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一、独立储能
(一)独立储能规模
截至2022年年底,独立储能电站在建48座、装机3.82GW/7.19GWh,累计投运64座、装机2.1GW/4.86GWh,累计投运总能量同比增长159.13%。受各地区政策影响,目前独立储能电站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宁夏、青海、河北,累计总能量占独立储能总能量的74.29%,独立储能装机区域分布呈现出明显不平衡。2022年,独立储能电站平均运行系数20.13(相当于平均每天运行3.03h、年平均运行1106h)、平均利用系数30.07(相当于平均每天利用1.61h、年平均利用586h),运行情况接近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水平(2022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运行系数为0.17、平均利用系数为0.09)。
(二)独立储能发展相关政策
整体来看,近年来全国已有约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独立储能相关的支持政策,主要聚焦投资建设(发展规划、投资补贴等)以及电站发展运营(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共享租赁、现货交易等)等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独立储能相关政策及装机量情况详见表2。
表2 独立储能政策及装机情况4
已发布的相关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独立储能发展建设。2022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指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目前,全国共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支持独立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山东、河南在内的部分地区通过规划建设独立储能示范项目、鼓励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等政策支持独立储能发展。
二是鼓励共享储能的发展。将储能容量进行共享租赁是独立储能的一种盈利模式,当前山东、河南、贵州、宁夏、广西、新疆等多地在其发布的政策中鼓励共享储能的发展,提出将新能源企业租赁的储能容量视为配建容量,容量租赁指导价格约为每年160~300元/kW。广西在《加快推动广西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中明确,已通过容量租赁模式配置储能的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可暂不参与调峰辅助服务费用分摊。
三是鼓励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山东、山西、甘肃、青海、广东等5个省份明确了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规则细则。山东是我国第一个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省份,2022年9月山东印发《关于促进我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示范项目作为独立储能可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进入市场前,充电电量电价暂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标准执行,进入市场后,充电时为市场用户,从电力现货市场中直接购电,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与政府性基金与附加。
四是鼓励独立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2018年起,我国已有20个省份明确了储能可以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规则。根据电力辅助服务规则,包括独立储能在内的储能系统可以参与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调峰和调频。同时,规则对参与辅助服务的储能系统的容量进行了一定限制,一般为不低于5~10MW。
五是给予独立储能补贴支持。目前,已有江苏、浙江、山西、河南、广东等10余个地区出台了补贴支持政策,补贴方式包括放电补贴、容量补贴、投资补贴等。重庆对独立储能的补贴力度较大,重庆两江新区发布的《重庆两江新区支持新型储能发展专项政策》提出:对新引进的重点新型储能产业项目,自约定开工之日起两年内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含)以上的,经认定,按照该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的15%给予支持。对单个项目的支持额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三)独立储能重点省份分析——以山东为例
结合上述政策的发布及独立储能的建设规模看,山东的独立储能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这与山东积极引导独立储能电站建设、助力独立储能经济性提升有关。山东作为能源消耗大省,由于地势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原因,山东的水电装机规模较小,但风电和光伏的装机规模在逐年增大,这也使得电网在面对由于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接入而带来的对灵活调度资源需求升高的问题时,抽水蓄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山东十分重视电化学储能发展。
从2020年开始,山东就在全国较早地推行新能源配储,并开始构建以峰谷分时电价为主的储能市场,但存在着经济性不高,用户配储积极性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场化引导,提高储能发展的内在动力,山东开始推动独立储能的发展。作为国内首个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省份,山东在支持独立储能发展方面的力度较大,发布了较多鼓励政策,并进一步明确了独立储能的盈利模式,这也是山东独立储能得以发展的基础。
整体来看,山东对独立储能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明确了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可以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并鼓励符合要求的新能源配储转为独立储能5。在经济性方面,山东规定了中长期市场储能的盈利模式6,并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了独立储能容量共享租赁、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峰谷价差套利、容量补偿等多个收益模式7。
二、替代型储能
(一)替代型储能规模
截至2022年年底,替代型储能电站在建7座、装机0.26GW/0.33GWh,累计投运14座、装机0.33GW/0.58GWh,累计投运总能量同比增长239.64%。2022年,替代型储能平均运行系数0.15(相当于平均每天运行3.61h、年平均运行1318.5h)、平均利用系数0.14(相当于平均每天利用3.37h、年平均利用1232h),运行情况优于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水平(2022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运行系数为0.17、平均利用系数为0.09)。
(二)替代型储能发展相关政策
近年来,全国已有约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相关政策中涉及了鼓励替代型储能发展的相关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替代型储能相关政策及装机量情况详见表3。
表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替代型储能政策及装机情况8
整体来看,自2022年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后,已有约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文件精神出台了对于替代型储能发展的支持政策,提出在关键节点、电网末端及偏远地区等布局新型储能,发挥储能应急备用技术优势,探索将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回收等。
(三)替代型储能发展情况分析
我国配电系统覆盖面广泛,尤其在偏远地区,配电网的负荷密度较低,供电半径较长,这导致位于配电系统末端的用户常常遭遇电压偏低的问题。因此在这些特定的场景下,与新建、扩容电网输配电设施相比,建设替代型储能可以更加便捷、经济地延缓或替代电网升级改造,替代性发挥输变电设施功能。例如,在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的电网末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电力输送受限等因素,存在供电不足的问题。传统的电网扩容改造成本较高且时间较长,建设电网替代型储能,可以替代电网的输配电设施,经济灵活地增强电网薄弱区域供电保障能力。
结合上述对于替代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电网替代型储能的发展仍处于前期的探索阶段,但随着储能技术的逐步成熟,电网替代型储能需求也逐步显现。
三、电网侧储能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逐步加快,受极端天气以及新能源装机比例逐渐增高的影响,考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实际需要,电网侧储能由于其电网互动友好性以及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在政策和市场中得到了较高的关注,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在独立储能方面,该模式由于其较为丰富的盈利模式以及较为良好的经济性,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多地区的关注。但对于独立储能的发展,其涉及的共享租赁、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供辅助服务等获利模式仍存在部分实际问题。一是共享储能全面落地尚需时间。共享储能通过模式创新,为储能降本增收提供了思路,但目前各地项目规划较多,实际投运较少,实际租赁情况、辅助服务调用情况等需要进一步明确保障机制,获得稳定收入存在风险。二是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前只有山东的12个电站开展了相关实践,其规模化发展还依赖各地市场机制的完善及相关技术的进步。三是辅助服务收益无法达到预期值。目前电力辅助服务费在发电电源间实行零和博弈,成本难以有效疏导至电力用户,同时调峰等辅助服务补偿价格普遍不高,独立储能收益难以保障。
在电网替代型储能方面,目前电网替代型储能的发展仍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目前还存在着包括政策中对电网替代型储能界定不明、储能成本纳入输配电成本缺乏核定标准等问题。以上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电网侧储能的实际应用和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然而,受到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要求以及能源结构的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伴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成熟,对独立储能和电网替代型储能的应用需求正逐步凸显,一些实际的问题也正在通过政策等手段逐步解决。未来,考虑到电源负荷及电网情况,电网侧适合建设储能的地址相对有限,独立储能和电网替代型储能在面临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同时,伴随着有关政策的落地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四、相关建议
一是逐步扩大独立储能比例。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参考抽水蓄能统一发展模式,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接受电网调度与自调度相结合的模式大力发展独立储能。可由地方政府牵头,区域内各类能源企业集中建设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新能源、电网、用户均可参与或主导),由电网进行调用以及结合电力市场情况进行电站自调度,并由政府向参建单位分配相应的新能源开发指标,以此实现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的多方共赢,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
二是因地制宜配置电网替代型储能规模。结合当地新能源消纳、资源特性、网架结构、负荷特性、电网安全、电源结构等因素,由地方政府和电网公司牵头,确定电网替代型储能的配置需求,科学确定配置的合理比例,有序引导建设节奏。同时,对于电网替代型储能,建议在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中予以明确。
三是构建电网侧长效成本疏导及市场机制。建立保障独立储能、替代型储能盈利的长效机制,完善电能量市场机制,明确独立储能、替代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丰富交易品种,不断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储能成本以电力辅助服务费、输配电价等形式向电力用户疏导的机制,规划出台容量电价机制。健全尖峰电价机制,适度拉大峰谷电价差,通过价格信号激励市场主体自发配置储能资源。
1.数据统计范围:国家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收集的全国电力安委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500kW/500kWh以上电化学储能电站数据。
2.运行系数=统计期间运行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
3.利用系数=统计期间实际传输电量(包括充电量和放电量)折合成额定功率时的运行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
4.数据来源:政策由中电联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整理,引用须注明出处。
5.2022年8月,山东省《关于促进我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可以作为独立储能可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鼓励新能源配储转为独立储能。
6.2021年4月,山东省能源局出台《关于开展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规定了中长期市场储能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以储能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给予优先发电量计划奖励为主。
7.2022年8月,《关于促进我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发布明确了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可以作为独立储能可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并给予容量补偿,明确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参与容量租赁,鼓励参与辅助交易。山东省能监办发布了《山东能源监管办关于征求《山东省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山东省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规范性文件意见的通知》,提出山东5MW/2h以上的独立储能电站可以提供电力辅助服务。
8.数据来源:政策由中电联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整理,引用须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对于全部上网电量即将参与市场交易的分布式光伏,存量和增量项目要区别看待。(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存量项目,全额(多数地区)纳入机制电量,而且同地区单个市场主体的实时交易均价与整个地区同类项目的实时交易均价不会相差太大,虽然在新政下收益虽然会被拆分成场内的实时价格结算和场外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呈现“政策框架统一、区域差异化探索、技术多元化应用”的特征,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途径实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晚间,亨鑫科技发布公告,集团拟于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投资建设的800MW/16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已成功入选山东省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公示名单。根据山东省能源局公示信息,该项目以800MW/1600MWh的规划容量成为本批次入选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的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江西新干400MW/800MWh独立式储能电站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溧江镇堆背村项目施工现场举行,标志着华中目前最大电网侧独立式共享储能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成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独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中首个启动开工建设的示范项目。项目由中虹普能投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成都市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16日21时26分,成都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达2213万千瓦。为保障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电力可靠供应,成都市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据了解,装机规模10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20万千瓦的电网侧储能等资源实现顶峰出力。
2025年7月9日,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100MW/200MW电网侧集中储能电站EPC工程项目在青树坪镇人和村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标志着双峰县在能源存储与优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能源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项目建设单位为鹏辉力赫(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则是实力雄厚的中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晚间,亨鑫科技发布公告,集团拟于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投资建设的800MW/16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已成功入选山东省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公示名单。根据山东省能源局公示信息,该项目以800MW/1600MWh的规划容量成为本批次入选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的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江西新干400MW/800MWh独立式储能电站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溧江镇堆背村项目施工现场举行,标志着华中目前最大电网侧独立式共享储能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成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独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中首个启动开工建设的示范项目。项目由中虹普能投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山东能源监管办深入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重点聚焦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等各类电源项目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项目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公平开放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情况、历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
7月14日获悉,1~6月,重庆电网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3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5%,其中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电量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95%;分布式光伏电站电量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80%,实现新能源电量100%消纳。针对新能源波动性大等特点,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电网侧储能项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作者:邵尹池1巩宇1牛萌2杨若奂2刘雅婷2丁然3单位:1.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引用本文:邵尹池,巩宇,牛萌,等.计及相角与幅值跳变的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特性及其计算模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51-2461.DOI:10.19799/j.cn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9日,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100MW/200MW电网侧集中储能电站EPC工程项目在青树坪镇人和村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标志着双峰县在能源存储与优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能源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项目建设单位为鹏辉力赫(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则是实力雄厚的中建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7月17日,中城大有投资建设的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300MW/300MWh共享储能电站正式破土动工。作为中城大有在山西落地的首个电网侧储能项目,该电站的开工标志着集团通过储能电站建设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位于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电站将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配
7月11日,蒙西地区2024—2025年独立储能电站接网工程(包头威俊15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500kV线路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威俊15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并网需求,同意建设蒙西地区2024—2025年独立储能电站接网工程(包头威俊15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500kV线路工程),项目代码2506-150221-60-01-4150
近日,大唐湖北50MW/100MWh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在武汉成功通过验收。该项目于去年6月在熊口管理区建成投运,实现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全球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均实现100%国产化,电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有力摆脱了国外技术掣肘。该项目投
7月15日凌晨三时许,由东方旭能(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PC总承包的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润湖新能源50MW/100MWh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这不仅标志着淮安市迎来重大新能源基建发展成果,同时也体现出东方旭能为区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力量,在贯彻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定的一步。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