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措施的通知
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
现将《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2月19日
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精神,根据工信部《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和工信部等七部门《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要求,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推动全省装备行业运行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贯彻落实措施: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优化重大技术装备供给,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健全推广应用体系,促进装备行业稳增长、提质量、促升级、保安全,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促装备行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全省装备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部工业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新型电力装备集群、智能电网产业链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高端装备集群规模稳中有升,工程机械、现代农机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精密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航空航天集群快速蓬勃发展,飞机配套、低空产业、商业航天产业链成为装备工业运行的重要增长极;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三大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重点工作举措
(一)紧跟有效需求。紧盯物流交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围绕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抢抓国家发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机遇,聚焦2024年省重大项目清单和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释放固定资产投资和装备购置需求,有效带动智能电网、工程机械、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飞机配套等行业发展。
(二)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由贸易协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开拓全球新兴市场,引导行业优质企业“走出去”。支持工程机械、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等领域企业开展全球化经营,完善全球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参加行业内国际性展览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行业组织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形势研究,帮助企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增强海外合规经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搭建对接平台。高水平办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品牌会展,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重大活动。支持行业组织举办细分领域会展论坛,促进技术交流、产业对接,激发市场需求。支持行业组织举办供需对接会、成果交易会等对接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及时获取有效市场信息,推广创新成果。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构建一批符合机械行业特点的专业化线上交易平台,形成一站式供需对接机制,提高对接效率。
(四)强化推广应用。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系列活动,围绕“1650”产业体系开展行业对接活动,推广一批应用验证单元、产线或典型场景。组织开展2024年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工作,支持首台(套)重大装备首购首用,优先将省内首台套装备列入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目录,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装备申报国家首台套保险补偿。
(五)培育优质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制造业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加强行业标准建设,强化质量管理,培育质量标杆。加快布局发展重点领域专业检测验证机构,进一步完善计量、标准、认证、检测试验、电磁兼容等基础服务体系。
(六)加快智改数转网联。组织制订、宣贯、实施重点产业链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实施指南。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支持装备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优秀场景,争创标杆企业。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装备行业的融合应用。围绕装备行业智改数转网联需求,加快培育一批优秀服务商。
(七)深化对外合作。进一步推动我省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国机集团、中国船舶、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装备领域央企战略合作,组织开展专题对接,推动省内企业加快进入上游整机企业供应链体系。支持央企在我省深度布局和优化发展,鼓励省内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参与承接央企集团研发制造项目,主动融入央企供应链体系,建立与重点央企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国内外龙头企业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和建设产业投资项目。主动融入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合作发展机制,开展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三、重点产业链工作任务
(一)智能电网产业链。
支持我省电力装备企业参与国家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示范应用扩展我省电力装备应用领域,提升电力装备供给质量;主动加强与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大唐集团等电力领域央企对接,推动国内市场合作。
(二)工程机械产业链。
加强产业对接,组织召开徐州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大会,支持举办中国(徐州)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有效激发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工程机械“主配协同、供需对接”合作交流会暨大中小融通发展对接活动。
(三)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链。
会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甘肃省加快建设“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推动新型丘陵山区适用机械在先导区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引导作用,支持购置先进适用农机。
(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支持企业开展轨道交通领域标志性产品和关键系统部件的研发攻关;鼓励企业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牵引,加快产业“走出去”,推动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推广应用。
(五)工业母机产业链。
组织国家工业母机基金与制造企业开展交流对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带动有效需求;组织整机制造企业、零部件企业及应用企业开展产需对接,引导组织企业参加汉诺威机床展(EMO)、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等国际行业重点展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六)机器人产业链。
以需求为牵引推动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供给能力;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开展典型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形成应用推广示范,提升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深挖市场潜能,激活新兴应用。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七)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
加快推动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进一步提高产品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举办仪器仪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会,推动市场合作共赢;落实《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快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国家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
(八)飞机配套产业链。
推进省政府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央企战略合作协议落实执行,建立对接工作机制,支持引导企业融入航空领域央企供应链体系;组织开展专题供需对接活动,新增一批中国商飞、中航工业供应商。
(九)低空产业链。
学习先进地区低空产业商业模式和发展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推动低空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市政管理、应急救援、低空旅游、商务出行、驾驶培训等领域,开发开放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无人机在巡检监测、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十)商业航天产业链。
跟踪国际行业发展和前沿科技变革最新动态,制定推动我省商业航天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举办“走进主机厂”活动,进一步加强与院所总体单位以及商业航天龙头的交流合作,推动更多省内企业主动融入重大工程建设。
(十一)高技术船舶产业链。
聚焦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积极抓好《江苏省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加强绿色新能源典型船型研发,大力推动电动船发展,推进甲醇动力新能源船舶的船型技术开发及应用,积极推动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综合解决路径与船型方案。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确保大批订单平稳交付。
(十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
依托链主企业,积极推进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总装集成能力提升,大力培育具备总承包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总装制造企业。加快海工产品谱系化能力建设,提升取得技术突破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步伐,扩大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圆筒型钻井储油平台、浮式储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系列化、批量化生产。加快研发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集中力量突破深水海洋工程装备钻井船、高附加值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等高端装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5月22日,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拟用电成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的公示(琼工信企业〔2025〕137号),拟将符合用电成本支持条件的104家专精特新企业(详见附件)作为2025年第一季度用电成本支持对象。原文如下: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拟用电成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名
5月21日,辽宁省本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提出,积极鼓励光伏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持续提升光伏发电装机量,截至目前,光伏机组装机容量20.47万千瓦,同比提升7.88万千瓦,为本溪市构建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发
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十五五”期间的大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上启下,连接着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发布鄂尔多斯6家新型研发机构发布9项前沿科技成果,其中,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张宇闻发布“iMEMS储能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储能系统内部微电网的能量控制,对智能电网的能量实施正确、高效的能量自动分配和管理。鄂尔多斯
5月12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自研的集中式站所终端和馈线终端两款产品,经国网电科院产品供应链溯源评估,国产化基准率达100%。山东电力创新采用软硬件解耦平台化技术,构建通用软件架构体系,形成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开发平台。研发团队突破配电终端设备核心软硬件技术壁垒,完成了主控芯片、模数转换芯
旅游公路成双环,绝美山海景相连。自2024年底以来,海南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以下简称“环热旅游公路”)正式通车以来,与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共同串起全岛双环结构旅游公路网,沿线设施及服务不断完善,促使海南自驾热度不断上升。“一张网”APP护航绿色出行畅游无忧在海南,每两辆车就有一辆新能
中德开绿色智慧能源港项目5月20日在沈阳市铁西区正式启动,未来3至5年内,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布局超500座新能源充换电一体站,重点攻克寒冷地区充换电设备耐低温、快速响应等关键技术难题,有效推动电动汽车在寒冷环境下的普及应用。为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而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
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26的土地面积,近1/6的人口,创造了近1/4的全国经济总量,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和能源技术创新高地。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创新,直接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脉动。面对绿色发展目标和全球经济变化,长三角面
近日,广西顺利完成虚拟电厂调控平台与虚拟电厂聚合平台、分布式资源的实时调控技术验证,标志着广西首次实现虚拟电厂实时调控,为后续虚拟电厂纳入广西电网实时调度体系,助力清洁能源高水平消纳奠定坚实基础。此次实时调控技术认证选定了典型的3家分布式储能和1家分布式光伏企业,容量共计2.3兆瓦,
近日,山东电工所属设备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320兆乏/1100千伏单柱式低噪声并联电抗器,以62.6分贝(安)超低音性能、最大振幅小于4微米的优异性能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创全球特大容量低噪声特高压电抗器新纪录。特高压工程实现千公里级输电效率超95%的同时,声振污染成为制约工程绿色升级的“卡脖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大槐村射阳华电“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电力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光伏发电组件逆变器。据相关报道,已完成光伏板支架全部安装任务,光伏板铺设已完成50%以上,预计整个光伏发电站将于今年9月30日前并网发电,该光伏发电站总装机42兆瓦,占地面积约1000
超声AI扳手助力螺栓的施拧精度从传统力矩扳手的30%提升至3%。风电螺栓施拧工具世界性革命螺栓施拧精度从传统力矩扳手的30%(间接换算轴力反馈)提升至3%(直接轴力反馈)。可节省约三分之二的风电塔筒螺栓和叶根螺栓的运维工作量。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螺栓紧固一致性差导致的风机螺栓断裂风险。精准的轴力定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30日晚8时,哈电国际承建的巴基斯坦贾姆肖罗2×660MV电站项目1号机组提前合同工期两个月顺利通过168小时可靠性运行,机组运行稳定,各项参数良好,进一步彰显了哈电集团在巴基斯坦电力市场的传统优势地位,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电力装备及电力建设企业的非凡实力与责任担当,为中巴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电气装备所属中国西电西电中特试验中心成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全面评审,获得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L22891),标志着该中心在变压器检测领域的技术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及国际互认资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西部地区电力装备检测领域的标
陇原风光送千里,齐鲁发展增绿能。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陇东—山东工程起于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止于
最近,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50千伏大容量真空开断环保气体绝缘型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推进会在西安召开,这不仅是对公司科研实力的考验,更为点亮电网未来之光迈出了坚实步伐。作为国网江苏公司牵头的首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长周期、高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在沈阳市与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助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进行深入交流。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健,中国华电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敬凯、蒋方帅参加会谈。郝鹏、
4月22日,两部门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的通知(工信部联科〔2025〕60号)。其中提到,针对电力装备行业产品种类多、个性化定制以及运维需求大等显著特点,围绕智能电网用户端及电动机等领域,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标准和系统集成规范;制定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加工过程、生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下一步将出台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三个行业新一轮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陶青介绍,今年一季度,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世界能源理事会是一家独立的国际能源机构,目标是让能源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地球。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世界能源理事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举办期间,记者采访了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尔金森。记者:您认为,目前世界能源转
5月19日至22日,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外能源电力企业、相关国际组织等举行外事会见活动。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先后会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希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努萨基斯、巴基斯坦国家输电公司董事会主席乔杜里、特大电网运行者组织秘书长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面对能源转型的时代课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敢为人先,破壁攻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发布4项科技成果。今日刊发4项成果内容。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5月1日,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通过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分析研
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代表、企业决策者及学术界专家共同参与。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受邀参会,并与全球能
电力系统是极为复杂庞大的系统,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运行特性十分复杂。电网运行控制系统是支撑和驾驭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关键基础设施,通过观测和分析电网运行状况,采用优化控制技术,控制调整源网荷储各类设备状态,维持供需实时平衡,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随
意大利国内能源资源有限,在发电领域,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其能源需求。紧跟欧盟的脚步,意大利已逐步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及电力监管等环节形成了兼具欧盟共性与本国特色的电力体制架构。意大利电力改革历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5月20日,由国家电网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日立能源受邀出席此次活动,并与行业专家深入探讨驱动电网和能源低碳变革的关键路径。自2020年以来,国际能源电力转型论坛已举办四届。本届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
5月12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自研的集中式站所终端和馈线终端两款产品,经国网电科院产品供应链溯源评估,国产化基准率达100%。山东电力创新采用软硬件解耦平台化技术,构建通用软件架构体系,形成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开发平台。研发团队突破配电终端设备核心软硬件技术壁垒,完成了主控芯片、模数转换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