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国家层面储能重点政策
江苏、浙江、安徽和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也纷纷出台了独具本地特色的储能政策文件。根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以来,江浙皖粤省级层面共发布了35份与储能相关的省级政策文件(详见图2)。从政策发布时间来看,安徽在2022年密集出台多项储能相关政策,而江苏、浙江、广东则在2023年相继出台了较多储能政策文件。
从政策文件的类型来看,各省出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细分政策,例如,浙江专门出台了新型储能示范应用的意见,江苏则专门出台了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发展方案;广东和浙江专门出台了用户侧新型储能的相关政策;广东、江苏、安徽均出台了针对新能源配储的相关通知;此外,依托南方电网,广东作为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先锋省份之一,还专门出台了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实施方案、独立储能电站建设规划布局指引等政策。
图2:江浙皖粤“十四五”储能政策文件数量
装机目标与完成情况:江浙粤累计
装机规模未及其“十四五”目标的三成
为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2022年江浙皖粤四省均在其“十四五”能源规划和新型储能专项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十四五”装机发展目标。从各省的装机目标来看,安徽和浙江分别提出3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目标;江苏规划全省装机规模达260万千瓦后,又提出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广东则在2023年3月印发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本省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从200万千瓦上调至300万千瓦,并提出全省新能源配置新型储能电站规模达100万千瓦以上。此外,广东还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的目标。
从装机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看,尽管全国新型储能的“十四五”目标已经提前完成,江浙粤等东部省份的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仍与本省规划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23年底,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广东、安徽的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率先突破100万千瓦,江苏、浙江的累计装机则在100万千瓦以下。截至2023年6月底,按照累计装机绝对值看,四省中电化学储能装机最大的是安徽和广东,分别达到82和73万千瓦,累计装机最小的是浙江;按照各省“十四五”目标完成进度来看,根据官方公开数据的估算显示,四省的目标完成进度均未及总量的三分之一(详见图3):安徽的完成进度最高,达到30.46%,其次是广东(27.24%)、江苏(24.10%)和浙江(不到18.52%)。进度相对“落后”的浙江为加快建设新型储能项目,在2023年下发《关于下达2024年迎峰度夏前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任务的通知》,提出将于2024年6月底前新增至少新型储能装机200万千瓦。
图3:江浙皖粤“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 vs 发展现状
江浙皖重点发展电网侧储能,
广东大力发展用户侧储能
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可主要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三类。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22年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对全国源网荷三侧储能的表述为,加大力度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因地制宜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灵活多样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而江浙皖粤四省作为东部省份则根据各省发展情况,对“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在源网荷三侧的发展路径与布局进行了差异化规划(详见表1)。
表1:江浙皖粤四省储能相关政策目标与表述对比
通常情况下,可再生能源装机较好的地区会侧重发展电源侧储能,电网供电能力紧张的地区和关键电网节点会倾向发展电网侧储能,峰谷电价优势的地区会鼓励发展用户侧储能。根据四省政策文件中的措辞,江苏、浙江和安徽都有侧重于在发展电网侧储能建设的相关表述。通过在电网侧建立新型储能电站有助于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为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江苏在《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到2027年,电网侧新型储能规模达到350万千瓦左右,占到该省2027年目标总装机的70%,文件中强调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在政策出台的背后,是江苏和浙江最高负荷持续破亿,电网用电需求持续高位运行的新常态。江苏能源监管办数据显示,2023年夏天江苏电网调度用电最高负荷达到12295.72万千瓦,在一般高温天气下,也会在1亿千瓦的高负荷水平运行。浙江电网最高用电负荷也于2023年7月3日突破1亿千瓦大关,达到1.0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广东由于工商业较为发达、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多元,其将发展重心放在“大力鼓励用户侧储能发展”,并且明确用电量大且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电力用户,均可按需配置新型储能电站,加快推动分布式能源、微电网配储和发展工业园区、商业楼宇的冷热电储综合能源服务。
新能源配储成新型储能装机
最强驱动因素
截至2022年底,电源侧储能占已并网总储能项目装机的49%,是储能市场的主力,其中,新能源配储政策是中国当前储能装机迅速增长的重要驱动。目前,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均已在新能源并网等政策文件中明确储能配建的具体要求。其中,江苏、浙江均要求配备储能的比例不低于10%,并且配置时长为2小时。广东除要求配备储能的比例不低于10%、配置时长为1小时外,还在《关于新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不按要求配备储能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原则上不会被电网公司调度,电力电量也不会被收购”。
尽管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利好储能项目大规模上马,但是实践过程中,新能源配储能项目仍存在利用率不高、成本难以疏导、分散方式难发挥有效作用、配置的合理性及规模缺乏科学论证等一系列“高质量发展”问题。中电联储能设施运行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配储系数仅为6.1%,远低于各应用场景下电化学储能12.2%的平均等效利用系数。
表3:江浙皖粤四省新能源配储最新要求
为实现新能源配储的利用率与效益最大化,建议四省在建立新能源配储的政策基础上,“摸清”并完善本地区在电源侧实际所需要的储能装机量,加快制定新能源和储能作为联合主体参与市场的规则细则,引导提升储能电站的利用率与经济性。
储能产业“走出去”,
是战略选择也是“形势所迫”
构建新能源供应链体系成为新的国际赛道,能率先形成完整的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的国家,就能在国际上具备供应链竞争优势,在重塑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中占据主动和先机。储能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已经成为中国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2022年,中国、欧洲和美国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市场的高速发展,三者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6%。尽管中国成为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美国作为全球储能产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仍是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为进一步助力储能产业的发展,美国在2022年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提出,将投入至少3690亿美元用于支持新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独立储能可以获得累计高达70%的投资税收抵免。欧洲方面,欧洲储能联盟(EASE)则制定了2030年部署187GW、2050年部署600GW储能的战略目标,以助力其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的实现,推进欧洲尽早摆脱外部能源依赖和加快构建本地化的新能源系统。
在美国和欧洲加速部署本地储能产业的同时,国内储能产业“内卷”持续加剧。储能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战”硝烟弥漫,据中国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统计,储能系统均价与2023年初相比接近“腰斩”,甚至出现低于0.6元/Wh报价。储能企业“走出去”到市场盈利模式更为清晰、利润更高的地方也逐渐成为一种“形势所迫”。
外贸大省如果能提前做好储能政策研判和产业研究,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本地储能产业“走出去”,将有利于其掌握储能产业贸易主动权,提升储能产业在国际上发展的竞争力。目前,江浙皖粤四省中,仅广东明确提出要积极开拓海外储能市场,打造国家级新型储能产品进出口物流中心;浙江和安徽则是提及要加大国际标准化制定参与度;江苏多项政策中尚未将储能产业与国际发展相关联。
表4:江浙皖粤四省储能国际竞争力政策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正处于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市场化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新型储能产业投资和供应链发展的“热土”,和社会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第一梯队”省份,期待江浙皖粤可以在“十四五”最后冲刺阶段,加快建立和完善各地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等数据统计与信息公开机制、“摸清”本地区实际所需要的储能装机量、应用场景和发展侧重,完善和细化新能源和储能作为联合主体参与市场等规则,引导提升储能电站的经济性与利用率,确保江浙皖粤可以如期实现本省的“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此外,也期待江浙沪粤率先出台更多新型储能“走出去”的支持配套政策措施,夯实这一经济“新动能”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并助力中国掌握新型储能产业贸易主动权和发展先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当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即市场失灵时,政府需介入价格形成”。除了人为价格操纵、市场供需失衡等现象,价格无法全部通过市场形成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同样需要政府参与价格形成过程。对于政府在价格形成中的经济职能,当前存在许多不全面的观点。有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晚间,南网储能公布公司2025年上半年部分经营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型储能装机容量65.42万千瓦,相较2024年上半年的42.38万千瓦同比增长54.4%。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收入17,833.17万元,同比增长28.87%,主要原因是新增云南丘北储能电站投产。据了解,今年5月25日凌晨4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云南省能源局针对“云南省是否继续推进关于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的问题予以回复。云南省能源局回复称,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投产并网新型储能498.7万千瓦,技术路线全部为磷酸铁锂,其中集中共享储能项目24个,装机455.5万千瓦。在建集中共享储能项目11个,装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相当于济宁市度夏期间的用电负荷水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不断提升,它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加剧了电网平衡难度。以7月5日山东电网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国能发监管规〔2021〕61号),首次提出增设爬坡和转动惯量辅助服务新品种。2024年3月,《山东电力爬坡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试行)》开始执行,标志着国内首个爬坡辅助服务市场在山东电网启动运行,爬坡辅助服务的价值开始得到量化补偿,这对于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7月14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赴京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座谈,就深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张焰对谭华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当前,中核汇能正深入贯彻落实“3060”碳达峰、碳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过去,储能技术被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辅助手段,但伴随光伏与风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储能已成为保障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近日,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成立“欧洲电池储能平台”,并提出:到2030年,欧洲储能总装机容量需从当前约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实现10倍增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获悉,7月15日,国峰(深圳)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锐。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发电技术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技术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消息,泰嘉股份披露,根据外部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延期实施“硬质合金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高速钢双金属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产基地项目”。上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均延期至2026年9月20日。公告显示,泰嘉股份“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原文如下: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1印发后,山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重点培育肥东县、芜湖市鸠江区先进光伏,肥西县光储设备及组件,凤台县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集群。原文如下: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
美国《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已于当地时间7月4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或将引发一场新能源行业的“地震”。据了解,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此前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简称FEOC)的限制。业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华能(南通)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为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控股比例达到51%。注册资本9.9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气设备修理;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以色列独立电力生产商(IPP)Eco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通过收购两个总规模为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正式进军德国储能市场。(作者:刘伯洵来源:中国储能网)Econergy公司表示,已经在德国勃兰登堡收购了两个持续时间为2小时的电池储能系统。这两个电池储能系统计划于2025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乐山电力披露,其两项储能电站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一,2025年7月14日收到《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度)的通知》,公司申报的成都市青白江区乐山电力100MW/2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纳入该项目清单。其二,2025年7月14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新疆天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为发展石河子市新能源产业,助力公司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与国电投(深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十户滩工业园区200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规划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建设包含200MW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中粮东海工厂储能项目(二次)-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美克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招标人收益分享比例为30%;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浙江联盛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晟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招标人收益分享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中节能太阳能披露,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之前按照地方的要求配置储能设施的比例,项目规模不同配置也不完全相同,配储比例主要为10%-20%,储能充放电主要为1小时、2小时、4小时等配置。结合当前政策和电力市场改革方向,虽然配备储能实施已经不再是硬性的要求,但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消息,泰嘉股份披露,根据外部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延期实施“硬质合金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高速钢双金属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产基地项目”。上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均延期至2026年9月20日。公告显示,泰嘉股份“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山东能源监管办深入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重点聚焦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等各类电源项目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项目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公平开放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情况、历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原文如下: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1印发后,山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云南省能源局针对“云南省是否继续推进关于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的问题予以回复。云南省能源局回复称,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投产并网新型储能498.7万千瓦,技术路线全部为磷酸铁锂,其中集中共享储能项目24个,装机455.5万千瓦。在建集中共享储能项目11个,装
7月3日,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标准化储能装置首次极限燃烧测试在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基地顺利完成,该实验填补了小型工商业成套储能装置热失控场景实测的空白,为工商业储能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据相关数据统计,浙江省工商业储能产业近年来发展蓬勃,总规模超20
7月14日获悉,1~6月,重庆电网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3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5%,其中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电量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95%;分布式光伏电站电量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80%,实现新能源电量100%消纳。针对新能源波动性大等特点,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电网侧储能项
时间回到2022年初,280Ah打破了储能电池市场的沉寂,一度供不应求。在这种背景下,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将目光转向储能行业;同时,储能电池赛道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仅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现如今潮水退去,储能行业加速迭代、从同质化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关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