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六天三地,跨越近5000公里。近日,一场中国核工业的追寻之旅展开。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明年1月15日是核工业创建70周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传播宣传核工业、核科学,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今年1月15日,中核集团启动了“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活动,同时发布了活动的四条路线,邀请社会各界一起重走核工业路。
第一条路线以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为主题——从“核工业的摇篮”原子能院出发,到“双龙齐飞、三堆共建”的海南核电,再到承载着人类终极能源梦想的西物院,媒体记者们用一周的时间“光速”穿越核工业近70年,感受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发展历程。
核工业从这里出发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
一辆大巴车载着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30多家媒体记者、跨界大V驶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活动第一条线路从这里出发。
“先有原子能院,后有核工业。”创建于1950年的原子能院是我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也是我国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工程性核科研综合基地,被誉为我国核工业的“摇篮”。
历史和现在在此交汇。走进原子能院,仍然可以看到这里依然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厂房、生活区和专家楼。工作区中有一幢古朴的红色建筑,被称为反应堆大楼;大楼东侧,有一块巨大的磁铁,这就是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核心主磁铁。反应堆和加速器是开展原子能科学研究的基础核设施。1955年初,我国决定从苏联引进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
“一堆一器”为我国的“两弹一艇”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引爆原子弹最重要的“引信”——点火中子源在这里研制;原子弹核心部件“铀球”的原料在这里完成技术研发和生产。它们还为氢弹理论探索、中子测量、核反应数据测量、核潜艇动力堆设计及验证等多项科研任务提供了试验条件和保障。随着一项项技术难关被攻克,中国正逐渐掌握打开原子能大门的钥匙。
如今,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已经停闭,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已经退役。原子能院已从“一堆一器”走向“多堆多器”,成为国内加速器与反应堆类型最多的综合性研发基地。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1983年,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发展总战略提出,这一战略的核心目标是解决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和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的问题。在这个战略框架下,中国核能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当前,热堆在核能发电中的占比达到90%以上,近期内仍将是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将在支撑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优化能源电力结构、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快堆技术通过分阶段推进,掌握了原理性技术、建成了试验装置、培养了技术人才、拓展了研究平台,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我国自参加ITER计划以来,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了以中国环流三号为代表的聚变装置。
在“看见·新时代核工业”媒体沙龙上,原子能院院长杨红义与媒体记者们分享他的观点:面向“双碳”目标,面向裂变能长期可持续发展未来,需要解决热堆与快堆协同发展、接续发展问题,积极推动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快堆发展的走实。
“通过建立一体化快堆闭式循环系统,可以实现铀资源循环利用,理论上可使我国铀资源可利用率提高60倍,资源可利用时间从百年尺度提升到千年尺度,是支撑我国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及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原子能院副总工程师、核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一体化快堆项目总设计师周培德说。
中核集团高度重视一体化快堆研发工作,目前已开展大量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我国能源安全发展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积极发挥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作用。
“双龙”在这里腾飞
3月的海南,椰风海韵,碧波银滩。
从海口美兰机场到位于昌江的海南核电基地,将近3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在蓝天碧海旁,记者们看到了“双龙齐飞,三堆共建”的震撼景象——“华龙一号”海南核电3、4号机组正在建设当中,与之同期建设的还有被誉为“核能充电宝”的我国另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玲龙一号”。
海南省是国内核电发电量占比最高的省份。作为我国最南端的核电,海南核电一期工程每年为海南省提供90-100亿度电的清洁能源保障,约占海南全省用电总量的三分之一。二期工程采用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三代压水堆核电“华龙一号”技术,已于2021年3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此外,被称为“核能充电宝”的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大国实力,由此彰显!
作为海南省头号能源企业,海南核电已经形成“双龙齐飞”的格局,同时拥有二代改进型、三代、示范小堆多种堆型机组,对提升海南能源电力保障供应、带动全产业链创新升级、助力海南高质量完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海南核电已累计安全、零碳发电700多亿度,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700万吨、植树造林45个西湖景区面积。
海南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智刚介绍,在核能“三步走”技术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热堆实现了二代向三代升级,实现了规模化、批量化、国产化发展。
目前,中核集团核电保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中核集团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2440万千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18台,装机容量1939万千瓦。2023年,中核集团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最为活跃的核电市场,也是推动全球三代乃至四代核电创新发展的主要国家。
其中,“华龙一号”是创新中核的代表,是中核集团在四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深刻汲取国际上历次核事故特别是福岛核事故教训,借鉴国际三代核电非能动安全的先进理念和运行经验反馈,满足国际最先进的法规标准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机型,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截至目前,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总数达27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在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核工业路上,中国一代代核工业人肩负起历史使命,坚定向着建设世界核工业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中国聚变梦从这里启航
面朝三江、背依峨眉。
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下,西物院建院四川乐山,以“451工程”建设为使命,于1985年成功研制中国首个工业规模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一号,标志着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进入世界前沿。
2001年,随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主体搬迁到成都,中国环流一号实验装置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2012年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下属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将451工程旧址改造成为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这里是中国聚变梦开始的地方。
作为我国最早致力于研究“人造太阳”的专业科研院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是“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中聚变堆研发的核心单位,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重要支撑单位。
60年来,西物院先后建成了在聚变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代重要平台:中国环流一号、中国环流二号、中国环流三号。中国环流一号是我国核聚变领域第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装置;中国环流二号为我国核聚变研究从原理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2020年,自主设计建造成功第三代聚变平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该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
自2008年以来,中国还承担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18个采购包的制造任务,涉及磁体支撑系统、磁体馈线系统、电源系统、辉光放电清洗系统、气体注入系统、可耐受极高温的反应堆堆芯“第一壁”等核心关键部件。到了组装阶段,中国又通过中法联合体,深度参与实验堆核心装置托卡马克的安装。2023年12月,西物院与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作为ITER卫星装置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实力和水平。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关键部件交付到核心装置安装,中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从核裂变到核聚变,从不可控到可控,中国核工业人与世界一道,在寻找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壮丽征程上孜孜不倦。
“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核能发展战略,也是能够引领世界核能发展的技术方向。
中核集团以“热堆走稳、快堆走实、聚变走好”为现阶段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先进核能产业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更好发挥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的引领作用。
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中国核工业从光荣历史中走来,向世界一流挺进。进入新时代,中国核工业作为国家安全的坚强盾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继续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与梦想,走入下一个辉煌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委托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核电工程定额总站及定额分站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核电工程定额总站及定额分站工作的通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加强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成立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的通知,详情如下: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工作,根据《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经研究,决定成立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核电发展中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职责负责核电工程定额的技术审查,为核电工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本办法适用于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工作,本办法中所称的核电工程主要包括核岛工程、常规岛工程及其相关附属(BOP)工程。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核电工程定额与造价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140号)同
5月16日,我国核技术应用领域迎来重大里程碑时刻#x2014;#x2014;首批商用堆产碳-14同位素从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基地正式发运至客户手中。该产品是我国首个同位素生产技术品牌“和福一号”诞生后的首批量产成果,标志着我国碳-14同位素实现了从自主研发、自主生
2025年5月15日,在法国南部小镇卡达拉舍ITER组织总部,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织签署真空室模块坑内焊接准备(WPP)合同。这是继2019年9月30日签署主机安装(TAC1)合同、2024年2月29日签署真空模块式组装(SMSA)合同、2024年11月4日签署真空室模块坑内组装(SMPA)合同之后,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
1网友:投资者_1745718333142今年中国核电预计会有新的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吗?“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运,漳州核电2号机组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具备商运条件,具体时间敬请关注公司公告。2网友:投资者_1710048600000贵司4月8号公告说4月7号贵公司董事长
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核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国际社会就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广共识,全球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欧盟、美国、俄罗斯等,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立法支持及大规模资金投入,推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达了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中核集团核动力院下属单位中核控制“核设施DCS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入选,成为核工业领域全国首个、中核集团首例入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建设数字化控制系统(DCS)装备制造“
5月14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这是继“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双满分”、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再次验证了我
月10日,中核集团在京召开党委书记座谈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主持会议。会上宣贯了集团公司“十五五”规划思路,与会的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为集团公司“十五五”发展建言献策,展开了深入交流。会议强调,面向“十五五”,各单位
日前,中核集团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假冒中核集团有关情况的声明。声明表示,近期,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等印章,假冒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大量采购钢材,诱骗供应商未收款先供货,对供应商带来损失风险,也对我公司造成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发展耐心资本。中央企业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当前,电力行业承担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2025年5月15日,在法国南部小镇卡达拉舍ITER组织总部,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织签署真空室模块坑内焊接准备(WPP)合同。这是继2019年9月30日签署主机安装(TAC1)合同、2024年2月29日签署真空模块式组装(SMSA)合同、2024年11月4日签署真空室模块坑内组装(SMPA)合同之后,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
1网友:投资者_1745718333142今年中国核电预计会有新的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吗?“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运,漳州核电2号机组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具备商运条件,具体时间敬请关注公司公告。2网友:投资者_1710048600000贵司4月8号公告说4月7号贵公司董事长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发首展了万瓦级氦制冷机,这一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万瓦级氦制冷机指液氦温度(即零下269摄氏度)下制冷量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温制冷机,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4月16日,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对外称,其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氢硼聚变等离子体100万安培放电。而在不久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也传来好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
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7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
4月23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文件提出,完成全市“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各区、各行业、各重点区域夯实目标分解和推进机制,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按照完成“十四五”规划总目标设置年度目标。努力推进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氮氧化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14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这是继“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双满分”、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再次验证了我
4月29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华东院中标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和技术服务项目。华能霞浦核电项目规划建设4台“华龙一号”机组和1台高温气冷堆机组,将分期实施,此次获得核准的为一期工程,拟建设2台“华龙一号”机组。项目建成后,将对保障福建能源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发挥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国西电“聚焦价值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西开电气坚持以“11563”战略目标为指引,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奋勇争先、勇挑重担,在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等各方面团结奋进,不断刷新高质量发展“成绩单”。西开电
5月7日,随着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核岛顺利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国首个集成三代、四代核电技术的综合性核电基地建设再提速。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工程位于山东省荣成市,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近日,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工程获国务院常务会核准,标志着公司即将进入两台机组运行、四台机组并行建设的新阶段。三门核电迅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集团公司和中国核电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召开5、6号机组工程开工动员会,组织各参建方为项目高质量开工共谋良策。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才主
据媒体报道,4月27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包括华能福建霞浦一期工程在内的5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华能福建霞浦核电项目位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7日,国常会审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分别是:1、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业主单位:中广核地点:广西机型: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其中,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已分别于2023年、2024年并网发电,在技术路线上,3、4号机组以及此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