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政策正文

上海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发展区块链、Web3.0、元宇宙等数字经济

2023-12-08 09:56来源: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关键词: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8日,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围绕大模型、科学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工智能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鼓励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金桥智造城”建设,支持张江科学城、徐汇园等“AI”+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支持金山园无人机运营试点,推进崇明园发展海洋智造。围绕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等方向,支持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和大零号湾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张江在线”、杨浦“长阳秀带”、静安区块链生态谷、“数智普陀”、世博未来能源等,发展区块链、Web3.0、元宇宙等数字经济。支持园区率先突破合成生物、脑机接口、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底层技术,把新技术和新应用培育成新产业,加快形成产业生态。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张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现将《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

2023年12月1日

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为落实创新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现就进一步推动张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新区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技事业发展“四个面向”,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四个第一”,在新征程上聚焦强化“四大功能”。牢牢把握向“高”攀登和向“新”前行,以产出标志性创新成果为突破,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以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为重点,以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关键,以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为保障,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高端产业、人才服务、创新生态等五大体系。把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宏伟蓝图持之以恒地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地转化为“实景画”,全力推动张江高新区从全国创新中心加速迈向全球创新高地,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动力引擎。

二、主要目标

1.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提升。张江科学城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引领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到2025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5%左右,PCT专利申请量达到5000件左右。

2.创新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激活。引育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概念验证中心和高质量孵化器,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打造2-3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核爆点”。到2025年,高质量孵化器数量达到20家,日均新增科技企业200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金额占全市比重超过60%。

3.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进一步强化。培育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企业,重点园区集中连片开发,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展产业链宽度、挖掘创新链深度,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到2025年,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占全市85%以上,“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超过100家,3-5家园区达到万亿级产业规模。

4.高水平人才集聚进一步加快。战略人才力量显著增强,海外高层次人才持续集聚,涌现一批懂产业的科学家、懂技术的企业家、懂管理的创业者、懂服务的运营团队。到2025年,三大先导产业人才规模达到80万。

5.开放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发挥先行先试制度优势,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园区实现运营共享、服务共享,专业化运营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充满活力,科技、产业、城市功能融合相得益彰。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技术攻关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1.创新策源牵引工程。以张江科学城创新策源能力为核心,支持在张江高新区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及上海基地,鼓励科技企业、高校与国家实验室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推动光子科学、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科学、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人工智能、海洋、新材料、合成科学等领域实现更多创新突破。鼓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等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加快建设李政道研究所等创新机构和创新平台。支持张江科学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加快建设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加快推动本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进一步突出需求导向、用户导向、产业导向,完善设施运营管理开放共享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多方参与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鼓励将更多机时分配给有技术攻关需求的企业。

2.前沿技术创新工程。鼓励全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强对张江高新区重点产业的支撑,加强与企业合作,布局大模型通用芯片、AI for Science等前沿技术。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探索者”计划,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重大专项。支持“大零号湾”、杨浦园等开展有组织的产业科研,完善行业、企业出题机制,优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形式,开展科研项目“里程碑”式管理试点。

(二)健全成果转化体系,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3.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工程。出台概念验证中心支持政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支持“超前孵化”,推动前沿颠覆性技术转化为创业项目。支持张江科学城、嘉定园、杨浦园等通过引进新建、培育升级等方式,培育高质量孵化器。支持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鼓励杨浦园、徐汇园等完善大学科技园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功能。推广宝山“先投后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建设全球技术交易枢纽。

4.大企业开放创新引领工程。推广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模式,完善对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的政策,通过开放应用场景和发布技术需求,培育孵化中小科技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级和扩大溢出效应。

(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5.世界级产业集群登高工程。支持开展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卡脖子技术清单推出一批“揭榜挂帅”攻关项目。提升高端芯片设计能力,重点突破CPU、GPU等高性能通用计算芯片,推动车规级芯片开发应用。支持高端前道设备和先进封装测试设备研发,支持对自主安全可控装备材料的验证和应用。

深入实施生物医药“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支持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研发和产业化区域协同。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医疗器械保税维修业务,支持特殊区域内企业开展生物医药保税研发。完善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及进出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推动创新药械尽快入院、入保,提高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在全市医疗器械的配额比例。

围绕大模型、科学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工智能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鼓励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金桥智造城”建设,支持张江科学城、徐汇园等“AI”+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支持金山园无人机运营试点,推进崇明园发展海洋智造。

围绕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等方向,支持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和大零号湾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张江在线”、杨浦“长阳秀带”、静安区块链生态谷、“数智普陀”、世博未来能源等,发展区块链、Web3.0、元宇宙等数字经济。支持园区率先突破合成生物、脑机接口、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底层技术,把新技术和新应用培育成新产业,加快形成产业生态。

6.世界一流企业优育工程。加大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链主”企业,精准定制政策“服务包”。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为“独角兽”“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提供场景拓展、产业融通、融资对接、上市辅导等精准服务。市、区合力加快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加大标准地出让和标准厂房供给,做到“让空间等项目”。在张江科学城先行先试规划土地政策,成熟后在更大范围推广。支持浦东、临港、奉贤、金山、宝山、闵行、青浦等加大生物医药标准厂房供给。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园区建立与企业家的定期交流沟通机制。

(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加快集聚高水平人才

7.高水平人才引育工程。加强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各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多元主体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开展紧缺急需人才、高技能人才、产品经理、职业经理人等专项培训,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率先实施更加灵活的引才育才机制,支持用人单位引进培育全球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庞大人才队伍。支持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强化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发挥引才聚才示范效应。加快推进国家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建设,争取并率先实施新一批出入境便利化改革措施先行先试,持续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融入活动,优化实施科创人才及其物品通关便利化试点政策。

8.国际化生活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临港顶尖科学家社区、张江国际社区人才公寓等高品质国际化人才社区,支持园区建设国际人才港、人才驿站等服务载体,深化人才全周期一站式服务。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加大人才租房补贴等政策力度。支持园区在生活居住、医疗健康和交通出行等完善配套。

(五)打造创新生态体系,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9.全球创新网络融入工程。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数据、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要素跨境流通便利化,支持企业“走出去”,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投资促进、风险防范、争议解决等高标准国际化一站式服务。支持优势领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支持临港园等建设数据跨境基础设施,支持上海数据交易所扩大数据进场交易规模。支持G60科创走廊、“长三角数字干线”等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打造“首创”应用场景示范基地,支持园区对入驻企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供“首发”应用场景。依托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张江“科学之门”、徐汇西岸智塔等地标建筑,面向全球举办国际顶级活动和大赛。支持杨浦大学路、长宁“上海硅巷”等打造标志性国际创新活力街区。

10.科技服务精准助力工程。设立政府创新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深化实施“浦江之光”行动,支持中证张江50指数、张江综合指数等完善发展,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设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推动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建立符合风险投资行业规律的管理机制,鼓励银行及保险机构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支持陆家嘴园、虹口园、黄浦园等发展科技金融业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充分发挥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作用,为科技企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服务。深化“科创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维权指导。强化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功能,支持漕河泾园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示范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担保、证券化、保险等产品创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发展,完善“一区22园”跨园区协作机制。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会同市相关部门、各区政府,指导园区聚焦产业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共同推动行动方案实施,对园区开展年度综合评价排名,对不合格的地块实行“一次通报、两次摘牌”。市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落实行动方案具体任务。各区政府是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实体化管理机构建设,提供“一门式”政务服务,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对年度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

(二)加强政策保障

坚持政策先行先试,发挥“双自联动”叠加优势,把更多新的改革举措放在张江高新区,全面提升政策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在试点股权激励分期纳税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争取中央在沪单位能适用地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快落实浦东引领区各项改革创新举措,积极争取将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试点、专利快速审查绿色通道、产业用地弹性规划等举措向其他园区复制推广。

(三)加强服务保障

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园区实施专业化、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搭建科创企业全周期、全链条政务服务平台,支持面向全球招聘国际化园区运营团队。强化园区专业化服务,围绕1-3个主导优势产业,集聚一批金融、法律、财务、人力资源、技术交易等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市场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园区通过联合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将空间载体向高效运营机构集中,实现高品质的运营和服务共享。

(四)加强宣传保障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塑造张江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整体形象。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对工作成效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园区以及科技领军企业、“张江之星”企业、杰出创新创业人才进行表扬。相关单位围绕行动方案重点工作,做好改革措施、创新成果、典型案例等挖掘和宣传工作,及时总结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中的规律和模式,共同打响张江高新区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区块链查看更多>人工智能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