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报道正文

国家电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底色

2024-05-17 07:55来源:国家电网公司关键词:国家电网节能低碳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千瓦时电能做什么?将一只25瓦的灯泡点亮40个小时,让一台洗衣机清洗50千克的衣服,供一台1匹空调运行1.5小时……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行业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深入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为推动能源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在全国节能宣传周到来之际,公司于5月13日至31日开展“传播国网理念推动节能低碳”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倡导节能节电,助力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茫茫戈壁,日光灼灼。在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在百米高空加紧作业。该工程是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特高压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从宁夏向湖南送电超36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

山峦巍峨,江水滔滔。在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二郎山线路9标段,像巨人一样的“门”字形铁塔已组立完成。川渝特高压工程投运后,每年可输送超过35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还可经由1000千伏成都东变电站将清洁能源输送至成都立体双环网,提升成都电网供电能力。

电网是能源转换利用、优化配置和供需对接的重要平台,在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持续优化电网发展格局,完善特高压和各级电网网架,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建成35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4.6万千米,累计送电超过2.9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6.1亿吨。一张水火风光互补配置资源能力最强、全绿电供应时间最长的特大型生态电网逐步建成。

电能是绿色、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公司坚决扛起能源绿色转型的责任担当,发布实施国内企业首个“双碳”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各级电网建设,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升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和消纳能力。

3月,华北电网月消纳新能源电量占当月全网发购电量的比例达30.4%;截至4月底,甘肃省新能源电源装机容量达5583万千瓦,同比增长48.69%,占总装机容量的61.65%;5月8日,新疆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70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近五成……一系列数据显示出我国能源发展向新向绿之势。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施能源清洁替代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不确定性,要让绿电发得出、用得好,需要汇集各类资源参与调节,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公司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导转变,支撑和服务能源供给清洁化进程。

浙江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江苏车网互动验证中心、湖北构网型储能电站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高海拔多端柔性直流、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友好并网等领域一批原创成果加快形成,公司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建设,统筹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多能互补、向绿而行的图景渐渐变成现实。

能源电力大动脉不断延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公司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更好促进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

提升智慧用能水平 为美丽中国建设添动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位于山东济南高新区中国算谷产业园的山东舜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装了1.1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整体采用数字化、低碳化建设方案。“厂房通过平衡产能、用能、储能实现清洁能源全消纳。”该企业智慧零碳工厂项目相关负责人刘文杰介绍。对接济南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能效分析等服务,助力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优质的供电服务和智慧的用能服务为企业节能降碳开出“良方”。走进山西阳煤集团神堂嘴煤层气发电站,8台燃气发电机组排放的高温余热烟气在次中温、次中压空冷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回收利用,昔日废热摇身一变成为绿电。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发电7521.57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000吨。

工业企业是我国能源消费大户,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公司多措并举拓展“供电+能效服务”,开展工业企业能效诊断,助力企业提升综合能效水平,让能源消费大户变为节能降碳大户。

落实国家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政策要求,公司以“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驱动,深化碳管理体系建设,牵头承建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基于电力大数据和“电-碳计算模型”,实现全国及分地区、分行业月度碳排放计算、监测、分析;与水利部联合推进“水利+电力”大数据应用,在线监测灌溉机井,助力地下水资源保护及精细化管理;在天津建设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构建全链条、定制化碳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节能降碳解决方案,服务企业超过2.1万家。

引导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为美丽中国建设厚植绿色底色

立夏已过,海拔4300米的青海玛多县气温还徘徊在0摄氏度上下。5月10日,玛多县漫天飞雪。牧民坐在电热炕上,躲避着屋外的风雪。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此地年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供暖期长达11个月。2011年定点帮扶玛多县后,公司在当地投资实施8个清洁采暖项目,改变了牧民烧牛粪、煤炭取暖的方式,守护好“三江源”生态环境。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公司聚焦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稳妥有序、因地制宜推动电能替代,持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协助各级政府累计完成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北方地区“煤改电”清洁取暖1633万户,相当于减少散烧煤使用3600万吨。

从居住到出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过去5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5%。最新数据显示,4月1日至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零售渗透率均突破50%。与之相呼应,公司建成并运营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智慧车联网,形成以“十纵十横两环”为骨干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从陆地到水上,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湖北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湖北大力推进“电化长江”,推动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助力长江生态保护,服务实现“双碳”目标。

公司不断拓展绿色用能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开展节能政策宣传和技术推广,拓展能效公共服务,为重点企业提供用能监测服务,推广楼宇用能优化方案……公司各单位大力开展节能提效专项行动,积极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让每一千瓦时电充分发挥作用。

昔日荒凉的沙漠建起千万千瓦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能源基地架起一条条清洁能源大动脉,老工业基地走上绿色转型之路,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在城市乡村延展……放眼神州大地,清洁电能留下绿色足迹,为美丽中国写下生动注脚,为美好生活充电赋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节能低碳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