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从能源视角看新质生产力

2024-03-28 11:37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陈丽莎关键词:新质生产力能源转型新型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能源视角看新质生产力

——国网浙江电力锚定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去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他在多个场合谈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回望人类进化和生产方式演变,从古老的狩猎时代走到农耕时代,从机械化、电气化再到信息化的三次工业革命,其背后能源转型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这些年现实情况看,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带来生产力质的跃迁

新质生产力,顾名思义,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传统生产要素,往往涉及资源消耗和人力消耗,终究有限。而新质生产力,指向更无限的空间,如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等。

随着经济发展转向更高质量的追求,摆脱传统要素的束缚,新质生产力便成为历史的选择。

经济大省浙江,也曾面临粗放发展带来的困境,最终在“腾笼换鸟”“亩均论英雄”改革等一系列全新解题思路下,推动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凤凰涅槃”。

“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企业上云”乃至“未来工厂”建设等等,都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的见证。

与此相适应,能源转型也在加速进行。

自2013年起,10年来,宾金、淮上、浙福、灵绍、白浙等特高压工程相继投运,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从我国西北西南翻山越岭,经由一根根绵延千里的银线,闪送至浙江,为这个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成色。

特高压入浙十年,为能源供给与转型带来新机遇。而新型电力系统则为能源变革带来质的跃迁。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中,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运行机理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传统的“源随荷动”单向计划转为“源网荷储”多元协同互动。

风光超额完成倍增任务。截至2023年底,浙江风光装机容量394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比例首超三成。据预测,到2025年、2030年,浙江风光总装机将超5700万千瓦、8700万千瓦。

抽蓄和储能迅猛发展,传统能源服务与消费模式被打破,供给与消费的界限变得愈加模糊,用能者可参与供能,发电厂和电力用户之间有了更直接高效的交易。

能源数字化飞入寻常生活,海量的分布式电源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虚拟电厂”,企业用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得到更精准管理。新型电力系统以更广泛的价值,渗透进产业链的提升中。

历史永续向前,衰荣自有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未来产业酝酿布局。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伴随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汇成新动能新潮流,会当水击三千里。

本身是绿色特点是创新

究其根本,新质生产力本身是绿色生产力。如今谈“绿色”,往往不止于生态本身,更融于发展之中。“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在围绕“绿色”做文章上,浙江向来不遗余力。

除前述的绿色能源蓬勃发展外,各类“绿色”实践也竞相涌现。“碳普惠”“碳账户”“碳效码”等碳的管理应用愈加成熟,“绿色金融”牵引力渐显,“绿电”“绿证”“绿色技术”交易如火如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标准体系”畅通了“两山”转化,绿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浙江健盛集团江山针织有限公司通过建设屋顶光伏,以及优化用能管理等方法,综合能耗水平压降了23%。目前该企业“碳账户”上碳排放强度评价结果一直保持在“绿”色水平,并在近3年凭借“绿标”,向当地银行申请了近2亿元的低息贷款,提升企业生产力。

2023年,浙江绿电交易成交电量突破80亿千瓦时,达到82.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85%。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促成绿色技术交易超14亿元,同比增长68%。

在今年浙江发布的《关于下达202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中,也提到要聚焦聚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包括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新开工电源项目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绿电装机占比达到85%,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

要对新质生产力有更清晰的一瞥,一面是绿色,还有一面是科技创新。

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致力于深耕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服务、能源大数据等新领域,同时推进低频输电、氢电耦合、短路电流柔性抑制等重大原创技术研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不再是传统的“能源供应商”,而是作为能源交换平台枢纽,推动绿色+科技的双重转型。

看整个浙江更是如此,不仅向绿色要生产力,更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可谓向新、向智、向未来产业。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浙江目标很明确——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000家,总营业收入突破10000亿元。

从能源到各行各业,新质生产力在浙江,势必启新程。

需新型生产关系推动催化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作为能源央企中率先踏上双创之路的浙江电力,于2017年初便出台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管理办法,推动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

单2023年,国网浙江电力实现海风谐波治理设备、液冷储能装置、带电绝缘喷涂材料等27项成果出孵,全年新增成果转化103项,成果转化金额同比增长328%,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至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分配机制的健全,可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专攻科创领域的国网浙江双创中心(新兴科技公司),2023年4项科创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成功兑现,储备2024年激励项目7项,激励总金额预计超百万元,真正实现“知识就是生产力”,提升科技人才能动性。

对浙江电力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自驱,而服务新质生产力更是使命,让价值发挥最大化。

2024年开年以来,浙江已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释放强烈信号。

信号藏在各地市“新春第一会”定下的目标中,也藏在大数据中。在过去不久的春节假期,据国网浙江电力统计,在不停产的工业企业中,绿色、高新技术等相关行业用电量增速领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行业日均用电量增速分别为76.71%、67.12%、49.42%,位居前三。

浙江电力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企发展“再拓空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推动政府出台春节假期不停产企业用能补贴政策,给出“真金白银”的诚意。全省范围也在持续降低接用电成本,仅推动实施政府、供电公司共同承担的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这一项,就已累计惠及企业40.1亿元。

2023年,浙江经济总量突破八万亿元,山区26县GDP均破百亿元。未来,浙江最大电力需求仍将以5%左右的水平高速增长。在生产要素的变革、重组下,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形成。

能源通过自我“进化”,重塑传统电力系统面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探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质生产力查看更多>能源转型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