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本文从园区能源系统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近)零碳园区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基本概念、园区低碳发展路径以及国内外具体实践情况,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提出了一套评价园区低碳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园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决策支撑。
基本概念
▌(近)零碳园区
(近)零碳园区是指在利用风光新能源发电、节能减排、碳交易等手段抵消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工商业园区。相比于传统的工商业园区,(近)零碳园区以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低的碳排放实现局域性碳中和,也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
(近)零碳园区的特点主要表现园区总体达到相对/绝对“零排放”。尤其对于风光新能源利用比例高、节能减排效果好的园区实现了相对“零排放”,有的甚至达到了绝对“零排放”,即园区可抵消二氧化碳的能力大于其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这些二氧化碳中和能力包括植树造林、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等清除技术。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是面向工商业园区、社区、居民小区,具有冷、热、电、气多类终端能源且实现互联互通、协调互补的能源体系。相比其他分散式能源系统,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具有能源种类丰富、能量密度高、节能潜力大等优点,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的重要载体。
综合能源系统具备新型电力系统下完备的“源—网—荷—储”结构,其能量流与业务流覆盖能源生产、能源输配、能源消费、能源储存的各个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能源管控策略,综合能源系统在保证园区正常生产、生活能源供给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提升终端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并对风光新能源就地利用、冷热电多种能源形式转化、多品质能源梯级利用等实现有序调节。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化发展路径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商业园区按照近期“近零碳”远期“净零碳”的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实施,通过构建以光伏、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的绿色智慧能源系统,以及信息全面感知、分析与评价的零碳智慧评价体系,为园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提供保障。
▌实现园区低碳化发展阶段目标
阶段一:以外购天然气为主满足园区冷热负荷的能源需求,以外购电力为主满足园区电力需求,其中外购绿能的比例不低于25%。园区内构建分布式能源站、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参与园区调峰。
在控制方面实现集中与分布协同、冷热供应与电能供应相对独立控制的能源供给架构。在信息、物理融合方面,按细分粒度不同实现对整个园区、片区、楼宇、设备用能情况的分级分类统计,并基于统计信息能够全息感知园区能耗与碳排放情况。
阶段二:园区内光伏发电、储能设施的建设与利用规模持续扩大,与外购电能(绿能)一起可再生能源占比不低于35%的能源供给模式,其中区内可再生能源自给率不低于15%。园区电力不仅满足所有终端电能需求,通过电能替代、建设氢能站等方式,降低园区天然气用量30%以上。
在控制方面实现分布式控制为主、新能源就近消纳的能源供给模式。在信息物理融合方面,构建与物理世界孪生的数字世界,保证二者的精准匹配,并据此实现园区碳排放的对标管理。
阶段三:园区内构建以光伏发电、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格局,与区外电能(绿能)供应一起实现区内绿能供给率不低于50%(其中区内可再生能源自给率不低于25%),天然气替代率不低于60%、终端电能替代率不低于75%。
在控制方面实现冷-热-电气能源流的协调统一控制,以及不同能源形式的无缝、快速转换。在信息物理融合方面,实现三方面自动管理,即自动感知各级管控单元碳排放的情况、自动对标行业先进指标、自动生成改进建议及方案。
阶段四:园区实现近零碳排放,形成具有国内知名的标杆园区。届时,与区外电能(绿能)供应一起实现区内可再生能源供给比率不低于65%(其中自给率不低于40%),区内天然气替代率实现80%以上,终端电能替代率达到95%以上。
在控制方面实现以电能为主媒介的“冷-热-电0氢”多种类、多形式能源供给,实现各类能源形式的统一计量以及精准、足额送达。在信息物理融合方面,建成以碳排放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用能及能耗管理体系,并在后阶段逐步实现退出天然气供应。
▌园区低碳化发展实施路径
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与用户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园区低碳化发展的可实施路径越来越丰富,比如园区能源结构优化、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全面推进园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兴零碳技术、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等,具体介绍如下:
1、园区能源结构优化。风光新能源接入、园区新旧能源设施更替、新型能源业务模式普及等倒逼园区结构优化调整,比如台区变就近布设一体化储能系统、分布式数据中心就近部署使用等。
同时,园区新的能源结构调整适应能源动态接入与调整,并从技术与管理双渠道提升园区新旧能源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CO₂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废热再利用、多品质能源综合使用等手段实现“变废为宝”。
2、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以风力、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高效利用是实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朝向绿能、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主要的“零碳”能源,风光发电在园区可以配套建设储能系统形成园区级风光储充微电网,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运行,为提升园区用电效益、降低园区碳排放、实现新能源的就地利用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通过提高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比例,既可以满足园区对于电力的需求,又可以实现园区的低碳发展。
3、全面推进园区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推动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赋能(近)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途径,重点面向建筑节能减排、园区照明节能减排、园区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等。其中,建筑节能减排重点考虑屋顶增设光伏发电、使用高保温效果的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系统有序调节等;园区照明系统考虑使用LED节能灯具、进行照明节能改造、基于智能控制实现人走灯灭等方式,确保照明系统既能满足园区照明需求又可以实现节能降耗;园区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通过垃圾合理分类、回收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4、大力发展新兴零碳技术。随着国家对碳资源管理与利用的重视,一些新兴的零碳技术(如碳汇、碳捕集、碳封存)开始产生,这些技术与传统节能降碳技术形成互补优势,为(近)零碳园区的开发、建设提供诸多可借鉴的思路。
比如,在园区规划构建以碳捕捉封存技术(CCS)、氢能为代表的新兴零碳技术。氢能被认为是构建(近)零碳园区、实现园区节能减碳的关键能源,并能够与风力、光伏新能源配合使用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就地利用。通过积极探索和试点氢能、CCS技术在园区能源系统的多种利用形式,有助于园区能源系统实现更加深度的脱碳。
5、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碳市场交易是政府为实现碳减排目标而设置的碳资产管理与交易平台,按照配额制并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鼓励包括园区企业在内的碳相关主体共同促进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比如,若某个园区企业的碳排放高于配额,可以通过自身的节能减排以及外在的购买新能源证书方式确保满足配额要求,而碳排放低的企业可以通过碳交易平台将自己多余的配额出售变现。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不断落实,园区的企业在未来势必会逐步进入到碳交易市场范畴中。提前谋划、积极参与碳市场的交易将会对未来园区的低碳发展产生重要推进作用。
▌园区低碳化发展推进策略
1、构建绿色智慧能源系统,为实现近零碳园区建设、优化园区能源供给结构等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按照园区规划建设目标,总体上根据园区规划实现能源供给管网的合理布局、容量匹配,即基于当前及未来园区能源消耗、绿能容量需求,科学评估能源供给总体需求,据此合理布局能源站、管网走线、终端设施的数量,预留可扩展位置、接口,打造与需求匹配、可灵活扩展的能源物理架构。
同时,构建“互联网+”新能源、储能、能源站的园区智慧能源调度与运营平台,基于信息化技术构建与物理世界高度一致的数据世界,实现对终端、片区及整个园区能源的实时监测与优化控制,实现园区“冷热电气”等能源的全面感知、精准管理、自主支配与优化运营。
2、构建零碳智慧评价体系,通过采用全面园区能耗情况、对标行业先进指标、重点改进完善的思路,确保近零碳园区的顺利、早日实现。对于新建或拟引进项目,按照行业先进标准进行碳排放评估,总体达标后方可入驻。对于园区已经建成项目,由粗到细地对区域内布局按产业进行细分,具体到每个片区以及片区内住宅、商业、工业的用能类型与特点,掌握各个终端设备、楼宇、细分片区乃至整个园区的能耗数据,经过换算、统计得到对应的能耗情况。
接着,按照园区、行业、单体建筑等进行多维度对标,找到与行业先进指标差距明显、改善空间较大的方面进行改进完善。总之,构建能够及时、全面掌握园区总体及细分领域碳排放的零碳智慧评价体系,实现园区碳排放的“可查、可控、可追溯”。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化发展评价体系
为保障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化顺利发展、园区各项低碳化发展路径的落地实施,最终打造(近)零碳园区,需要在园区能源系统碳监测、碳计量的基础上,客观进行碳表达,作为园区能源系统碳减排、近零碳园区构建的重要评价依据。其中,碳评价作为客观评判园区当前碳况及未来(近)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依据,需要基于监测的终端指标构建完整的园区碳评价体系。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碳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及边界条件。通常而言,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碳评价是以行政管理范围、道路、管廊等作为边界条件,重点对边界内的生产、生活及配套设施进行分类有序管理。
其中,在生产碳评价方面,重点对生产厂房内的各类机组、照明、空调、自动化产线等碳排放情况进行评价管理;在生活碳评价方面,重点对辅助生产的生活配套设施(如楼道照明、宿舍空调、电梯)等用能情况进行评价,并对辖区内其他碳相关要素(如植物碳汇)等纳入到统一管理范围。
总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发展是“双碳”目标下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方式之一,也是在园区层面率先实现低碳园区向近零碳园区、零碳园区过渡的重要抓手。
重视和发展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够从系统层面掌握园区碳排放实际情况,通过对标管理提出园区碳减排目标及措施,最终促进各类园区在细化后的不同平台标准下,方向相同、步调一致地共同促进“双碳”目标的如期顺利实现。需要强调的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评价体系是一项紧迫、重大任务,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并根据创新成果持续优化园区能源系统实施路径与实现方案。
结束语
本文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近)零碳园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基本概念,提出“双碳”背景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发展路径、评标体系,为类似园区的低碳化发展与建设提供参考。通过上述研究,对于未来园区低碳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政策层面:(近)零碳园区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通过国家、省市、县区多层级协同制定有利于园区低碳化发展的政策,推动园区节能减排等低碳化试点示范项目、为园区前期试点示范提供政策支持,通过试点成功的园区由点及面地推动更多园区实现低碳转型。
2、园区层面:作为低碳化园区建设的试点单位,按照前期鼓励试点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丰富的有益经验。待积累足够规模的试点成功案例及经验后,按照试点推广要求更多的园区结合试点经验及自身实际推进(近)零碳园区建设,形成既满足赋能“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又能够符合园区自身特点的低碳化发展路线,走出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3、技术层面:积极探索风光新能源发电、园区深度节能减排、新能源制氢、冷热电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碳汇与碳交易等技术,通过多种新兴技术协同,共同助力园区沿着低碳、零碳甚至负碳的路径发展。同时,重视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在多园区碳排放管理、就近协调控制方面的技术创新,基于技术成果持续推动园区低碳化建设工作。(文/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林德力,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第三十四条提出“国家推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约能源服务。公共机构应当优先采购、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以及节约能源的产品和服务。”(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作
交通与能源的加速融合,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造升级。自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x2014;2035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策频出,以服务交能融合为使命的综合能源服务站逐渐走进能源转型的舞台。据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各省市已有至少62座综合能
作为中国“煤都”的山西大同,目前已建成6座智能化煤矿,60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将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综合能源基地和绿色能源基地。11月1日,记者从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知上述消息。山西大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
实现交通和能源两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即交能融合,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灵活的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交通运输用能的清洁替代和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管理,提升节能降碳的协同效应,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公路交通、航空交通、水运交通、轨道交通、城市交通等等。(来源:IESPla
累计实施节能减排项目1550多个累计建筑服务面积985万平方米托管电量7.84亿千瓦时累计在运分布式光伏项目377个装机容量达186.6万千瓦交通领域长沙南站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EER提升1.0以上造船领域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年节电量1800万千瓦时以上精细化工领域重庆国复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综合节能
10月21日,台儿庄人民医院智慧能源管理项目主体全部投入使用。该项目由山东枣庄供电公司助力建成,建筑规模达9.28万平方米,供能面积达6.8万平方米。该项目采用B0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模式,由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出资建设,于2022年4月开工、2024年9月竣工,运营期20
据调研,医院建筑能耗是一般公共建筑能耗的1.6~2.0倍、普通住宅建筑的8~10倍。而大型综合性医院又是其中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最高、节能潜力最大,且该类建筑具有能耗大、能耗种类多、用能系统繁多且复杂等特点。此外,为了满足患者、医护人员对健康、舒适、高效环境及高标准服务要求的需求,综合医院年
近日,武汉城投水务集团蔡甸自来水公司、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武汉光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强强联手推进湖北首个“自来水厂虚拟发电”项目建设。据了解,武汉城投水务集团蔡甸自来水公司作为蔡甸区重点能源负荷企业参与该项目建设,通过监测水厂的管理用电负荷,结合生产用电实际,响应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昆明市呈贡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呈贡区能源发展规划(2024—2030)》政府购买服务中选单位放弃资格的公示,详情如下:昆明市呈贡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呈贡区能源发展规划(2024—2030)》政府购买服务中选单位放弃资格的公示2024年5月7日,昆明市呈贡区发展和改革局公开发布了《
一、项目编号:SDGP370000000202402006705二、项目名称:山东省人民政府机关合同能源管理三、中标(成交)信息四、主要标的信息详见采购文件五、评审专家名单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收费标准:中标人在领取通知书前,参照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改办价格【2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9月14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深圳市龙华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文件明确,加快虚拟电厂建设。鼓励资源聚合商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对符合一定条件且并网投运的资源聚合平台,按照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不超过100万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将打造大型独立能源系统,足够为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甚至一座城市供电。公司目标是进入发电领域,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展开合作。开发和管理“零碳电网”的业务可能比供应电动汽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的省级子公司,肩负着保障首都重要输电通道安全,服务河北省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五市经济社会用电,促进区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公司积极贯彻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河北省建设新型能源强省部署,以争创“两个标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
新型电力系统概念提出至今已有三载,源、网、荷三大要素在系统内部的功能角色深刻重塑。它们之间,紧密交织、相互依存,又彼此牵绊,共同编织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复杂图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前沿阵地与示范窗口——浙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乃至借鉴这一转型进程的独特视角。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11月18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10月,浙江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37万千瓦。截至10月31日,浙江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5000万千瓦,占省内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4.7%,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357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64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增长带动了新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1
11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第二批31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17个示范项目名单,选取高比例新能源、多能互补、新型电网形态、电碳耦合等示范元素开展探索,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全景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立体式融入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
“新型电力系统”这一概念,首先在2021年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出现,与实现“双碳”目标紧密绑定。其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新型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在此背景下,电力负荷管理正逐步凸显其在构建清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以服务支撑柳州市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全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为契机,成功探索并构建了车网互动新生态的“柳州模式”。车网互动是将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对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
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国正大力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结构和特性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处于转型加速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出三年有余,进展如何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怎样的配电网?如何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承载力和灵活性?10月16日,在《供用电》创刊40周年之际,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现代配电系统技术交流会暨《供用电》办刊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现代配电系统技术与趋势展开热烈讨论。配电网成为保供和转型主战场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
近日,广州桃莲整村中低压灵活构网型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桃莲微电网项目”)建成,标志着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乡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建成后大幅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提供了一套适用于清洁能源富集地、森林保护区的能源解决方案,为乡村建设绿色智能微电网
近日,广州桃莲整村中低压灵活构网型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桃莲微电网项目”)建成,标志着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乡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建成后大幅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提供了一套适用于清洁能源富集地、森林保护区的能源解决方案,为乡村建设绿色智能微电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简单理
去年的迪拜COP28过于热闹以后,通常第二年都不会有什么重磅消息出来,然而今年的COP29却一反常态,在开会的第一天就宣布启动巴黎协定6.4机制,也就是全球碳市场机制,震惊全场!(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虽然这次的这个决议的通过得不那么“正规”——因为这份决议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就
据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首批CCER项目结束公示。截止到11月5日,有43个项目结束公示,其中有19个项目进入未申请状态,需要审定机构上传审定附件,进程停滞;有23个项目进入“待国家管理员审核”阶段,可进入下一阶段。除了已结束公示的首批项目外,目前还有4个项目正在公示中,包
10月28日,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正式开幕。本次论坛上隆重举行了深圳绿色交易所的揭牌仪式,在吴筠、李水生、许云飞、梁敏华、张玉庆、洪建武、赖高宇的见证下,深圳绿色交易所正式揭牌,标志着深圳绿色交易所在支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深圳样本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展望未来,深圳
近年来,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已经建立,政策法规持续健全,数据质量不断提升,行业扩容有序推进,交易渐趋活跃,促进纳入行业碳减排效果显现,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的碳定价机制基本形成。(来源:作者祝一凡、张新帅、汤斌均供职于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中,发电行业均为首批纳
为全面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绿色低碳领域走深走实、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签订《碳普惠框架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兄弟城市主管部门、行业专家、专业机构围绕碳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发改环资〔2024〕1479号,以下简称《方案》),系统部署了从当前到“十五五”期间碳排放核算的各项工作任务,对系统提升各层
加快碳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落实主体减排责任、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降低行业减排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三年多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制度体系日
为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强制碳市场)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配额分配相关工作,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以下简称《配额方案》),此次《配额方案》
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图解:供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全文点击:《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编制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全文如下: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