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大族锂电智能装备副总经理、常州子公司总经理党辉(右)
储能风口已至
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风、光等大基地发电项目陆续启动,作为新能源重要配套设施,储能产业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谈及储能产业爆发的原因,党辉认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作用下,储能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成快速增长之势。
事实上也正如党辉所说,近年来为了支持储能业务的发展,国家层面以及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储能行业的发展。2021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至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2022年,《“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从地方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月,全国已有26个省份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约为71GW。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还在不断扩张,动力电池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94.6GWh, 累计同比增长90.7%。产量溢出的同时,产量增速也已经远远高于需求增速。
今年1-5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233.5GWh,但同期的电池累计装车量仅为119.2GWh。
种种迹象表明,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业内看来,储能或是应对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因素推动下,储能进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 27.1GWh,其中仅2022年新增装机就达到7.3GW/15.9GWh,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
机构预测,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或突破万亿大关,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元。
快速交付是挑战
政策持续加码,储能产业前景日益明朗。万亿市场引来众多参与者,除了本身在储能领域布局已久的新能源企业,不少投资机构也蜂拥而至,各类企业跨界跑步进入储能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以来,储能行业融资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成为备受投资市场看好的新能源赛道之一。2022年储能行业融资交易249笔,融资规模为494亿元,融资金额是2019年的16倍。
储能相关企业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之前,我国每年新成立的储能相关企业为三四千家。随着储能行业的迅速升温,2022年成立了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这是2021年的5.8倍。
随着储能市场的爆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储能会迎来扩产潮。党辉认为,储能产业的发展对电池设备企业是利好消息,同时储能产能扩张也是对锂电设备企业交付能力的一个严峻考验。因此电池设备企业要具有快速交付能力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党辉表示,大族锂电智能装备通过布局和技术为企业的快速交付加上了双保险。
从区域布局上,为应对行业快速增长的设备需求,大族锂电智能装备在深圳、宜宾、荆门、常州、张家港、广州布局六大生产基地,并在深圳、武汉、成都等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针对华南、华中、华东、西南四大区域进行布局,大族锂电智能装备为客户提供快速及时的产品和服务。
从技术支持上,大族锂电智能装备坚持做储能模块化设计,凭借在动力电池领域积累的经验,将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引入储能领域,能够更好地保障储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作为高端装备企业,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拥有众多高精尖人才,为快速交付奠定基础。目前,大族锂电智能装备人员规模已超过4000人,其大中研发技术人才超过2000人,占比超40%。
得益于公司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目前大族锂电智能装备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行业主流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企业优势凸显
储能产业爆发,众多参与者大量涌入,供应链上游价格波动,给产业带来不确定性,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党辉指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族锂电智能装备的优势得以完全凸显。
首先,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拥有核心技术。大族锂电智能装备从2000年开始做锂电,已深耕锂电行业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激光技术是电池生产必不可少的关键工具,而激光技术正是大族的核心技术。大族激光更是激光技术在国内应用的鼻祖。
其次,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是较早做整线交付方案的企业之一。大族锂电智能装备在动力锂电池装备整线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储能相关客户提供稳定、可靠、效率高的整线方案,助力电池企业快速形成新产能。大族锂电智能装备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体验感超预期”的价值理念,给更多的客户提供全面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最后就是充分的保障。大族锂电智能装备组建了专业化服务团队,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细心、耐心的服务,充分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目前,大族锂电智能装备在锂电池全工序制程方面提供电池制片、制芯、检测及组装系列设备,且多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及技术水平均位于行业前列。凭借独特优势,大族锂电智能装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一致认可。
作为一家装备企业,大族锂电智能装备以“强大民族,装备世界”为企业使命,不懈地推动锂电设备国产化进程。目前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正在构建全球化战略布局,为全球客户建设“零碳”智造工厂提供坚实的装备产品及增值服务,党辉最后表示。
储能风云,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相信大族锂电智能装备一定会抓住发展机遇,不断优化业务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在激烈的战争中赢得胜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全球新能源转型的大潮中,动力电池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前沿。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在政府报告中的频繁提及,以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正式出台,国家对锂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政策举措,结合终端市场需求的持续演进,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
2月8日金冠股份公布,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冠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冠华新能源”)与深圳市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大族锂电”)签订《设备采购意向协议》,确定大族锂电为冠华新能源拟投资建设的锂离子方壳电池模组PACK产线的战略合作供应商之一,初步预估采购总金额为6700万元,具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日,大族激光公告,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增资7.4亿元。其中,大族激光直接增资4.2亿元;剩余3.2亿元拟通过深圳市族锂聚贤咨询合伙企业、深圳市族能聚贤咨询合伙企业及深圳市族锂聚才咨询合伙企业间接增资,这四家企业为核心员工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0日晚间,华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经过重新论证后,决定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华自科技于2022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2]2974号文同意注册,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4,493,267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
4月18日,由华为数字能源举办的“碳路中国价值共赢——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设计院研讨会-华北站”成功举办。会议聚焦AI智算热点趋势,云集各大设计院多位总工及设计师等技术专家,解析数据中心行业政策、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和最新设计方案与实践,共同开拓AI智算时代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新路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4年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0日,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整体情况为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000万元-42,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8,900万元-44,900万元。华自科技认为,近几年公司大项目承接能力不断加强,部分项目周期长,短期内尚无法验收确认,营
目前传统的液态锂电池性能已经迫近理论上限,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固态电池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被众多电池企业和车企视为下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据业内统计,固态电池“急先锋”半固态电池已实现10GWh级别出货。目前已经有上汽智己、蔚来、东风岚
近日,据央视CCTV-9报道,“中国液态锂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世界第一,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6家。”据上述节目介绍,20世纪90年代,日本率先在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技术优势,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面对这一局面,陈立泉(2001年
锂电池的生产和迭代,离不开先进锂电设备的支持。为了不断提升锂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实现电池工厂的“零碳”制造,锂电设备解决方案必须“先行一步”。近年来,我国锂电设备领域持续创新升级,不仅为我国连续多年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相关设备企业也为锂电企业研发
在整个锂电产业链,锂电装备环节受到的产业波动或许最为明显。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分拆头部设备企业营收来看,锂电设备出海正在进入“收获期”,多家企业海
在整个锂电产业链,锂电装备环节受到的产业波动或许最为明显。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分拆头部设备企业营收来看,锂电设备出海正在进入“收获期”,多家企业海
未来三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将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据研究机构EVTank预计,随着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的逐步饱和,整个锂离子电池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过剩的状态,大量规划中或者建设中的项目停滞或延期为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到2027年锂电设备行业将迎来反转。从市场表现来看,上
2024年以来,锂电企业IPO进展速度对比去年进一步放缓,除了极少数完成上市外,更多的企业因为各类原因终止。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截至到今年上述终止的企业涵盖了锂电原材料、BMS、设备、电池、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多个环节。其中有被叫停的,也有不少是因等待期过长、经营环境变动等原因主动撤销上市申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据香港交易所官网披露,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H股发行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包括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等。根据招股书,此次募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消息,艾罗能源披露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公司股东青岛金石、长峡金石及上海中电投计划在2025年5月27日至8月26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分别减持不超过800,000股、800,000股和1,6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0%、0.50%和1%。上述三股东拟减持持股份来源均为IPO前取得,同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伊金霍洛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围绕“十个领域”,细化实施任务。加快建设绿色装备制造集群,氢能装备制造等项目。主动融入自治区新能源发展战略,围绕“风光氢储一体化”构建现代能源体系,重点招引和谋划实
近日,国家电投2025年5GWh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重磅揭晓,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凭借领先行业的技术实力与全场景交付能力,在标段一(集中式储能系统)和标段二(组串式储能系统)中强势入围,共计收获600MWh优质订单。天合储能聚焦储能核心技术突破,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精心构建从电芯到
4月30日,内蒙古能源集团旗下的内蒙古蒙能斓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项目拟建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斯太镇)境内,拟采用磷酸铁锂电化学构网型储能设备,总容量为300MW/600MWh。该储能设备分开建设1#升压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晚,中创新航及苏奥传感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签订协议,中创新航将以5.1亿元收购苏奥传感1.56亿股A股股份,同时苏奥传感还将放弃部分表决权。收购完成后,苏奥传感将成为中创新航的控股子公司,中创新航累计获得22.61%股份、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并成为苏奥传感的控股股东、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江西省新干县400MW/800MWh储能电站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由中虹普能(重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与无锡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实施。项目位于江西省市吉安新干县溧江镇堆背村,计划总投资12.8亿元,整体规模400MW/800MW
近日,中国远洋海运“大翠云”轮装载着12.5GWh全球最大电网侧储能项目首船120台45吨级比亚迪储能柜,从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顺利启运奔赴沙特达曼项目地,该项目共有2364台储能柜,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储能项目。中国远洋海运旗下中远海运特运为项目提供国内陆运段与海运段全程物流解决方案和运输服
4月30日,宁夏电投永利(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300MW/600MWh储能电站EPC工程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光伏基地储能工程拟建形式为电源侧储能,储能项目包含3座储能电站,分别设置于三座新建330kV升压站内。每座升压站的储能设施容量均为100MW/2
5月6日,中国电建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电建水电十二局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升压站EPC工程项目68MW/136MWh构网型储能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四川凉山,本次采购的范围为额定容量68MW/136MWh储能系统所需设备的供货及指导安装,包括电池系统(集装箱形式)、储能变流、箱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海目星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公司深度参与新一代锂电池技术固态电池设备的开发,与某固态电池的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并签订了价值4亿元的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成为了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