求响应专项预案。需求响应分日前需求响应(日前削峰或填谷)、小时级需求响
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负荷管理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社会用电秩序,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工作部署,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8日,温岭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温岭市2023年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的公示。公示日期至2023年12月4日。文件提出,温岭市负荷管理方案。根据温岭电力供需实际情况和上级安排的负荷指标,计划安排温岭电网错避峰负荷47.52万千瓦,按即时用电缺口负荷,共分6级方案执行。详情如
近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满两周年。两年来,市场电量合计约10741亿千瓦时(含代购用户电量4711亿千瓦时),其中现货电量437亿千瓦时,日前现货均价为0.519元/千瓦时,较市场参考价上涨12%。两年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成功应对了能源量紧价高、电力供需余缺急
11月22日,浙江宁波市鄞州区2023年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全区有序用电方案共安排负荷52.89万千瓦,分六级执行。A级方案(Ⅰ级):8.50万千瓦(缺口8.50万千瓦以下)B级方案(Ⅱ级):16.99万千瓦(缺口8.50至16.99万千瓦)C级方案(Ⅲ级):26.44万千瓦(缺口16.99至26.44万千瓦)D级
2023年10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01.0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86%;累计用电量3384.7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02%。全省发电量238.7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95%,累计发电量2831.4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6%。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10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238.7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95%。其中水电1
2023年10月,全区发电量179.54亿千瓦时,其中,水电31.61亿千瓦时,火电93.54亿千瓦时,核电24.71亿千瓦时,风电20.41亿千瓦时,光伏发电9.18亿千瓦时。2023年10月,全社会用电量206.52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4.66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133.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31.57亿千瓦时),第
11月6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获悉,江苏电网虚拟电厂目前已接入可调负荷资源超200万千瓦,达到210万千瓦,相当于白鹤滩水电站2台水轮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据介绍,虚拟电厂是一种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汇聚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新能源汽车等可调电能资源,既能作为电厂向电网供电
12月1日,甘肃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出力超1500万千瓦,达1506万千瓦,占当时甘肃电网发电出力的50%、全网用电负荷的71.5%。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助推能源结构清洁转型。“十四五”以来,甘肃风光资源持续大规模开发。今年1~11月,甘肃电网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4日,新疆阿克苏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到352.2万千瓦,同比增长37.3%,首次突破35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据了解,当前已进入迎峰度冬保供期,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提前统筹安排保供工作,严格落实冬季保供各项工作要求,细化制定了25项具体措施,提前完成了306条主要输电线路、164座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7日,国网陕西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陕西电力)召开2023年迎峰度冬新闻发布会,预计陕西电网今冬最大负荷3760万千瓦,同比增长10.4%。据介绍,入冬以来,陕西未出现较大范围寒潮天气,陕西电网最大负荷3451万千瓦,较冬季历史峰值增长1.2%。为确保电力可靠供应,更好地服务
11月28日起,华北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采暖负荷持续攀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政治责任、首要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党组今冬明春保暖保供要求,统筹谋划迎峰度冬电力保供重点措施,依托政府主导的保供协调机制,协同区域内省级电力公司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
“咱们今天巡线对有树的地方要多留心,雨夹雪天气树枝上会结冰,要是分量过重就容易下坠,压在导线上,引起接地或短路。”12月4日,国网乌鲁木齐西郊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张家军、王志鹏对10千伏郊华线、郊开二线、郊开三线3条线路进行特殊巡视。近日,受冷空气影响,乌鲁木齐4日夜间到5日白天有降雪降温天
11月30日,在河北省灵寿县岔头镇,石家庄供电公司为10千伏宅南线加装馈线自动调压器,提升了该线路的供电能力。这是该公司在石家庄山区安装的首台馈线自动调压器,标志着山区电网馈线自动调压器加装工作进入实施阶段。10千伏宅南线地处灵寿县山区,线路全长36.324千米,线路供电距离长且末端矿业加工厂
11月27日12时39分,陕西新能源发电电力今年第三次创新高,达到1399万千瓦,占当时陕西电网用电负荷的48%。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电网“双高”运行特性突显。11月27日中午低谷时段,陕西新能源出力极大,新能源电量消纳压力增大;从16时开始,电网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但新能源发电出力持续下降
国家能源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4亿千瓦,达到14.04亿千瓦,同比增长20.8%,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9.9%。长三角重要能源枢纽完成增容改造正式投运12月1日,长三角重要能源枢纽——江苏苏州500千伏吴江变电站完成增容改造投入正式运行,这进一步提升了长
11月20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智慧用能及能效服务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室完成了对电解铝、铁合金、煤化工、硅业等10个行业的客户用电负荷仿真建模工作,了解重点客户全年各时段用电态势及负荷可调节能力,预测年度特殊时段负荷数据,进一步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据悉,国网新疆电力智慧用能及能效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东风光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大关,达1000.7亿千瓦时,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年风光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的省级电网。长期以来,山东新能源发展持续保持强劲态势,早在2016年,山东风光装机就突破1000万千瓦。近年来,山东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更是超过30%。截至10月
11月以来,随着气温降低采暖负荷周期性恢复及区内工业负荷受检修、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阶段性反弹,全网用电负荷逐步攀升,叠加高占比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给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带来双重考验。在11月15日正式进入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期的首日,宁夏电网也首次迎来了发、用两端电力电量5项运行指标同创历史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