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条525千伏直流海缆在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通过预鉴定试验,意味着525千伏直流海缆具备使用条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总部位于意大利的Prysmian集团已被输电系统运营商(TSO)Amprion选为德国BalWin1和BalWin2海上电网连接系统的首选供应商。BalWin1和BalWin2是德国北海规划中的两个高压直流换流站,每座换流站将分别汇集周边2GW的海上风电项目,然后送至陆上电网。本次Prysmian将为每座换流站供应1根±525kV的高压直流
11月14日,辽宁大连,中国东北地区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缆输电线路66千伏王海线在大连长海县成功送电,这将为中国唯一海岛边境县带去更加充足的电力保障。长海县地处辽东半岛东侧,是中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海底电缆是陆地向岛上输送电力的唯一通道。1980年,35千伏城子坦至大长山的海底电缆成功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三峡发布《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海缆采购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格:1304307123.96元项目概况:本次招标为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35kV集电线路海缆、220kV送出海缆采购,其中:①35kV集电线路海缆:总长约208.64km的3×70~630m
11月9日,由浙江舟山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正式下水,首个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重器。“启帆19号”排水量2.4万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在全国海缆施工船中排水量最大。该船载缆量达1万吨,可装载75千米三芯交流220千伏海缆、130千米单芯直流300千伏海
海上风电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随着我国海上风能开发利用逐渐向范围广阔、风能资源丰富稳定的深远海发展,海底电缆的长距离敷设成为海上风电输送到陆地的重要保障。11月9日上午,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正式下水。“启帆19号”船长108.6米,宽37.2米,排水量2.4万吨,
记者9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研发的中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当日在江苏南通正式下水,其海缆埋设深度为全球最深。据了解,该船装配中国最先进的拖曳式水喷埋设犁,最大埋深达4.5米,更好地保护海缆不受锚损。目前,其他国家海缆施工船的埋深一
海上风电观察获悉,近日,三峡集团发布《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Ⅴ项目35kV及220kV海缆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山东万达海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30810109.32元。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Ⅴ项目35kV及220kV海缆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T231100110147)
近年来,国家启动布局海上风电产业,山东省规划半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为威海风电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威海经开区拥有成型码头泊位且紧邻主城区,土地面积、泊位水深及地质条件等相对优势明显。中国电气装备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山东省威海市建设山东电工电气海缆基地,并亮相山东省
近期,广东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海缆工程一次性通过现场耐压试验,标志着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三芯海缆成功应用。据了解,该海缆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500千伏三芯海缆、全长60千米,工程的顺利投产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重要意义。工程投产面临着许多亟待攻关解决的世界级难题,海缆的竣工耐压试验
总部位于意大利的Prysmian集团已被输电系统运营商(TSO)Amprion选为德国BalWin1和BalWin2海上电网连接系统的首选供应商。BalWin1和BalWin2是德国北海规划中的两个高压直流换流站,每座换流站将分别汇集周边2GW的海上风电项目,然后送至陆上电网。本次Prysmian将为每座换流站供应1根±525kV的高压直流
来自南方电网公司的消息,日前,中国首台国产±800千伏直流高速开关在南方电网柳州换流站挂网运行。这标志着中国特高压直流高速开关国产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推动国内直流输电技术发展,促进特高压直流装备产业升级,以及保障电力能源供应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直流高速开关是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11月21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欧盟商会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以“海上风光助力低碳发展,中欧合作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成功召开。在主旨对话环节,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作题为《构建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大战略项目,庆阳换流站作为直流输电工程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对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推动庆阳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土建B包GIS基础阀板、极1高端辅控楼及换流变基础、区域内主排水管网等施工任务重、工期紧迫的
截至11月5日24时,±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年度累计外送电量达404.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哈郑直流是实施“疆电外送”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天山换流站作为哈郑直流的送端站,将西北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火电通过这条“电力大动脉”外送至华中地区。该站自2014年投运以来,
“报告,昌吉换流站已按照国调令完成吉泉直流双极解锁,目前换流器运行正常。”9日,随着±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双极恢复运行,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直流”)完成2023年度综合检修后重新启动运行,继续向华东地区输送电能。吉泉直流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
11月8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立能源展台上,日立能源与上海电气共同宣布组建合资公司——上海电气日立能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并为新公司举办揭牌仪式。同时,合资公司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刘平与日立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张金泉在现场
昆柳龙直流工程作为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柔性直流工程,集特高压多端、大容量柔直、常直柔直混合系统等最复杂、最前沿的电网技术于一体,建设前期在基础研究、装备制造等方面无经验可借鉴,标准、规范、设计、试验方法均为空白。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缓解云南地区水电外送问题,计划建设周期仅28个
11月1日,国内首套柔性直流系统宽频快速保护装置在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定海换流站投运。该装置测量采样率达1000千赫兹,是人耳能听到最高频率20千赫兹的50倍,每秒钟可采集记录1兆个电压或电流数据点,从而压缩“提取完整故障信息”所需的时间,装置整体保护动作时间在2毫秒以内,最大程度保障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0月27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了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北区330kV升压站工程。项目详情如下:一、项目名称: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北区330kV升压站工程(项目代码:2310-640181-04-01-891646)。二、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新建330kV
11月5日-1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在上海举办。作为一家从未缺席过进博会的跨国企业,日立能源将以“构建清洁能源系统,共享低碳美好未来”为主题亮相技术装备展区,继续搭乘“进博快车”,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日立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
近日,为扎实做好各项防冰抗冰准备工作,南网超高压公司曲靖局开展今冬明春首次融冰试验,以确保冰期供电区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本次分别对±500千伏牛寨换流站35千伏融冰装置、牛从甲直流普通地线开展融冰试验。±500千伏牛寨换流站站长李林介绍,此次试验采用“一回融冰一回运行”的方
11月9日,由浙江舟山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正式下水,首个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重器。“启帆19号”排水量2.4万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在全国海缆施工船中排水量最大。该船载缆量达1万吨,可装载75千米三芯交流220千伏海缆、130千米单芯直流300千伏海
超导技术是近期全球科学工作者讨论、研究的热点。超导技术到底是什么?它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事实上,超导技术应用范围很广,已经在能源、交通、医学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核磁共振成像、磁悬浮列车等都使用了超导技术。超导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可大幅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互联互通,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提升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水平,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10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近日,由南网科研院牵头制定的IEEE标准——多端混合直流控制保护试验系统试验技术导则在IEEE标准协会官网正式发布。该导则技术标准工作组由南网科研院仿真所牵头成立,协同国家电网公司、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许继集团、北京四方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历时近4年完成标准申报、编制、评审和发布等工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构建坚强主网、柔性配网,创新电力技术成为电网建设的重点方向。当前,输电技术的综合应用有了哪些新进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电网升级的新形势,提升输电线路运维效率?近日,在第十届输电技术大会上,行业专家共商输电技术智能化发展路径,为输电行业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6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开展国网浙江电力牵头研发的“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系列装备及应用”项目技术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在核心设备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
8月8日,“国蛟一号”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发布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来自政府、企业、学术与媒体领域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展示“国蛟一号”品牌建设成果,对我国海洋输电技术和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发布会现场图“国蛟一号”是全国首个国家海洋输电核心技术品牌,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子品牌,是
核心提示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能让新能源发电设备直接输出低频电能,实现广域组网与电力远距离送出。国网智研院牵头组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团队,历经9年研发,掌握了柔性低频交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低频装备研发与试验等核心技术,并在我国首批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中应用。再过一个多月,杭州亚运会即
AI远程智能巡视、无人机红外线精细化巡检!8月4日,在国网鄂州供电公司输电线路监控大厅,运维人员远程操控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以“高空之眼”护航鄂州电网安全迎峰度夏。“无人机到达预定高度,即将开始巡检作业。”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技术室主任陈杰介绍,此前在高压输电线路巡检过程中
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在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试验示范工程中完成人工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断路器成功开断低频短路电流,燃弧时间12毫秒,选相控制燃弧时间误差仅为0.2毫秒,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预期。这标志着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研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