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从供给侧看,1—5月,农业生产态势良好,收获夏粮1453.6万亩,收获油菜406.7万亩,播种秋粮3588万亩,全省生猪、家禽累计出栏1920万头、1.7亿羽。工业运行总体平稳,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服务业复苏步伐加快,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46.08亿元、增长18.7%,高于全国11.8个百分点,创2022年以来最高增长水平;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5.9%,重点行业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需求侧看,1—5月,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4%、占比达47.2%。市场消费平稳向好,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01.35亿元、增长9.8%,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1028.6亿元、下降10.5%,其中,出口359.2亿元、下降27.5%,进口669.4亿元、增长2.4%。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1—5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9.7亿元,同比增长48.4%;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32.5亿元,同比下降8.1%。截至5月底,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1500.54亿元,增长7.7%,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4046.22亿元,增长9.7%。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5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8万人,增长7.99%;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7万人,增长36.8%;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2万人,增长23.7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2.77万人,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超过1500万人计划目标72.77万人。
“四上”单位培育成效明显。截至5月末,全省共有“四上”单位19992户,比2022年末净增1668户、增长9.1%,其中工业、建筑业、批零业、住餐业、服务业分别净增206户、65户、894户、246户、257户。
二、工业运行延续稳定态势
各地各部门加强加密经济运行调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投产,强化电煤保供,优化风光水火联合调度,重点行业支撑有力,新动能加速汇聚,工业运行延续稳定态势。
电力保供成效显著。电煤保障有力,5月火电日均进煤13.1万吨、高热值日均5.1万吨,累计供应电煤307.4万吨,电煤合同履约率接近100%,电煤库存达298.8万吨。火电满产满发,全省火电开机容量达1080万千瓦、开机率100%,当月统调火电发电量60.42亿千瓦时,为历史最好水平。新能源发电大幅增长,风电发电量3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2%,光伏发电量10.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7.5%。5月底水电蓄能78亿千瓦时,为应对全省入汛偏晚,守牢不拉闸限电底线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1—5月,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增速贡献率为31.1%。石油、煤炭行业增长加快,石油行业增速扭负为正,同比增长3.7%,较1—4月提高4.6个百分点;煤炭行业增长14.8%,较1—4月提高8个百分点。
新动能加速汇聚。1—5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40.8%、35.2%,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贡献达86.2%、80.0%;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1%,占规上工业比重为9.6%,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贡献达79.0%。其中,新能源电池、硅光伏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106.9%,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02.9个百分点;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增长52.4%,高于规上工业增速48.4个百分点。
三、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全省牢固树立“大抓产业投资”的鲜明导向,投资进入结构转型期,已由过去主要依靠房地产开发、交通投资拉动进入项目投资、产业投资拉动新阶段。
项目投资持续增长。全省稳步推进2023年重大项目和“重中之重”项目落地,推动项目集中开工,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支出进度,为项目投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1—5月,项目投资增长5.2%,占全部投资的86.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
产业投资占比近半。产业投资占比逐月提高,对全省稳投资作用明显。1—5月,产业投资完成额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3.4%,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7.2%,较去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5.8%,占全部投资比重26.2%,领先幅度扩大;能源工业投资增长65.0%,延续去年以来高速增长态势,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增长21.6%,与交通投资规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业、旅游业、数字经济分别增长4.8%、12.2%、24.6%,合计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复苏
随着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经济社会恢复正常秩序,市场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居民出行意愿提升,旅游强劲复苏,全省消费市场加速回暖。1—5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01.35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较1—4月(增长9.7%)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9.3%)0.5个百分点。
汽车消费加速修复。随着国6b排放标准实施将至,车企抢抓最后窗口期清理库存,1—5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29%)增长0.8%,由负转正,较1—4月(下降2.2%)加快3.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1—5月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1.7%,占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由去年同期9%扩大至17%。
限上批零住餐业平稳增长。1—5月,全省涉及GDP核算的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6.2%、6.9%、65.3%和30.3%。批发业方面,新开业入库企业净拉动作用突出,金属矿批发、建材批发、服装批发三个行业高位运行,有力支撑限上批发业增长。零售业方面,汽车新车零售业首次止跌回升、机动车燃油零售业保持快速增长,半数州市实现两位数增长。住宿和餐饮业方面,受旅游全面复苏影响,连续4个月保持高位增长,住宿业中旅游饭店业、民宿服务业营业额分别增长88.0%、96.9%;餐饮业中正餐服务业、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8.4%、70.9%。
旅游业强劲复苏。1—5月,全省接待游客4.5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71.26亿元,分别增长46.6%、57.1%。“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350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9.6亿元,分别为2019年同期的234.8%和230.4%,日均接待量突破700万人次,创历年来“五一”假日旅游市场新高。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周转量分别完成3742.8万人、114.5亿人公里,增长126.8%、146.9%,超额完成年度分月计划任务。
五、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建设沿边产业园,沿边州(市)进出口整体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口岸经济发力显效。1—5月,云南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873万吨、增长52.6%,较2019年增长6.2%;货值923.1亿元,增长25.7%,较2019年增长26.4%。沿边8州(市)外贸增势良好,实现进出口总额453.4亿元、增长45.1%,占我省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4.1%,较去年同期提升16.9个百分点。
中老铁路客货两旺。今年累计发送旅客、货物运量、进出口货物分别为742.4万人、817.1万吨、188.8万吨,增长185.0%、120.9%、222.7%,其中,自4月13日中老铁路开通双向运行跨境旅客列车以来,跨境旅客日均发送407人,有效带动了东南亚国家出境游;磨憨铁路口岸进出口值已连续10个月超越凭祥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中老铁路红利正加速释放。
六、保供稳价有力有效
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可控。2023年5月份,云南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持平,猪肉价格下降2.3%,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2.5%转为上涨1.5%,粮食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下降0.1%,“五一”后旅游出行需求回落,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价格分别下降16.2%、6.4%。
2023年5月,云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1.7%;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下降6.2%,降幅较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8.3%,降幅较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3.0%,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9.8%,加工工业价格下降7.5%。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的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下降0.4%,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8.8%。
七、各州(市)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工业运行总体平稳。10个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实现增长。曲靖大力推进煤矿复工复产,督促指导电力电网和油气新能源行业投产项目正常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保山加快推进企业升规纳限,1—5月12户工业企业顺利纳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丽江积极推进增量配售电改革,华坪工业园区增量配电项目顺利建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部分州市投资高速增长。西双版纳、昭通、怒江、曲靖、保山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西双版纳增长19.4%,勐远至关累口岸高速公路、现代化橡胶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基地等项目顺利推进。昭通投资增长14.6%,动态更新建立在建、新开工、前期和重点4个项目库,1—5月新入库项目增长63%。怒江投资增长14%,积极打造文旅融合小镇,1—5月旅游业新增入库14个项目。
消费持续复苏。10个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西双版纳延续高增长势头、增长20.6%,房地产恢复形势良好,文娱服务加快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曲靖增长14.3%,开展新能源汽车补贴、樱花美食节等促销,组织罗平花海马拉松、花海音乐节等大型文旅活动推动消费复苏。丽江增长13.7%,积极推动文旅促销,发放上万张电子文旅惠民消费券,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5.45、3.57亿元,增长127.8%、46.1%。
总的来看,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三次产业加快恢复、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就业物价保持稳定,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
下一步,全省上下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消息,总投资6.2亿元的宁夏首个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目前已在苏银产业园启动115MW光伏建设,并配套30MW/60MWh储能电站,计划年底并网。该项目将提升园区绿电比例至40%左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据测算,该项目115MW光伏年发电量约2.2亿kWh,绿电到户电
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正式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2024年,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3.74亿kW,同比增长22.0%,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86.3%。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8.9亿kW,占全部发电装机的56.4%,进一步巩固了在电力装机中的主体地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7
近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2025年第二批(总第十批)虚拟电厂主体注册公示结果,目前,山东省建成虚拟电厂20家,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负荷资源274.8万千瓦,可调节能力达到55万千瓦,聚合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统计显示,山东全省建成投运的20家虚拟电厂中,自去年7月以来,发电储能类机组(
甘肃省能源局副局长王永杰28日表示,到2030年甘肃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1.6亿千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全国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消费转型引领区及装备制造集聚区。当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截至今年4月,该省新能源装机达6720万千瓦
5月27日,中广核烟台招远400MW海上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成为全国首个建成投运的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电站。该项目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配备数千台华为逆变器,预计年均发电量达6.94亿千瓦时,不仅为胶东半岛提供了强有力的绿色能源支撑,更对我国海上光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莱
在江苏泰州碧波之上,一幅未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鳞次栉比的光伏矩阵在晴空下犹如镶嵌在水面的蓝色晶钻,为这片生态“沃土”注入绿色动能。这里,是泰州姜堰100MW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展现科技与自然的完美共生,更以锦绣风光电站的典范之姿,引领我们领略智慧能源与生态文明的交融之美。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弃风电量约12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35亿千瓦时;2024年弃风电量约43.5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2.4亿千瓦时,弃风弃电现象依旧严峻。当新能源遇上钢铁洪流,一场“绿色电力的拯救行动”正在湖北上演。弘奎智能旗下“易能宝虚拟电厂”如何让传统高耗能钢厂化身新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4月,内蒙古能源经济稳中向好。其中,1-4月,全区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达52.4%。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5.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5.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1-4月,全区能源重大项目完成
5月21日,随着全国首批存量常规水电绿证划转数据成功交互至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云南省内2家用户顺利获得2家水电站2024年绿证合计82.6万个,折合存量常规水电电量8.26亿千瓦时。据悉,2023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要求各地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对2023年1月1日(含)以
随着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规则V3.0历经半年的运行,湖北电力市场化建设即将迎来“转正”的关键节点。在当前机制框架下,售电公司们或许已经发现,传导给用户的零售价格与售电公司自身的批零收益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在市场初期,零售均价的下行压力已成为售电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核心约束条件。为了吸引
近日,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规模达147.2MW,由正泰新能供应全部光伏组件。302796万块ASTRON5高效光伏组件铺展在鱼塘水面之上,勾勒出一幅“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清洁能源转型图景。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项目01渔光一体:生态与经济双赢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6日,中钢洛耐3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鉴兴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95.318665万元,工期120天。本项目位于伊川县彭婆镇中钢洛耐(洛阳)新材料有限公司(洛耐大道北侧)厂区内,利用中钢洛耐(洛阳)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建设3MW源网荷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信重工伊滨厂区源网荷储项目EPC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隆基森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中标价14643683.18元。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河南卢氏县特色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招标计划发布,项目招标人为河南莘川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11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线路48千米;35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线路32千米;10千伏开闭所9座、环网柜8座、变压器8台、建设10千伏线路91千米;建设调度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含联合体:新疆兵团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价格为27929.7537万元。项目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
近日,中信重工伊滨厂区源网荷储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隆基森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643683.18元,工期165日历天(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验收并交付)。详情如下:
5月16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华北电力大学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包1)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958.58万元,详情如下:华北电力大学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包1)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项目概况华北电力大学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包1)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明德致信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5月14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通辽市能源局科区开鲁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规划评审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预算金额为130万元,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通辽市能源局科区开鲁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规划评审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项目概况科区开鲁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规划评审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内蒙古自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能源企业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拟在业内发起成立“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联盟宗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联盟作用集聚优势交流互鉴信息共享发起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周口市元坤供电有限公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6日,河南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运维服务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是河南锦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格是584.973万元。本次运维项目内容包括: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项目已建设完成110kV变电站2座,110kV输电线路16.59千米,10kV开闭所4座,10kV输电线路42千米;光伏电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中钢洛耐3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招标公告,项目资金来源为国有资金884.497123万元,招标人为洛阳伊碳新能源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6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荣荣50MW风电、11MW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总体EPC项目结果公示,中标人为河南瑞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勘察设计费0.80%,工程费98.5%。详情如下:
5月23日,云南玉溪市虚拟电厂接入意向签约仪式举行,首批10家企业与云南电网成功签订接入意向协议,标志着玉溪虚拟电厂建设正式迈入落地实施阶段。
5月21日,随着全国首批存量常规水电绿证划转数据成功交互至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云南省内2家用户顺利获得2家水电站2024年绿证合计82.6万个,折合存量常规水电电量8.26亿千瓦时。据悉,2023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要求各地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对2023年1月1日(含)以
盛夏的玉溪市红塔区,紫色的蓝花楹与阳光交织。走进云南电网公司玉溪供电局红塔生产基地近零碳办公示范区,深蓝色光伏板在屋顶铺展如流动的星河,22个充电桩整齐排列,像列队的绿色卫士静候新能源汽车“归巢”。推开玻璃门,智能灯带应声点亮,自动通风口轻轻嗡鸣,节能标识在打印机旁“眨着眼睛”——
云南能源监管办锚定南方区域现货市场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工作目标,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监管,推动云南深度融入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完善规则方案,夯实市场根基。紧密结合云南电力市场运行实际,完善省内市场规则体系,强化宣贯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全方位保障结算试运行顺利推进。稳步扩大主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云南省能源局公示2025年云南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公司候选名单。根据《云南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实施方案(试行)》相关规定,经售电公司自愿申报、电力交易机构资格审查,现对满足保底售电条件的11家候选售电公司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至5月20日,公示期间,任何单位
从云南电网公司获悉,云南省新能源装机于5月7日突破6000万千瓦,达到6017.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全省总装机比例达到38%。其中,风电1687.1万千瓦,光伏4330.6万千瓦。近年来,云南新能源开发建设按下“加速键”,新能源已成为云南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截至5月7日,今年云南省新能源发电量333.83亿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近日,云南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织成员单位签订《云南电力市场成员自律公约》,充分凝聚各方力量,以契约精神同心合力维护云南电力市场良好秩序,共同构建规范透明、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环境。《云南电力市场成员自律公约》的签订,既是云南电力市场管理委员履行建立健全市场成员行为自律职责的重要举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3日,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市场经营主体公平合规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关情况。具体包括:市场经营主体串通报价、滥用市场力操纵市场价格、违规开展特定交易或利用“发售一体”优势违规抢占市场
2025年1—2月,云南省能源生产供应总体良好,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9%。一、电力生产供应方面1—2月,全省全部发电量624.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全省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量59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其中:火电100.27亿千瓦时,下降6.0%;水电349.79亿千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为能源行业的骨干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