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杭州湾畔,九座核岛巍然矗立。这里,就是中国核电起步的地方——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基地。
自秦山核电站1991年12月并网发电至今,秦山核电基地不仅发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度核电,更见证了我国核电技术更迭升级、多堆型多机组安全高质量建造运营、核能多元综合利用的发展历程。
作为我国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拥有我国唯一的商用重水堆,并具备生产同位素的优势和条件。《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获悉,秦山核电在实现工业和医用钴-60大规模辐照生产基础上,在不影响机组运行发电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展重水堆的同位素生产能力,不断推动我国核电和核技术应用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同位素研发之路艰辛无比,从自主创新到打开局面,秦山核电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一座“老”电站正焕发出“新活力”。
“零”的突破并非易事
今年4月,秦山核电在秦三厂112大修中顺利完成国内首个商用堆同位素研发平台安装、冷态调试和系统标识,标志着国内首个商用堆同位素研发平台建成。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该平台具备在线自动装卸靶件的能力,结合重水堆中子通量高、稳定运行时间长的特点,可以长期、稳定、灵活地开展医用同位素研制和小批量生产工作。
秦山核电专项工程处重水堆研发科副科长樊申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生产同位素需要中子辐照,重水堆堆芯设计显著区别于压水堆,堆芯的热中子通量更高,大概是压水堆的五到六倍。“此外,重水堆的慢化剂处于低温常压水平,采用在线换料方式,允许同位素生产时进行调试等工作,加之机组年稳定运行时间较长,使得重水堆具备生产种类多、长短半衰期同位素均能生产且产量大等特点。”
秦山核电的同位素生产之路,还得从钴-60的突破说起。
钴-60是金属元素钴的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食品保鲜、工业探伤、γ手术刀等诸多领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辐射加工产业发展迅猛,工业钴-60放射源需求从1998年约200万居里增至现在的1000-1200万居里。”樊申告诉记者,利用国内两台重水堆生产钴-60,可以填补国内空白,符合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
在国内成功生产钴-60之前,我国每年钴-60的需求量大约在800万居里,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秦山核电三厂(重水堆)两台机组是从加拿大引进的坎杜6型反应堆,其在满功率运行期间有21根不锈钢调节棒组件长期插在堆芯,用以展平中子通量,若将其全部不锈钢调节棒组件更换成钴-59调节棒组件,通过中子辐照,便可以大量生产钴-60辐射源。”秦山核电专项工程处重水堆研发科科长孟智良解释。
从国际市场看,在我国成功生产钴-60前,加拿大8座坎杜重水堆核电机组生产的钴-60占全世界产量的80%以上,几乎垄断了世界钴源市场。秦山三期原副总工程师、钴-60项目组组长唐炯然介绍:“重水堆具备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大的优势,两台机组的钴-60年产量高达600万居里,将满足国内75%的市场需求,而且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
加拿大早在1946年就实现了重水堆生产钴-60,技术已十分成熟。国外有现成的技术,而我国又想在重水堆上应用,所以彼时负责该项目的钴-60项目组首先想到的是国际合作。
然而,“零”的突破没有那么简单。
在1996年核电工程技术谈判期间,秦山三期就向加方提出在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工程增加钴-60生产。“但加方在工程合同价格谈判阶段有意取消了钴-60生产,他们似乎想在合同价格之外提出更高的价格。”唐炯然说,“于是,第一次寻求合作的尝试失败了。”
1998年,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初步设计审查时,再次提出做好同位素生产的准备。“当时的工程总包方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AECL)以钴-60生产的知识产权为加拿大MDSNordion公司所有为名拒绝了,所以第二次又没成功。” 唐炯然感慨道。
1999年,在中方的坚持和努力下,通过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联系,秦山三期开始与MDSNordion公司进行谈判。“谈判很艰难,对方提出一次性付900万美元和多余中间产品低价包销的苛刻条件,我们显然无法接受。” 谈及第三次失败,唐炯然显得有些无奈,“其实,中间我们还与阿根廷谈过,由于他们也是引进加拿大的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三次寻求国际合作全部失败,最终让我们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唐炯然说。
上下一心打开同位素生产新局面
同位素研发项目启动之初便面临诸多挑战——国外将相关技术完全封锁,只能在一些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找到只言片语,在引进的大型核电站上进行堆芯反应性控制装置变更,在国内尚属首次。“没人敢干这事儿,因为涉及结构设计、核设计、热工安全、事故分析、钴调节棒组件的研制、更换操作,以及强放射性物质运输的辐射安全和制造出有信誉的合格产品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唐炯然回忆道。
好在秦山核电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该项目的巨大社会效益,历届管理者都积极推动项目开展。在前期给予大量人力物力支持的情况下,2009年,秦山三期明确将做好同位素钴-60的生产作为发展“三个跨越”之一写入了自身的 “333”发展战略。
1999年,秦山三期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2000年,项目管理工作移交给中核集团;2003年11月,在秦山三期两台机组投入商运后,中核集团组织各相关单位召开会议,确定正式开展自主设计研发。此后,由中国同位素公司牵头的秦山三期重水堆生产钴-60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2003年至2006年,全部依靠国内技术力量开展自主设计和研制。2004年2月,中核集团第二次总经理办公会决定项目实施方为中国同位素公司,秦山三期协助安全申请和实施堆上生产;2006年6月,项目提交国家核安全局审查,2008年6月获批准;2008年底,首批钴调节棒开始换入1号机组开始生产钴-60;2009年底,第二批钴调节棒开始换入2号机组;2010年5月,经一个循环周期安全辐照后,首批钴调节棒顺利出堆。
截至目前,秦山核电三厂两台重水堆产出的工业钴-60同位可满足国内70%左右的市场需求,医用钴-60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在近年全球钴-60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已连续向国际市场出口钴-60百万居里。
有了工业钴-60的生产经验与基础,医用钴-60项目仅历时3年就完成了靶件入堆。很快,秦山核电又将目光锁定碳-14的生产研发。
碳-14同位素生产是秦山核电同位素生产基地建设的首个医用同位素生产项目,尽管已经积累了成功生产工业和医用钴-60的经验,但碳-14同位素生产技术同样属于国内首创,几乎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这无疑是另一项开创性突破。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当时的研发团队为了完成2022年4月碳-14同位素靶件入堆这一目标,争分夺秒研究靶件设计思路,进行公司内部论证,编制技术规格书,并与合作单位开展技术讨论,校核分析成果,审查靶件设计和论证文件,编写审评报告,攻破了一道道技术难关。
这个过程中,最艰难的就是寻找靶件材料,共同研发工艺。时间紧迫,项目团队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解决思路,并迅速召集靶件研制各方反复论证,终于找到解决办法,靶件制造得以继续进行。通过安全审查是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一关,只有详实的分析论证材料才能支撑项目安审。每次审评前,团队成员和技术支持单位人员都召开审评准备会,反复审查报告内容及提出质疑问题,分析越辩越明,问题越理越清,方案越做越细,最终在上报审评文件8个月后拿到入堆许可批复文件。
2022年4月2日,碳-14同位素靶件通过出厂验收,4月11日成功取得入堆许可,4月26日首批靶件入堆辐照。“在堆内辐照两年后,首批商用堆辐照碳-14靶件将出堆,秦山核电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碳-14原料生产地,年产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一举打破我国碳-14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樊申充满期待地说。
核能科技创新大有可为
梳理秦山核电同位素生产“从无到有”之路不难发现,科技创新贯穿始终,而关键核心是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秦山核电通过机组建造、运维培养了一大批消化并掌握重水堆技术的人才,通过钴-60生产又培养了一支熟悉同位素辐照生产技术研发和实施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同位素辐照生产相关工作经验。
《中国能源报》记者还了解到,秦山核电拥有我国唯一的同位素水下操作团队,主要负责同位素水下解体、装载、发运等工作。团队成立之初只有三人,开展同位素生产设备技术创新,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提高设备可用性,并在较短时间内自主研发了钴同位素生产应急工具五件套,保证了钴-60及后续碳-14生产的安全性;成功研发钴同位素运输容器冲洗装置,以保证人员安全。
“研发团队首创同位素生产模式并建立同位素生产体系,为后续生产同位素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医用钴同位素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数据。自主研制的钴同位素中心杆水下切割机及配套设施,填补了国内高放射性小型物件水下切割的空白。此外,团队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钴同位素生产操作方法、设备标准、管理流程,《商用堆生产钴同位素体系建立与优化》还获得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一等奖及公司‘先进操作法’。”团队成员蒋军建介绍。
展望未来,樊申表示,面对我国自主生产的锶-89仅能满足国内20%的需求、镥-177仅能满足国内5%的需求的现状,秦山核电制定了“三步走”战略规划:到2023年,钇-90满足小规模临床试验需求;到2024年,在已有工业钴-60、医用钴-60、碳-14等核素生产之外,建成碘-131、锶-89、镥-177等核素生产能力;到2025年,达成碘-131满足部分国内市场需求、2026年碳-14满足国际市场大部分需求的目标。
“秦山核电将充分利用俘获法、裂变法、从废物中分离提取等途径开展重要工业/医用同位素生产,形成稳定的、规划化的生产供应能力,保障国内供应安全。”樊申说。
当前,秦山核电同位素生产技术开发进展迅速,除了重水堆辐照生产碳-14和短半衰期同位素锶-89、镥-177、碘-131和钇-90等同位素的辐照生产外,还开展了裂变钼-99前期科研和重水堆废树脂中的碳-14脱除和提纯研究。
重水堆废树脂中的碳-14脱除和提纯技术不仅能够生产碳-14,还能净化废树脂,为废树脂的处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据了解,重水堆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碳-14,主要以HCO3-的形式存在,被树脂所吸附,在树脂失效后被传输到废树脂贮槽中存放。秦山核电联合国内相关单位已开展实验,研究废树脂中的碳-14脱除和提纯,其目标是达到工业和医疗应用水平,目前已完成工艺小试研究,试验结果完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秦山核电总结、凝练三十多年的发展经验,创造性提出 “1+1+2+4”发展思路,其中特别提到要建设“同位素生产基地”,带动同位素产业链发展,打造全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间,秦山核电将继续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及《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相关要求,持续深化企地共生、共赢、共荣发展,企地联合发展同位素产业,完成钴-60、碳-14在内的多条同位素生产线建设,建成全国最大同位素基地,同时布局国际市场,努力发展成为国内外工业、农业、医学和科研等领域核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为助力实现中核集团“三位一体”奋斗目标,浙江省“两个先行”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4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核电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2,500.00万千瓦,其中,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于近日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00万千瓦变更为70.80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7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2,500.00万千瓦,其中,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于近日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00万千瓦变更为70.80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3日,中国核电公告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2,500.00万千瓦,其中,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于近日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00万千瓦变更为70.80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5.90
近日,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万千瓦变更为70.8万千瓦,至此,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常规岛增容提效改造项目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工作完成,秦山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增长至670.2万千瓦,科技创新驱动核电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发布人事公告,经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会议审议,聘任1名国家电投集团技能大师与18名国家电投集团首席技师。此次聘任的19位高技能人才,均是从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行家里手”,他们在各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技艺,屡破技术难题,为国家电投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钇-90微球被誉为肝癌介入治疗领域的“精准核武器”,其通过释放β射线精准摧毁肿瘤细胞的特性,正成为国际常用的中晚期肝癌治疗的核心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临床使用的钇-90玻璃微球完全依赖进口,让无数患者被迫面临困境。6月14日,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和福一号”再出新品!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
5月29日,哈电集团携手奥地利安德里茨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安德里茨公司”)联合打造的核电技术中心在哈电集团动装公司揭牌成立,并成功召开中心成立后的首次会议。哈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清勇出席活动。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积极服务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近年来,
5月16日,我国核技术应用领域迎来重大里程碑时刻#x2014;#x2014;首批商用堆产碳-14同位素从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基地正式发运至客户手中。该产品是我国首个同位素生产技术品牌“和福一号”诞生后的首批量产成果,标志着我国碳-14同位素实现了从自主研发、自主生
01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5月6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安全壳整体密封性良好,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次试验为机组后续调试启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02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SC11-12层模块吊装就位重试5月6日,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核科技公告称,2025年7月7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慎研究,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本次交易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7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2,500.00万千瓦,其中,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于近日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00万千瓦变更为70.80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
1、华电签约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近日,华电海投董事长仇甜根应邀在宁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开幕式,活动期间出席并见证了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建成投产。2、总投资近300亿元!新疆超7GW风电项目签约近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42150943.4元。据悉,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3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一级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东方风电、远景能源、电气风电、三一重能6家整机商入围。最高投标报价为三一重能1397.83元/kW,最低投标报价为明阳智能1263元/kW。据悉,6月4日,中核集团2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重要内容提示1回购股份方案的基本情况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2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国内光伏项目并网进程持续提速。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仅6月以来,已有44个光伏项目陆续并网投产,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85GW。从地域分布看,新疆、宁夏、山东、内蒙古、青海等省份并网规模居前。其中,宁夏、内蒙古等西北地区依托广袤荒漠、戈壁资源,在规模化开发优势尽显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430”、“531”政策节点的倒计时压力下,光伏行业迎来史无前例的抢装潮。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创下92.92GW的历史峰值,单月完成量接近去年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一,1-5月累计新增装机197.85GW,同比激增150%。伴随抢装需求释放,组件招标需求同步推进。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上半年,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中午,捷克共和国发生大规模停电,导致公共交通和火车停运,影响了超100万企业和居民用户首都布拉格交通局表示,当日中午开始,布拉格的所有地铁网络无法运行,但地铁服务在半小时内就恢复了。CEPS电网运营商表示,事故原因起源于Ledvice发电站附近的一条高压电线断裂,并引发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2025年7月1日12时58分,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一顺利吊装就位。钢衬里模块一位于核岛“心脏”——反应堆厂房底部,是核电站的重要安全屏障。10时36分,钢衬里模块一缓缓开始上升。经历了起吊、回转、行走、就位等一系列操作后,吊装顺利完成,总用时2小时22分。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已持续对港供电31年,截至2025年4月29日,累计供电超3200亿度,31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满足香港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肩负我国“核电起步”的历史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法国气象局30日说,当天全国四分之三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局部地区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已有84个省份发布热浪橙色警戒。据法国气象局介绍,本轮热浪自6月19日以来席卷法国,目前仍在持续。7月1日将是本轮热浪中最热的一天,最高气温预计达到36至40摄氏度,局部地区或达41摄氏度,将有16个省份发布
6月23日,由国家原子能机构、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共同策划的第二届“核合之旅-维也纳多边大使中国行”活动第一站来到华能石岛湾核电公司,来自加纳、孟加拉国、巴西、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8个国家的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大使、高级代表(以下简称“使
法国国民议会已通过由共和党议员JérmeNury提出的第486号修正案,要求对新建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即刻实施临时性的暂停措施。这项暂停将持续至完成一项独立、客观的能源结构研究,以评估从经济和环境角度出发,最适合法国的能源组合。该修正案可能导致新建风电和太阳能项目被排除在《2025-2035年国家能源与
6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隆基绿能创始人、中央研究院院长、CTO李振国出席论坛,他指出,中国光伏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与低碳实践引领全球绿色发展。在“能源转型现状如何”圆桌对话中,李振国与ACWA电力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埃及规划和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