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期,宁夏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技术中心主管李宏强与同事针对风光火氢大型能源基地源网荷运行优化技术及应用开展了多次技术研讨,为“宁电入湘”工程大规模输送新能源提供科研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公司党组决策部署,持续强化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科技攻关对电网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优化配置科研资源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5月12日,由国网宁夏电力承办的全国第五届“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论坛在银川举办。专家和学者在论坛上就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及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展开研讨,并为解决宁夏电网高比例新能源消纳问题建言献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宁夏煤炭、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富集,具有综合开发的优越条件。2022年1月,党中央明确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这为宁夏能源转型指明了方向。
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煤电与新能源综合调节及系统优化运行关键技术”项目,是国网宁夏电力首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月24日,“煤电与新能源综合调节及系统优化运行关键技术”项目在银川启动。国网宁夏电力邀请专家学者深度参与项目实施方案及示范工程试点方案制订,共同研讨煤电与新能源综合调节、优化运行和协调发展策略,科学推进项目研究。
国网宁夏电力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以电网安全运行为根本,以电力可靠供应为前提,以新能源高效利用为目标,深度融合低碳能源技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与运行控制技术,建设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共享、坚强送端’为基本特征的宁夏电网。”国网宁夏电力总工程师闫志彬介绍。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正加速建设,国网宁夏电力扎实推进“超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宽频振荡预测、监视及抑制关键技术”等公司科技项目研究,持续做好成果转化应用,争取在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新能源发电预测等领域取得原创成果。
技术创新先行先试
助力“宁电入湘”工程建设
5月31日,在宁夏电力能源安全重点实验室,宁夏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旭涛与同事对宁夏电网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送端电网稳定特性及控制开展仿真分析,为宁夏第三条直流外送通道——“宁电入湘”工程做好开工前的技术保障。
助力“宁电入湘”工程建设是国网宁夏电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预计“十四五”末,宁夏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达55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60%。这将带动自治区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发展。
“宁电入湘”工程建成投运后,输送的新能源电量占比将超过50%,但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不好测、不好调、不可靠。新的课题摆在了面前,国网宁夏电力科研人员在电网规划、调控运行、储能应用、电力市场等4个技术领域联合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宁夏‘风光储输一体化’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重大专项。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网架构建、“双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电源优化布局及储能配置等研究成果将在“宁电入湘”工程建设和运行中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在宁夏电网的实施路径研究”等项目研究成果为国网宁夏电力编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网宁夏电力围绕‘十四五’宁夏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开展‘两个一体化’重大专项研究,多次邀请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指导。研究成果为‘宁电入湘’工程的可研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也保障了工程的高效推进。”国网宁夏电力科技数字化部负责人介绍。
产学研用协同联动
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圈”
4月18日,在宁夏电科院学术报告厅,国网宁夏电力高级专家马飞越与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南瑞继保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展技术交流,推动快速开关技术应用,为提升开关类设备可靠性做好技术支撑。
科技攻关布局是带动产学研用生态协同发展的关键抓手。国网宁夏电力聚焦自治区能源转型和电网发展需求,加强新型电力系统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两级实验体系。近年来,该公司新增公司级、自治区级实验平台4个,省公司级实验平台5个,风光火氢大型能源基地源网荷运行优化与协调控制技术实验室入选首批公司命名实验室;发布该公司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11项管理制度;与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工作站,与自治区科技厅设立联合基金,建立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机制。
国网宁夏电力建立双创中心,并在宁夏电科院成立科技创新中心,承接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创新项目咨询、科研基础共享等重点任务。在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计划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实行“揭榜挂帅制”,赋予各项目负责人自主管理权,激励科研团队争创原创、首创科技成果。“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推介发布首批双创成果,为建设创新成果孵化及转化平台奠定了基础。”国网宁夏电力双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国网宁夏电力依托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联合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产业公司等组建产学研柔性攻关团队,在项目实施、成果应用、转化推广全过程协同联动,打造体系化、任务型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实现了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该公司连续5年获得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支撑新能源高效运行的评价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等9项成果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换流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关键技术及装置应用”等4项成果获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高压交流快速真空开关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颁发的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4项,数量较上一年增长41.18%。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是低碳发电的支柱,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大量绿色电力。截至2022年,我国已建、在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2022年常规水电发电量1.3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5%。新形势下水电的功能定位将由传统的“电量供应为主”转变为“电量供应和灵活调节并重”,这对水电开发利用意味着什么?我国抽
9月19日,中国电科院与国网重庆电力签署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合作协议,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闫华锋,国网重庆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周雄出席并讲话,总会计师、党委委员陈颖达主持,副总经理(副院长)、党委委员严胜与国网重庆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委员何永胜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闫华锋对周雄一
9月22日上午,国网冀北电力在张家口崇礼发布《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启动建设华北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区,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示范样板。白皮书以规划建设“十大工程”为重点,勾勒出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据悉,
9月22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发布《国网冀北电力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启动建设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区,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示范样板。白皮书以规划建设“十大工程”为重点,勾勒出示范区建设的时间表和
夏秋之交的张北坝上,朔风野大、日光炫目,远处一排排洁白的风机有力转动着叶片,连成一片的湛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的风,蕴藏着以民为向的念念不忘、吟唱绿色发展的声声回响;这里的光,正以新时代更加耀眼的荣光,照亮国网冀北电力人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行动的坚实步履。风起张北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9月21日发布《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提到,南方电网向香港输送100%清洁能源;对澳门输电能力提升30%。南方电网公司21日举行《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暨2023年社会责任日(国企开放日)活动。报告称,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该公司自1994年向香港送电,至2022年底累计突破3000亿千
9月22日,从国家电网了解到,华北地区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示范区在河北崇礼启动建设。据介绍,这次启动建设的华北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区,将新能源、抽水蓄能以及柔性直流、虚拟电厂等能源系统前沿技术融合在一起,更好地统筹推进前沿技术、装备材料的科研攻关和示范验证,进而实现能源资源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15日,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合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工业副产氢利用技术研发,积极培育太阳能光伏、氢气制备与储运等技术产品,丰富产业体系。围绕电源侧、
近日,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协同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信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及连云港上电赫普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达成短期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四方协议。四方协议中,镔鑫钢铁作为市场主体依托国信能销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储能控制策略,获得技术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0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佛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强化电力调峰和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支持区域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提升
杜敏在9月15日举行的经研论电·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吴冰指出,要坚持系统思维,聚焦需要突破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需要探索的管理模式、政策机制,加快取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际成果。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大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电力系
上半年,陕西省属企业立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骨干支撑和带头示范作用,投入研发经费96.3亿元,同比增长27.3%;新产品产值463.4亿元,同比增长32%,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延长石油、陕西交控等7户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0%以上,陕西电子、秦川集团等5户企业研发强度超过5%。为推动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0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佛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强化电力调峰和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支持区域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提升
9月16日,随着最后一台6.66兆瓦风机成功吊装,由中国能建总承包的全球规模最大、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二、三期工程198台风机全部顺利吊装完成,标志着该项目1700兆瓦278台风机全部吊装完成。该项目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新建170
中煤大屯公司结合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资源禀赋、大屯电网结构与网架下负荷需求,以大屯电厂220KV变电站为中心,统筹周边新能源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储能,积极利用沛县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渔光互补”模式,总占地面积约5847亩。下面跟随镜头,一起走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12日,秦皇岛市行政审批局受理了昌黎县200MW风力发电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立项申请,完成了核准批复。据悉,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装设36台风电机组,总容量200MW,新建1座出线规模为1回的220kV升压站,暂定配建储能站一座,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47200万kWh。
9月1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委书记常达伟带队赴三峡陆上能投公司对接“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及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对接过程中,常达伟详细了解三峡陆上能投公司基本情况以及化德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与会同志就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9月16日,随着2-B21机位133吨重的风机叶轮在百米高空成功与机舱精准对接,三峡能源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绿色电站示范项目”)170万千瓦风机全部完成吊装,标志着全球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达成又一个重要节点。绿色电站示范项目总建设规模200万千瓦,是全球规模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12日,广西发改委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评估结果的公示》。根据公示,共有7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共计规划风光项目1071.7万千瓦,其中风电共计规划871万千瓦,光伏共计规划200.7万千瓦。1、南宁东部新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
9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评估结果公示,光伏项目总规模2.007GW。其中包含,南宁东部新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右江区六塘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河池南丹(天峨)工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玉林市龙潭产业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钦州市钦南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评估结果公示。储能项目总规模1975MW/5750MWh。其中包含南宁东部新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百色市田东石化工业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右江区六塘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河池南丹(天峨)工业园源网荷储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评估结果的公示。原文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评估结果的公示为加快推动我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根据《关于印发〈广西电
9月20日获悉,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储能应用技术提升新能源利用率,截至8月底,宁夏新能源利用率提升至97.57%,较未采取储能应用技术时增加1.09个百分点。截至8月底,宁夏电网新型储能并网195万千瓦。储能容量的增加为电力系统调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国网宁夏电力深入分析电网安全运行、电
近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处处长彭嘉宁与同事开发储能自动发电控制模块独立应用技术,将原有常规火电和新能源自动发电控制模块并列运行,提升了新能源利用率。截至8月底,宁夏新能源总利用率提升至97.57%,提升1.09个百分点。据统计,截至8月底,宁夏电网新型储能项目建成并网195
9月1日,±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工程2023年年度综合检修正式拉开帷幕。银东直流系统已运行近13年,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投运以来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本次综检将对换流站内及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全面“体检”,深度开展缺陷及隐患治理,确保重点隐患“见底清零”,为直流外送通道长周期安
9月5日,国网宁夏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尹亮与相关人员正在开展辅助服务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虚拟电厂管理平台、虚拟电厂聚合运营系统等工作的联调测试,加快推进宁夏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全业务流程贯通工作。今年以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部署,深入
8月16日,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沙塘镇许沟村等多个农网工程验收现场,国网隆德县供电公司采用无人机配网工程验收,大幅度提高配网工程验收质效。利用无人机智能化水平高、便携成本低等特点,主动将其应用到配网工程验收中,有效解决传统验收中登杆速度慢、强度大、视觉盲区多、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促进数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了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夏妙岭750千伏变电站1号主变扩建工程。项目详情如下:一、项目名称:宁夏妙岭750千伏变电站1号主变扩建工程(项目代码:2306-640324-60-01-356887)。二、项目建设内容(一)扩建妙岭750千伏变电站,安装1组210万千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网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首创成果“变电站AR实景黑科技”在变电运维中心集控站正式上线运行。通过设定AR实景缺陷标签,为缺陷联动摄像配置预置点位,制订远程视频缺陷智能巡检任务等,实现全站缺陷远程核查、智能研判、自动生成缺陷核查报告等,解决了缺陷核对周期长、耗时长
7月5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运营的充电桩充电量累计达到1031.2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4.03%,预计全年将超过2200万千瓦时。目前,宁夏共有366座充电站、849台充电桩接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主要分布在商业综合体、加油站、交通枢纽等场所。该公司充
7月5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运营的充电桩充电量累计达到1031.2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4.03%。目前,宁夏共有366座充电站849台充电桩接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主要分布在商业综合体、加油站、交通枢纽等场所,充电服务网络覆盖了宁夏7条国家级、4条省
7月6日,在宁夏灵武市石沟驿镇,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惠安堡运维站站长王宗瑞和安全员马军利用无人机巡检±800千伏灵绍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宁夏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送端,通过电力外送大通道向多个省份送电。距离石沟驿镇150千米外的中宁县戈壁上,宁夏第三条电力外送通道——宁夏—湖南±800千
截至6月底,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上半年开工35千伏及以上工程10项,涉及线路长度183.97千米、变电容量361万千伏安,投产35千伏及以上工程11项,涉及线路长度89.04千米、变电容量48万千伏安,均超额完成上半年电网建设任务。国网宁夏电力以年度里程碑计划为指导,全力推进电网基建工程建设。该公司开工7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