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商业模式与风控研究中心主任 司军艳
当前,海上风电争议较多的领域集中在“用地/用海争议”,主要由于我国复合型用海还没有形成立法,项目业主可能会与渔民、原来用海权利人等发生争议。这类争议在海上风电相关纠纷案例中占比达到了29%。其次,海风项目属于建设工程项目,建工类工程纠纷排第二位,占比21%;其他类别:劳动争议占比21%;运输类争议占比15%;施工设备融资租赁纠纷占比12%。
我将分别从“项目工期和不可抗力”“工期延误与发电量索赔”两个典型海上风电纠纷案例来展开阐述。
一、项目工期和不可抗力---典型案例解读
2016年11月,甲公司(发包方)和乙公司(承包方)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间为2018年11月。由于工程迟迟不能完工,双方于2019年6月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由甲公司预先支付工程款,乙公司必须2020年5月完成全部施工。如不能如期竣工,乙公司自愿退场并承担违约责任。
《补充合同》签订后,受当地大气污染防治防控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等原因,乙公司多次停工,直至2020年8月案涉工程才竣工。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工期延误构成严重违约,要求按照合同约定将乙公司清退出场,解除案涉合同并追究乙公司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其中甲公司主张:案涉工程工期一再延误,因此导致人工、原材料的上涨等损失难以估量。
乙公司主张:施工期间,当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活动”导致工程停工,停工期间应顺延工期;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导致工程长时间停工,而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应当顺延工期。
本案经过一审、二审,最后再审法院认为:第一,大气污染防治防控措施在补充合同签署时已成常态,属于双方可以预见的情况,故乙公司主张大气污染防治属于不可抗力,顺延工期的理由不能成立。第二,《补充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19年7月前完成主体工程,属于疫情发生之前应当完成的进度,即乙公司在疫情发生之前即存在违约情形。此外,乙公司应于2020年5月前全部完成施工进度,即便扣除炎疫情防控措施影响施工的合理区间,乙公司仍存在明显违反《补充合同》约定的情形。基于以上,乙公司未按《补充合同》约定完成施工任务,构成违约,原审判决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符合法律规定。
从这个案例中可知:合同签订前已经出现的可能影响合同履行的事件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不可抗力事件并不必然免除当事人的全部责任,在扣除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期间后,当事人仍明显存在逾期违约行为的,仍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工期延误与发电量索赔-----典型案例解读
“发电量索赔”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也是近两年比较热点的名词。
2013年9月,甲方作为买方(风机采购方)与乙方作为卖方(设备供应方)签署美式箱变采购合同,约定甲方采购箱变30台,总价款约800万元,乙方在2014年2月前将全部设备交付完毕,否则每周支付合同总价1%作为违约金。
2014年4月,甲方向乙方发出催货通知,就乙方延期到货及产生相关损失的情况作出了说明,通知乙方在15日内到货,否则应当赔偿相应的发电损失。
2014年7月,乙方交付全部设备。至此,箱变延期交货时间总计为20周。
在这个案件中,甲方起诉乙方:要求乙方支付逾期交货违约金16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计算所得),并赔偿逾期交货造成的风电延期并网发电量损失2100余万元(根据装机容量及延误发电期间所得)。
乙方答辩:逾期交货违约金过高,请求法院调整;减少发电的损失均为可期待损失,并未实际发生,不应承担。
该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为法院全额支持甲方主张的逾期交货违约金以及甲方主张的超过合同总价的巨额发电量损失2100余万元。
从该案件中可以看出,首先,鉴于违约金系惩罚性的合同补救措施,在合同违约方向对方承担相应责任时,赔偿损失与约定违约金可以并用。其次,卖方公司在订立合同时对出售设备用途应当是明知的,对买方公司经营业务及设备用途也应知晓。风力发电的产出与效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卖方公司对货物延期交付将会给买方公司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应当给予足够的预见。减少发电量损失虽然尚未实际发生,但应当属于可期待利益的范围,应当予以支持。
以上为两个与海上风电建设与开发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与此同时,海上风电项目用地/用海所导致的纠纷数量也不在少数,且此类纠纷涉及的权利人较多,易产生群体性纠纷。在海风项目开发过程中,业主往往将相关的补偿款支付给当地行政管理机关或村民委员会,并由其代为补偿相关权利人,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类做法不能完全关闭其责任敞口,海上风电公司仍是相关权利人损失的补偿义务人和最终责任承担主体。建议海上风电公司对于各方利益诉求和具体补偿方案仍需谨慎、全面地研判。
三、我国复合用海相关规定
随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用海需求持续增加,海域空间
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未来,复合用海将成为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的主流形式之一。
就复合用海的相关规定上,从全国层面来看,国家海洋局在2016年就已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海上风电用海管理的意见》,明确鼓励实施海上风电项目与其他开发利用活动使用海域的分层立体开发,最大限度发挥海域资源效益。近期,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又于2023年6月1日发布《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提出在不影响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工程安全及防灾减灾等前提下,鼓励对海上光伏、海上风电、跨海桥梁、养殖、温(冷)排水、浴场、游乐场、海底电缆管道、海底隧道、海底场馆等用海进行立体设权。虽然文件是征求意见稿,但是该文已经表明我国主管部门已经在主导对复合用海的立法改革。
从省级层面来看,各省市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也已发布了不少关于复合用海、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相关规定。如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已于2022年4月6日发布《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明确分层设权空间范围——海域空间分为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立体分层设权适用范围主要有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海底电缆管道、海上风电、光伏、养殖、温排水等用海;河北省也于2020年12月10日已发布。《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规定对未设定海域使用权的海域,建设相互之间互补性强、兼容性高的海上风电、光电、海水养殖等项目,可以实施分层设权管理;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于2022年11月22日发布《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可立体分层设权的用海类型,海上风电即包含在内。
本团队作为深耕于新能源领域的法律服务团队,曾为多个海上风电项目业主和开发企业提供复合用海、立体设权相关政策咨询,结合上述法律规定来看,复合用海势必将会为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提供更多、更广的可能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政策的不断变化和更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当前围绕“碳中和”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重要需求。作为“碳中和”的一站式法律服务提供者,也将始终围绕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与合作、建设施工、ESG及绿色金融、绿电交易、碳资产开发、数据合规、诉讼与争议解决等方面,竭诚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法律服务,为海风相关企业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2日,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此次大会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聚焦海上风电诸多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会上,3M中国有限公司电力产品部技术专家刘华伟分享了3M在海上风电电缆接续方面的解决方案。3M中国有限公司
2025年7月2日,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科研院校、领军企业以及重大项目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发展之路,擘画海上风电的未来蓝图。会议期间,上海电力大学法学副教授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上,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直面深远海风电“造价过高、工期不定、海况复杂”三大痛点,系统性提出三项行业突破性技术方案。她指出:“当海风开发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技术瓶颈已从‘能不能建’转向‘如何建得更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xB7;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2B;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一边是海上风电超长的产业链系统,一边是有雄厚基础的国家老牌工业基地。当辽宁省绿色发展与海上风电产业相互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日前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指出: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2024年10月12日,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震撼下线。这台机组不仅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最长,且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关键部套技术世界领先。而在2025年6月20日上午,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来捷报,经过1个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近日,巴西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AuraSulWind项目正式启动,计划采用明阳智能18MW漂浮式风电机组。项目预计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由日本JapanBlueEnergy(JBEnergy)牵头,联合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工会、港口管理局、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明阳智能以及多家工程、环境监测和运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7月7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公布《上海市2025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拟竞争配置的“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场址为上海市未组织竞争配置的已建、在建海上风电场址,竞配项目共2.7GW,均为光伏项目,与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同场。本次通知明确,项目实施程序包括
6月14日,由中国能建江苏院担任设计的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倒送电一次成功。项目位于盐城新洋港东南方向、大丰港东北方向海域,离岸距离33公里,规划海域面积136平方千米,计划安装100台8.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是江苏省单体规模最大、单台风机最大的海上风电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近日投入运行。这条横跨千里的“电力动脉”上,由国家电网首席科学家郑玉平牵头研发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主动保护系统,如同为电网装上了“智能医生”,关键时刻精准出击,保障电力安全输送。继电保护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13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发布《重大工程中标公告》。公告披露,近日,中国电建下属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EPC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07.70亿元人民币。据悉,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红海湾海上风电三、四、五、六陆上集控中心(共用)项目及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自建)项目EPC工程开标情况》发布。《记录表》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37796.115525万元。据悉,红海湾海上风
中天科技集团消息,近日,承担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的“中天39”施工船历经50余天昼夜奋战,顺利完成场区首阶段基础施工任务。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天科技快速组建专项团队,仅用21天完成船舶入场部署。施工中,“中天39”首次采用国内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鲜见的DP动态定位模式,针对无成熟案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19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废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否决全部投标,本次招标失败。招标失败后,中核集团再发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二次招标公告
近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陆上工程)佛山段开工建设,这是新一年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首个开工的工程。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国家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例陆海统筹建设的±500千伏大容量柔直电力输送项目,也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统筹陆上电网和海上电网资源,推进“再造一
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报告要求,“推动新能源集中与分布、陆上与海上并举,远距离外送和就地消纳并重,强化新能源并网全过程服务和管理”“加快推进三山岛海风柔直送出等工程建设,推动打造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阳江已经形成了清洁多元化的电力供应体系,南方电网公
2月12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启动招标。公告显示,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徐闻东二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7km,最远端距离陆岸57.6km。徐闻东场址二水深约为10m~26m,规划
光影记录跨越山海的脚步,奋斗书写波澜壮阔的华章,在改革成为省级能源集团的第一个完整年,广西能源集团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一路爬坡过坎、闯关夺隘,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朝着迈向一流的新征程踔厉奋发,交出了一份浓墨重彩的高质量答卷!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AnnualReview01广西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