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100多个国家同意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有外媒称,中国是大会上唯一真正有望实现该目标的大国。
从数据来看,这一评价并不为过。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地超越火电。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50%,其中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
如果按照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即2024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亿千瓦,那么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或将达到12亿千瓦,这将使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到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12亿千瓦的目标提前达成。
在新能源装机这一增速和规模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将面临更大挑战。当前,我国的新能源装机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建设路线。由于不同地区的风光资源以及相关的技术成熟度不同,新能源消纳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不尽相同。选择何种新能源装机模式还需从当地政策、运维条件、成本收益等多方面进行考量。
风光大基地建设再提速
2023年12月29日,我国首批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先导工程一期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2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6万吨。
近年来,我国多次提出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国家能源局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明确,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是国家有计划、分步骤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
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建成并网的装机容量4516万千瓦,第二批、第三批已核准超过5000万千瓦,正在陆续开工建设。根据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到2030年,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总装机容量将达4.55亿千瓦。
中国光伏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迅速,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超过了250%,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
业内专家指出,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开发风光项目,既有利于提高绿色电力供给能力,加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水平,还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以三峡达拉特光伏发电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库布齐沙漠,建设容量10万千瓦,占地面积4000亩,采用“光伏+沙漠治理+农牧业”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能源发电、生态修复、种植养殖、富民利民的科学共赢治沙之路。据悉,项目投运以来累计发电超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89万吨。
然而,相比普通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大基地的消纳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
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数据,2023年1~11月,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为96.7%,光伏利用率为98.2%。而1~11月,青海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蒙东和蒙西地区均未达到风光利用率的全国平均值。然而以上地区不仅均为新能源资源富集区域,且均位列我国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名单中。
究其原因,大基地项目多位于地广人稀的“沙戈荒”地带,周边负荷较少,就地消纳难度大,需跨省跨区大规模外送。业内专家表示,大基地消纳难的根源在于西部地区电力负荷以及调节性、支撑性资源的增长,远远落后于新能源开发建设进度。
为缓解这一矛盾,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中明确,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以及加快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实施“风光水(储)”“风光火(储)”等多能互补工程。
未来,“沙戈荒”大基地的开发建设将以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以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为补充,综合考虑采煤沉陷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四大沙漠总面积约12.1万平方千米,沙漠及附近50千米内风光资源可开发总潜力约8.21亿千瓦,其中风电占13.8%,光伏占86.2%。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预计“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约2亿千瓦,“十五五”期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约2.55亿千瓦。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南移”
相较集中式光伏,2023年,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取得了更为亮眼的成绩,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9月,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为67.14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90%。其中,全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达到1.05亿千瓦。从区域分布来看,分布式光伏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一带。
一直以来,分布式光伏被行业寄予厚望,作为大机组、大电网的有效补充,它不仅延展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纵深,在极端条件下,还能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对于消费者来说,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特性最具吸引力。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3297.7万千瓦,约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是2022年全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1.3倍。我国农村地区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安装户数已超过500万户,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河南、河北的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位居全国前三位。不过从地域趋势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正在“南移”。
根据中国光伏协会发布的数据,分省份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安徽省的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挤进了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前列。在2023年9月举行的光伏新时代论坛上,山东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斌表示,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南移”与政策导向、技术挑战和市场发展等多个因素有关。
从政策导向来看,2023年,南方多个城市发布了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文件。例如浙江省发布了《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这些政策基本以时间为节点,设置了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推动了企业和用户的用能选择。此外,尽管光伏的国家补贴已经结束,但一些南方城市根据当地的财政情况以及当地的新能源发展要求,持续为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用户发放补贴。以浙江省为例,2023年12月25日,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磐安县光伏发展补贴实施办法(2023—2025年)》,文件明确对在磐安县县域范围及金磐开发区范围内投资兴建工商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居民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方,按照工商业屋顶光伏0.10元/瓦,居民家庭屋顶光伏0.2元/瓦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装机容量补贴。
从市场发展来看,北方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发展起步较早,在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后,不少地区的配电网变压器容量已经接近饱和,在电网完成改造变压器扩容前,增量空间相对有限。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郑海峰表示,从政策机制方面来看,地方政府应出台政策文件引导分布式光伏有序发展,明确分布式光伏并网实施细则,引导分布式光伏合理开发布局,暂停反向重过载区域分布式光伏备案,反向重过载区域内存量及在建光伏实行错峰有序发电等。此外,电网企业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评估发布机制,引导分布式光伏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针对电网承载能力这一问题,2023年6月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了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6个试点省份进行摸底,为确保分布式光伏“应接尽接”积累经验。
风电呈“大型化”“深远海”趋势
2023年12月31日,我国最大,也是全球陆上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国家电投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据悉,首批工程总投资60亿元,共安装216台风机,年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可替代12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06万吨。
2023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实现高增长,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连续13年稳居全球首位。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348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3205万千瓦,海上风电143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65%。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同比增长15%,其中陆上风电3.68亿千瓦,海上风电3189万千瓦。
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线图研究》的内容,到2030年前,我国风电仍将以陆上集中式大规模开发为主,同时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迈进。
如果用两个词概括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那就是“深远海”和“大型化”。
近年来,我国近海海上风电受航道运输、水产养殖等因素限制,开发空间逐步缩小。而深远海范围广阔,风能资源丰富且稳定优质,是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显示,在我国近海水深5~50米范围内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5亿千瓦,而深远海风能资源可开发量是近海的3~4倍。《“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也提出“积极推动近海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和“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的目标。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上表示,深远海正成为海上风电发展新方向,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共布局41个海上风电集群,预计总容量290吉瓦,是近海的三倍。“中国海上风电正迎来新的拐点,无论单机容量、风轮直径、基础形式、输电模式还是开发规模都与近海风电不可同日而语。”
2023年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6月30日,我国首个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在浙江杭州投运。据悉,该工程验证了以低频技术大容量输送电能的可行性,为未来的中远距离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的送出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还助推海上风机进入“大”时代。“大”不仅指风电机组设备尺寸的大型化,还包括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
目前,我国陆上7~8兆瓦单机容量的风电机组相继吊装,海上11兆瓦风电机组实现批量化应用,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在福建海域并网发电。2023年10月,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和18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等新产品。此外,风电机组叶片长度也持续获得突破,目前我国风机最长叶片长度达126米。
当前,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及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我国风电零部件及整机产量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我国风电产业已实现技术研发、开发建设、设备供应、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等方面全覆盖,一条高度专业化、国际化的业务链已经成型。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深远海海上风电与氢能、海洋油气、海洋能和海上牧场等融合发展示范将大范围铺开。“十五五”期间,海上风电将保持年均1000万千瓦左右的新增装机容量。此外,中东南部地区分散式风电也开始吸引行业关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高比例清洁能源并网已成为显著发展趋势。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4.82亿千瓦(风电5.36亿千瓦,光伏9.46亿千瓦),历史性超越火电装机规模(14.51亿千瓦)。随着风光新增装机持续放量,新能源装机规模领跑传
为充分发挥分时电价信号作用,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093号)等文件要求,日前,经省政府同意,我委印发了《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0日,吉电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吉远(四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49.2亿元建设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根据公告,该项目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新能源部分规划布局风电装机规模40万千瓦,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配套建设
2025年6月19日至20日,2025海上风电大会于大连圆满举办。会上,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与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联合主编的《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报告正式发布。根据GWE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共计安装23098台风电机组,这些机组由29家整机制造商提供。其中,18家来自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1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电股份”)发布《关于拟投资建设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的公告》。公告指出,吉电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吉远(四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9.20亿元。梨
在云岭大地的群山之巅,借助风电机组的力量,呼啸的山风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不仅改写了云南的能源版图,更成为推动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中国大唐集团深耕云南二十余载,以风电开发为笔,以山川为卷,绘就出一幅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的新时代画卷。风电绘就彩云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8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5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5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9.2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81%;年累计用电量1731.5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38%。全省发电量317.9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52%;年累计发电量1537.6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29%。一、电力生产
记者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达5209.2万千瓦,同比增长70.6%。其中,风电装机2229.5万千瓦,同比增长62%;光伏装机2720.8万千瓦,同比增长91.3%。“十四五”以来,广西持续深化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发展迅速,装机规模年均增速达40.9%。截至202
6月11日,山东组织开展首批次新能源省间中长期外送交易。山东省共有45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本次交易,与浙江电网达成6月14日至23日送电合同电量300万千瓦时,全部在中午时段送出。这是山东电网自2024年通过省间电力市场以电力现货交易的方式开展富余风光新能源电力外送后的又一次创新,对于提升山东新能源
一、数据背景本文中阻塞情况计算选用4、5月市场公开数据中的全网统一出清电价、呼包东和呼包西统一出清电价作为基础数据。二、市场情况概览由下列数据可知,蒙西电力市场5月呼包东-呼包西价差均值为61.32元/MWh,其中每日分时段维度价差为正的概率为69.49%;4月呼包东-呼包西价差均值为19.81元/MWh,每
6月1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9日-6月13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因地制宜开展离网制氢等试点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深远海、沙戈荒、“高海边无”等电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离网
2005年前后,SmartGrid概念出现,欧美的SmartGrid选择了配网智能化、微电网、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的路径。中国的SmartGrid更强调集中投资,集中管理,特高压+风光大基地。路径没有对错,中国和欧美选择了当时各自合适的发展路线。时过境迁,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不仅来自“双高”,也就是高比例可再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6日,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推进会议在甘肃酒泉市召开,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出席并讲话。任振鹤强调,要做大基地,让“主阵地”作用更彰显。加快建设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完善配套项目,谋实后续项目,打造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规划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规划》提出,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充分考虑气候特
6月24日,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征求《山东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意见的函。方案指出,纳入涉网安全管理范围的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以下简称并网主体)包括并入电网的各类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分布式智能电
6月24日,青海公司国能海南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第三批大基地配套63.75MW127.5MWH储能电站EPC工程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731.87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798.965922万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4日,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发布关于征求《山东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意见的函。文件提出,强化虚拟电厂运行管理。纳入涉网安全管理范围的虚拟电厂应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按月向电力调度机构提交可调节资源清单和变更申请,月内原则上不得随意
近日,龙源电力正式启动宁夏腾格里250万千瓦风电项目攻坚行动,标志着我国首批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进入大规模风电建设阶段。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规划新能源总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首个并网投产的“沙戈荒”能源大基地,肩负着探索清洁能源开发新模式的重大使命。项目建设伊始,龙
6月23日,国家电投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在总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书记黄雅丽会谈,就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产业合作进行交流。黄雅丽衷心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对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黄雅丽表示阿拉善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亿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和国家级新
6月18日,华润电力协同清华大学、国家电网等单位专家代表召开“大基地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协同控制与智慧运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进会”,共商“疆电入渝”新能源大基地并网运行方案,探索清洁能源智慧运营新范式。清华大学能动学院史琳教授带领团队围绕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协调控制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方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16日至2025年6月20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风光火储”国家示范工程!国内首个“五塔合一”钢结构冷却塔项目双机投运6月13日,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2号机组高质量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项目是国家级“风光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16日至2025年6月2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风光火储”国家示范工程!国内首个“五塔合一”钢结构冷却塔项目双机投运6月13日,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2号机组高质量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实现全容量投产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天然气掺烧绿氢排放物降低20%以上!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有效助力自治区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同时也为包头市零碳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在华电氢能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现场,各类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制氢站集控室内,工
最近《人民日报》通过专访任正非对外释放了重要信号。其中也讲到了,AI竞争的背后,是要有充足的电力、发达的信息网络,而中国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说,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这已成为科技行业的共识。本期「电网深谈」邀请了阿里云能源行业首席架构师黄振、浙江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孙钢、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龙海区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就“海上未来能源科学中心——厦漳海岛绿氢科研示范工程”进行签约,双方将打造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全方位综合利用解决方案和示范场景,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产业应用示范推广工作。据悉,该项目选址落地龙海
6月27日,云南勐腊县2025年第一批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主体优选中选结果公布,中标人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本项目划分为3个标段,项目规模合计340MW,项目建成时限均为8个月,项目投资人负责项目的开发、并网投产的全部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管理、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并网、运营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袤的大地上,成片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泛起涟漪。不远处,一排近百米高的风电机组擎天而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四个月前,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作为全国首个实现新能源全电量入市的现货市场,蒙西地区以“发用双侧全电量参与”“日前预出清+实时市场”等
为推动国家能源规划、政策和项目落实,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监管工作要求,湖南能源监管办建立健全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机制,分月开展监测分析,督促协调重点项目按规划推进落实。现将2025年6月监测情况简要通报如下:截至2025年5月底,纳入监测机制的能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共3395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23日-2025年6月27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黑启动试验成功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在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丘北县宝池储能站圆满完成国内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构网型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6月26日9时38分,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成为江苏海上风电平价时代首个并网项目。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江苏首批海上风电平价项目,也是省内已投运和在建海上风场中总装机容量最大、单体装机容量最大且首次批量化应用8.5兆瓦机型的项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6日,辽宁省沈抚示范区2025年陆上风电项目投资主体名单公示。根据公示,经企业申报、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等程序,现确定京能国际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为本次陆上风电项目投资主体,建设规模为25万千瓦时。据悉,6月12日,沈抚示范区2025年陆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发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