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微电网政策正文

山西阳泉: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智能微电网和充电桩建设

2023-09-26 10:04来源:阳泉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微电网充电桩智能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13日,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阳泉市数智新城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加快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推动交通物流、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城乡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建设,提升对社会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通信、供排水、供热、供电、供气等工程系统的安全监测,加快地下综合管廊、水电气管网的数字化改造,建设智慧管廊。部署多功能智慧灯杆等智能化设施,实现“一杆多用”。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智能微电网充电桩建设。

布局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互联网教育、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孪生体等融合基础设施新业态。积极探索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谋划地下综合管廊、水电气管网的数字化改造及探索布局多功能智慧灯杆等智能化设施。

2024年推动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互联网教育、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孪生体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推动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能微电网和充电桩建设。

原文如下: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泉市数智新城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阳泉市数智新城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5日

(此件部分公开)

阳泉市数智新城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为加快推进我市数智新城建设,打造全省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和示范,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阳泉经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战略,建设“数智底座、数智产业、数智治理、数智民生、数智生态”协同发展的“宜居、韧性、智慧”新城市,打造智车之城、网络直播之城、数智双碳之城“三张名片”,形成数字经济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互促发展、两翼齐飞的格局,充分展现“数字化率先转型、智慧化应用驱动、新动能引领发展、城市化品质提升”的数智新城内涵和形象,带动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省领跑、区域领先,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二)基本原则

——高位谋划,统筹推进。适度超前谋划数智新城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全市一盘棋,各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推进,建立完善的财政、金融、土地等一揽子产业政策体系,形成统筹联动的落实机制。

——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按照“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思路,适应数字化发展新常态、新模式、新业态,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走出一条具有阳泉特色的数智新城融合发展路子。

——示范先行,全面提升。以阳泉高新区为示范区,发挥先行军作用,迈出数智新城建设第一步,在若干领域形成工作突破,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市全面推进数智新城建设。

——宜居宜业,绿色低碳。积极推进“数智双碳”体系建设,提升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智化水平,推动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形成环境宜居宜业、建设集约高效、生活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通过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基本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数智新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城市经济、城市生活、城市治理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打造发展新优势。

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加快5G基站建设,202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5G网络市域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重点应用场所深度覆盖。推进IPV6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全市算力服务能力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完成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数字经济活力进一步迸发。数字经济成为阳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22年提升两个百分点,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2023-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车联网、数智双碳、直播产业三大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链基本成型,产业规模、市场主体实现双倍增。

数字民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城市运营指挥中心高效运转,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为全省乃至全国打造样板。

数字治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实现全市机关内部办理事项最多跑一次,提高党政机关办事效率。推动“一网通办”普及率,使政务服务更加便捷,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建成阳泉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能力明显提升。

(四)“5642”总体架构

五个抓手,推进数智底座、数智产业、数智治理、数智民生、数智生态协同发展。

六大工程,实施算力基础设施夯基、数字产业集聚、产业数字化示范、智慧城市应用创新、数字人才引育、数字生态涵养六大工程。

四个支撑,一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二是强化智库支撑,加强数智新城战略决策研究。三是强化载体支撑,加强各类园区、平台建设,提升数字经济和企业的承载力。四是强化项目支撑,建立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库,打造数字转型标杆项目。

两个主引擎,一是加快高新区“数智示范区”建设,迈好数智新城建设第一步。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壮大本土优势企业,发展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

二、协同推进五个抓手

数智底座是数智新城建设的基础,聚焦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构建感知系统统筹、数据统管、平台统一、系统集成和应用多样的市、县(区)统一的城市数字底座,实现全市信息资源联动发展。

数智产业是数智新城建设的核心,聚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我市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数智治理是数智新城建设的重点,聚焦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形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融合创新的发展格局,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提高现代化治理效能。

数智民生是数智新城建设的内在要求,聚焦赋能幸福美好新生活,以智慧场景创新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实现数字惠民、数字利民。

数智生态是数智新城建设的重要保障,聚焦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推动科技、人才、市场主体等各类要素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提升数字生态的赋能和创新能力,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全面提升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能级。

三、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一)实施算力基础设施夯基工程,构筑数智新城新基座

超前布局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算力基础设施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作用,用好山西省“1+3+N”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城市级枢纽节点等政策,加速推进全市数据中心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建设,建成阳泉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支持自动驾驶、数据标注、医疗、地理信息等企业在阳泉搭建行业数据中心,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2以下,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打造区域算力中心,2023年底全市服务器装机容量达到30万台。推动建设容灾备份数据中心,形成与太原核心大数据中心差异发展、能力互补的专业化数据中心集群。(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阳泉高新区)

持续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紧抓国家支持新基建的机遇,加快布局5G网络建设,实施“千兆光网”基础设施升级工作,将光纤网络及5G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升级、市政施工、征地拆迁等给予财政资金补贴,将光纤网络建设嵌入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打造“千兆”网络城市,推进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全面开放共享。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公共无线网络,大力发展NB-IoT(窄带物联网)、移动物联网等物联网设施,形成空间全域覆盖的物联网感知网络体系。推进5G在高端制造、交通物流、井下作业、民生服务等场景深度融合应用。2023年新建5G基站1200个,完成5G移动及光纤宽带网络“双千兆”指标建设,力争进入“千兆城市”行列;到2024年“双千兆”网络实现重点应用场所深度覆盖;到2025年形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生态完善、应用丰富、安全高效的“双千兆”网络供给体系。(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能源局、各电信运营商)

加快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推动交通物流、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城乡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建设,提升对社会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通信、供排水、供热、供电、供气等工程系统的安全监测,加快地下综合管廊、水电气管网的数字化改造,建设智慧管廊。部署多功能智慧灯杆等智能化设施,实现“一杆多用”。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智能微电网和充电桩建设。布局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互联网教育、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孪生体等融合基础设施新业态。积极探索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谋划地下综合管廊、水电气管网的数字化改造及探索布局多功能智慧灯杆等智能化设施。2024年推动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互联网教育、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孪生体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推动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能微电网和充电桩建设。(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能源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二)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工程,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车城网-车路智行新生态项目为牵引,2023年推进灯控点位和无信号灯点位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无人驾驶公交车、出租车、售卖车商务运营实现量级提升。用好百度Apollo和集度汽车资源,引入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和车载智能终端制造企业,智能座舱、感知系统和电动转向及制动等配套产业企业落地,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网联车产业集群。加快智能网联重载货运车路协同试点建设。拓展车联网应用场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物流和矿山领域的典型应用。探索“人、车、生活”一体化消费新模式,加速互联网、消费娱乐、旅游等行业与车联网、自动驾驶产业融合应用。(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阳泉高新区)

打造智能新终端产业。依托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培育智能新终端产业集群,吸引运动追踪、教育娱乐、医疗保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产品,智能家具、智能家电、智能音响等智能家居产品,以及智慧康养产品及配套企业入驻。2023年启动建设飞腾芯片赋能创新中心,争取华为智慧场景创新中心落地,瞄准国内龙头,引进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电子信息智造类企业,2025年形成信创产业集聚。(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阳泉高新区)

培育大数据与软件服务业。依托山西智创城NO.7云谷科技创新园,大力发展软件开发、数据处理、数据标注等大数据与软件服务业。加快山西麟诺、新石器智航等数据标注项目发展,建设数据采集、清洗、标注、交易、应用为一体的基础数据服务体系,打造面向车路协同、图文处理的数据标注基地,2025年数据服务规模达到2000席位。实施软件与信息服务关联产业引培工程,加强与京津冀、太原的技术合作,培育和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推进北斗产业发展,推动北斗应用技术在能源、电力、通信、交通、公安、消防、应急救援,以及住房建设、旅游出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加快云产业布局。发挥基础优势,加快“云产业”的布局,招引国内龙头企业“行业云”落地阳泉,带动云产业链、生态链的集聚,推动形成数据中心运营向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转型。2023年完成云峰智能算力中心、阳泉信创云建设,为行业云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发展“直播+”产业。以中电产业园、山西智创城NO.7、1947文化产业园为基础,2023年打造阳泉“直播+”产业基地。吸引和聚集本地优质直播机构和主播入驻,打造“直播运营、专业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商业模式搭建”配套专业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活力与知名度。培育本地龙头MCN机构,围绕电竞、娱乐、电商、非遗、短视频制作等多元化直播场景,提升品牌资源、运营管理、专业设备等共性技术服务,签约优质的本地网红入驻。瞄准“租金、平台、主播、人才、流量”等直播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制定清晰明确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到2024年直播产业产值突破1亿元;2025年直播产业产值达2亿元,培育和引入专业MCN机构10个,直播相关行业企业数量达到300家。(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商务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开展数据价值化探索。推进数据价值化破题,探索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挖掘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数据要素汇聚、共享、开放与流通,依托城市大脑的数据汇聚能力,布局阳泉“数据湖”建设,为数据要素产业链打下坚实基础。基于自动驾驶、数据中心、城市大脑等场景布局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应用、数据生态保障等产业,提升数据加工处理能力。鼓励企业共享数据支撑城市治理,支持企业开发应用公共数据,探索构建一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典型应用场景。成立市属数据运营公司,对公共数据和国企数据进行开发利用和运营,实现数据价值化,在全省率先迈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步伐。培育数据资产运营市场主体,引进数据治理专业公司,探索建立数据确权机制,提升数据运营能力。深化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试点,强化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2023年推动5家以上企业、2024年推动10家以上企业开展DCMM贯标,到2025年,推动20家以上企业开展DCMM贯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产业数字化示范工程,赋能实体经济新动能

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依托以数字市场主体、数字技术创新驱动要素、数据新型生产要素,以工业互联网新技术应用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用三年时间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面向我市传统产业进行领域细分,以满足不同行业领域的多场景需求,逐渐形成“核心业务优化、生产保障能力提升、社会化资源协作”三大类应用场景,形成一批有价值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具备行业特点、解决企业痛点、价值成效有亮点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传统产业”解决方案。打造本地域“行业云”,多快好省地使本地域企业上云,形成一批省级示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的实践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市科技局)

推动煤电领域示范带动。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煤炭、电力领域的应用推广,率先实现数字赋能产业发展。2023年推进工业互联网、5G+智慧矿山、智能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电网平台建设,推进29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和6座智慧矿山建设,推动煤炭、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转变,实现能源产业智慧化转型。到2025年,力争大型煤矿和电力企业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技术应用,示范带动市属国企在科技创新、生产管理、投资建设、市场开发等方面完成数字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能源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加速布局“数智双碳”产业。完善全市双碳产业整体发展的顶层设计,编制数智双碳产业发展方案,丰富数智双碳应用场景。启动建设数智双碳示范产业园,按照“科研-中试-厂房”建设模式,强化园区载体硬支撑,加速产业导入和项目落地工作。搭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平台,聚焦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源网荷储等开展产业导入,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强化数智双碳软平台建设,2023年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全部上线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能源局、阳泉高新区)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加速推进。以华储光电、华钠芯能、多氟多六氟磷酸锂、华瑞纳米等新布局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为示范,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升级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2023年打造一批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带动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到2025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全覆盖,打造3个以上“中央工厂”,建设10个以上数字化标杆工厂,形成数字化工厂实效样板。探索建设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整合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遴选优秀服务商,实现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本地化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加速农业数字化转型。针对阳泉农业“特”“优”“精”的特点,以农业市场主体为重点,挖掘一批数字农业农村典型应用场景,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生产销售大数据管理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数字农业示范企业和数字农民专业合作社。2023年重点推动以“富硒+品质+品牌”数字化转型的试点示范,打造阳泉农产品“IP”。实施“短视频+网红”农产品营销行动,推动网络销售专业化、市场化,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探索通过网络平台田园种植认养、畜禽养殖认养等新业态。(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加速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围绕交通、物流、金融、商贸、文旅、民生等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合。数字交通方面,持续深化“智车之城”建设,2023年在政策上先行先试,推动无人化、智能化车辆应用保持国内第一梯队,在城市出行数字化和交通治理数字化方面打造典型经验。数字物流方面,高标准打造阳泉智慧物流园,2023年建设无人智慧工培中心和末端快递集散中心,加速网络货运与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的融合发展。数字金融方面,用好银行和金融机构数字化成果,健全银企对接“线上+线下”新平台;探索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应用,搭建重点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数字商贸方面,加速传统商圈数字化改造,以滨河商圈、万达-奥特莱斯商圈、1947文化园商圈、天桥商圈为重点,构建商圈智慧运营管理平台。智慧文旅方面,打造“阳泉文旅云”,用数字化赋能旅游场景;挖掘非遗场景,推动砂锅、紫砂等非遗产品数字化推广;探索将射击射箭馆,升级打造为一站式体育娱乐综合体-“Young泉里”,形成以运动休闲+数字文娱为核心的综合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金融办、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大数据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智慧城市应用创新工程,提升城市生活新品质

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挥全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城市大脑”,2023年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城市物联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CIM(城市信息模型)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夯实阳泉新型智慧城市新底座。以建设城市大脑为抓手,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

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化水平,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变。2023年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试点建设,梳理办事事项,再造办事流程,全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依托政务云、政务网、共享交换平台三大基础支撑,实现政务“一网通办”;拓展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功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民生事务网上办、掌上办。(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局)

提升城市智慧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安智慧化治理,深化智慧防控数据流与业务流、管理流融合,建设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预知、精准指挥和高效处置能力。推动城市应急智慧化管理,打造城市安全运行全景图,融合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监测、智能应急联动处置、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应急物资储备等功能,建设城市安全“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体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市场环境智慧化监管,加强数字技术在网络商品交易、计量管理、价格监管等领域的应用,建立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智慧平台,充分应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赋能市场乱象整治,营造既安全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

推动发展智慧医疗。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临床辅助决策、智能化医学设备、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等领域的应用。2023年加快开展网上预约、咨询、挂号、分诊、问诊、结算,以及药品配送、检查检验报告推送等网络医疗服务。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密切配合、统一归口的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大数据局)

推动发展智慧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基座,建设全市统一的涵盖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服务应用的智慧教育平台,促进平台的开放共享、数据互通、应用协同、交互可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校园网络、教学终端、教育教学空间、创新创造空间、文化生活空间的装备水平,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教学应用的全面数字化,形成全场景覆盖和互联互通的智慧校园应用新业态,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推动教育思想理念变革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大数据局)

推动智慧交通建设。在实现全域自动驾驶基础上,2023年建设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TOCC),实现对全市交通应急指挥、交通运输行业监管、交通运行态势分析、辅助决策、公共服务以及交通运输发展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推动智慧出行、智慧交管、智慧运管、智能网联等业务系统建设,打造全国中小型城市智慧交通的先行标杆。(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大数据局)

推动数字城管建设。2023年建设阳泉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态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大数据局)

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集约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等服务,让社区更加和谐有序、服务更有温度,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开展平定西城城北社区和冠亚社区、郊区甄家庄社区、城区陶然社区、矿区水滩社区、高新区天峰社区和桃源社区等一批智慧社区试点建设,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样板,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水平,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大数据局)

(五)实施数字人才引育工程,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完善人才引育激励机制。针对人才紧缺问题,2023年制定阳泉市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企业人才引育奖补相关投入,在生活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团队奖励等方面超常规支持,提升人才服务精准性。对引进的重点人才,颁发阳泉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享受有关政策待遇。加强人才工作宣传,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大数据局)

打造人才平台载体。创优发展环境,推进领军人才、重点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相关激励政策精准支持。发挥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优势,依托高新区省级大数据产教融合重大平台、实训基地和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等载体,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建设。建立省级“阳泉·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集人才培养、实训实战、科研创新、人才服务等于一体的数字化产教融合平台;依托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资源,培育一批本地技能人才;引导社会机构开展各类数字经济职业技能培训,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聚焦产业需求,着力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优秀管理人才。强化产才融合,鼓励企业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提升创新平台科技研发和人才承载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施重点人才倍增计划,加大重点产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力度,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重点产业化项目和各类创新平台“引才育才聚才用才”作用,围绕我市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领域方向,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创新团队(人才)。积极争取挂职干部人才选派工作,采取兼职挂职、成果转化、对口合作、技术入股、异地用才等柔性引才方式,扩大视野引进人才。(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实施数字生态涵养工程,营造产业发展新环境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数智新城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1+N”一揽子政策体系,“1”即1个行动方案,《阳泉市数智新城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N”即在能源、制造业、服务业、行政审批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方面出台N个相关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支持措施、行动计划等,2023年制定《阳泉市数智双碳园区建设方案》《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阳泉市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支撑数智新城建设。(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阳泉高新区)

加强引导扶持。加强资金要素保障,用好市级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市县(区)建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以重大示范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和数字经济标杆企业为载体,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成立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子基金,积极引进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等风投基金,为数字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夯实资金保障。聚焦智能制造,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设备投入大、产业链配套不足、物流成本高等痛点难点,出台针对性、可落地政策,扶持产业快速壮大。聚焦中小型数字经济企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传统工业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扶持力度,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速度。强化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执行效果评估,及时掌握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助力各项政策规划落地落细落实。(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健全数据安全统筹协同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地区条块融合工作联动,推动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在重要领域的应用,构建智能安全监测和多层级智能化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日常监测预警和联合应急演练,确保数据安全工作协同共治。开展《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贯标推广,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溯源的数据安全管控机制,构建数据安全监管体系。深化完善数据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安全监督检查、共享调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完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基于区块链等技术解决数据共享、使用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加强政务数据、工业互联网、个人信息等重点领域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

探索市场化运营。以本地国有公司为主体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平台,探索智慧城市及数据资产市场化运营。坚持“全市一盘棋”,深化智能应用场景开发,统筹推进全市政务、民生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坚持以“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换主体”的市场化运营思路,招引和培育国内数字经济优势企业落地。加速释放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城市生命线、信创云等重点项目带动效应,引进带动作用明显、需求明确、模式成熟的项目,以项目建设吸引企业落地。(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四个支撑

强化技术支撑。在技术创新方面,坚持产学研融通协同,紧抓研发创新,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着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建立完善数字经济基础通用标准、关键技术标准、融合应用标准和安全评估标准等相关领域标准体系。充分发挥阳泉高新区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赋能作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降低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到2025年,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与新材料应用等领域以及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新兴技术,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大数据局)

强化智库支撑。2023年成立阳泉数字经济研究院,开展顶层规划设计、产业落地策略、专项发展政策、评估评价体系、场景挖掘等战略决策研究。积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推进数字经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科技局)

强化载体支撑。提升园区承载力,在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山西智创城NO.7基础上,2023年加速中电二期交付;积极谋划后续产业载体建设,实现“谋划一批、建设一批、交付一批”的载体储备建设机制。提升园区运营力,参照国内一流园区运营模式,以提升运营质量为核心,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服务,创新平台经济、“云上产业园”等模式,引入一流合作方,探索园区建设运营“阳泉模式”。提升园区竞争力,加速完善园区配套,打造“园区邻里中心”;制定园区专项政策,以单位产出为依据,做好优胜劣汰,确保园区竞争优势。(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大数据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强化项目支撑。深化与百度公司的战略合作,推动百度智算中心和百度AI产品相关产业链项目落地我市,使百度的技术和资源全面赋能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2023年建立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库,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选树一批数字转型标杆项目,适度超前开展数字经济领域投资。推动更多数字经济项目纳入省级、市级重点工程,在用地、用能、资金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积极开展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谋划引进一批高水平数字经济项目。(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打造两个主引擎

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加快高新区“数智新城示范区”建设,迈好“数智新城”建设第一步。制定我市产业园区数字化建设标准,以三个开发区为重点,推动全市产业园区数字一体化建设。将开发区作为数字化转型重点,推动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示范建设,围绕主导产业链,整合数字资源,联合园区骨干企业,引入数字化转型市场主体和行业机构,推进“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产业链企业+产业数字金融”特色数字化园区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市商务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精心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实施“放水养鱼”、“链主”培育等行动,培育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壮大本土优势企业,2023年经认定的数字经济企业达到40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上市培育库进行培育。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建设制造、物流、消费、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综合性、行业性平台,打造一批具有阳泉特色的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加快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到2025年,经认定的数字经济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培育20家数字化转型样板企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市大数据局、阳泉高新区、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把建设“数智新城”作为“一号工程”,整合现有智能物联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领导组,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智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一月一督导,两月一调度,确保“数智新城”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在各部门、各县区设立“首席数据官”,推动数据开放共享运营。

加强调度考核。将“数智新城”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到各县区、各部门重点任务中,实行专项考核,形成推进合力。实行清单管理,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定位,梳理工作项目清单、问题清单和任务分解清单,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完善数字经济统计核算制度,形成常态化统计核算机制;加强数字经济运行态势研判,为宏观决策、项目策划、招商引资、政策研究等提供智力支撑。

强化干部培训。全域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全体干部数字化能力素养提升,要进一步开展各级干部培训,增强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用数据执行的能力素养,促进各级干部数字思维、数字认知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努力打造“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新型干部人才队伍。

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数字经济相关政策解读、开展社会面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持续总结推广做法经验、典型模式、最佳案例,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协力支持、共同推进“数智新城”建设的良好局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微电网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智能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