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技术压缩空气企业正文

中国能建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4-05-17 08:55来源:中国能建关键词:中国能建压缩空气储能储能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能建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顺利入选国资委第二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布局。

新型储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国内能源新业态,成为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领域。2024年我国首次将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中国能建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建设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和掌握全链条关键技术的中央企业,认真落实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要求,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技术研发与集成优势、孵化转化优势、场景应用优势“四大优势”,大力践行央企责任担当,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引领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快速发展。

截图20240517085141.png

中国能建围绕新型储能大力开展原创技术布局,组建数科集团,聚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中国能建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湖北应城、甘肃酒泉等地率先开展30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建设,在系统集成、核心装备、运行控制、地下储气等方面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攻克了天然盐穴和人工硐室两条关键储气技术路线,破解了大规模储能电站选址受限的世界性难题。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能建时代新型储能研究院和新型储能公司,专注于电化学储能3S系统产品和集成技术研发,致力打造以电化学储能为核心业务的投建营一体化平台;与贝特瑞合作成立中能瑞新公司,在厦门、无锡等地布局储能电芯研发生产线,加速推进储能电池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化制造。立项推动重力储能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发,牵头研制可逆式重力轮机、超重载重物输送系统、低速大转矩电动发电一体机等首台套重大装备。2022年8月8日,中国能建联合宁德时代、天合光能发起,与电网企业、发电企业、高校院所、储能装备企业等共计62家行业优势单位携手成立了“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致力于在国家和行业层面构建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平台,引领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截图20240517085222.png

近期,中国能建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牵头研制的“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机和膨胀机”入选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湖北应城、甘肃酒泉等多个项目列入首批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和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2024年4月9日,湖北应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等多项世界领先。

截图20240517085318.png

中能瑞新研发的储能电芯经专家鉴定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循环寿命可达12000次以上,安全性能满足严苛的针刺测试及“全生命周期”热失控要求,并正在推动306Ah、314Ah产品迭代升级。

截图20240517085331.png

中能瑞新研发的系列储能锂电池产品

公司投资建设的全球首个竖井式重力储能项目——张家口60MW/300MWh重力储能示范项目,成功与张家口市赤城县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已列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项目在全球首创性提出了推动单机容量最大、单模块容量最大、系统效率高、全国产自主可控供应链、构网特性的300MWh基于竖井式模块化工程方案。

截图20240517085343.png

张家口60MW/300MWh重力储能示范项目

今后,中国能建将大力践行国家战略,不断强化央企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大力推进原创性关键技术攻关,全力打造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能建查看更多>压缩空气储能查看更多>储能项目查看更多>